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故事发生在2009年深秋的一天,地点是矿区选煤楼。当时我作为煤矿选运科的机电技术员,被新来的科长委以重任,担任选煤楼配电盘系统改造的总负责人。我趁着矿井系统改造停产的两个月间隙,抓紧时间进行电气线路的系统改造。目标是将原来的集中控制线路改为分段控制,从而精简人员,提高效率。当时为了赶工期,白班的时候我和大家一起干,等到晚上五点工人们都下班回家了,我还一个人留在选煤楼上干些细活抢进度。我经常是干到  相似文献   

2.
假如再上初中,我肯定会热爱文学,但不会像当年上初中时那样走火入魔了。学校里很多人都知道我,并不是我文章写得多么好,而是我喜欢写信,喜欢投稿,喜欢交笔友,每天都有我的信,他们以为我有多么了不起,其实我什么都不是。我的虚名大于实际。我常常想,假如再上初中,我会把各门功课学好,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学有特长,全面发展。首先是学生,其次才是文学爱好者,连初中的功课都学不好,要成为一个作家,难!要成为一个好作家,难上加难!也许就不可能。我会好好学习语文书上的每一篇文章,特别喜欢的,争取背诵下来。文章能选到书里,不用说质量要比作文…  相似文献   

3.
<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我也不例外,我的愿望是能拥有一个星期八。我之所以有这个愿望是因为现在我每个星期都十分忙碌,七天被安排得满当当。要是有个星期八就好了!这个星期八是没有约束的、完全由我安排自己的生活,它能让我忘记一周的烦心事,调整好自己,迎接下一周的到来。如果我真的拥有这样一个星期八,我要用这种方式享受它:  相似文献   

4.
6欧分的诚信     
<正>飞抵德国德累斯顿机场已是当地时间晚上6点钟。德累斯顿是我们即将要访问的萨克森州的首府,也是德国东部重要的文化、政治和经济中心。一下飞机,德方工作人员就把我们接到早已安排好的宾馆内,简单吃过晚饭,我便和几位同事到外面采购日常生活用品。德国朋友告诉我们,距离宾馆不到1公里就有一个名为PLUS的超市。一进超市,我径自来到香烟区,选了两包"大卫杜夫"后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为提高篮球技,战术及教练员临场指挥等能力,我对本科第五、六学期的篮球专修课应用了“篮球意识”等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点体会,现简要综述如下.这个班的情况是由篮球专选9人,排球专选4人,足球专选1人,共14位男同学组成,可说是球类混合组,水平高低很不一,这样的混合组给教学带来很多的困难.如现代篮球运  相似文献   

6.
我朋友的孩子被保送上了大学,他父母置办酒席,我去贺喜,问他,有没有烦过学习。他说:“这倒没有。烦的只是教育。”这话让我诧异。看来我们这些大人总是把学习与教育混为一谈的,以致认为只要学生的功课好,就是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成功。这样一想,也就可以换句话说,目前的教育可能并不成功,尽管有很多功课好的孩子。说到我们的家庭教育,其实很简单化:一要孩子功课好,二要孩子听话。早期,我也是不知深浅地在这两方面对我儿子唠唠叨叨,他一挤眼——那时,他正读小学二年级——急了,说:“为什么都要你满意,你生我,我满意了吗?”想想也对,当初我把孩子…  相似文献   

7.
苏美 《世界博览》2009,(24):86-86
中学时我成绩好,乖巧,写字也好看,所以常被老师抓差干活。那时还没有电脑,花名册、成绩单之类都要手抄。我经常抄写本年级的成绩单。其中有个名字叫梁辛刚,他的各门成绩都很好,不管是班级成绩单,还是年级成绩单,每一份的第一个名字都是他,连体育课都不例外。  相似文献   

8.
本着强调宽厚的基础,注意科学研究训练,实行多次选择的大理科模式,在对大理科模式中基础化学课程体系设计和安排时从化学课程的安排、课程内容的整合及新型人才的特征着眼,分别设计了不同的基础化学课程体系,取得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上小学时,我一直是个非常自卑的女孩子。因为丑,因为笨,因为脾气倔强性格孤僻和同学们合不来,因为不会乖言巧语察颜观色讨老师欢心,每次调座位,老师都把我安排到最后两排,而其实我个子很矮。(班里有条不成文的规定,只有好学生才有资格坐前排,而前排中间的位置则是优等生的专座。)后来,我索性赌气似的主动要求老师把我和最后一排的一位男同学调换一下位置,固定地坐在最后一排去。“为什么?”老师平淡地问。“因为我眼睛好,他近视。”我没告诉老师,其实我是全班同学中视力最差的一个。坐在最后一排的几乎都是调皮的男同学,我和他们无话可说。…  相似文献   

10.
物理课上,美女老师说要和我们换一下位置:我们中有几个同学要上讲台当老师,而她却要一直乖乖地坐在学生的位置上听课。我们全班对这个方案一致认同。美女老师给我们十五分钟备课,之后,每个小组都要推选一个“神嘴”来当老师。我们第一组的学生也许是齐心过度了,每个人都选我。我双手捧着书,大步走上讲台,开始我的“教学生涯”。正当我滔滔不绝地把内容讲到一半的时候,台下的丁同学嬉皮笑脸地说:“老师,说话要大声哦!”明知我的嗓门大,还这样说,这分明就是起哄捣乱嘛!我可要给他个下马威!“丁同学你想说话吧,那请站起来回答问题!”我摆出非常…  相似文献   

11.
五罗小庆真的好想有一个妹妹,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有一次,爸爸和妈妈正在说话,他跑过去对妈妈说:"妈妈,你给我再生一个小妹妹吧。"妈妈惊奇地问他:"要妹妹干什么呀?""陪我玩儿。"罗小庆天真地说。爸爸和妈妈笑了,妈妈叹了口气,说:"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做父母的轻松了不少,可是可怜了孩子,他们连个玩的伴儿都没有。"妈妈说:"好,妈妈明天就给你生一个妹妹。"第二天,妈妈特意给他买了一个好大的布娃娃。布娃娃是个  相似文献   

12.
正在我家,唯有老爸最"啰嗦":出门过马路,他一遍遍叮嘱我要走斑马线;骑自行车上学,他总是下楼督促我戴好头盔和护膝;"路上不能闯红灯"、"同学间不能你追我赶",这些都是他每天必说的话语;连晚上熄灯睡觉,也要我务必关上房门落好锁。这一切都是为了两个字——安全。谁叫我那爱"啰嗦"的老爸,是一个从事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多年的老安监人呢。"哎!谁要跟我去学友大叔的演唱会!"同桌想尽办法,搞到几张张学友演唱会的门票,票一到手,便拿到班上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书信选集》(以下简称《书信选集》)一书共收选了毛泽东同志1920年至1965年期间的372封书信。其中,毛泽东同志给他的亲属、故旧的信(包括给他的儿子、儿媳、弟媳、妻兄、表亲、青少年时期的老师、同学、同乡、同事、朋友和烈士的遗属等的信),计有67封,约占全《书信选集》的五分之一。读这些信,联系当前的实际,引起我深沉的思索。 淳浓的人情 无情未必真伟人 历史已经抛弃把毛泽东当作神的岁月。现在大家都已经清醒地知道毛泽东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从做人来说,《书信选集》告诉我们,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领袖人物,而且是和普通人一样具有强烈亲情的人。他是一个好父亲、好女婿、好表亲、好学生、好同学、好同事、好朋友……。中华民族在人  相似文献   

14.
我们这个班     
正"我上看下看……"能唱出那么像鸭子声音的同学,一定是全年级出了名的"唱歌天王"——王天杰。他一定又在我们五年六班开"演唱会"了。自习课时,大家左等右等不见老班来,都不知道要干些什么。这时,王天杰趁机说:"各位,我要开演唱会啦!"他麻利地挪开椅子,抓起一个扫把,跳上桌子,大家都不知道他想要干什么。只见他把扫把架成吉他,清了清嗓子,大声说:"大家好,我是王力宏。"顿时,大家明白了几分。王天杰环顾了四周,满意地笑了笑,又说:"把你们  相似文献   

15.
呈立体性与层次性的多元结构是文章谋篇布局的艺术,是文章内容的整体表现形式。结构的安排,首先应从主题的需要来统一形象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其次要服从人物与环境之间的恰当安排,再者,结构要追求多样化,新颖别致,作品才能引人入胜。一篇好的文章,要有创造性和个性,从内容到形式都应具有特色。  相似文献   

16.
你知道所居住的社区属于哪个居委会吗? 我曾经向不少朋友提出这个问题,绝大多数人都是一脸茫然地摇摇头.有位朋友很奇怪地反问道:"我需要知道吗?"按照他的解释,每天都在公司上班或者加班,晚上回到家能美美地睡个好觉,就什么也不用考虑了.当然,如果社区治安良好、环境清洁、邻里和睦、购物方便,那就更好了.至于社区居委会,似乎根本无关紧要.但现在,我们要说说这个"无关紧要"的社区居委会和社区信息化.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重要途径,教师要上好一堂课,就应当研究课堂教学的艺术.我觉得以下三方面应当重视: 一、张弛起伏的教学安排.教学上的"张",指的是学生集中注意力,专心听教师讲解重点难点问题,注意老师朗诵、讲述的每个细节,它需要学生以一种紧张亢奋的心态投入其中.  相似文献   

18.
在亚非会议上,除了各国代表团外,最忙的可以说就是新闻记者了。美国《民族周刊》的记者山姆·贾菲是中国代表团新闻处的常客。他列了一些题目要我转‘报周总理,希望能在会议期间给他安排一次采访周总理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教学实践表明,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不是每一堂课都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的时机安排是否适宜,对小组学习的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作为教师如何恰当地选择和把握好小组合作的时机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减肥记     
曾任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的胡佛,为人心计颇多,很少有人能瞒骗过他。但是有一回他手下的一个特工却和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联邦局的所有特工都要严格地控制体重,那些过于肥胖的人知道,一旦胡佛局长发现他们大腹便便,肯定轻饶不了他们。有一次,一位特工将被提拔为迈阿密地区特警队负责人,胡佛安排好了要接见他,但是这位仁兄发福得厉害。怎么才能过这一关呢?他到街上买了一套衣服,号码比他平时穿的要大许多,这样给人的假象就是他已经减下很多分量了。他穿上这套衣服去见胡佛,一见面就感谢胡佛提出了控制体重的要求,说这简直就是“救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