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苯丙烯酸类化合物,即肉桂酸类化合物,合成方法中以Perkin缩合法和Knoevenagel缩合法最为普遍,为了解两个反应在相关合成中的异同,本研究分别以间硝基苯甲醛和对硝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采用两个方法制得间硝基肉桂酸和对硝基肉桂酸;并分别经硫化钠和硫氢化钠将硝基还原为氨基制得间氨基肉桂酸和对氨基肉桂酸.实验结果表明,采用Knoevenagel法比Perkin法收率提高8.0%以上;采用硫化钠还原比采用硫氢化钠收率提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2.
肉桂酸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丙二酸为原料,经催化合成制得肉桂酸,通过考察催化剂,配料比、反应时间、溶剂和稀释剂对反应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实验表明,该工艺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收率高、产品纯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孔祥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3):5854-5856
以十二水合硫酸铁铵为催化剂,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和正戊醇为原料,直接酯化合成了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戊酯。考察了影响合成反应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戊酯的合成优化工艺条件为: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0.2 mol,醇酸摩尔比为2∶1,催化剂用量为6 g,带水剂环己烷30 mL,回流反应3.5 h,在此条件下,收率可达97.0%。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验证了目标产物。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高,反应条件温和,方法简便,收率高。  相似文献   

4.
以L-脯氨酸/吡啶为催化剂,正己烷做带水剂,用苯甲醛和丙二酸为原料,经Knoenenagel缩合生成肉桂酸.探讨带水剂的种类、原料比(丙二酸与苯甲醛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对肉桂酸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成肉桂酸的最合适条件:原料比为1.0∶0.9,L-脯氨酸用量为丙二酸质量的4.0%,反应时间 4 h,在此最佳条件下,肉桂酸的收率达到99.0%.  相似文献   

5.
肉桂酸合成实验是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重要实验。对肉桂酸的合成进行了改进,以苯甲醛与乙酸酐为反应物,氯化胆碱-尿素低共熔溶剂为反应溶剂和催化剂,Perkin反应制备肉桂酸。简化了后处理步骤,加水、过滤即可直接得到产物。滤液用乙酸乙酯萃取除杂后,可回收氯化胆碱-尿素,重复使用。改进的方法避免高温,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改善了操作环境,操作简单、收率高、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采用磷钨酸作催化剂,合成了肉桂酸乙酯。实验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醇酸物质的量尔比12:1,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总质量2.8%,反应时间2.0h反应温度100-110℃,收率可达95.3%。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以肉桂酸和氯化苄为原料,利用相转移催化法催化合成肉桂酸苄酯的方法,收率达917%。  相似文献   

8.
通过Perkin法合成肉桂酸,研究了反应物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种类及其用量、阻聚剂种类及其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肉桂酸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成肉桂酸的最佳条件是苯甲醛与醋酸酐物质的量比为1∶3,以无水碳酸钾为催化剂,其用量为4.5 g,以2%的对二苯酚为阻聚剂,反应时间为2 h,反应温度为170℃,肉桂酸产率可达69.32%;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无环境污染,产品纯度高,是合成肉桂酸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合成环十五内酯的新工艺,以蒜头果油为原料制备15-羟基十五烷酸酯,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下合成环十五内酯.比较了两条合成路线:蒜头果油经提取得到二十四碳-15-烯酸,经臭氧化、还原、甲酯化反应得到15-羟基十五烷酸甲酯,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下发生内酯化反应生成环十五内酯,收率为14.4%;蒜头果油直接经臭氧化、还原、甲酯化反应后,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下发生内酯化反应生成环十五内酯,收率为10.4%.考察了树脂类型以及不同酯基的15-羟基十五烷酸酯对内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LS-50树脂的催化效果最佳,15-羟基十五烷酸乙酯合成环十五内酯的收率达到19.5%.  相似文献   

10.
以戌二酸酐为起始原料,通过Grignard、还原和成环反应合成了高纯度丁位癸内酿。戌二酸酐和溴戌烷Grignard试剂在铜盐催化下反应得到5 -氧代癸酸,质量收率79.8% ; 5 - 氧代癸酸钠盐经硼氢化钠还原得到5 -羟基癸酸钠;最后加盐酸酸化环合得到丁位癸内酯,气相色谱分析纯度99. 6%,质量收率90%左右,反应总收率达72. 0%。5 -氧代癸酸和丁位癸内酯的结构经IR、1HNMR、13CNMR和GC — MS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