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多年生武威薄皮核桃茎尖为试材,研究了培养基成分、不同种类和质量浓度的褐变抑制剂、生长调节剂以及转瓶周期对其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成分、褐变抑制剂、生长调节剂和转瓶周期对外植体褐变的影响均不同;为抑制褐变及保证茎尖正常分化生长,先将茎尖接种于1/2 MS+ 2g/L活性炭的培养基中,置于5℃冰箱中暗培养7d后取出,再转接于DKW+6-BA(1.0 mg/L) +IAA (0.01 mg/L) +5 mL20%硫代硫酸钠的培养基中,置于25℃室内光照环境下培养,每隔3~5d转换1次培养基,能有效抑制褐变.  相似文献   

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五鹤续断组织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组合和配比,对五鹤续断茎尖、幼嫩茎段和叶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丛生芽分化和增值及生根培养,确定了五鹤续断组织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1)初代培养基为MS+6-BA1.5 mg/L+NAA0.1mg/L;(2)丛生芽培养基为MS+6-BA 2.0mg/L+NAA 0.6 mg/L;(3)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4 mg/L+PP3330.4mg/L.  相似文献   

3.
金边瑞香茎尖0.2~0.25mm长小叶原基1~2个在MS6-BA 0.05~0.4 mg/L与NAA、IAA、IBA 0.05~0.2 mg/L培养基正交试验.结果表明,6-BA0.05~0.2 mg/L与IBA0.05~0.1 mg/L组合培养的微茎尖成苗率最高.茎尖在6-BA0.05mg/L+IBA0.05mg/L...  相似文献   

4.
大花蕙兰茎尖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大花蕙兰茎尖诱导原球茎、原球茎增殖及分化再生植株的条件.结果表明,茎尖在1/2MS NAA0.2 mg/L BA 3.0 mg/L的培养基上培养,原球茎诱导率最高;原球茎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 BA 5.0mg/L NAA 1.0mg/L AC 0.2%;原球茎分化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 BA 2.0 mg/L NAA 0.2 mg/L AC 0.2%.  相似文献   

5.
桂花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潢川金桂的嫩枝茎尖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结果显示:桂花嫩枝茎尖的最佳消毒处理为0.1%升汞处理2.5min;最适初代培养基为B5+2.5mg/L 6-BA+0.05mg/L NAA+3%蔗糖;最适继代培养基为B5+2.0mg/L 6-BA+0.05mg/L NAA+3%蔗糖;最适生根条件为1/2MS+2.0mg/L NAA+全黑暗处理;采用营养土为移栽基质.经过实验,发现桂花从一个茎尖到成苗移栽只需4个月左右的时间,30d时增殖系数达到2.08,移栽成活率高达82%.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茎尖脱毒、复壮及病毒检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处理对马铃薯茎尖诱导成活的影响,不同直径大小的茎尖对脱毒率的影响,以及植物生长延缓剂B9对试管苗复壮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0.1mg/L+GA30.02mg/L的激素组合对茎尖的诱导成活率最高,为50%.以直径大小为0.2mm带1~2个叶原基的茎尖为外植体,其成活率与脱毒率较高,分别为68%和56%.当B9浓度为15mg/L时,马铃薯壮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大花蕙兰快速繁殖体系的初步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4种大花蕙兰外植体诱导原球茎形成的效果和不同激素配比对茎尖原球茎诱导及增殖与分化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原球茎适宜外植体为茎尖,培养60 d后诱导率达到76.0%。而其他3种外植体均不能有效诱导原球茎形成;其中0.5 mg/L 6-BA+0.1 mg/L NAA激素组合诱导茎尖原球茎形成率达到87.8%;而茎尖原球茎在各激素组合处理中增殖率均能达到100%。原球茎在1.5 mg/L KT+0.5 mg/L IBA激素组合中增殖与分化效果最好,增殖系数和分化系数分别达到5.19和2.80。  相似文献   

8.
以大花蕙兰茎尖作为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繁殖技术的研究。结果显示:茎尖诱导芽的出苗整齐。适宜诱导增值的培养基为MS 6-BA1.0mg/L NAA0.1mg/L 0.6g/L活性炭,原球茎诱导率达85%。分化培养基为MS 6-BA1.5mg/L NAA0.5mg/L 活性炭0.6g/L,分化率74%。生根培养基1/2MS NAA1.0mg/L 多效唑0.2mg/L 蔗糖20g/L,琼脂5g/L固化培养,生根率98%。  相似文献   

9.
以大花蕙兰茎尖为外植体,研究6-BA与NAA浓度梯度配比对大花蕙兰原球茎的诱导、增殖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6-BA 1.0mg/L+NAA 0.5mg/L浓度配比下,大花蕙兰茎尖存活率达到93.3%;6-BA0.8mg/L+NAA 0.4mg/L浓度配比下,原球茎诱导率达到85.8%;6-BA 1.0mg/L+NAA 0.3mg/L浓度配比下,原球茎增殖系数达到4.59;6-BA 0.8mg/L+NAA 0.5mg/L浓度配比下,原球茎出芽率达到87.5%.首次报道采用6-BA 0.8mg/L+NAA 0.5mg/L浓度配比组合适合大花蕙兰茎尖培养,可同时获得较高的原球茎诱导率(80.8%)和出芽率(87.5%),比目前已报道的最佳原球茎诱导率(72.7%)和出芽率(76.7%)提高8%以上.  相似文献   

10.
栀子腋芽丛生离体繁殖及开花诱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茎尖和腋芽为外植体进行腋芽丛生离体繁殖以及开花诱导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基MS 6-BA 1.0 mg/L IBA 0.2 mg/L中,腋芽丛生效果最好,平均每个外植体可得到8~10个丛生芽,每个茎尖可得到15~20个丛生芽;在培养基MS 6-BA 1.0 mg/L NAA 0.1 mg/L GA3 1.0 mg/L 中,有花蕾的形成,且最终能够开花并形成果实;生根培养基为:1/2 MS IBA 0.5 mg/L GA3 0.5 mg/L,生根率可达98 %,生根培养4周后移栽,移栽成活率达95%.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高效粉葛组织培养再生体系,以不同消毒方式、基本培养基、蔗糖浓度、外植体等处理,研究其对粉葛初代培养、继代培养和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75%酒精30 s+0.1%升汞+吐温-80消毒8 min时,外植体的成活率最高,可达83.33%。外植体的最佳取材部位为带芽茎段,其平均株高可达2.13 cm,繁殖系数为2。MS为最佳的基本培养基,繁殖系数为1.26;蔗糖浓度以30 g/L为最佳,其平均株高为1.69 cm,繁殖系数为1.55;最佳初代培养基为MS+琼脂5.5 g/L+蔗糖30 g/L+6-BA 0.2 mg/L+IBA 0.6 mg/L,其平均株高为3.13 cm,繁殖系数为3.17;最佳的继代培养基为MS+琼脂5.5 g/L+蔗糖30 g/L+6-BA 0.6 mg/L+IBA 0.8 mg/L+KT 0.2 mg/L,其平均株高为1.86 cm,繁殖系数为3.44;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MS+琼脂5.5 g/L+蔗糖30 g/L+IBA 1.0 mg/L,其生根率为100%,平均主根数达7.1根。通过组培条件优化,初步建立粉葛的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12.
以灵菊七叶片诱导的愈伤组织为材料进行悬浮培养,研究培养条件对愈伤细胞、细胞内可溶性多糖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MS+0.5 mg/L BA+0.5 mg/L NAA+1.0 mg/L GA中悬浮细胞表现出对数生长期最长、可溶性多糖含量最高的特点;离子交换层析纯化结果显示,悬浮细胞中可溶性多糖分了与植株中含有相同的3种主要多糖。培养基MS+0.5 mg/L BA+0.5 mg/L NAA+1.0 mg/L GA,促进可溶性多糖的生物合成,最适于灵菊七愈伤细胞的悬浮培养。本研究初步建立了灵菊七愈伤细胞悬浮培养快速获取可溶多糖的方法,为深入研究灵菊七多糖药理活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基本培养基、增殖和生根培养基最佳激素组合,探索炼苗移栽方法,建立金叶复叶槭组织培养体系,为该树种优良种苗规模化生产提供新途径。【方法】以金叶复叶槭水培嫩枝为试材,通过单因子逐步筛选法,研究MS、WPM、B5培养基对初代培养,6-BA、TDZ和NAA对增殖培养,IBA和NAA对生根培养,以及相对湿度对移栽成活的影响。【结果】MS和WPM诱导外植体腋芽萌发率显著高于B5培养基,但MS培养基在促进新芽伸长生长方面优于WPM。6-BA、NAA与低浓度的TDZ联合使用可有效地提高不定芽增殖系数,在MS附加0.5 mg/L 6-BA、0.01 mg/L TDZ、0.06 mg/L NAA的增殖培养基中,每个外植体可增殖5.8个新芽。添加生长素可显著提高增殖芽生根率,添加IBA生根效果显著好于NAA,1/2 MS附加0.05 mg/L IBA即可使生根率达100%。85%的相对湿度条件下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5%。【结论】适宜金叶复叶槭水培嫩枝组培快繁的基本培养基为MS培养基,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 + 0.5 mg/L 6-BA + 0.01 mg/L TDZ + 0.06 mg/L NA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 + 0.05 mg/L IBA;金叶复叶槭组培苗对移栽基质要求不高,保湿是关键。  相似文献   

14.
黑芝菌丝体液体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芝菌丝体生物量为主要指标,首先对不同碳源和氮源进行单因素初选试验,然后进行不同比例混合碳氮源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黑芝菌丝体液体最佳培养基是蔗糖20 g/L、麦芽糖15 g/L、麦麸20 g/L、酵母粉1.5 g/L、KH2PO42 g/L、MgSO4·7H2O 1 g/L和VB16 mg/L,其菌丝体生物量产率为35 g/L.  相似文献   

15.
王晓炜  孙媛 《河南科学》2013,(12):2170-2173
为保护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以细裂辽藁本的茎段为材料,采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分化培养,不定芽试管苗培养、试管苗生根继代繁殖培养,以及试管苗的移栽与定植的研究.结果证明:2,4-D2.0mg/L,ZT0.4mggL,6-BA0.8mg/L是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的适宜生长调节剂组合;NAA0.05mg/L与ZT0.6mg/L是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培养的适宜生长调节剂组合;1,2MS+蔗糖16g/L+NAAO.1mg/L+IAA0.3mg/L是试管苗繁殖培养的适宜培养基.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96.2%;定植成活率为99.1%;定植的试管苗保持了野生细裂辽藁本的植物学性状.  相似文献   

16.
一品红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一品红的茎段、叶片、苞片及叶柄作外植体接种于Ms附加不同激素的培养基中,研究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以及不同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分化出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起始培养中以Ms BA 0.1 mg/L NAA0.1mg/L 2,4-D 2 mg/L的效果最好,最易诱导出愈伤组织,其中苞片的诱导效果优于其它外植体。在BA与NAA不同浓度组合中,茎段的诱导效果最好,其次是叶柄和苞片,叶片的诱导效果较差。愈伤组织分化产生芽的频率较低,继代培养中易出现各种颜色的次生代谢物。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白花泡桐繁殖效率,防止丛枝病的传播,保持优良种性,利用愈伤组织再生技术对其增殖.研究表明:叶柄产生愈伤组织最适培养基为MS 2.0 mg/L BA 0.2 mg/L NAA 0.05 mg/L2,4-D;诱导芽分化最适培养基为1/2MS 2 000 mg/L脯氨酸,可使诱导分化率达27%;增殖继代最适培养基为B5 1.0 mg/L BA 0.1 mg/L NAA,增殖系数达6.79;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2MS 0.1 mg/L IBA 0.1 mg/L NAA,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18.
丽格海棠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丽格海棠的茎状、叶柄、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最佳培养基:(1)诱导培养基MS+6-BA4.0mg/L(单位下同)+IBA1.0;(2)增殖培养基MS+6-BA0.5+IAA0.2;(3)生根培养基MS+NAA0.2.生根壮苗培养50d左右,经移栽,成活率达92%左右。  相似文献   

19.
兰州百合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兰州百合鳞片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分别对其进行芽诱导、增殖、生根培养,得到了兰州百合鳞片组织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1)芽诱导培养基:MS+BA0.6mg/L+NAA0.2mg/L+琼脂7.3g/L+蔗糖30g/L,pH5.8;(2)增殖培养基:Ms+BA0.8mg/L+NAA0.05mg/L+琼脂7.3g/L+蔗糖30g/L,pH5.8;(3)生根培养基:MS+BA0.05mg/L+NAA0.8mg/L+琼脂7.3g/L+蔗糖30g/L,pH5.8.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外植体在前两种培养基上的繁殖速率较前人快约15d,第3种培养基与前人的相当,比其快2d.  相似文献   

20.
以俄罗斯引进的蓝靛果忍冬优良无性系Berel(L.caerulea var.kamtschatika X altaica)、Rus1(L.caerulea var.kamtschatika)和Rus2(L.caerulea var.regeliana X altaica)为研究对象,以其健壮枝条上的茎尖及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建立适合俄罗斯蓝靛果忍冬外植体生长、扩繁、生根的基本培养程序.结果表明:俄罗斯蓝靛果忍冬的3个优良无性系以MS+1.0 mg/L 6-BA+0.2 mg/L IBA为初代培养基效果均较好,但继代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差异较大.其中,适合Berel增殖的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2 mg/L IBA,增殖系数达到5.6,生根培养基为WPM+1.5 mg/L IBA;适合Rus1和Rus2继代增殖的培养基为WPM+0.5 mg/L 6-BA+0.2 mg/L IBA,增殖系数达到6.8和7.6,生根培养基为1/2MS+0.2 mg/L IBA;适合俄罗斯蓝靛果忍冬试管苗移栽的基质为草炭土+河沙(体积比1∶1)的混合基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