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Ilizarov外固定架在股骨延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2001年10月~2009年9月对19例(21例股骨)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进行股骨截骨延长的患者手术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延长时间61.164d,平均102d;延长长度最长14.3cm,最短5.7cm,平均6.8cm;拆架时间4.3.10月,平均6.0月;愈合指数29~61d/cm,平均35d/cm。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6例出现轻度的针道感染;4例出现膝关节屈曲受限,经对症处理好转。结论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技术对于股骨截骨延长是一种确实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浑善达克沙地气候因子与土壤质地相关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差异显著性分析和作图比较的方法,研究了降水、风和地形等对浑善达克沙地土壤机械组成的影响,结果发现降水对沙地表层0-5cm与5-20cm土层间不同粒径的土粒含量没有显著影响;风对浑善达克沙地0-5cm土层的0.05-0.25mm土粒的含量影响显著,即沿风向0.05-0.25mm土粒在0-5cm土层中的含量有增加的趋势,而迎风坡与背风坡的0-5cm土层中0.005-0.01mm和<0.01mm土粒的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风和小地形因素与土壤粒径含量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3.
不同地膜覆盖栽培对辣椒农艺性状及产量产值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膜不同,保温保湿保肥的作用不相同,对白色地膜、黑色地膜覆盖栽培辣椒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地膜覆盖栽培辣椒比露地栽培生育期长9d。(2)地膜不同,辣椒农艺性状不同,白色地膜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株高高16.1cm,分枝数多12.5个,单株结果数多41.2个;黑色地膜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株高高13cm,分枝数多10个,单株结果数多32.1个;白色地膜覆盖栽培比黑色地膜覆盖栽培株高高3.1cm,分枝数多2.5个,单株结果数多9.1个;果长、果实横径、单果鲜重、单果干重等经济性状露地栽培略优于地膜覆盖栽培。(3)白色地膜、黑色地膜覆盖栽培辣椒与露地栽培相比,667m。分别增产27.25%、22.070/0,净产值分别增加31.3%、24.720/0,经济效益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4.
对西宁地区海甘蓝外部形状、生育期及花芽分化的观察及种子成份的测定结果:海甘蓝株高为82—85cm,生育日数116—134d,千粒重5.25—6.20g;播种到开花约80d,花期25d左右。经测定,其种子含油量为47.14%,其中芥酸含量高达63.17μmol/g,硫甙含量为72.49—84.70μmol/g。  相似文献   

5.
非洲菊的离体培养及其快速繁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选用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 Bolus)4个黑蕊花品种进行组培快繁研究,结果表明,长0.5-1.0cm的嫩叶在MS+2.0mg/L 6-BA 0.1mg/L NAA培养基上12-21d均可诱导出芽,分化频率60%以上;继代培养时MS+0.3mg/L 6-BA 0.1mg/L NAA,MS 1.0mg/L 6-BA 0.1mg/L NAA ey MS 0.3mg/L 6-BA 0.1mg/L PP333 0.1mg/L NAA3种培养基交替使用,平均增殖系数可达5.1;生根培养基为MS+0.1ms/L PP333 0.1mg/L NAA,生根率达95%以上;生根试管苗移栽于泥炭土中15-20d可以成活,25d后可定植于大田,3-4个月即可开花,该研究为黑蕊花品种种苗产业化提供了快繁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甲氰咪胍辅治及预防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的疗效.方法 患者给予甲氰咪胍(0.25%)滴眼,1滴/次,8次/d,甲氰咪胍400mg加入注射用生理盐水100mL静滴,1次/d;无环鸟苷眼药水滴眼,6次/d.治愈后甲氰咪胍(0.25%)眼药水滴眼,4次/d,每周连用3d.结果治疗HSK病人38例38眼,1周后总有效率为94%,无效2例,占5%;复发2例,占5%.所有病人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甲氰咪胍辅治及预防HSK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不同给食、给水的处理方式对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不同日龄的雌雄成虫进行了饥渴耐受能力的测定。以平均存活时间作为桔小实蝇饥渴耐受能力的指标。结果表明:在给水缺食的情况下,25℃时,桔小实蝇不同日龄成虫的平均存活时间介于2.2~3.9d,15℃时,介于6.2—9.4d;在给食缺水情况下,25℃时,不同日龄成虫平均存活时间介于3.1—5.3d,而15℃时,介于5.8~10.7d;在缺食缺水情况下,25℃和15℃时,其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介于2.0~3.6d和5.3—8.0d。在25℃条件下,各日龄的桔小实蝇雌、雄成虫耐渴的能力要强于耐饥能力,且食物的存在能显著延长桔小实蝇的平均存活时间;在15℃条件下,除了10日龄和15日龄的雄虫外,其他日龄雌(或雄)虫的耐饥能力与耐渴能力间并无差异,而水或食物哪样更能显著延缓桔小实蝇成虫的死亡,还与成虫日龄和性别有关;25℃时,15日龄雌雄成虫间以及15℃时,5日龄及10日龄的雌雄成虫问的平均存活时间均在给食缺水时出现显著差异;在相同的处理方式下,15℃时成虫的饥渴耐受能力比25℃时的强。  相似文献   

8.
有益微生物在暗尾东方鲀纯养殖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噬菌蛭弧菌和光合细菌结合使用对暗尾东方鲀养殖环境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能有效提高暗尾东方鲀的成活率,对暗尾东方鲀也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25d后实验组比对照组池塘中的细菌总数少2个数量级,70d后实验组比对照组池塘中的细菌总数少3个数量级;25d后对照组COD为6.45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mL/m^3,实验组的COD分别为4.66、4.46、4.38mg/L;25d后对照组NH3-N为0.53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mL/m^3,实验组的NH3-N分别为0.38、0.35、0.34mg/L;90d后对照组NH3-N为0.52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mL/m^3,实验组的NH3-N分别为0.25、0.23、0.22mg/L;25d后对照组硫化物为0.018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mL/m^3,实验组的NH3-N分别为0.014、0.012、0.010mg/L,90d后对照组硫化物为0.018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mL/m’及光合细菌皆为5mL/m’,实验组的硫化物分别为0.009、0.008、0.007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mL/m^3.实验组暗尾东方鲀的成活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3%、7.6%、7.4%: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mL/m^3,实验组暗尾东方鲀分别比对照组平均净增长12、17、15g。  相似文献   

9.
以野生蕨菜产地中d<0.25mm的土壤微团聚体质量分数为依变量,以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为自变量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对d<0.25mm土壤微团聚体质量分数有正效应的主要因子为速效磷,其次为速效氮和有机质;有负效应的主要因子为全磷,其次全钾.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釉浆陈化过程中出现的性能不稳定问题,通过分别添加盐酸、氨水改变釉浆pH值以及改变其陈化期间温度的方法,探究了pH值及温度对釉浆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入氨水至釉浆pH值为11.45时,釉浆的初始粘度由未添加氨水时的90mm2/s降至75mm2/s;陈化4d后,釉浆的粘度为68mm2/s,变化值为7mm2/s;与未添加氨水的釉浆变化值20mm2/s相比,流变稳定性提高.升高温度至40℃,釉浆流动度由室温下的12.5cm变为15.0cm,釉浆流动性得到改善;陈化4d后,釉浆流动度变为15.3cm,变化值仅为0.3cm,稳定性能也得到提高.这两种情况均有利于釉浆在陈化过程中的稳定,涂搪打板实验证明釉面质量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刘占军  刘济祥  刘海琳  王明印 《河南科学》2009,27(10):1233-1235
采集处理毛红楝子的种子,对种子主要参数进行观测分析,并通过对其育苗方法的试验,初步研究了毛红楝子的育苗技术、苗期生长规律.结果表明:毛红楝子大田育苗播种量以4~5g/m2为宜,1年生苗高平均可达97cm,地径平均0.95cm,根系发达,可出圃造林;苗高生长高峰在7月下旬至9月中旬,期间应加强水肥管理,促进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评价和筛选优良马尾松种质资源,对3块已达主伐年龄(27、28、29 a)的马尾松半同胞子代测定林生长及形质性状进行分析和遗传评估。结果表明:各子代测定林生长和形质性状在家系间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家系的树高、胸径、材积、冠幅、枝下高受中度或中度以上遗传控制,具有很强的家系及家系内单株选择潜力; 遗传和表型变异系数以材积最大,胸径居中,树高较小。性状间表型和遗传相关分析表明,树高、胸径、材积之间呈强度遗传和表型正相关关系,冠幅、枝下高与各生长性状间呈中等偏上的正相关。利用多性状综合选择指数法评选出21个马尾松优良家系,其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为14.05 m、17.07 cm和0.157 6 m3,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7.65%、12.33%和39.21%。利用家系-单株联合选择法评选出54个优良单株,其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达到15.53 m、24.98 cm和0.341 4 m3,平均遗传增益为13.61%、44.95%和164.98%。试验结果可为西南地区马尾松种子园定向培育供应良种,也可用于选择高世代种子园的建园材料。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芦笋育苗和高产技术,于1999年9月中旬在柳州市太阳村镇上等村进行芦笋育苗试验,品种为美国芦笋UC157和UC72,试验面积为0.667hm^2。种子播种前经过晒种、漂洗、消毒、浸种催芽处理。播种行距13cm~15cm,株距7cm~8cm,种子播后覆细土1cm~2cm。结果是UC157品种平均出苗率82.3%,平均成苗率64.86%,每颗种苗长出地上茎平均有3.3条,最多6条,幼苗平均高1  相似文献   

14.
以玉竹1a根茎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栽植密度、不同种栽直径、不同播种深度对玉竹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植密度与株高、平均单株叶片数、单位面积根茎产量不呈正相关,最佳密度是10cm"30cm,1a生玉竹根茎产量达到667m2为2332.8kg;种栽直径与株高、单株叶片数、单位面积根茎产量呈正相关,种栽直径1.1cm的平均单株根茎重量为0.1653kg,是种栽直径0.2cm的平均单株根茎重量0.1005kg的1.64倍,增加产量幅度达64.5%,因此,瘦弱细小的根茎不宜留种;播种深度与株高、单株叶片数、单位面积根茎产量不呈正相关,种栽播种深度为6cm是最佳播种深度,其根茎产量比播种深度14cm的增产111.2%,比播种深度10cm的增产44.2%,比播种深度2cm的增产36.1%。  相似文献   

15.
气候和土壤通透性对沙冬青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实现沙冬青在天津地区的引种栽培,将不同萌发程度的沙冬青种子播种到天津当地不同质地的土壤中,对其出苗时间以及苗期各生长指标进行观测.结果表明:种子的萌发程度和土壤质地对沙冬青的出苗速度、出苗率以及幼苗的长势等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吸胀的种子出苗率最高,随着覆盖沙壤土厚度的减少,其出苗率也依次降低;与疏松的沙壤土相比,沙冬青在紧实的重壤土中生长缓慢且长势弱,而覆盖不同厚度的沙壤土对沙冬青的长势影响不大.偏相关分析表明,降雨量和地表15 cm土壤温度分别是影响沙冬青株高和叶面积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16.
以来源于泰国的药用植物罗勒(Ocimum basilicum Linn.)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种子萌发和栽培试验研究。种子萌发试验在15C恒温、25C恒温、15C/25C变温(15C8h,25C16h)3种温度条件下进行。栽培试验进行栽培密度和施肥对比两种试验;栽培密度试验设20cm×30cm,30cm×40cm,40cm×50cm3种处理,每种处理3个重复;施肥对比试验设每公顷施复合肥Okg(对照)、450kg,675kg,900kg,4种处理,每种处理3个重复。结果表明,罗勒种子在3种温度条件下均可萌发,以15C/25C的变温处理萌发效果最好;不同栽培密度对罗勒的生长有显著影响,20cm×30cm密度条件下每公顷的鲜重产量和干重产量的平均值最大;施肥能够明显促进罗勒的高和冠幅生长,以每公顷施用复合肥675kg效果最佳,单株鲜重和干重分别达611g和111g。栽培过程中罗勒病虫害出现少,是一种易于栽培和管理的品种,适合本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对黄心夜合种子进行实生繁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发芽率平均为36.5%,最高为41.0%,一年生苗平均高为13.42cm,最高为:21.0cm,平均地径0.348cm,最高为0.484cm;2年生苗平均72.38cm,最高为84.48cm,平均地径为1.016cm,最高为1.512cm,一年生苗根系较发达.  相似文献   

18.
探讨常德市成年人的体质现状,从常德市20~59岁的成年人中随机抽取4 945人进行了体质监测.结果显示:2005年常德市成年男子平均身高167.37 cm、平均体重65.55 kg,成年女子平均身高156.44 cm、平均体重54.49 kg;成年人体质优良率为44.79%;超重、肥胖和高血压的检出率分别为27.10%、4.41%和13.73%;成年人的心血管、呼吸机能及运动素质均随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9.
模拟了常绿阔叶林的4种不同受损程度(间伐大树、清理下木、清除地上植被以及植被和表土完全破坏),各设1个20 m×20 m的样地, 并与设置的1个对照样地比较, 研究其自然恢复过程中的群落动态和生境变化; 同时针对受损常绿阔叶林恢复缺乏种源的特点, 开展播种、植苗人工恢复试验. 三年来的追踪观测结果显示不同处理样地在群落物种组成、外貌及群落结构上均不相同, 呈现出不同的恢复动态.  相似文献   

20.
不同家系东京野茉莉苗期生长的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东京野茉莉是一种优良的材油两用树种,研究其不同家系苗期生长的差异,为发掘、选育优良种质资源提供参考。【方法】对江西省吉水县40个家系东京野茉莉1、2年生幼苗株高、地径、干质量等进行测定并分析。【结果】1年生幼苗株高为66.71~90.02 cm,平均值为81.52 cm,地径为11.27~18.13 mm,平均值为16.06 mm,整株干质量为27.07~146.41 g,平均值为80.79 g; 2年生幼苗株高为120.07~175.64 cm,平均值为156.52 cm,地径为17.19~25.28 mm,平均值为21.31 mm,整株干质量为112.20~415.99 g,平均值为274.90 g。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1年生与2年生幼苗的生长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将40个家系种质分为三大类。【结论】结合株高、地径、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及主成分分析,1年生东京野茉莉幼苗株高、地径、干质量分别在76.78 cm、15.84 mm、76.16 g以上,2年生幼苗株高、地径、干质量分别在153.72 cm、20.79 mm、246.19 g以上,可筛选出8个(15、16、22、23、31、32、33、37号家系)苗期生长性状优良的东京野茉莉家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