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研究了在pH=5.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微量铬(VI)催化H2O2氧化茜素红和亚甲基蓝褪色的指示反应。建立了双波长双指示剂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微量铬(VI)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5.0μg/25 mL,检出限为2.57×10-3μg/mL。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较高,选择性良好,用于化工用水中微量铬(VI)的测定,回收率在98.5-102.5%之间,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铬-溴酸钾-偶氮氯膦(Ⅲ)体系测定水中痕量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稀硫酸介质中,铬能灵敏催化溴酸钾氧化偶氮氯膦(Ⅲ)的褪色反应,据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铬的新方法.线性范围为0.02-1.0μg/mL,检出限0.005μg/mL.测定方法具有准确、灵敏、简便,且体系稳定,用于水样中微量铬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在pH=6.0的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缓冲溶液中,H(g)(Ⅱ)对I-催化KIO4氧化结晶紫褪色的反应有阻抑作用,研究了其动力学条件,建立了测定痕量汞(Ⅱ)的动力学光度分析方法,本法线性范围为0.2~1.8μg/mL,检出限为1.5×10-7g/mL.该法用于化妆品中痕量汞的测定.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7.8%~103.5%,RSD为1.4%~2.6%.  相似文献   

4.
应用湿法消化-原子吸收法和连续浸取-原子吸收法分别测定底泥中总汞和不同形态汞的含量,阐明漓江水系底泥汞的分布和形态特征以及汞的来源.结果显示,底泥总汞含量为0.104~2.150 μg/g,呈现出上游低下游高、干流低支流高、静水池塘没有明显规律的现状.底泥汞主要以残渣态或晶格态、难氧化降解有机质及某些硫化物结合态、腐殖酸络合态赋存,分别占总量的75.10%,10.64%,7.50%,其它4种形态汞共占总量3%左右,3种主要形态汞的分布规律与总汞基本一致.研究表明,漓江底泥汞虽然多以惰性形态存在,但不容忽视它们在生物体内长期富集并对环境造成危害.城市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排污是造成河流底泥汞污染的主要来源,特殊污染源是造成局部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优化的原子荧光法测定砷汞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用AFS-830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同时测定不同样品中砷和汞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检测方法.在优化的仪器工作条件下:砷和汞的线性检测范围广,分别为0~10μg/L和0~1μg/L;方法灵敏,检出限分别为0.042μg/L和0.038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高,分别为99.5%~100.1%和97.5%~99.9%,可用于工业环境监测中测定不同样品中的砷和汞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极谱催化法测定水中痕量铬(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乙二铵介质中 ,铬 ( )与亚硝酸钠产生一灵敏极谱催化波 ,波峰敏锐 ,波形良好 ,峰电位为 -1.66V(vs,SCE) ,检出限为 0 .0 0 5μg/L ,铬 ( )浓度在 0 .0 1-2 0μg/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本法用于水中痕量铬 ( )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胭脂红褪色光度法测定废水中的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H2SO4介质中,铬能灵敏地催化KBrO3氧化胭脂红的褪色反应,据此建立了测定铬的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10 nm,线性范围为0.04-0.40μg/mL,检出限为0.01μg/mL。大多数常见离子不干扰测定,用于工业废水中铬(VI)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ICP-MS法同时测定桉叶油中有害重金属元素铅、镉、砷、铬、汞的实验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后,直接用ICP-MS同时测定上述5种元素,结果显示5种元素的检出限分别为Pb:3.0μg/kg、Cd:0.4μg/kg、As:3.4μg/kg、Cr:2.6μg/kg,Hg:52.4μg/kg;所有元素相关系数r≥0.999 7;相对标准偏差RSD<5%;回收率在80.6%~116.1%之间.该法简便、测定速度快、结果准确,适用于桉叶油等精油中有害金属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当前大学生汞暴露水平及染发对发汞含量的影响,采取随机法对内蒙古民族大学在校本科生发样进行采集、测定,并对发汞含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发汞平均含量为3.34±1.49μg/g,其中女大学生发汞平均含量为4.06±1.51μg/g,男大学生发汞平均含量为2.46±0.90μg/g,女大学生发汞平均值极显著高于男大学生(p〈0.01);性别与发汞水平间无显著差异(p〉0.05);染发对于发汞含量影响显著(p〈0.05);相比上世纪90年代,当前人群整体汞暴露水平增高,特别是女大学生,今后在染发剂、化妆品的选择上应该要更加着重质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和动态模拟实验,研究了汾河太原段河床沉积物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及其升迁释放规律。结果表明:(1)在河床沉积物中,铬铜的存在形态主要以难溶残余态存在,含量百分比分别为44.20%,53.06%;(2)在静态吸附实验中,河床沉积物对铬铜的吸附性能很强,且随pH的升高而略有增加,2h即可达到吸附平衡终点,pH=5时,残留量仅为[Cu^2 ]=4μg/g、[Cr^6 ]=11μg/g,随pH的升高和净度的增加而减小,但[Cr^6 ]、[Cu^2 ]升迁释放量很小,仅占总量的1.1%-0.9%和4.3%-1.9%;(3)河床沉积物中铬铜的升迁释放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释放量随pH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11.
通过1年的监测分析,结果表明,矿山湿地表层水中颗粒态Pb(SPb)、溶解态Pb(DPb)、颗粒态Cr(SCr)和溶解态Cr(DCr)含量空间差异显著.其中MW-1中溶解态、颗粒态Pb含量分别为:0.44μg/L和1.12μg/L,溶解态、颗粒态Cr含量分别为:1.40μg/L和1.96μg/L;MW-2中溶解态、颗粒态Pb含量分别为:0.89μg/L和2.24μg/L,溶解态、颗粒态Cr含量分别为:3.51μg/L和4.91μg/L;且均以颗粒态为主;矿山湿地表层水中颗粒态Pb,Cr季节性变化显著(p0.05),而季节对溶解态Pb,Cr无显著性影响(p0.05);溶解态Pb含量冬季最高,夏季最低,颗粒态Pb含量夏季最高,秋季最小.溶解态Cr冬季最低,颗粒态Cr夏季最高.主成分分析表明,前2个主成分累计解释了总因子的55.575%,82.824%,其主要受人类活动污染和自然地球化学因素共同影响.聚类分析表明,各元素可归为三类:其中,pH,DO,BOD5,COD和TSS为一类;DCr,SCr,SPb,TN和DPb为一类;TP单独为一类.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价分析,矿山湿地表层水中各水期溶解态铅、铬均未污染;同一水期MW-2的溶解态Pb,Cr的P值均大于MW-1.应用健康风险评价表明,鱼肉中铅、铬食入途径所产生的个人健康危害年风险均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水平5×10-5 a-1,不会对暴露人群构成危害.  相似文献   

12.
催化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在PVA存在下,痕量汞(Ⅱ)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镍-依来铬红B络合物的褪色反应,建立了催化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汞的新方法.汞(Ⅱ)浓度在0.01—0.06μ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检出限为1.2×10~(-12)g/mL。此法用于人发和废水等样品中痕量汞(Ⅱ)的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及其分析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建立了一种梯度升压微波消解样品,氢化物发生双道原子荧光同时测定蔬菜样品中汞、砷的方法.在优化实验条件下,汞和砷分别在(0.01~2.00)μg/l和(0.1~200.0)μg/l的浓度范围内与荧光强度△If值符合比尔定律,其工作曲线回归方程分别为△If633.0×CHg(μg/l)-16.57(r=0.9995)、△If=69.72×CAs(Ag/l) 58.13(r=0.9998).汞、砷的检出限分别为0.0026 μg/l和0.0331 μg/l.该方法准确、快速、灵敏,成功用于蔬菜中Hg、As的同时测定.对AG-AFS法同时测定汞、砷的机理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汞的新方法,该方法建立在汞能催化亚铁氰化钾分解生成F e2 ,生成的F e2 又与铁氰化钾反应生成蓝色胶体溶液的基础上的。其检出限为9.8×1-0 7g/L;线性范围为0~0.5μg/10 m l。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微乳液的增稳作用及对汞-四硫氰基二氨合铬酸铵乳浊体系的共振光散射(RLS)光谱,该体系的RLS光谱强度与浓度成正比.在最佳的测定条件下,线性范围为0-20.5μg/ml,相关系数r=0.9996,检出限为0.028μg/ml.用此法测定了水产品中的汞,加标回收率为96.0%-103%.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联用技术测定食用菌中无机汞、甲基汞、乙基汞形态的分析方法.对试样的前处理方法及液相色谱和原子荧光的最佳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3种汞化合物的线性范围在0~50μg/L时,相关系数均优于0.999,检出限在0.008~0.024 mg/kg之间;方法的RSD均小于7%,加标平均回收率在75%~97%之间.该方法前处理简单、检出限低、准确度高、杂质干扰少、检测费用低、耗时短,适用于普通实验室对食用菌中不同形态汞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北方沙尘暴易发地区9个乡镇大气颗粒物为研究对象,采用Tessier法提取了As的5个形态,以ICPMS为检测方法,对As形态分布进行了研究。总量来看,As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石家庄市西郊最高,达到18.2μg/g,西宁多巴镇次之,为15.3μg/g,其余几点较低,在3.0~13.8μg/g之间;各态平均来看,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含量分别是0.31,0.32,0.37,8.64μg/g,有机结合态含量未检出。As形态和含量分布差异较大,与其所处地理位置和环境相关,各点含量随所在地区工业排放、农业生产和道路扬尘污染而增加。  相似文献   

18.
75℃温度下,在硫酸介质中,铬(Ⅵ)能显著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结晶紫褪色反应,铬(Ⅵ)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催化和非催化反应的吸光度差值(△A)成线性关系,且△A在较长时间内稳定,以此建立起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铬(Ⅵ)的新方法.实验研究了该反应的动力学行为,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方法线性范围为0~96μg·L^-1,其线性回归方程为△A=0.0033+0.1401C(Ⅵ)(μg·25mL^-1),r=0.9985,检出限为6.91μg·L^-1.本方法操作简单,选择性好,可用于电镀废水、工业废水和湖水样品中有毒金属铬(Ⅵ)含量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19.
酸性铬蓝K-高碘酸钾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酸性介质中,微量铬(Ⅵ)能显著催化高碘酸钾氧化酸性铬蓝K褪色.研究了该指示反应的动力学行为,建立了测定痕量铬的新催化动力学分析方法,方法的线性测定范围为1.0~10.0μg/25ml,检出限为(4.14×10-8)g/ml.本法可用于电镀废水中Cr(Ⅵ)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烟草中的砷和汞,烟草样品采用HNO3-H2O2消化体系微波消化,然后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在最佳微波消化条件和测定条件下,线性范围为:Hg 0.1~150μg/L、As 0.1~200μg/L,检出限均为0.035μg/L,汞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8%,砷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5%,汞的标准回收率为93%,砷的标准回收率为96%,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