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双量子阱中的带电粒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有效质量近似下,计算了双抛物理量子阱中带电单粒子(电子和空穴)的本征态,并通过与单抛量子阱和双方量子阱的对比,分析了粒子各种性质与阱宽、垒宽的关系,并讨论了量子阱形状对本征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使用连续介质模型研究了量子点-量子阱结构中的振动本征模.对不同阱宽的ZnSeQD-QW结构计算并取得了具体结果.发现该结构中界面声子的本征频率依赖于阱的宽度.角量子数越小的界面模能量越依赖于阱的宽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转移矩阵和边界条件精确计算一维定态薛定谔方程,推导出一维斐波那契量子阱结构中电子波函数的计算条件.考虑了在势阱中掺杂的情况,并且认为势阱中掺杂仅仅只是改变势阱的宽度.在半导体材料的参数范围内,进一步研究了势阱宽度对一维掺杂斐波那契量子阱结构的电子能量本征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超晶格量子阱的空穴跃迁与材料的光电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正切平方势描述了量子阱中的空穴运动行为。在量子力学框架内,把空穴的Schrodinger方程化为超几何方程,用系统参数和超几何函数严格地给出了系统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结果表明,阱内的能级数目和跃迁能量与系统参数有关,只需适当调节系统参数便可望得到不同光电特性的量子阱材料。  相似文献   

5.
通过求解有限深对称量子阱中电子的能量本征方程,得到电子的能量状态;并以此为基础利用基态和第二激发态叠加构造一个量子比特,研究电子量子比特的性质.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概率密度的振荡周期与量子阱宽度和深度均有关,当势阱深度给定时,振荡周期随量子阱宽度的增大而增大,当阱宽给定时,振荡周期随势阱深度的增大而减小.各坐标点的概率密度幅值不同,量子阱中心位置概率密度幅值最大,其它位置较小.电子的概率密度以周期T在z方向振荡,不同时间点的概率密度幅值不同,在一个周期内,当t=0T,1T时电子概率密度在阱内中心达到最大,当t=0.5T时电子概率密度在阱内中心达到最小;在阱外电子的概率密度都是向两边逐渐衰减的.  相似文献   

6.
多重量子阱结构和光致发光的研究,对材料结构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用数值逼进法研究了电场中量子势阱表面本征态效应,分析了极值的位置,定性地、定量地、解释了量子阱的光致发光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正切平方量子阱(QWs)在不同温度、流体静压作用下的非线性光整流.在有效质量近似的框架下,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得到本征函数和能量本征值;通过利用密度矩阵理论和迭代方法,得到非线性光学整流(OR)的解析表达式.相关计算结果表明,流体静压、温度、限制势能和QWs的直径对OR系数有影响.研究所得结果可以为探讨正切平方量子阱的非线性光学整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理论上研究了正切平方量子阱(QWs)在不同温度、流体静压作用下非线性光学折射率的变化.在有效质量近似的框架下,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得到本征函数和能量本征值.利用密度矩阵理论和迭代方法,得到了非线性光学折射率变化(RIC)的解析表达式.计算结果表明,流体静压、温度、电势和QWs的直径对RIC有很大的影响,所得结果可以为研究正切平方量子阱的光学折射率变化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有效质量近似下,计算了非对称双抛物量子阱内电子的能量,讨论了双抛物阱的非对称性对电子本征能态和跃迁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对称在双抛物阱中的影响比在双方势阱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通过求解能量本征方程,得到弱磁场作用下的二维势阱中电子的本征能量及其波函数,进而以基态和第一激发态波函数构造了一个量子比特.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量子比特内电子的空间概率密度随空间坐标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阱的边缘处出现的概率值为零,在其他位置相对较大;各个空间点的概率密度均随时间做周期振荡,振荡周期与阱宽有关,与外磁场无关,它随阱宽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1.
弹簧设计大多采用基本公式法。这种方法虽然可以满足结构性能要求,但是否为最佳设计,无法评价。本文运用约束随机法进行了弹簧的优化设计,求出最佳解。弹簧优化设计的方法是:首先确定弹簧类型,运用基本公式建立优化模型——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然后通过计算机计算,最后得到最佳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将著名的功率塑造控制方法应用到一个非线性电路和一个恒温连续搅动水箱式反应堆系统,并证明动态控制器设计方法比静态控制器设计方法适用范围更广。方法用功率塑造方法来设计控制器并用李雅普诺夫函数分析稳定性。结果得出的控制率为简单的线性时不变控制器,该控制器能够保证系统在理想的平衡点处渐进稳定。结论成功地将功率塑造控制方法应用到两个物理系统中并得到了动态功率塑造比静态功率塑造适用范围更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把一种新的多目标方案选优法——最小隶属度偏差法,应用到多目标试验分析中,并借此把正交试验设计推广到多目标试验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用葡聚糖凝胶G—75亲和层析柱和猪甲状腺球蛋白—ABSE交联琼脂亲和层析柱纯化所得的蚕豆外源凝集素,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显示:前一方法提取的蚕豆外源凝集紊呈一条深色带,一条浅色带,后一方法提取的蚕豆外源凝集素呈一条显色带。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其亚基分子量为23800。血凝反应表明蚕豆外源凝集素能显著地凝集兔的红细胞,对人(A型和O型)和猪的红细胞也有不同程度的凝集效应,并对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具有促有丝分裂作用。用猪甲状腺球蛋白—ABSE交联琼酯作为亲和吸附剂与国外沿用的Sephadex G—75法相比较,具有成本低、操作步骤较简便的优点,此外,它所提取的蚕豆外源凝集素的生物活力也较鬲。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子波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在已知子波的基础上,利用子波自相关的零相位对称性,根括最小平方原理进行反褶积,最后得到零相位的压缩脉冲.经过上机试脸证明,该方法比原有子波处理方法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采用Sevag法、木瓜蛋白酶-Sevag法、TCA-Sevag法对绞股蓝粗多糖脱蛋白工艺进行研究.通过DEAE—52纤维素柱层析和葡聚糖凝胶G—200柱层析对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对精制多糖GPM—21的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Sevag法效果最佳,蛋白脱除率高且多糖损失量小,累计蛋白脱除率可达63.08%,多糖保留率为77.34%.液相渗透色谱法测定GPM—21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0 576.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一类单营养食物链模型的全局稳定性。方法通过解常微分方程讨论模型平衡点的存在性,应用Hurwitz判别法和特征方程法对模型平衡点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得到了该模型的3个平衡点的稳定性的充分条件,并且得到了围绕平衡点E_2(x_1~*,x_2~*)至少存在一个极限环的条件。结论单营养食物链的Chemostat系统不仅可以达到生态平衡,而且还存在达到生态平衡的相对弱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正> 完全互溶的双液系加盐后能够分层是一普遍存在的现象。国内外学者对此早有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当分层现象发生时,折点组成的确定自然是人们所感兴趣的问题。李俊甫等和 Basinski 曾分别提出了确定折点的不同方法,我们将把这两种方法加以比较,给出关联两个函数的关系式,同时将用分层函数确定折点组成的方法推广于更多的体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半经验的CNDO/2分子轨道法,计算了C_4H_4和C_4(CH_3)_4的电子能级、电子总能量、电荷分布和电离能。相对四面体骨架C_4(a),配位体H、CH3和tB_u的作用,四面体烷C_4H_4(b)、四甲基四面体烷C_4(CH_3)_4(c)和四特丁基四面体烷C_4(tB_u)_4(d)的相对稳定性,本文的结果给出了满意的解释,同时对于碳烷多四面体的拓扑成键规则,我们作了进一步的验证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对模糊数学规划的目标函数取大∨与取小∧的问题,给出了一种求解方法——约束域分割法,此法对约束集凹集的数学规划问题亦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