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关系资本、创新网络联结机制、主体创新能力等观念,探讨了区域创新网络中创新绩效的问题。以江苏省内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科技园区为对象进行实证,得出了“以往的合作经验、宏微观关系资本形成因素有助于区域创新网络主体间关系、互动、协同等网络联结机制的建立,进而提升创新绩效”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科技孵化器作为区域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互相作用的载体,是区域创新机制中重要的环节。在剖析科技孵化器在催生区域创新机制中的作用和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苏省科技孵化器发展的特点及其在催生区域创新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谭蓉娟 《科技资讯》2011,(3):204-204
随着珠三角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创新集群在广东全省工业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通过对广东省6个主要高新技术开发区的22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对广东省创新集群各因子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进行排名,从而对广东省创新集群发展现状和潜力进行科学评价,为制定科学的工业发展战略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Ad Hoc网络中一种基于救赎机制的信任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Ad Hoc网络中,节点由于自私等恶意原因以及链路错误导致拒绝转发数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机制来提高网络的转发性能.提出一种Ad Hoc网络中的信任模型来激励节点间的协作,在此信任模型中,每个节点通过直接监控和其它节点的推荐监控信息共同完成对邻居节点的信任评价,并维护所有邻居节点的信任值,同时在信任值更新和重建中引入信任值衰退和信任救赎机制来体现模型的健壮性.实验表明该信任模型中的信任救赎机制能提高网络可用性,且该模型有效抑制了恶意节点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要有效推动高校基层工会工作的创新,必须建立协作型的信任机制.以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为样本,从个体行为、组织团队方面分析了信任机制的构建和实践,并对动态环境下工会工作创新进行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提高移动社交网络中信任评价的可靠度,对移动社交网络中的信任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移动社交网络中的对等反馈信任机制(Mutual feedback trust module,MFTM)。该机制将信任对象分为服务节点与用户节点两部分,对服务节点的信任值采用刷新信任权值与评价信任权值两部分累计的方法。对用户节点,通过用户信任折算率来引导用户做出客观反馈并对用户本身的可信度做出评价,同时引入了活跃度来保持用户在社交网络中的活跃性。通过仿真实验表明MFTM能提供平稳、准确的信任累积,并对恶意节点做出有效的惩罚。  相似文献   

7.
何雪莹  张宓之 《创新科技》2021,21(11):42-51
考察了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跨区域创新合作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探究影响城市间协同创新趋势特征的关键因素,为区域一体化下的创新政策制定提供可靠依据.基于2010—2018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跨城市创新合作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城市间的创新合作广度对发明专利授权量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度量的创新绩效的影响呈倒U形;创新合作深度对发明专利授权量的影响呈倒U形,但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影响并不显著.长三角城市需要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条件及所处发展阶段制定合适的创新合作策略,积极参与周边城市的协同创新活动,提升区域创新绩效能力.  相似文献   

8.
组织间网络学习过程中的一系列行为可以划分为:知识共享、知识吸收和知识创新3个过程;创新主体主要表现为个体、组织和组织间3个层面;组织间网络的创新则是该3个层面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5—2019年长三角地区产学联合申请专利数据构建合作网络,运用空间网络分析法、模体分析法和指数随机图模型研究网络的演化特征及动力机制。研究发现:在空间格局上,由“三足鼎立”向“核心-边缘”演变;在局部模体上,闭合模体是网络中的重要模体,网络存在集团化现象;在网络动力机制上,内生结构效应和节点属性效应是网络关系形成的重要动力,演化过程中存在显著的“马太效应”与“同质效应”。从战略协同、高地共建与机制重构等方面提出优化区域创新合作网络结构和促进长三角创新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4,(4):F0002-F0002
为了推动学科与人才队伍建设,2013年7月,学校设立了第一批校级科研创新团队。本团队是首批5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之一;默带头人:张少中。  相似文献   

11.
将科技中介组织与区域创新主体协同发展评价指标分为科技中介组织与政府、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协同发展的四个二级指标,建立了科技中介与区域创新主体协同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了科技中介与区域创新主体协同发展综合模糊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2.
组织创新与区域创新网络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创新是区域创新网络的微观基础,在其自身创新的过程中,对组织本身特点的认识、清晰组织内的利益关系、构建良好的组织创新氛围是组织创新的重要条件,吸收知识、整合知识是创新展开的关键步骤。而通过组织间交流知识、协调互动,创新网络得到稳定、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科技园区研究: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创新是科技园区的灵魂 ,科技园区的本质特征体现在区域创新能力上。本文通过研究大量国内外科技园区 ,提出区域创新能力概念 ,并从理论与实证两个视角研究得出 ,内在地决定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大小的关键在于 ,对创新资源的集成度。据此 ,本文提出一个以集成创新观为内核的研究科技园的新的理论分析框架 ,即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三元结构模型 ,量化为新的分析工具并运用于中国 5 2个科技园区研究 ,揭示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辽宁省创新网络发展的状况,包括辽宁省创新网络能力和辽宁省创新网络关系主体状况;分析了辽宁省创新资源整合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相应地提出整合创新资源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马红岩 《创新科技》2015,(11):16-18
本文提出了以自主创新为基础,以协同创新为手段,以专利联盟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模式.从形成结构洞优势提升能力、构建企业文化营造环境、吸引人才造就优势三个方面分析自我创新能力的形成;从寻求多元主体协作方面实现企业协同创新;从企业间技术合作的形式推动专利联盟创新优势的形成和实施.  相似文献   

16.
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与产业集群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国家推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战略的实施,各地逐渐涌现出许多各种类型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盟的出现对各地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结合产业联盟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分析,深入探讨了如何进一步通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来推动各地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区域产业经济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指出要大力推动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积极建设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使之成为推动区域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7.
选取2009—2018年辽宁省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相关指标为研究样本,使用功效模型、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根据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机理及相关理论,对辽宁省的耦合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实证结果表明:耦合情况分为三个阶段,2009—2011年耦合协调度呈山峰形态;2012—2014年开始大幅上升;2015—2018年...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国家启动了高新技术企业的重新认定工作,颁布了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以及相关的《工作指引》,标志着一个新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时代正在到来。对比分析新办法的认定条件,结合江苏省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现状,重点对其创新能力进行剖析,据此提出持续推进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区域科技创新理论的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主要探讨了区域科技创新理论的来源、内涵和特征,并从区域科技创新的结构、作用与能力等方面对区域科技创新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基于动态外部性理论,分析产业结构的专业化、多样性以及市场结构对于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选取中国2000~2008年5个高新技术产业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区域产业结构的专业化有利于提高创新绩效,而多样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非常有限,竞争不利于提高区域创新绩效.将我国分为核心区和外围区进一步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中心-外围区域产业结构与创新绩效关系:核心区产业结构的专业化、多样化有利于提高区域创新绩效;外围区产业结构的多样化不利于提高区域创新绩效,而竞争有利于提高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