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基于文本模态指导的多模态层级自适应融合方法,以文本模态信息为指导实现多模态信息的层级自适应筛选及融合。首先,基于跨模态注意力机制实现两两模态之间的重要性信息表征;然后通过多模态自适应门控机制实现基于多模态重要信息的层级自适应融合;最后综合多模态特征和模态重要性信息实现多模态情感分析。在公共数据集MOSI和MOSEI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对比基线模型,本文所提方法在准确率与F1值方面分别提升了0.76%和0.7%。  相似文献   

2.
在社交媒体高速发展方便信息交流的同时,虚假新闻也在网络上大量传播,对社会稳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针对当前虚假新闻检测工作大多充分考虑虚假新闻中新闻文本内容而忽略图像内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的BiLSTM-CNN多模态虚假新闻检测模型.该模型首先使用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记忆网络(BiLSTM)提取文本内容特征,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图像语义特征,利用注意力机制(Attention)层对提取的内容特征信息分配相应的权重,再将两种特征融合以形成重新参数化的多模态特征作为输入进行虚假新闻检测.实验表明,该方法达到了98.3%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传统音乐情感分类特征单一,导致训练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模态注意力融合网络模型,首先将执行情感分类使用的歌词和音频分离,将上下文特征提取方法与分类器相结合,从而提高特征提取效率;其次通过注意机制融合多模态特征,从而加快模型训练效率及情感分类准确率;接着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孤立森林噪声方法增强模型对不均衡样本的适应性,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模型过拟合问题.最后,将模型与LSTM、GRU、BI-LSTM、BI-GRU等模型进行仿真比较,结果表明所提模型性能最优,情绪分类准确率可达96.46%.  相似文献   

4.
挖掘不同模态内信息和模态间信息有助于提升多模态情感分析的性能,本文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跨模态交叉注意力网络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方法。首先,利用VGG-16网络将多模态数据映射到全局特征空间;同时,利用Swin Transformer网络将多模态数据映射到局部特征空间;其次,构造模态内自注意力和模态间交叉注意力特征;然后,设计一种跨模态交叉注意力融合模块实现不同模态内和模态间特征的深度融合,提升多模态特征表达的可靠性;最后,通过Softmax获得最终预测结果。在2个开源数据集CMU-MOSI和CMU-MSOEI上进行测试,本文模型在七分类任务上获得45.9%和54.1%的准确率,相比当前MCGMF模型,提升了0.66%和2.46%,综合性能提升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了能够在数量庞大的雷达技术资料中快速准确地找到科研人员感兴趣的雷达知识信息并进行推荐,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模型的多模态特征融合雷达知识推荐方法,学习高层次的雷达知识的多模态融合特征表示,进而实现雷达知识推荐.该方法主要包括数据预处理、多模态特征提取、多模态特征融合和雷达知识推荐4个阶段.实验结果表明:与只利用单一模态特征以及简单串联多模态特征的方法相比,利用文中方法学习到的多模态融合特征进行雷达知识推荐,推荐结果的准确率、召回率和综合评价指标(F1值)均有显著提高,表明提出的基于注意力模型的多模态特征融合方法对于知识推荐任务更加有效,体现了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暴力事件检测是视频内容智能分析的一个常见任务,在互联网视频内容审查、影视作品分析、安防视频监控等领域有重要应用.面向视频中暴力检测任务,提出了一个包含关系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的方法来融合视频中的多模态特征,该方法首先使用深度学习提取视频中多个模态特征,如音频特征、光流特征、视频帧特征,接着组合不同的模态特征,利用关系网络来建模多模态之间的关系;然后基于深度神经网络设计了多头注意力模块,学习多个不同的注意力权重来聚焦视频的不同方面,以生成区分力强的视频特征.该方法可以融合视频中多个模态,提高了暴力检测准确率.在公开数据集上训练和验证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多模态特征融合方法,与仅使用单模态数据的方法和现有多模态融合的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检测准确率分别提升了4.89%和1.66%.  相似文献   

7.
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的日志异常检测方法通常存在语义信息提取不完整、依赖日志序列构建和依赖日志解析器等问题.基于注意力机制多特征融合和文本情感分析技术,提出了一种日志异常检测方法 .该方法首先采用词嵌入方法将日志文本向量化以获取日志消息的词向量表示,接着将词向量输入到由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组成的特征提取层中分别提取日志消息的上下文依赖特征和局部依赖特征,使用注意力机制分别加强两种特征中的关键信息,增强模型识别关键信息的能力.使用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特征融合层为两种特征赋予不同权重并加权求和后输入由全连接层构成的输出层中,实现日志消息的情感极性分类,达到日志异常检测的目的 .在BGL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分类准确率和F1值分别达到了96.36%和98.06%,与同类日志异常检测模型相比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从而证明了日志中的语义情感信息有助于异常检测效果的提升,并且经过实验证明了使用注意力机制的模型可以进一步提高文本情感分类效果,进而提升日志异常检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针对采用人脸图像进行情感识别的准确率低、存在个体差异性且不能满足应急处置需求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和生理信号的多模态特征融合情感识别方法。利用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方法和小波分解法分别对图像信息和生理信号进行特征提取,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方法对多模态特征进行降维融合,将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作为分类器,对不同情感进行分类识别。情感诱发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情感识别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9.
针对维吾尔语事件时序关系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注意力机制的双向长短时记忆模型.基于维吾尔语语言及事件时序关系的特点,抽取13项基于事件间内部结构信息的特征.将词向量作为双向长短时记忆模型的输入,挖掘给定事件句隐含的上下文语义信息.结合事件触发词建立注意力机制,获取该事件句的事件语义特征.将事件内部结构特征和语义特征相融合,作为softmax层的输入,进而完成事件时序关系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获取事件句隐含语义信息的同时也能获取对应的事件语义特征.融合事件内部结构特征后,识别准确率为89.42%,召回率为86.70%,衡量模型整体性能的F值为88.03%,从而证明了该方法在维吾尔语事件时序关系识别任务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基于视频的多模态情感分析中,通常在同一语义层次采用同一种注意力机制进行特征捕捉,而未能考虑模态间交互融合对情感分类的差异性,从而导致模态间融合特征提取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分层次交互融合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hierarchical interactive fusion network based on attention mechanism, HFN-AM),采用双向门控循环单元捕获各模态内部的时间序列信息,使用基于门控的注意力机制和改进的自注意机制交互融合策略分别提取属于句子级和篇章级层次的不同特征,并进一步通过自适应权重分配模块判定各模态的情感贡献度,通过全连接层和Softmax层获得最终分类结果。在公开的CMU-MOSI和CMU-MOSEI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给出的分析模型在2个数据集上有效改善了情感分类的准确率和F1值。  相似文献   

11.
针对单模态生物特征识别容易受自身条件和环境变化的影响,鉴于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已经在生物识别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提出了二者特征信息融合的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人脸、指纹图像进行预处理,并对这两种模态均提取LBP和Gabor特征,然后将广义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分别引入到人脸多特征融合和指纹多特征融合中,应用分块对角矩阵组合上述融合的人脸特征和指纹特征,最后用鲁棒概率协同表示分类器进行分类。在两个多模态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人脸或指纹单模态生物特征识别相比,基于人脸指纹的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具有更高的识别率和更好的稳定性;所提出的基于广义典型相关分析的特征融合方法优于传统的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真实环境场景会同时出现多种事件导致场景分类准确率受到干扰信息影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多模态场景分类方法。首先,对音频进行特征提取并使用自注意力机制获得关注信息;然后,对视频进行分帧图片抽取,通过ResNet 50对图片特征进行提取;最后,将两个模态的特征进行拼接并再次使用自注意力机制对特征信息进行抓取分类。基于DCASE2021 Challenge Task 1B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其基线系统、双模态信息简单拼接、视频辅助音频和音频辅助视频的分类系统相比,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多模态场景分类系统的准确率优于单模态互相辅助决策的场景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13.
融合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的情感分析模型(CNN_BiLSTM)是一个流行的模型,其学习文本的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实现情感分类,但是忽略了特征对分类结果的重要程度,且没充分利用词语间的特征,导致分类准确率不高.提出一种集成基于多卷积核的卷积神经网络和注意力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特征的文本情感分类方法(MCNN_Att-BiLSTM),其集成局部和全局的重要特征作为文本语义特征,该特征进而用于训练文本情感分类器XGBoost(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该方法基于注意力机制的BiLSTM提取对分类影响大的全局关键特征,基于多卷积核的CNN获得更全面的词语间特征,为集成分类器准备了有效分类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更好的情感分类准确率,与CNN_BiLSTM模型相比,在IMDB数据集上准确率提升了1.75%,在txt-sentoken数据集上准确率提升了1.67%,在谭松波-酒店评论数据集上准确率提升了3.81%.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对模态交互问题的忽视导致其性能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态时序列耦合与交互式多头注意力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MC-CA)。利用仿射变换耦合模态的情感信息和时序信息,使用交互式多头注意力机制获取模态间的交互信息,利用多通道情感预测方法综合全局与局部信息实现多模态协同训练。在多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建立多模态数据之间的交互,在多模态情感分析任务中取得优异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吴兰  杨攀  李斌全  王涵 《广西科学》2023,30(1):52-60
视听语音识别(Audio-Visual Speech Recognition,AVSR)技术利用唇读和语音识别(Audio-Visual Speech Recognition,AVSR)的关联性和互补性可有效提高字符识别准确率。针对唇读的识别率远低于语音识别、语音信号易受噪声破坏、现有的视听语音识别方法在大词汇量环境噪声中的识别率大幅降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多模态视听语音识别(Multi-modality Audio-Visual Speech Recognition,MAVSR)方法。该方法基于自注意力机制构建双流前端编码模型,引入模态控制器解决环境噪声下音频模态占据主导地位而导致的各模态识别性能不均衡问题,提高识别稳定性与鲁棒性,构建基于一维卷积的多模态特征融合网络,解决音视频数据异构问题,提升音视频模态间的关联性与互补性。与现有主流方法对比,在仅音频、仅视频、音视频融合3种任务下,该方法的识别准确率提升7.58%以上。  相似文献   

16.
钟维幸  王海荣  王栋  车淼 《广西科学》2022,29(4):681-690
针对现有多模态命名实体识别(Multimodal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MNER)研究中存在的噪声影响和图文语义融合不足问题,本文提出一个多模态语义协同交互的图文联合命名实体识别(Image-Text Joint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ITJNER)模型。ITJNER模型加入图像描述作为额外特征丰富了多模态特征表示,图像描述可以帮助过滤掉从图像特征中引入的噪声并以文本形式总结图像语义信息;还构建了多模态协同交互的多模态语义融合模型,可以加强多模态信息融合,并减少图像信息的语义偏差。在Twitter-2015和Twitter-2017数据集上进行方法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并与AdaCAN、UMT、UMGF、Object-AGBAN等方法进行对比。相较于对比方法中的最优方法UMGF,本方法在Twitter-2017数据集上的准确率、召回率、F1值分别提高了0.67%、2.26%、0.93%;在Twitter-2015数据集上,召回率提高了0.19%。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多模态场景分类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由互编码器辅助视频的多模态场景分类方法。音频部分首先对输入音频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并且使用自注意力机制取得关注信息,图像部分首先对视频进行分帧图片提取,然后通过ResNet50网络进行特征提取,随后提取到的双模态信息进入互编码器,互编码器通过提取各个模态隐层特征进行特征融合,融合后的新特征结合attention机制辅助视频特征。在该模型中,互编码器为融合特征的辅助系统。实验基于DCASE2021 Challenge Task 1B数据集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互编码器能够提升分类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人脸和人耳的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单一模式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由于存在一些固有的局限性,有时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本文提出了基于正面人脸和人耳信息融合的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方法.针对USTB人耳图像库和ORL人脸图像库,利用核Fisher鉴别分析方法分别进行了人耳识别、人脸识别和人脸人耳融合识别,融合策略包括图像层融合和特征层融合两种.识别结果表明基于人脸人耳信息融合的多模态识别的识别率优于单体的人耳或人脸识别.这说明融合多种生物特征的多模态识别可以提高身份认证的准确率,也为实现非打扰式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由于缺少英语环境的熏陶以及过度强调英语的读写能力,非母语的英语学习者的口语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典型表现之一就是发音不准确。为了帮助学习者认识自己的英语发音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级融合以及决策级融合的BiLSTM-CTC深度学习模型。实验结果显示,研究采用的多模态特征融合模型抗噪性能更强,基于关键点特征融合以及基于角度特征融合方式的音素识别准确率较之于单模态BiLSTM-CTC模型准确率更高。引入决策级融合后的混合融合模型则具有更高的检错准确率,且该模型比改进GNN、ResNet和随机森林等算法更为准确。此结果表明研究所提出的模型在英语发音纠错上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验证码字符识别技术作为数字图像处理的一个重要应用分支,其目的在于准确、快速地分析验证码所携带的字符内容.已有研究通过构建卷积神经网络进行验证码字符识别,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大部分研究使用特征的浅层信息作为模型的输入,受局部感受野的限制而丢失特征,未能充分分析验证码的深层特征信息,并且未能对特征进行充分融合,造成识别准确度还有一定提升空间.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首先采用Otsu算法对验证码进行预处理后,输入到VGG16模型提取验证码的特征;然后引入注意力机制,自动学习关键信息,得到不同特征的权重;最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特征融合,通过训练后得到验证码识别模型.提出的模型在调用Captcha库生成的验证码数据集上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提出的方法在不增加时间成本的情况下,验证码识别准确率平均可达到93.27%,对比ResNet、CNN和CNN7基线方法,分别提升了8%、10%和22%.因此,提升了验证码识别的准确率,促进了自动识别车牌等场景落地,推进了验证码识别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