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通过分析辐射孔板的传热特性,结合金属辐射板和对流型空气处理末端的分析方法,提出了空气载能辐射空调房间的输入计算方法,并且基于成本分析法,建立了空气载能辐射空调系统的成本分析模型.在满足人体热舒适要求的前提下,以单位成本为评价指标,对空气载能辐射空调系统、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和分体式空调加地暖系统进行成本分析.研究发现:运用于办公建筑时,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的各单位成本高出空气载能辐射空调系统1~3倍;运用于住宅建筑时,分体式空调加地暖系统全年的产品单位成本为空气载能辐射空调系统的1.2倍.研究表明空气载能辐射空调系统的总体经济性更好,该研究结果对空气载能辐射空调后期在工程上的实际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结合本中心SPF级实验动物设施改造的经验,探讨了SPF级实验动物设施改造过程中如何通过设计与实施,获得温湿度、换气次数、压力梯度、空气洁净度以及风速等环境指标达标的、布局合理的实验动物设施,从而确保设施的质量,实现SPF级动物设施改造过程中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验小室进行对比实验,研究采用贴附射流与辐射冷顶板空调系统复合后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以及该复合系统防止辐射冷顶板结露的效果.结果表明,贴附射流与辐射冷顶板复合空调系统相对单纯的辐射冷顶板空调系统而言,复合空调系统的辐射冷顶板降温速度更快,降温幅度更大,在室内热环境方面,其壁面温度及室内空气温湿度更低.可以认为采用贴附射流与辐射冷顶板空调系统复合运行时,能有效降低辐射冷顶板附近空气的露点温度,防止辐射冷顶板结露,且此时辐射冷顶板空调系统的制冷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4.
空气载能辐射空调末端系统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以空气为载能媒介,孔板为末端的新型辐射末端系统.为了研究孔板末端的辐射传热特性,本文通过建立房间稳态传热模型,基于传热学基本理论,首先分析了以金属平板为辐射末端的顶板辐射空调系统中,顶板与各围护结构表面间不同温差下的辐射传热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空气载能辐射空调孔板末端的辐射传热问题,最终得到一个孔板辐射简化传热公式.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具有足够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空调净化系统是屏障设施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功能是将屏障设施的温度、湿度、风量、换气次数和空气的洁净度等内环境指标控制在“国标”规定的范围内,为实验动物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确保动物质量^[1]。因此,安全可靠、节能高效的科学管理是确保整个屏障系统正常运行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6.
动物实验室在启用前需要进行熏蒸彻底灭菌消毒以保证室内洁净. 通风系统熏蒸是在送风管与排风管之间加入熏蒸气体发生设备,通过室内空气循环来促进熏蒸气体扩散. 为了研究通风系统熏蒸过程气体浓度分布的影响因素,用icem建模以及fluent软件对该过程的不同的时间、换气次数、送风形式及温度分布状态下多工况的气流组织进行瞬态模拟,预测并分析熏蒸气体浓度和湿度的分布规律. 得出使熏蒸气体快速达到灭菌程度的最小换气次数随时间延长而减小,改变送风形式可以减少实验台附近的涡流,室内温度随高度降低有利于熏蒸气体快速扩散的结论,以便对熏蒸灭菌进行更有效的控制,对于指导动物实验的安全进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顶板与侧墙结合的复合式空气载能辐射末端新形式,以某办公建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方法研究了这种复合式空气载能辐射末端在冬冷高湿地区的冬季供暖性能.结果表明,该复合式空气载能辐射空调系统在开启后30 min内可达到稳定状态,相比于传统空调供暖速率更快,稳定性更强,且稳定后室内温度变化相对均匀.该系统在冬季供暖性能较好,在人体活动范围内(距地0.2 m至2.2 m处)室内空气温度为16. 5 °C ~ 18.2 °C,相对湿度为33% ~ 36%.当设定温度为16 °C时,可基本满足冬季供暖要求.同时,该系统可有效改善由于物体遮挡而引起的地板温度过低情况,从而有效避免局部不舒适感.这种顶板与侧墙结合的复合式空气载能辐射末端满足冬季供暖需求,同时具备节能舒适的特点.试验结果可为未来空气载能辐射空调系统在冬冷高湿地区的实践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空气载能辐射空调房间内的稳态关闭门窗、非稳态开门及非稳态开窗3种工况的试验测量,分别建立3种工况的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模型,研究稳态和非稳态工况下空气载能辐射空调的热舒适性和结露特性.基于对非稳态开门窗工况的热力学分析,提出由温度协同方程、含湿量协同方程、PMV(Predicted Mean Vote)协同方程和空调能耗协同方程表示的混合通风协同运行模型.经过试验验证的CFD模型模拟结果显示,空气载能辐射空调在稳态和非稳态工况下室内人体头部与脚踝平面的垂直温差小于0.6℃,人体活动区域内的空气速度约为0.1m/s,稳态和非稳态工况中辐射孔板下表面分别存在厚度约为12cm和6~8cm的具有良好防结露效果的低温近壁边界区.将空气载能辐射空调开门窗工况试验结果应用于混合通风协同运行模型,分析了空调送风量和门窗开度对PMV和空调能耗的协同影响,提出了混合通风协同评价系数,得到不同门窗开度对应的最优空调送风档位设置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了有效控制独立通风笼盒系统(individual ventilated cages, IVC)内环境的舒适性,保证笼盒内实验动物的生存和健康,对笼盒内的温度、湿度及氨浓度进行测试,并对笼盒内传热传质机理进行分析,同时为实验动物生存环境(密闭建筑空间、设备)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小鼠75只,按数量递增顺序随机分为5组,饲养于同一架IVC设备内,分别对笼盒内的温度、湿度和氨浓度进行连续7 d的测试。结果 随着饲养天数的增加,笼盒内和房间内的温度差变化基本一致,相对湿度差和氨浓度差逐渐增大;同时笼盒内、外的氨浓度差同动物数量和时间均相关,有显著差异(P<0.05),即动物只数越多,时间越长,氨浓度差越大。结论 IVC笼盒内温度受设施内温度的影响较大;相对湿度主要与送风空气相对湿度和换气次数有关;氨浓度与换气次数和动物只数有关。  相似文献   

10.
舒适性空调设计中,换气次数的确定及校核计算日益重要;舒适性空调系统有效换气次数的确定,与系统新风比、排风比、室内正压值,各段的过滤器效率及室内污染物发生量均有相关;提出了排风比值对有效换气次数的影响;分析了舒适性空调系统有效换气次数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并在有效换气次数下的露点送风方案的下确定及与热湿比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4.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曲面“侧”是一个重要而难以理解的概念,本文对曲面“侧”概念的讲授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曲面“侧”概念的“参照物”理解法,通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现行力学教材和普通物理教材大都把动量守恒定律和动量矩守恒定律视为质点组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的推论,忽视了守恒星的本质意义,是不正确的.本文绘出正确表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