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泰格·伍兹初次登上高尔夫球赛场是1996年9月,他当时20岁。翌年4月,在美国每年一次的高尔夫球赛上他一举获胜,改写了“最年轻选手的优胜纪录”。“出道”还不到一年,他就成了美国高尔夫球界的传奇人物。  相似文献   

2.
二次大战结束前夕,一批德国火箭专家被俘虏到美国。当美国情报专家向他们询问有关火箭技术问题时,他们感到非常奇怪,他们说:“你们为什么不去问问你们的戈达德?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从他那里学来的。” 那么这个戈达德是何许人呢?美国政府为何对他知之甚少,以致  相似文献   

3.
6岁的梅同一只眼睛瞎了。当时,她另一只眼的角膜也有毛病。不进行治疗,梅冈另一只眼可能会失明。眼科医生约翰·古兹奇(Johnl.Gottsch)决定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他和他的同事们为她安排了手术,给这位小女孩更换了角膜——产生视力的重要器官。角膜移植是成功的。然而一年后,古兹奇发现,梅冈的新角膜已经开始“逐渐被蚕食”。“因为她太小,而且只有一只眼睛了.当时情况很危急”.古兹奇回忆道,他是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一名眼科医生。古兹奇为梅冈安排了第二次移植手术。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手术是成功的,但是这…  相似文献   

4.
<正>小时候,大人们常常告诫我们,偷窃是绝对不被社会容许的错误行为。长大后,我们却发现,身边依然会有一些人喜欢做些小偷小摸的事情,但奇怪的是他们在物质上并不缺乏。如果并非为了钱和物本身,他们到底在“偷”些什么呢?琪琪的妈妈最近很为女儿的人际交往担忧。琪琪刚升入初中,她的新同桌佳佳对她十分热情,还经常跟她分享自己的文具、手办、零食等。琪琪妈妈开始觉得挺高兴,但无意间了解到佳佳在班里人缘不太好,因为她小学时曾偷过同学的东西。琪琪并不相信这件事,她认为佳佳家境富裕,还经常给自己买礼物,怎么会偷别人东西呢?但没过多久,佳佳就因为多次偷拿文具店的东西而被老板发现,告到了学校。  相似文献   

5.
科学家预 言:也许再过若 干年,传统的医 疗手段都将被淘汰,人们将转而采用最前卫的治疗方法──基因治疗,因为基因治疗才是“治本”,并且到那时它的安全性可达百分之百…… 基因治疗。其实就是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基因做手术,从根本上对疾病进行治疗,所以有人又形容其为“分子外科”。科学研究发现,人类遗传性疾病、癌症、中风、癫痫、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许多疾病均与基因异常有关。从理论上说,这些疾病都可以用基因治疗进行“治本”。 幸运的“泡泡女孩” 1990年9月,美国科学家安德森等人为一位名叫德西尔瓦的4岁小女孩成功地进行了基因治疗,挽救了她的生命。德西尔瓦出生后不久,医生便告诉德西尔瓦的父母,可爱的小女孩天生缺乏一种腺苷脱氨酶,因而免疫功能极其脆弱,或许一次普通的感冒就能夺走她幼小的生命,所以,德西尔瓦只能住在特级病房内。在这里,所有的医生和护士都小心翼翼,甚至连空气都必须经过特殊的处理。小德西尔瓦只能望着病房外的郁金香静静地开放,也许她的一生也将像这些美丽的花儿一样,静悄悄地度过。因此,可怜的她被人们称为“泡泡女孩”──不小心就会被“击破”。 尽管当时刚刚出现了一种药物可以用来缓解小德西尔瓦的症状,但是,这样的治疗并...  相似文献   

6.
@@@@《卡拉是条狗》的导演路学长曾讲了自家狗的情感故事。他说,他以前根本不喜欢狗,但他的妻子却是一个“狗迷”。他们养的第一条狗是在妻子拍戏时。那次,她在外地拍戏大概要一两个月,她打电话给路学长说,“烦死了,没一个熟人,觉得孤独,要买一只狗做伴。”路学长同意了,但他要求她拍完戏后就地把狗送人,不要带回家。@@@@等她拍完戏回来,路学长到机场接她的时候,刚进大厅,就听到满大厅的狗叫声。原来妻子把狗偷偷放到行李舱里,上飞机之前给狗吃了一片安眠药,但因为行李舱声音特别大,所以狗根本没睡着,还受了惊吓。那次惊吓让这狗的心理产生了阴影,直到现在它的胆子还是特别小。@@@@其实,豢养过宠物的主人们或多或少都曾有过这样的体验,宠物似乎和人类一样,也有情绪感受和意识。  相似文献   

7.
《科学24小时》2020,(9):50-51
<正>程程两三岁时就表现出了惊人的语言天赋,词汇量巨大,熟背唐诗三百首,宛如天才。可随着年龄增长,小时候"能言会道"的他开始不善于和他人交流,说话缺乏逻辑,有时甚至对父母老师的指令也置若罔闻……小冰自己也有些苦恼,她总被妈妈数落"不懂事",因为她从来不知该在何时与人打招呼,也看不懂妈妈对自己的暗示;她总是无法融入同学的交谈,听不懂他们的幽默,甚至觉察不到别人在嘲笑自己……  相似文献   

8.
有人在赌咒发誓时总会说:“天打雷劈”。当然,从字面意义上说,很少有人在被雷电击中之后能不被“劈”开的。但是也有例外。有一个人简直可以被称作是“人体避雷针”。他就是美国前森林警察罗伊·沙利文,他已经被雷电击中7次,但结果都安然无恙。1942年沙利文首次遭到雷击,结果失去了右脚大拇指的趾甲;1969年他被雷电烧掉了眉毛;1970年的雷击使他左肩膀烧伤;1972年他被雷击烧伤了部分皮肤;第二年又被雷电烧伤了头发和双腿;1976年他又遭到雷击,烧伤了脚踝;1977年则是胸口和腹部被烧伤。这么容易招惹雷电的男子自然难以找到自己的…  相似文献   

9.
她可爱吗?     
“她”拥有匀称的五官,无瑕的皮肤,性感的轮廊,看上去22岁,绝对是个美人,走在大街上,回头率肯定很高。当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的维克多·约翰逊教授在电脑上制作出这张脸后,兴奋地说:“‘她’太美了,我已经爱上了‘她’。”约翰逊设计的软件非常奇妙,它可以将漂亮的女人面容转变为婴儿的面容。在制成令他心仪的“女人”前,约翰逊随机选择出16位白种女性作模特,将其形象输和电脑,用数码整合成一张脸。约翰逊教授认为,美丽女性区别于普通女性之处在于前者更具女性化,他称为超女性化。例如平常女性的眉毛比男性要弯一些,如…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的土尔散市,有一个靠半个脑生活的人,她就是17岁的凯西。13岁那年,为了治疗脑病,医生切除了她的半个大脑。手术2年后,她能像正常人那样生活,她喜欢在自家的高尔夫球场上开飞车,在附近的湖里驾驶高速摩托艇,她还喜欢游泳。凯西不愿意比别人差,如果达不到目的,她会发脾气,在教堂唱诗班摔打乐谱,在家中敲打餐桌。如果问她最喜欢的功课是什么,她会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数学。 对正常人而言,驾驶汽车和摩托艇、发脾气以及数学运算并不值得奇怪,然而对凯西却不然,因为她只有半个大脑。人是否只要半个脑就够用了呢?那为什么老年人在患脑病后损伤半个大脑却只能瘫痪在床上?医学家认为这可能归于年龄的关系,少年的脑代偿能力要比老年人强,除此以外,医学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这也正是大脑的奥秘之所在。 凯西所患的脑病是癫痫病(俗称羊癫风)中罕见的一种疾病,医学上将它称为腊斯默森大脑炎,这种疾病首先由腊斯默森发现的,故以他的名字来命名。腊斯默森大脑炎主要发生在10岁以下的儿童。在美国,大约有250万人患癫痫病,但确诊为腊斯默森大脑炎的患者不到1/1000。 科学家至今还搞不清楚腊斯默森大脑炎发病的确切原因。美国马里兰州巴尔底莫市哈帕金...  相似文献   

11.
鬼迷心窍     
我们可能会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唉,我已经戒了很多次酒,但还是没戒掉。医生已经警告了我多次,说我那个可怜的肝脏再也受不了酒精的折磨了。其实,我也知道酒喝多了对身体不好,但我就是抵抗不住美酒的诱惑。” 我们可能也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有些人(特别是作家、诗人等文字工作者)经常在吞云吐雾中才能完成他们的工作。如果要让他们戒烟的话,他们通常就会说:“要是离开了烟,我就会失去创作的灵感和生活的乐趣,那不就等于是要了我的命吗?” 我们可能还经常看见这样的报道:某某人原本事业顺利、家庭美满,后来却因为吸食海洛因而走上犯罪的道路,而且还因为购买昂贵的毒品而造成倾家荡产,他本人也因吸毒被折磨得不成人样。 这些对烟、酒、毒品等上瘾的人到底是怎么啦?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明白当瘾君子会其害无穷,但是他们要么就压根不想戒瘾,要么就戒不掉。这些人都已经“鬼迷心窍”。 医强意志能抽回吗? 我读大学时的遗传学老师原来是个嗜烟的痛君子,那时他平均每天都要吸30多支烟,他对我们说,吸烟是他年轻时养成的嗜好。开始吸烟比较少,后来发觉吸烟后精神特别好,思想也特别活跃,就越吸越多,这样就不知不觉吸了20多年。这个嗜好给我的这位老师带来了很多麻烦。更为严...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科幻电视连续剧《卡普里达》中,女主角佐伊·格雷斯顿拥有一个电脑备份的“数字大脑”.当她去世后,她的“数字大脑”被移植到一个和她外貌酷似的机器人身上,从而让她能以机器人“化身”的形式重新复活在世上.不可思议的是,这种科幻影视中的虚构情节已在现实生活中真实上演.  相似文献   

13.
一提催眠,人们往往会想到巫术。这种想法其实也不完全错,因为某些巫术的原理和催眠是相通的,而且许多巫术本身就是催眠的一种形式。催眠的历史在国内外都是非常悠久的。目前人们逐渐揭开催眠的神秘面纱并将其应用到各个领域。 一个被深度催眠的少女躺在手术台上,催眠师暗示她:“即使拔牙也不痛。”当拔牙钳使劲夹拉牙齿时,少女神情自如,好像一点也感觉不到痛苦。黑色坏牙被拔出来了,少女从催眠中醒来说:“像做梦一样,很惬意!”  相似文献   

14.
1963年9月24日,一头约5.5米长的海洋动物在美国加州马里布海滩搁浅。一位正在海滩上溜狗的女士无意中发现了这头怪物,立即大惊失色:“沙滩上躺着一头大怪物!几分钟之内,“海怪”死在了海滩的消息、传遍了整个马里布。一位过路人将“海怪”放到车顶上,打算把它交给当地有关部门。他的车开出不远就被两名警官发现。他们对“车顶上那头巨型动物”产生了警觉,于是夹击追赶“可疑”汽车。弄清事情原委后,警官和那位有心人决定请专家来。洛杉矶加州大学的动物学家博伊德·沃尔克闻讯后迅速赶到马里布,并将那头死“海怪”带回了他的实验…  相似文献   

15.
1906年6月28日,玛丽亚在波兰的卡托维兹(当时是德国的一部分)呱呱坠地,她是弗里德里希·戈珀特(Friedrich Goeppert)和玛丽亚·戈珀特(Maria Goeppert)的独生女。父亲是家庭的第六代教授,母亲在学校当老师,教法语、钢琴、唱歌,而且表现出色。虽然玛丽亚同母亲比较亲近,受父亲的影响却更大。她说:“不错,父亲对我更具有吸引力,归根结底,因为他是位科学家。”亏得他,玛丽亚对科学的热爱与日俱增。他乐于带她去郊游,同她一道观察日蚀和月蚀,一道采集化石。后来玛丽亚登上讲坛时,她常说:“在我的父亲看来,我简直就是第七代大学教授。” 1910年玛丽亚4岁时,全家迁居戈廷根,父亲被任命为戈廷根大学医学院儿科学(儿童医护科学)  相似文献   

16.
郑昊 《科学24小时》2009,(10):28-32
在法尔被巴勒温轰出房间的一瞬间,门“哐”的一声被关上了,只剩下我们这位倒霉的法尔先生在哪儿冲着门发呆。当屏幕右上角的时间显示为12时45分时.他的目光遇到了巡视至此的阿碧丝,他望了她一会儿,便跑回了自己的房间。  相似文献   

17.
一个世纪以前,美国植物学家约瑟夫·洛克从云南进入亚丁。在著名的金字塔形雪峰下,这个阅尽人间美景的探险家尽情地享受了亚丁带给他的喜悦。回国后,他将这份记忆永久地保存在《美国国家地理》上。他在这本著名的杂志中写道“在整个世界里,还有什么地方有这样的景色在等待着摄影者和探险者。” 一个世纪之后,亚丁的知名度因为一个早已消失在雪山深处的神秘理想国──“香格里拉”而陡升。在所有被称为香格里拉的地方,亚丁被认为是“最后的香格里拉”。 六月,我们走进了这片神奇的土地。 神仙居住的地方 清新的空气里弥漫着杜鹃花的幽…  相似文献   

18.
法国物理学家德热纳在超导、液晶、聚合物和界面等材料科学方面有着重要的发现。他的一系列理论都已一一为实验证实,并得到广泛应用。当他被授予199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时候,人们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他早已被称为“当代的牛顿”。  相似文献   

19.
黄隐 《大自然探索》2006,(11):20-27
库克·派瑞特在“卡特里娜”飓风中失去了一切。他过去的家位于美国密西西比州90号高速公路旁,这里是飓风从墨西哥湾登陆后经常光顾的地方。对当地居民来说飓风并不十分陌生,但是在2005年8月,当“卡特里娜”登陆时,谁也没有料到它会带来如此重创:顷刻间,时速达270千米的狂风和10米高的风暴潮将库克的家变成了一堆“柴火”;新奥尔良积水齐膝,一片汪洋;库克的一些邻居更是惨遭不幸,在风暴和巨浪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库克非常不愿意离开自己生活已久的地方,他希望能在故土重建家园。但是面对残破的一切,他茫然若失,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又如何去做,因为他的房子修建于飓风少发时期,而从此以后,平静的日子可能一去不复返——气象学家警告说,未来可能更糟糕,种种迹象表明人类可能即将进入“飓风时代”,至少在墨西哥地区最近几年中飓风会来得更频繁和猛烈,因为一些过去位于海洋中的岛屿都被狂风和巨浪“夷为平地”,失去了对狂风和巨浪的阻滞作用。那么,地球真的即将步入“飓风时代”吗?  相似文献   

20.
“早晨上学路上,我遇到了某老师,我向他打招呼,可他不理我”;“上午语文考试,我发挥失常,能做出的题目却没有得分,真后悔”;“外地的奶奶病了,我好想她”;“这几天我一直在担忧,一旦地球爆炸了,人类怎么办?”……哎!真烦人。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遇各种各样的烦恼,情绪不佳的时候,你不妨试试“格式塔心理疗法”,或许它会改变你的生活。“格式塔心理疗法”是由美国精神病学专家珀尔斯博士创立的。“格式塔心理疗法”是自己对问题的觉察、体会和醒悟,是一种自我心理修养,实施简便易行,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的基本理念如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