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研究厌氧附着膜膨胀床反应器中温处理乳品废水的运行工况,讨论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容积负荷、pH值条件下对COD去除率的影响,以及进出水总氮及氨氮的变化情况.试验表明,厌氧附着膜膨胀床反应器处理乳品废水,在水力停留时间为8h、中温35℃条件下,COD去除率达到80%以上,对总氮的去除约为8%,出水有机氮的氨化率达70%以上,B/C比由进水的0.5提高到0.8以上.  相似文献   

2.
SBR法处理广东地区城市污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SBR工艺对广州地区城市污水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个反应装置内,可以达到既能去除有机物又能脱氮除磷的效果,处果后,出水BOD5浓度为5.12-13.62mg/L,去除率达85%-93%;出水COD浓度为10.7-32.2mg/L,去除率达82%-88%;出水NH3-N浓度在2.83-9.83mg/L,去除率达53%087%;出水TP浓度为0.1-0.45mg/L;去除率达85%-99%。  相似文献   

3.
增强的A+A2/O工艺是城镇污水厂普遍采用的脱氮除磷工艺。为研究预缺氧池对增强的A+A2/O工艺的脱氮除磷的作用效果,分别对稳定运行中A+A2/O工艺中预缺氧池进、出水中的氮、磷含量进行分析。预缺氧池对TN、NH4+-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2.63%和37.05%,分别占整个A+A2/O工艺系统去除率的90.52%和37.95%。通过对预缺氧池氮元素进行物料平衡计算,预缺氧池中TN的减少量9.27mg/L近似等于NH4+-N和NO3--N去除总量9.07mg/L。实验结果表明,前置预缺氧池发生了厌氧氨氧化作用,能够强化系统脱氮。此外,系统中总TP去除率达92.66%,表明前置预缺氧池能促进厌氧池的厌氧释磷,提高去除率。  相似文献   

4.
厌氧反应时间对反硝化聚磷功效及微生物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厌氧/缺氧/好氧序批式反应器(An/A/O-SBR),考察了不同厌氧反应时间(分别为90,120和150min)长期运行条件下的反硝化除磷效果,并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分析了系统内微生物种群的结构变化.结果发现,厌氧反应时间为90 min系统合成的聚羟基烷酸酯(PHA)量最高,脱氮和除磷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2%和93%,聚磷菌占总菌的(58±2.3)%;厌氧反应时间为120 min的系统脱氮和除磷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7%和73%,聚磷菌占总菌的(50±2.2)%.而厌氧反应时间为150min的系统合成PHA最低,平均脱氮率仅为79%,聚磷菌数量也减少至(45±2.7)%.厌氧反应时间过长致使PHA含量水平下降,继而发生游离亚硝酸(FNA)的积累,这是导致系统脱氮除磷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低碳氮比生活污水由于碳源不足,采用传统A/O工艺处理难以出水达标.采用改进的ABR-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低碳氮比污水进行实验,通过优化运行参数,合理调配碳源,提高碳源利用率,确定了不同m(COD)/m(N)条件下该工艺对污水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ABR-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能有效提高碳源利用率和脱氮效率;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0h,混合液回流比为2.5,温度为30℃时,系统碳源利用率和TN去除率达到最高;在不同m(COD)/m(N)条件下,TN去除率随着m(COD)/m(N)的减小而迅速降低.当进水m(COD)/m(N)为2~4时,TN去除率低于60%,处理效果不理想:当进水m(COD)/m(N)约为5时,TN去除率达到71.3%,出水TN质量浓度小于20 mg/L,满足排放标准要求;当m(COD)/m(N)为6~7时,TN去除率大于80%,出水TN质量浓度小于15 mg/L.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A2O工艺生物脱氮除磷不稳定、出水氮磷难以达标的问题,在A2O工艺好氧段添加悬浮式生物填料以保证高质量浓度的硝化细菌及高硝化率.考察不同COD与总氮质量浓度比x、旁流比对工艺脱氮和除磷的影响.此外,在COD与总氮质量浓度比较低条件下对装置进行了改装,即在厌氧段前添加了一段预缺氧段,使其达到深度脱氮除磷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进水x=3.6~8.1,COD,TN和TP去除率根据硝化液回流比的不同而不同,x和硝化液回流比越高,出水硝态氮越低;当x为8.1,硝化液回流比为300%时,脱氮除磷效果最好,其出水硝态氮质量浓度仅为4.23 mg/L.当COD与总氮质量浓度比较低时,TP的去除率较低,当x>4.5时,磷的去除率几乎为100%.A2O系统中生物膜硝化作用占总硝化作用的81.6%,而活性污泥硝化作用只占18.4%.这说明生物膜具有良好的硝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运行效果、膜污染特征及控制.结果表明: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COD的去除率达到85%以上,出水COD质量浓度控制在34mg/L,NH4-N的去除率能达到92%,出水NH4-N质量浓度在5mg/L,出水TN平均去除率可迭86%,出水TN质量浓度为8mg/L;污泥浓度随处理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污泥负荷运渐降低.运行初期过膜压力(TMP)的上升较慢,而运行一段时间后,TMP快速上升.对污染后的膜组件进行清洗,结果表明:通过清水清洗和HCl清洗后,膜的过膜压力没有明显缓解,采用NaOH和NaClO联合清洗后,膜的过膜压力迅速下降。说明膜污染以有机污染为主.对TMP进行计算,有机污染在膜污染中贡献为65%,对膜表面无机元素的分析结果也表明,无机污染不是膜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该文采用陶瓷膜与盐析法组合工艺对模拟退浆废水中的PVA去除率进行处理研究,考察了浓缩倍数、离心、盐析等因素对PVA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膜截留率与浓缩倍数无关,在膜截留率一定的情况下,浓缩3~5倍,透析液PVA变化不大,陶瓷膜截留率基本维持在90%左右.退浆废水浓缩后,浓缩倍数越高,浓浆中PVA值去除率越高.并且,盐析协同离心(去除率分别为34.4%、66.5%、67.4%)比直接离心(去除率为15.4%、18.0%、19.4%)去除浓浆中PVA的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9.
生物滴滤工艺常被用来净化可被生物降解的污染气体分别在两个生物滴滤塔内进行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a,SRB)和脱氮硫杆菌(Thiobacillus denitrificans,TD)的挂膜及驯化,并在厌氧条件下进行SO2气体的脱除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操作平稳后,当停留时间为30s、喷淋密度为26m^3/(m^2.h)、SO2进气浓度为500-1500mg/m^3时,SO2气体去除率可达99%以上,生成的H2S气体平均去除率达到90.5%.  相似文献   

10.
采用进水浓度逐步上升方法驯化脱氮污泥,获得的活性污泥脱氮性能良好,氨氮去除率达到90%以上,TN去除率最高达到59.0%.实验表明:采用该方法驯化脱氮污泥,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是有效可行的.在进水氨氮浓度每一提高阶段,氨氮去除率总有下降阶段,但经过3~7周的适应性运行后,系统氨氮去除恢复稳定,达到95%以上.同时,在该实验范围内,COD的提高对氨氮去除也有明显影响,氨氮去除率也有先下降后升高,最终稳定的过程.不同曝气量控制实验发现,在中间曝气量下(本实验为0.7 L/min),能实现较好的脱氮效果,TN去除率达到41.2%.实验表明,存在一中间曝气量,低于或高于该中间值,TN去除率均会降低,当曝气量比较低时,不仅TN去除受影响,氨氮去除率也会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