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实现液压制动系统制动能量回收功能和提高制动能量回收效率,提出了基于ESP压力调节器制动能量回馈方法,阐述了该方法的工作原理,设计了制动能量回馈系统硬件在环仿真实验台,研究了制动能量回馈系统的可行性。采用硬件在环仿真实验方法研究了基于ESP压力调节器制动能量回馈系统可行性,验证了制动过程平稳性和制动效能。实验结果表明:基于ESP压力调节器制动能量回馈系统可以最大效率回收制动能量,保证制动过程平稳,满足制动效能要求。  相似文献   

2.
6V150柴油机热力循环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6V150柴油机有效能量利用情况,采用了发动机性能仿真软件与热力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使用仿真软件BOOST建立了柴油机的仿真模型,并用实验所得数据和发动机的基本特性定义仿真模型的初始值,得出热力学分析所需要的数据;对柴油机的各个组成部分抽象为控制体进行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计算,得出柴油机工作过程的损失分布规律,进而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角度提出改善柴油机能量利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直流调速系统设计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于合作机器人关节速度约束的直流调速系统.该系统采用变PI参数调节器进行串联校正.利用MATLAB工具软件,对该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并将普通PI调节器和变参数PI调节器的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数字离散化设计后的数字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柴油机模型的研究是探究柴油机性能、实现虚拟仿真的基础,可缩短仿真计算时间、有效节约柴油机开发成本。本文以RK270柴油机为研究对象,使用GT-POWER软件建立稳态性能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仿真精度高、计算速度快的平均值法,以C++语言建立柴油机平均值模型,并归纳通用的平均值模型建模标定校核流程;提出二元响应拟合的方法,解决了涡轮增压器特性参数处理困难的问题,并借助数学工具,获得了压气机主要工作区域内拟合精度较高的模型。完成模型开发后,分析了8组工况下的仿真结果,通过误差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丰富完善了柴油机建模理论和方法,可应用于实时控制模型的动态仿真或者实现与船舶动力系统的交互。  相似文献   

5.
开关磁阻电动机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开关磁阻电动机调速系统采用模糊PID算法 ,设计其速度环调节器及电流环调节器 ,着重研究介绍转速环PI调节器比例常数kp 和积分常数ki、修正算法以及电流环PID调节器调节方法 ,给出了PID参数在线调整的实现过程 ,并对 3kW 6 /4极的开关磁阻电动机进行了仿真实验 ,给出了实验结果 ,表明该控制方法具有很好的动、静态品质  相似文献   

6.
本文给出了自校正调节器的一般表示形式,分析了自校正调节器参数与收敛性和控制幅度的关系,提出了一种限幅-收敛组合控制策略,这种组合方案较好地兼顾了控制幅度和收敛速度的要求,给出了仿真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构建4190型船用增压四冲程柴油机的非线性仿真模型,进行进、排气系统的仿真计算.以4190 ZLC-2型船舶中速柴油机为例,并将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柴油机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利用该仿真模型进一步研究进、排气系统对4190ZLC-2型柴油机功率、扭矩、燃油消耗率、充气效率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柴油机进气总管直径偏移+20mm与排气歧管直径为65mm时,4190型柴油机经济性和排放性达到最优,为190系列船用中速柴油机性能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开关磁阻电动机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开关磁阻电动机调速系统采用模糊PID算法,设计其速度环调节器及电流环调节器,着重研究介绍转速环PI调节器比例常数kp和积分常数ki、修正算法以及电流环PID调节器调节方法,给出了PID参数在线调整的实现过程,并对3kW6/4极的开关磁阻电动机进行了仿真试验,给出了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具有很好的动、静态品质。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柴油机数学模型求解的边界条件。首次建立了基于Simulink的柴油机零维仿真模型 ,并对其进行仿真 ,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较为吻合 ,论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以及利用 Simulink进行柴油机建模与仿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大型低速船用增压柴油机工作过程仿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主要对大型低速船用增压柴油机工作过程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并开发了相应的仿真程序。仿真结果与生产厂家台架试验测试结果吻合良好,证明了仿真程序的正确性和实用性,并为以后研究柴油机各种运行特性和故障现象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车用柴油机P型双偏心式提前器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车用柴油机P型双偏心式提前器的动态性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 ,阐述了该型提前器的工作原理 ,建立了双偏心机构的运动模型 ,确定了飞块离心力、弹簧力和阻力矩之间的关系 用编制的专用软件分析了各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对P型双偏心式提前器性能的影响 ,找出最佳的匹配参数 ,为车用柴油机自动调节供油提前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2.
P型双偏心提前器计算机模拟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用柴油机的性能取决于匹配的提前器能否保证燃烧始点发生在上止点前的最佳位置 根据车用柴油机P型双偏心提前器的工作原理 ,编制了提前器设计软件 ,并利用该软件对P型双偏心提前器的运动进行了模拟 ,计算了各项性能参数 ,分析了提前器结构参数、弹簧力与提前角间的变化关系及提前器工作过程中易出现的机构卡死现象 ,为提前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3.
运用三维CFD软件,建立柴油机分别燃用纯柴油和小桐子油的计算模型.分析了柴油机燃用2种燃油的燃烧过程,模拟了喷雾的发展历程,通过在一台单缸直喷式柴油机上燃用柴油、小桐子油的试验来验证模型,模拟所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通过对2种燃料的油滴颗粒发展和缸内燃油质量分数分布进行比较,对喷雾特性差异的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不同燃油的质量分数分布变化的趋势大体相同,与柴油相比,小桐子油在喷射的初始阶段的喷射速度较柴油的略大,但主喷射期的喷射速度较低,油束的贯穿距离较小,小桐子油的喷射时间较早,在开始喷射后,小桐子油的质量分数分布变化速度明显小于柴油,到了燃烧后期,其燃油质量分数较高的区域较大.  相似文献   

14.
根据提前器的工作原理 ,建立了提前器工作能力的数学模型 ,分析了影响提前器工作能力的主要因素 ,计算了提前器飞块工作能力 ;根据计算结果 ,研究飞块重心及弹簧刚度、安装高度的变化对提前器工作能力的影响 ,为提前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5.
电控柴油喷射用电磁控制旁通阀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磁控制旁通阀是时间控制式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重要组件,它的实用性开发是电控柴油喷射系统实用化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该文在系统地研究电磁控制旁通阀工作特性的基础上,研制出了一种高低压平衡式旁通阀。该阀与高速强力电磁铁及其驱动电路相配合,解决了电磁控制阀的动态响应特性、工作稳定性、动态密封及快速泄流等方面的问题,其工作性能能满足电控柴油喷射系统喷射控制的要求。采用该电磁控制阀的YC6108电控柴油机样机实现了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6.
由喷油泵、高压油管和喷油器组成的喷油系统是柴油机的“心脏”部件 ,燃油喷射的工作质量与气缸内混合气的形成及其燃烧过程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它直接影响着柴油机的技术经济指标 传统的喷油系统存在着高低速性能不能兼顾的矛盾 ,采用可变预行程机构可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运用新开发的喷油过程模拟计算软件对德国Elsbett公司生产的采用可变预行程机构的 3 82Tc柴油机进行了分析研究 计算结果表明 ,可变预行程能较好地解决柴油机高低速性能匹配的问题 ,优化柴油机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FLOWMASTER2软件,将柴油机共轨蓄压式燃油喷射系统输油管道分为几个子系统进行仿真和建模,然后将它们集成在一起,分析输油管道参数对系统的影响;结果证明,该方法改善了燃油喷射性能,为蓄压共轨喷油系统的设计以及参数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小缸径直喷柴油机工作过程的合理组织;分析了小缸径柴油机直喷化时遇到的困难;介绍285直喷柴油机的研究结果,并为发展小缸径直喷柴油机提出了某些见解。  相似文献   

19.
针对采用普通油泵-油管-油嘴燃油系统的二甲醚发动机,建立了燃油喷射过程的数学模型,通过对不同工况下燃用二甲醚和柴油的燃油喷射过程的数值模拟与计算结果的试验验证,揭示了二甲醚发动机燃油喷射过程的物理本质及其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由于二甲醚具有较高的可压缩性,致使其泵端与嘴端压力上升及下降都较柴油缓慢,压力上升始点延迟,实际喷油始点滞后,嘴端油管压力峰值较低,高压油管中的残余压力较高,较易出现二次喷射现象。  相似文献   

20.
二甲基醚喷雾混合过程的计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气相射流模型对二甲基醚的喷雾特性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将其与柴油喷雾的模拟计算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喷孔直径、环境密度等参数相同的条件下,二甲基醚喷雾的轴心速度和浓度的衰减速率均大于柴油喷雾的,而二甲基醚喷雾的贯穿距离与锥角则分别小于和大于柴油喷雾的.当环境密度和喷孔直径改变时,DME喷雾的轴心速度、贯穿距离和喷雾锥角均会随之变化.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观测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