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含色氨酸的鉴定培养基从芝麻根际筛选出7株IAA产生菌,其中菌株SA4产IAA的能力最强。促生实验结果表明,菌株SA4明显具有促进黄瓜和玉米种子主根生长的能力,使它们的主根根长和根重增加为对照组的2~3倍。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菌株SA4属于革兰氏阴性的假单胞菌属。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土壤磷利用率及微生物修复污染环境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采用平板涂布法,从不同蔬菜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11株降解有机磷和无机磷的解磷真菌.根据透明圈直径和菌落直径比值的大小,从中筛选到3株分解无机磷较强的菌株WP-2、WP-5、WP-7;并进一步通过液体摇瓶培养复筛,确定其中的WP-5菌株分解无机磷能力最强,其解磷能力达66.88 mg/L.经初步鉴定,WP-2菌株属于木霉属(Trichoderma sp)、WP-5菌株属于青霉属(Penicillium sp)、WP-7菌株属于小克银汉霉属(Cunninghamella sp)  相似文献   

3.
植物根际细菌的促生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根际促生细菌是指生活在植物根系土壤的一类可促进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和利用,并能抑制有害微生物从而促进植物生长的益生菌类。人们对植物根际促生细菌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对植物根际促生细菌的促生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广西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和植被退化严重,土壤有效磷含量低是限制植被修复的因素之一,筛选乡土高效解磷菌株,可以加快修复石漠化生态环境。【方法】通过调查筛选石漠化地区常见植物根际土壤解磷菌,检测解磷菌株解磷能力,并将优良菌株培养后接种至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幼苗根际土壤,检测解磷菌对植物的促生效应。【结果】石漠化地区土壤中解磷微生物丰富,共筛选出20株解有机磷菌和24株解无机磷菌,分别属于11个类群,其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为石漠化植物根际土壤解磷菌的优势类群。解有机磷菌解磷能力为35.4~79.2μg/mL,解无机磷菌解磷能力为112~253.2μg/mL。接种解磷菌剂对顶果木生长和养分吸收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植株地上生物量比对照增加14.5%~30.5%,根系生物量比对照增加27.6%~45.7%。接种IP-HLG1和IP-CTM11处理的植株氮、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分别比对照处理高9.3%、19.7%和24.6%、20.3%。与对照处理相比,接种菌剂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了34.5%~69.1%,IPHLG1和IP-CTM11处理增加显著。【结论】石漠化土壤中解磷菌以假单胞菌属为优势类群,筛选的解磷菌株IP-HLG1和IP-CTM11对顶果木幼苗生长具有显著促进效应,对石漠化土壤磷元素活化能力较强,可作为研发微生物肥料的潜在功能菌株。  相似文献   

5.
对贵阳市花溪区不同玉米种植地中的玉米根际真菌进行分离,获得真菌117株。经显微形态观察鉴定,分别属于3个纲17个属。基于此结果,又进行了纤维素的降解实验,得到能降解纤维素的菌种11个属,对玉米根际真菌的研究做了一个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含ACC脱氨酶的根际促生细菌,以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为唯一氮源,从绞股蓝根际土壤中富集和分离ACC脱氨酶阳性细菌,利用α-丁酮酸测定法和CAS平板法分别检测其ACC脱氨酶活性和产嗜铁素能力,利用菌液培养接种法检测细菌的促生作用,最后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所筛选的菌株进行鉴定.经富集筛选法从绞股蓝根际土壤中分离出9株ACC脱氨酶阳性细菌,它们均具有不同程度的ACC脱氨酶活性,其中3株细菌能产生嗜铁素.促生试验结果表明,7株ACC脱氨酶活性细菌对水稻幼苗根系的生长发育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促生作用,其中菌株JDG127的促生作用最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水稻幼苗的根长和根鲜重增长了约1.6倍.鉴定结果表明,9株细菌中1株属于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1株属于类芽胞杆菌属(Paenibacillus),1株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2株属于肠杆菌属(Enterobacter),4株属于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与ACC脱氨酶相比,铁载体对根际细菌的促生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南京市紫金山、镇江市、淮安市、连云港市和扬州市等5个市6个地区采集80份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黑松(P.thunbergii)、湿地松(P.elliottii)和赤松(P.densiflora)的根和根际土壤样品,并分离鉴定其中的寄生线虫,初步分析结果如下:从采自南京紫金山上健康的马尾松根际中分离得到双宫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dihystera)和松拟盘旋线虫(Paratylenchus pini);从南京江宁区衰弱马尾松根际中分离得到斯氏细小线虫(Gracilacus stei-neri)、尖头细小线虫(G.epacris)和斯特林细小线虫(G.straeleni),从健康马尾松根际中分离得到布科文针线虫(P.bukowinensis);从扬州市健康的马尾松根际中分离得到苹果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 malinus);从镇江市健康黑松根际中分离得到微小针线虫(P.minutus)。其中,马尾松是苹果矮化线虫、布科文针线虫、斯特林细小线虫、尖头细小线虫和斯氏细小线虫的新寄主,黑松是微小针线虫的新寄主。同时,布科文针线虫、斯特林细小线虫、尖头细小线虫和斯氏细小线虫为江苏省的新纪录种。  相似文献   

8.
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是一类可以显著提高植物生理指标和防治植物病害的天然土壤细菌.PGPR可通过固氮、溶磷、分泌铁载体、产生植物激素、分泌抗菌物质和诱导系统抗性等,来发挥直接作用机理和间接作用机理.PGPR菌剂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替代有机肥的使用,在辣椒栽培中施用PGPR可显著提高辣椒植株体内的氮、磷、钾含量,从而提高辣椒植株的株高、根长、干重和鲜重.利用PGPR菌剂对辣椒进行灌根处理可有效防治辣椒病害和提高辣椒产量.该文论述了植物根际促生菌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辣椒田间栽培中的应用,并探讨了PGPR作为生物菌剂防治植物病害的应用潜能,可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经多点取样,从棉花根际土样中分离出根际细菌306株,通过离体拮抗试验和小麦促生试验筛选出具有抗病作用和促生效果的根际促生细菌2株,在平板上菌株对供试病原菌均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抑菌圈直径达7.9-17.0mm.同时通过盆栽试验,所筛选菌株对小麦的株高及生物量有明显促生作用.  相似文献   

10.
促生根际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bacteria菌(简称PGPR),是一种能够促进植物生长、防治病害、增加作物产量的微生物.本试验引进PGPR菌种资源技术,以黄瓜的生长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促生根际菌(PGPR)对黄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中采用的两种促生根际菌假单胞细菌(Pseudomonas putida)和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对黄瓜生长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嗜热菌分离筛选及分子分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厦门周边地区温泉采集得到样品,在75℃和80℃的温度下进行培养并分离得到60株嗜热菌.为了从大量的菌株中筛选出不同的菌株,有效地简化筛选过程,应用了细菌全蛋白SDS-PAGE电泳、RAPD和16S-23S rDNA间隔区比较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方法从中筛选得到7株种属不同的嗜热菌,并进一步运用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其种属关系,为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对某红茶菌中的微生物菌种进行了分离,共得到70个菌株,其中酵母菌15株,醋酸菌30株,乳酸菌25株,经过初步鉴定得到6个菌种。分别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醋化醋杆菌木质亚种Acetobacter xylinum、液化醋杆菌A.liquefaciens、甲醇醋杆菌Acidomonas mnethanolica、乳杆菌Lactobacillus sp。  相似文献   

13.
杨树根际固氮菌的分离、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3个不同地点的21个杨树无性系及半同胞家系根系和根际的不同部位分离到151个菌株具有固氮酶活性,其中固氮酶活性高于100nmol/(瓶.h)(还原乙炔的量)的菌株有8个。杨树不同无性系及半同胞家系根际固氮细菌的数量、种类及分布情况有差异。对固氮活性最高的5力株(125、3、71、74和134号)进行了初下鉴定,3号和71号菌株均属贝杰林克菌属(Beijerinckia),74号菌株属德克斯氏菌属  相似文献   

14.
从烟台喜旺中式发酵香肠中分离筛选出适合当地特色的、具有自然发酵香肠风味的微生物菌株,采用系统分类鉴定方法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初步鉴定,鉴定结果表明:1MRS、4MRS为德氏乳杆菌德氏亚种,2MRS、3MRS为食品乳杆茵,5MRS为米酒乳杆菌;IMSA、2MSA为木糖葡萄球菌,3MSA、4MSA为模仿葡萄球菌,5MSA、6MSA、7MSA为松鼠葡萄球菌.此外,研究了其中几株茵的产酸、产酶等能力,发现这些菌株都具有优良的发酵性能.  相似文献   

15.
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鉴定的方法对藏药星状凤毛菊、藏蒲公英进行系统的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通过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图研究能够很好的鉴定原植物.  相似文献   

16.
用0.7%三氯乙酸铵70℃水浴浸提法提取蒲公英多糖,分离条件为5%甲醛脱色3h,50℃ 0.0001M盐酸回流脱脂3h,80%乙醇去除单糖和寡糖等杂质,三氯乙酸-Sevag法脱蛋白,乙醇沉淀分离多糖;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不同器官多糖含量,结果显示:根、叶、花中多糖含量分别为50%、14.88%、36.43%.回收率为99.02%,RSD:2=41%,此法操作简便,精密度性和稳定性都好,RSD=2.43%~2.47,2.78~3.06%,适合蒲公英多糖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两种培养基对蒲公英体外抑菌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蒲公英全草水提液与醇提液分别在普通营养培养基和M-H琼脂培养基上进行了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茵作用的观察,比较两种培养基对中药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明,M-H琼脂培养基对其抑菌作用的检测效果比普通营养培养基灵敏。  相似文献   

18.
大叶榉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家具用材.为了找出适用于不同气干时间大叶榉(Zelkova schneideriana)木材的DNA提取方法,用6种不同的提取方法对不同气干时间的大叶榉木材进行了DNA提取,并检测了DNA的数量和质量,而后进行ISSR-PCR的扩增.结果表明:CTAB-SDS法或CTAB法提取浓度最高,试剂盒法提取浓度最低;4a内气干时间的大叶榉木材使用CTAB-SDS法就可获得合格的DNA,长期气干的需用PTB法;引物836对大叶榉木材DNA分子片段扩增效果最好,对长期气干大叶榉标本可扩增出5条条带,长度达到1 500bp;CTAB-SDS法和PTB法适合进行大叶榉气干材DNA的提取.  相似文献   

19.
溶磷真菌是能够将难溶磷转变为可溶性磷的一类微生物。为了提高磷素利用率,本研究采用平板培养法从加工番茄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到2株溶磷能力较强的菌株,分别命名为3-1和3-2,结合菌落形态特征和ITS r DNA序列分析,将菌株分别鉴定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和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用以Ca3(PO4)2为唯一磷源的培养基对其溶磷能力进行测定,发现菌株3-1和3-2对Ca3(PO4)2的溶磷量分别是368.7 mg/L、142.2 mg/L。通过不同浓度的单菌菌液和混和菌液处理新疆加工番茄里格尔(87-5)种子,发现不同菌株、不同的菌液浓度对加工番茄种子萌发影响显著,发芽指数随菌液浓度的降低而增加;菌株3-2菌液OD600光密度值为0.1时,发芽率最高,达(94.5±1.0)%;单菌株处理组的发芽势随着菌液浓度的降低而增加。本研究结果为获得有益于新疆加工番茄生产应用的溶磷菌株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1990~1992年,从石河子、昌吉、阜康、乌鲁木齐及哈密等地采集了不同症状的辣椒病毒病标样75份。通过指示植物3次单斑分离,纯化后获8个病毒分离物,编号分别为P—91—5、P—91—7、P—91—8、P—91—10、P—89—2、P—89—27、P—90—3及P—90—4。上述分离物经病毒的寄生范围、鉴别寄主反应、传毒介体及传播方式、体外稳定性、电镜粒体观察、血清学反应及理化性质的测定,鉴定出6种病毒:黄瓜花叶病毒(CMV)占28%、烟草花叶病毒(TMV)占24.7%、蚕豆萎蔫病毒(BBWV)占5.0%、马铃薯X病毒(PVX)占4.3%、马铃薯Y病毒(PVY)占2.7%、烟草花叶病毒组一新成员病毒(暂定为C_aMV)占21.3%。还有两种未知病毒分别占13.2%及3%。研究表明,在北疆地区辣椒病毒病的主要毒源是CMV、TMV及C_aMV,但对辣椒危害性最大的是TMV及BBWV,导致辣椒萎蔫、坏死及顶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