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反胶束系统稳定性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胶束是表面活性剂在非极性的有机介质中形成的纳米级尺度的球状聚集体,属热力学稳定体系。文章从低界面张力效应、稀释效应、分散熵效应、弯矩效应四个方面对反胶束体系的稳定性作了唯象的分析,通过对反胶束形成过程体系自由能变化△F求极值。得到一个反胶束水池半径与体系物性参数的关联式。对关联式所作的分析表明。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提高,反胶束水池半径有增大的趋势。与文献报道的实验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2.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在DNA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综述了金纳米粒子的几种常见制备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特点,并归纳为物理法及化学法。前者包括真空蒸镀法、软着陆法及激光消融法;后者又划分为溶胶法、晶种生长法、反胶束法、相转移法及模板法等。不同的方法可获得不同粒径和形状的金纳米粒子,应用时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金纳米粒子特殊的物理及化学性质使其在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尤其在DNA检测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根据方法的特点,DNA检测可分为光学检测法、电化学检测法、压电检测法等。在这些方法中使用金纳米粒子后,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及检测范围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在反胶束体系中制备Fe3O4/SiO2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颗粒的结构和形貌.首先,在水体系中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平均粒径为13 nm的Fe3O4纳米粒子,并用有机小分子柠檬酸对其进行表面修饰,加入氨水后形成稳定的Fe3O4胶体溶液.然后,将此胶体溶液作为水相滴加到Triton X-100/环己烷/正丁醇的表面活性剂/油相/助表面活性剂溶液体系中,搅拌后形成稳定的油包水反胶束体系.在反胶束内以氨水为催化剂,使正硅酸乙酯水解,从而获得SiO2包覆的Fe3O4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实验结果表明,改变水和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的浓度比ω,可以达到调控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形貌的目的.当ω=9时,可获得尺寸均匀、平均粒径约为100 nm的Fe3O4/SiO2核壳结构纳米粒子.  相似文献   

4.
溶胶-凝胶法制备SnO2纳米微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几种SnO2纳米微粒的常用制备方法,其中溶胶-凝胶法应用较广泛;论述了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nO2纳米微粒的原理和过程,并对SnO2纳米微粒进行了表征分析,简要讨论了热处理温度对SnO2纳米微粒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利用表面活性剂乳液自组装产生模板,以磺基水杨酸为掺杂剂,苯胺(ANI)为油相,稀土(Ce-Pr)离子水溶液为水相,形成反胶束微乳液,使稀土粒子均匀分散于油相中,成为热力学稳定的乳液体系,将该乳液插层于有机蒙脱土(MMT)的片层间,加入引发剂单体直接进行原位聚合,即制得目标产物.通过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差热-热重(TG-DTA)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反胶束法制备出热稳定性良好的新型PANI/Ce(OH)3-Pr2O3/MMT纳米复合材料,该法可以用于三相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相似文献   

6.
利用反胶团法合成CAS纳米微粒,并以ZnS对其进行表面修饰,得到具有CdS/ZnS包覆结构的纳米微粒,以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证实了CdS/ZnS核壳结构的实现并表征其光学特征.透射电镜(TEM)表征其粒度和形貌,得到CAS/ZnS包覆结构粒径一般在2-3nm.通过陈化实验发现粒径随时间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反胶束法制备免疫质体的方法,先将水溶性包裹物(如药物等)包入反胶束中;在油/水界面膜上修饰有抗体,使反胶束穿过界面膜自动组装成免疫脂质体,负染电镜照片显示免疫脂质体为单层,直径在50-400nm范围,免疫脂质体溶解实验证明羊抗人IgG已组装在脂质体上,该方法制备过程简单,包裹率、修饰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对于用十二烷基硫醇包覆的金纳米微粒,用Langmuir-Blodgett(LB)技术制备了二维金纳米微粒有序阵列.在单纯的硫醇包覆的金纳米微粒形成的LB膜中,由于硫醇分子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容易导致金纳米微粒的自组织而在LB膜中形成缺陷.为了改善金纳米微粒的成膜性能和提高金纳米微粒阵列的有序性,正十二醇作为添加剂和润滑剂加入到金纳米微粒的氯仿溶液中与金纳米微粒一起形成LB膜.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金纳米微粒的二维阵列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正十二醇的加入可以有效地减少用LB技术制备的二维金纳米微粒阵列中的缺陷,提高金纳米微粒阵列的有序性.  相似文献   

9.
纳米微粒的微乳液制备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纳米材料的制备是纳米科学发展的基础,微乳液法与传统的制备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文章较全面地了微乳液中纳米微粒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及对纳米微粒结构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锡纳米微粒的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液相分散法制备的金属纳米微粒具有不同于单辊法或球磨法制备的纳米微粒的热性能。这种热性能主要依赖于粒子的表面特性而不是粒子大小。通过对锡纳米微粒熔点和凝固点降低的研究,提出了纳米微粒熔点(凝固点)降低的新机理。  相似文献   

11.
Quaternary water-in-oil reverse micelles consisting of 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CTAB), nhexanol, n-heptane and water were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The optimized reaction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and monodispersed droplets of the reverse micelles were used as microreactors to synthesize CdS nanoparticles. By us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UV-Vis spectroscopy and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the influences of the reverse micelle components on the size, size distribution, morphology, stability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CdS nanoparticles were investigated. CdS nanoparticles with narrow size distribution were obtained and the size range is 6–8 nm whenW=24 (W=[water]/[CTAB]), P=5.27 (P=[n-hexanol]/ [CTAB]), [CTAB]=0.2 mol/L, [Cd2+] and [S2-] are 8.45×10−4 mol/L.  相似文献   

12.
以细胞色素c(cyt-C)为对象,研究了水相pH值和离子强度对反胶团法萃取和反萃取cyt-C的影响;讨论了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的萃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体系及条件,反胶团提取是实现蛋白质分离提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反胶团体系是由表面活性剂和有机溶剂形成的非水体系。在由正戊醇-十六烷基三甲基法律顾问化铵(CTAB)-异辛烷组成的反胶团体系中,对酶催化蔗糖水解反应动力学进行了初步研究,制作了反应进程曲线,测定了最佳pH条件、酶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以及米氏常数。结果符合米氏理论,证明了酶催化反应在反胶团体系中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未见报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二(2-乙基已基)羟基丁二酸酯磺酸钠(AHOT),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AH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提取细胞色素C(cyt-C)的性质,并与目前公认的优良的表面活性剂AOT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AHOT与AOT具有相似的表面活性,AHOT反胶束体系的综合性能优于AOT反胶束体系。  相似文献   

15.
利用表面活性剂乳液自组装产生模板,以磺基水杨酸为掺杂剂,苯胺(ANI)为油相,稀土(Ce-Pr)离子水溶液为水相,形成反胶束微乳液,使稀土粒子均匀分散于油相中,成为热力学稳定的乳液体系,将该乳液插层于有机蒙脱土(MMT)的片层间,加入引发剂单体直接进行原位聚合,即制得目标产物.通过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差热-热重(TG-DTA)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反胶束法制备出热稳定性良好的新型PANI/Ce(OH)3-Pr2O3/MMT纳米复合材料,该法可以用于三相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相似文献   

16.
采用正相微乳液法制备了负载油溶性染料2,5-二[4-(2-N,N-二苯胺苯乙烯基)苯基]-1,3,4-噁二唑(PASPO)的二氧化硅荧光纳米粒子.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表征结果显示,荧光纳米粒子呈单分散球形,平均粒径约为30 nm.利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对染料PASPO和荧光纳米粒子的光学性能进行表征,发现其光谱基本...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简称SDS)与正丁醇不同配比时的文题内容。结果表明:只有当SDS与正丁醇配比在一定范围内才形成微乳状液;当SDS含量较低时,存在由正胶束经过双连续结构到逆胶束的大片微乳状液区;当SDS含量较高时,正胶束和逆胶束微乳状液之间被液晶相所分割。测定了分相区的部分系线,结果表明:富水相的SDS含量值高于富油相的SDS含量。  相似文献   

18.
以乙苯为选择性溶液,制备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聚4-乙烯吡啶(PS-b-P4VP)的自组装胶束.通过铜离子与P4VP的络合作用,原位还原获得了胶束负载铜纳米粒子催化体系.通过透射电镜分析,在胶束的核内获得了2~3 nm铜纳米粒子.检验了胶束负载铜纳米粒子催化氧气氧化乙苯的反应,探讨了温度、时间对催化反应的影响,以及反应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