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把冰箱各个部件划分为快模块、慢模块的方法,实现了各部件的相互解耦,为了兼顾仿真的快速性与准确性,系统采用了自适应的变步长算法。并把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得出了仿真结果定性合理,定量准确的结论,为使用该仿真软件进一步研究冰箱性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陈超  朱一凡  李群  王维平 《系统仿真学报》2003,15(7):944-946,961
讨论了表现模型的概念和构成,以及它与可视化模型和仿真模型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以交战级仿真应用为背景,设计和实现了基于框图建模方法的表现模块库。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通过选取相应的功能模块,订购相应的仿真模型数据,建立表现模块之间的输入输出关系,和设置表现模块的功能参数来快速构建三维表现模型。该表现模型将仿真模型和仿真表现分离,在仿真演示上具有灵活、通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改进的Elman网络与机理模型的互补建模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一种改进的Elman动态神经网络,并结合系统的机理模型,给出了一种适用于在线仿真的互补建模方法。 本方法的实现复杂大系统的在线仿真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建模途径。  相似文献   

4.
基于分布式仿真模型对象的分布式协同建模技术研究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7  
针对目前复杂机电产品仿真通常只能集中建模的现状,提出一种新的分布式协同建模方法。首先分析了支持分布协同建模所必需的信息,然后利用分布式对象技术,将这些信息集成为分布式仿真模型对象。分布式仿真模型对象通过包含的丰富信息,支持能够被正确的组装和重用;通过自身的分布式特点使得建模人员能够透明访问它们。基于分布式仿真模型对象的分布式协同建模方法能够强有力支持复杂机电产品的分布式协同建模。  相似文献   

5.
为充分完全的建模混合系统的特性,提出从不同角度对混合模型进行建模。在此理论基础上,对混合系统进行两种不同模型的建模:基于自动机的状态模型,以及从系统理论出发的混合系统对象模型,并建立这两种模型的形式化表达,以此表达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了这两种模型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范围。为混合系统建模及其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最后通过一个应用实例证实两种模型的正确和有效。  相似文献   

6.
大型动态系统的模块化建模方法具有缩短建模周期、降低建模难度等优点.模块划分是整个模块化建模过程的关键,需要权衡各方面的因素来进行.综合考虑几个模块化原则,可以得到设计良好、高度内聚和可维护性好的模块,并且使得模块连接过程容易进行.本文介绍的模块化建模方法主要是针对大型电站的实时仿真模型开发问题而提出来的,其构思亦可推广应用于其它类似的大型动态系统中.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标识集将线性规划模型的代数形式与其自然语言的模型文档统一在同一框架,建立标识线性规划模型,除去标识模型的代数成份,形成线性规划模型的模型文档.决策人员可以其熟悉的专业术语通过交互建模,根据模型构造规则对输入文档信息进行语法检查,完成模型文档相关信息的输入,并通过对模型文档的约束条件和目标进行特化(specialize)和例化(instantiated),将模型文档生成线性规划模型的标准形式或算法约定的格式.模型构造规则统一了标识数学规划模型与关系数据库框架,并集成了模型管理、模型结构分析、模型数据分析、数据库管理等功能.  相似文献   

8.
基于分布式仿真模型对象的分布式协同建模实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波  熊光楞  郭斌 《系统仿真学报》2002,14(10):1310-1315
在基于分布式仿真模型对象的分布式协同建模技术研究基础上,提出由客户机层,应用服务器层和数据库层构成的基于CORBA的三层体系结构实现技术。以支持分布式协同建模,同时还给出了一个软件原型,并利用该软件原型实现了一个复杂产品的分布式协同建模。  相似文献   

9.
基于元模型的复杂系统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毛媛  刘杰  李伯虎 《系统仿真学报》2002,14(4):411-414,454
提出了基于元模型的复杂系统建模方法。并且给出了它的实现方案。以此为基础,实现了一个原型系统的元模型实例--复杂系统模型,将这种元建模技术于复杂系统信真平台中系统模型的建立,可以使构成复杂系统的各子系统模型在比模型更高的层次上进行集成,从而加速了复杂系统仿真仿真的设计,开发和实现。  相似文献   

10.
为了快速建立面向离散型生产系统的仿真模型以及提高模型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提出了数据驱动与模块化控制模型相结合的仿真建模方法.该方法将仿真建模过程划分为设计阶段和开发阶段,在设计阶段,利用IDEF0和IDEF1X建模方法构建模型的底层数据结构;在开发阶段,建立各种模块化模型模板,并构建模型生成器,模型生成器利用底层数据结构提供的属性信息,自动对模型化模型模板进行实例化,快速构建面向具体应用对象的仿真模型.最后以某研究所的机加车间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一种面向对象的混合动态系统的仿真环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面向对象技术和混合动态系统均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把面向对象的软件技术应用于混合动态系统的仿真环境研究之中 ,设计了面向对象的混合动态系统的仿真环境的软件结构 ,完成了类的构造 ,并在中文Windows95环境下 ,以VisualC 2 .0语言实现之。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渗流场可视化动态模拟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地下水模拟系统缺乏动态处理和时空分析能力,基于有限元数值计算理论方法,以虚拟环境中可视化技术为支撑,提出了地下水渗流场可视化动态模拟的体系架构.设计了虚拟开采井条件下的流场仿真模拟和水位动态模拟算法,并通过建立流场的拓扑结构和特征提取、以及区域布点、质点途经单元的流速计算等,实现复杂流场的连续流线生成与动态跟踪模拟.以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渗流场为例,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而准确地实现地下水渗流场三维动态模拟与可视化显示.  相似文献   

13.
以女性生命周期中的主要事件及其转移为系统主线,建立了农村新一代女性就业与生育行为动态仿真模型。模型遍历了从女婴出生,经女童、少女到跨入成年进程中交织进行的受教育、就业、婚姻与生育等全部生命事件,用以探讨农村新一代女性生命周期模式对女性人口状态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电堆的输出响应,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工具对PEMFC进行系统动态模型建立.通过使用燃料电池测试系统,在不同的运行条件下对PEMFC的暂态电响应进行测量和分析.实验数据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表明该模型是有效和可操作的,有助于改善PEMFC的设计,提高其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为简化水电工程混凝土坝施工仿真的建模,同时实现施工过程中复杂动态时空逻辑关系的直观表达,提出了基于GIS的混凝土坝施工三维动态可视化仿真方法。通过计算分析不同方案下大坝施工的具体技术指标,可得到合理的大坝混凝土浇筑进度计划,并应用GIS技术在建立的混凝土坝施工系统数字模型基础上,用三维动态演示技术将复杂的大坝施工过程用运动着的画面形象逼真地描绘出来,从而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可视化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6.
用于仿真与控制的水泥回转窑动态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卓  王天然  苑明哲  王宏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19):5131-5135
建立了一个用于仿真与控制的水泥回转窑动态数学模型.该动态模型基于回转窑内的物料和能量平衡,由一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成.在合理的假设条件下,该模型不但考虑了反应机理,而且降低了仿真计算的复杂性.首先,稳态仿真表明模型稳态行为与文献中给出的结果是一致的;在此基础上,对操纵变量加入扰动测试并对动态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动态性能良好,适合于回转窑的仿真、控制以及优化设计的研究之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水电工程施工系统三维动态图形仿真技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钟登华  宋洋  黄河  郑家祥 《系统仿真学报》2003,15(12):1766-1770
针对当前三维动态图形仿真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水电工程施工领域应用要求的特点,文章研究了基于GIS的水电工程施工系统三维动态图形仿真方法及应用。文中首先探讨了基于GIS的可视化仿真技术原理与方法,然后在水电工程施工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三维动态图形仿真系统的仿真信息的可视化组织方法及开发模式,分析了工程施工三维数字模型的构造过程,最后详细介绍了系统功能的实现。开发了一个能科学、直观、逼真地表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三维动态图形仿真系统,为工程施工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煤矿生产系统的动态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述是“智能型矿务局分布式决策支持系统”(IDDSS-mb)的一部分。文中首先对煤矿生产系统进行了分析。继而基于此系统分析、建立了煤矿生产仿真模型体系。随后详细叙述了该模型体系的工作流程,并介绍了系统软件开发的若干关键技术和实际应用情况,最后展望了今后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9.
系统仿真动态数学模型的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系统仿真中具有代表性的既可描述微分环节又可描述惯性环节的动态数学模型的计算方法,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隐式欧拉法和梯形法的误差计算公式、误差符号及首次误差关系判断准则,找到影响计算精度的动态因子,给出动态因子的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从而提高了此类模型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