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本宏 《科学通报》1980,25(15):703-703
天山兴安褶皱带石炭二迭纪时是我国又一个重要植物地理区,对其植物群的研究不仅对确定地层时代和对比是必要的,而且在古植物学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甘肃西部——新晚二叠世脊椎动物群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
1981年地质矿产部地质研究所陆相二、三叠系研究组与甘肃省地质矿产局地质矿产研究所合作,开展北祁连地区的二、三叠系的考察,在以往没发现过化石的红层中找到了骨化石,是这年考察最主要的收获之一.玉门大山口的西大沟组上部的骨化石点经1981,1982和1985年3次初步发掘,表明是一处埋藏丰富尚待研究的晚二叠世脊椎动物群.于1991年和1992年做了两次较大规模的发掘.现已修复约1/2的标本,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出这一脊椎动物群的总面貌,与俄罗斯地台晚二叠世早期Ⅱ带和南非新建立的始二齿兽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洪友崇 《科学通报》1980,25(14):645-645
文中记述淡水鲎虫一个新属三个新种.化石采自新疆乌鲁木齐东南托克逊县克尔碱的小泉沟群(图1).小泉沟群分三个组(自上而下):郝家沟组、黄山街组和克拉玛依组(或八户沟组).本文化石产自克拉玛依组灰褐色粉砂岩中,时代归于中三迭世.  相似文献   

5.
周昆叔 《科学通报》1988,33(19):1493-1493
我于1985年12月至1986年3月间,在中华三源与古生物服务公司实验室(在深圳蛇口)做了香港大濠岛(Lantau)以北赤(鱼巤)角(Chek Lap Kok)晚第四纪剖面的孢粉学研究(图1),其第四纪层序是根据Raynor Shaw的研究。在该剖面埋深14.24m至16.79m,含植物残体深灰色层状粉砂质粘土的三个样品中(图2),发现了红树植物孢粉组合,其数量合计为  相似文献   

6.
杨子赓 《科学通报》1981,26(13):807-807
周口店地区晚第三纪和第四纪地层研究已有50余年历史。1978和1979年,中国科学院组织了“北京猿人遗址综合研究”,对本区晚新生代地层的研究表明,猿人洞穴堆积除过去的13层外,又分出了第14—17层;并根据气候地层学、年代学及沉积学的研究,确定了洞内、洞外的地层层序和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7.
潘广 《科学通报》1962,7(7):46-46
辽宁太子河流域的紫色郑家组,是华北石千峯组的相当层。它在桓仁暖河子、南票、虹螺岘、黑鱼沟、朝阳、平泉、承德等地区也有保存。从观察本溪郑家组底部火山岩开始,本文注意到在朝阳、平泉等地的同一层位,均有火山岩组发育。它主要由安山——流纹岩质的火山碎屑岩类组成,厚由数十米至百余米。南票区郑家组底部砾岩中,也含有少量安山岩类砾子。这一火山岩组,层位稳定地复盖在石盒子组之上,本身又为连续沉积的、岩性单一的厚层紫色交错层砂岩所掩复。当后者被剥蚀时,该火山岩举常直接为晚里阿斯北票煤系及其底部熔岩,或它们的相当层不整合复盖。以下暂称该火山岩组为郑家火山岩。  相似文献   

8.
晚更新世萨拉乌苏组时代的新认识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萨拉乌苏组是由法国人P.德日进和E.桑志华早年建立的我国北方晚更新世河湖相标准地层,但在时代归属上一直存在分歧。通过萨拉乌苏河滴硝沟湾剖面地层层序划分和年代测定,结合黄土-古土壤研究的最新成果,初步建立了可与黄土,深海沉积记录和冰期气候对比的萨拉乌苏地层序列。认为河湖相的萨拉乌苏组形成于140 ̄70ka,城川组风成沙形成于70 ̄10ka,湖沼相大沟湾组发育于9.7 ̄3.8ka和滴硝沟湾组形成于3.  相似文献   

9.
晚渐新世-早中新世青藏高原隆升与东亚季风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是东亚环境格局从行星风系气候格局向类似于现今的季风气候格局转变的关键时期。最新的地质证据表明,高原东北部在25~22 Ma发生了显著的构造抬升,与亚洲内陆荒漠和东亚季风系统起源的时间基本一致,支持气候模拟所揭示的东亚季风起源与青藏高原北部隆升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广西西南上始新统孢粉植物群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伟铭 《科学通报》1993,38(19):1783-1783
据王崇友记述,上始新统在广西大部地区以洞均组和那读组为代表,标准剖面位于百色盆地那读一带。位于广西西南宁明、昌墩和上思一带的第三系沉积,所含孢粉指示上始新统特征,其岩性与百色盆地那读组也可相对比,因此,二者层位大致相当。本文报道由上述三个地区剖面得出的孢粉结果及其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