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氮含能材料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外多氮含能化合物的研究以及应用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多氮含能化合物中具有代表性的全氮含能化合物、叠氮含能化合物及高氮含能化合物在实验和理论研究方面的进展,评价了一些可以作为含能材料候选物的多氮化合物的理化性能,为此类化合物的分子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三唑类富氮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能材料的研究已进入富氮化合物阶段.在富氮化合物的母体结构中,三唑母体含氮量较高,且三唑分子结构中存在较多的氮氢元素,使得分子内及分子间易形成氢键,提高了化合物的稳定性.论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氨基三唑、硝基三唑、叠氮三唑和偶联三唑的合成、表征以及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对三唑含能化合物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做了期许和展望,提出在理论探讨、简易合成路线和新结构的三唑化合物3个方面是今后研究的方向.这对三唑类化合物在含能材料领域的推广和应用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3.
冠醚的出现[1]推动了大环化学的迅速发展,含各种不同杂原子(如P、S、N、As、Te、Ge等)的大环化合物相继合成出来.其中含四个氮原子席夫碱大环化合物已成为人们不可忽视的领域之一.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四氮大环席夫碱配体与天然卟啉环非常相似,对...  相似文献   

4.
共振结构在芳香族硝基化合物、杂环硝基化合物以及高氮化合物中普遍存在,准确计算这些化合物中的共振能,对预测含能材料的冲击波感度,合理设计与合成新型含能材料分子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密度泛函BLYP/DNP方法,结合等键反应方程计算了4种苦基三唑衍生物的共振能。计算结果表明,4种苦基三唑衍生物的共振能与其撞击感度(H50)有内在联系,共振能越大,撞击感度越低。  相似文献   

5.
氮丙啶化合物的含环率是该类化合物的重要性能指标,在氮丙啶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过程中,需要准确地测定它们的含环率。关于氮丙啶含环率的测定工作,前人多采用滴定法,即硫代硫酸钠法、硫氰酸法、高氯酸法等,这些方法都是常量法。1972年等报道了用硫氰酸钾的微量电位滴定法,其应用范围有局限性。我们在测定氮丙啶化合物含环率的过程中,遇到了开环后是仲胺型具碱性的化合物,用该法不能测定其含环率,为此,我们改进并发展了微量电位滴定法,不仅减少了试剂和样品的消耗量,而且适用范围广、结果准确。硫氰酸钾法原理是硫氰酸钾与对甲苯磺酸反应所产生的硫氰酸与氮丙啶环进行等当量亲核加成,过量的对甲苯磺酸用氢氧化钾—甲醇溶液反滴定。与硫化硫酸钠不同,硫氰酸钾在酸性介质中足比较稳定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液相氧化法和循环动态吸氧法研究了喹啉及吲哚对饱和烃氧化性能的影响。循环动态吸氧实验结果表明 ,低氮浓度的氮化合物能促进饱和烃的氧化 ,高氮浓度的氮化合物能提高饱和烃氧化的诱导期。但在诱导期的前后阶段内 ,氮化合物对饱和烃氧化的影响程度不一致。液相氧化实验结果表明 ,催化剂的形态也是影响饱和烃氧化的重要因素 ,吲哚与金属铜具有协同促进饱和烃氧化的作用 ,而吲哚与环烷酸铜则有很好的抑制饱和烃氧化的效果。当有硫化合物共存且硫氮原子比不同时 ,喹啉和甲基苄基硫醚分别是影响饱和烃氧化最显著的因素。所以氮化合物对饱和烃氧化的作用受氮化合物浓度、氧化反应时间、催化剂的形态及硫、氮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复杂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液相氧化法和循环动态吸氧法了喹啉及吲哚和烃氧化性的影响。循环动态吸氧实验结果表明,低氮浓度的氮化合物能促进进饱和烃的氧化,高氮浓度的氮化合物能提高饱和烃氧化的诱导期,但在诱导期的前后阶段内,氮化合物对饱和烃氧化的影响程度不一致,液相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形态是影响饱和烃氧化的重要因素,吲哚与金属铜具有协同促进饱和烃氧化的作用,而吲哚与环烷酸铜则有很好的抑制饱和烃氧化的效果。当有硫化合物共存且硫氮原子比不同时,喹啉和甲基基硫醚分别是影响饱和烃氧化最显著的因素,所以氮化合物对饱和烃氧化的作用受氮化合物浓度,氧化反应时间,催化剂的形态及硫,氮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复杂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上对各种功能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各种计算软件程序的开发使得计算机理论计算的能力也不断提高,因此越来越多的物理、化学和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分支也日益壮大.近年来,伴随一些过渡金属碳、氮化合物在一定实验条件下的合成,过渡金属碳、氮化合物独特的一些物理性质如高熔点、高硬度及超导性等被人们逐渐重视.在切割工具、扩散障碍层、太阳能电池等工业应用方面过渡金属碳、氮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而引起了众多科学家的研究兴趣.  相似文献   

9.
海士坤 《科技信息》2013,(9):278-278,292
高能密度材料(HEDM)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慨念,是指单位体积/质量含有高潜能的物质,即具有高能量密度的含能材料,是用作炸药、发射药、抓进剂或火工品的高能量组分,包括单质炸药、氧化剂、含能黏合剂、含能增塑剂以及其它含能组分。高能密度材料作为化学能源以及威力体现者几乎用于所有的弹药和推进系统。而由于成键电子的位移作用,张力环化合物可以通过键长、键角的变形将内能贮存在分子中,在化学反应中释放出来。笼形化合物由于是多个张力环稠合的高度支形结构,具有更大的张力能、密度和生成焓。而氮杂原子簇由于本身结构比较复杂多变,而且很容易引入杂原子,当它引入杂原子以后,可能会具有暂时的稳定状态。而这种暂时的稳定状态原子簇分解时能放出大量的能量,因而,氮杂原子簇作为潜在的高能密度材料来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组成为H4C2N^ 氮杂阳离子有烯丙基型和烯酮亚胺型两类,它们都有较强的亲电性和反应活性,通过环加成反应能导入一种含氮的杂环结构,生成新的氮杂环化合物,由于反应能在常温下进行,反应的原料容易得到,使得氮杂阳离子的反应在有机合成中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应用量子化学理论及其计算方法,从理论上研究这类体系的骨架原子在不同位置时的结构及其异构体的稳定性,以及它们与含双键的分子进行环加成反应的机理,寻找其反应规律,对于在有机合成中正确认识和应用这类反应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并比较了四甲基哌啶类氮氧自由基、四甲基吡咯啉类氮氧自由基、四甲基四氢吡咯类氮氧自由基共8种不同环氮氧自由基化合物清除超氧阴离子及羟基自由基等活性氧的能力,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它们的电化学性质.进而讨论了不同类型化合物之间因化合物结构不同而导致的性质差异.结果表明:环的大小及取代基对化合物性质有影响,化合物清除超氧阴离子的能力与电化学性质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中氮茚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光致和电致发光性能,因此在生物、材料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通过测定一系列的中氮茚的扩环衍生物:苯并[f]吡啶并[2,1-a]异吲哚-7,12-二酮的荧光光谱,总结出了不同取代基团对这类化合物荧光性质影响的规律.并进一步通过量化计算与实验结果相对照,较好的解释了这类化合物的双荧光现象.  相似文献   

13.
哌嗪是很多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分子中含两个氮原子的六元杂环,是富氮杂环化合物的理想结构单元,具有生成焓高、热稳定性好等特点.哌嗪类化合物大多具有高效的药理活性,有些已经开发成为临床药物.本文综述了哌嗪类药物的研究现状以及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4.
许多学者对生物体的氮代谢进行了研究.Jone(1936)及罗宗雅等(1963)研究了磷对小麦氮代谢的影响;Breon(1944)研究了磷对番茄氮代谢的影响,均发现磷对非固氮生物的氮代谢有明显的影响.Mahl、M、C(1960)及Masayuki Ohmori(1974)研究了氨对固氮生物固氮活性的作用,发现氨离子能抑制Klebsiellapneumoniae及Anabaena cylindrica的固氮酶的活性,影响含氮化合物的变化.本试验以共生固氮生物——红萍(Azolla imbricata Nabai)为材料,在有No_3~-的培养基中,研究磷对红萍的氮化合物及核酸的影响,以探讨共生固氮生物磷氮代谢的关系及以磷增氮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杂环化合物在新农药研制开发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从80年代以来化学家发现含有三氮唑环的一些化合物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1~3],先后有大量含三氮唑环、杂环、芳环的席夫碱被开发出来作为杀菌剂与植物生长调节剂[4~8].为进一步探讨含三唑环的Schiff碱的合成和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6.
氮沉降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优势种羊草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氮化合物和不同剂量氮添加对羊草叶片叶绿素和叶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铵和硫酸铵两种氮素化合物对叶绿素和叶氮含量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在两种氮添加均显著增加了羊草叶片叶绿素和叶氮含量,且随着氮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和叶氮含量呈单峰模式;在两种化合物添加处理下,羊草叶绿素和叶氮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对近十几年来二氮磷五员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一概述,并从含有P-P键的二氮双磷杂五员环,不含P-P键的二氮双磷杂五员环化合物,具有生活活性的二氮磷环戊烷和其他类型的二氮磷杂五员环化合物四个方面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8.
通过论述近年来手性硫叶立德在不对称环丙烷、环氧丙烷、氮杂环丙烷等三元化合物合成中的研究进展,提动了今后手性三元环不对称合成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开展了2,3,4,6-四-O-特戊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叠氮与炔烃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的研究,并首次合成了一种新的1-(2,3,4,6-四-O-特戊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4-苯基-1,2,3-三氮唑,产物经质谱、核磁共振谱及红外光谱进行了结构表征。糖基三氮唑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杂环化合物和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该化合物将在合成N-未取代的具有潜在药理活性的三氮唑类化合物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分子内光环合反应是合成具有生物活性和医用价值杂环化合物的有效方法。该方法合成简便,在一些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中比传统方法更具有优势。分子内光环合反应的应用范围很广,利用该反应不但可以合成含有氮、氧和硫原子的杂环,而且可以构建不同大小的分子骨架。本文则按照可成环的大小,综述了分子内光环合反应在合成三元环、四元环、五六元环和大环等环状化合物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