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966年至1976年,我国经历了一场被称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整个国家,尤其是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受一场历史上罕见的浩劫。在这个对文化进行“革命”的浪潮中,举世景仰的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被看作是“自然科学领域中最大的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开创科学革命新纪元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被看作是“资产阶级反动理论”,都成了要“批臭”、“批倒”,使之“永世不得翻身”的“革命对象”。这个历时  相似文献   

2.
三、关于国土的十二对关系二十四个方面关于国土,我想在这里提出以下十二对关系二十四个方面的问题:一、平原和山地,二、陆地和水面,三、大陆与海洋,四、大块与零星,五、地上和地下,六、已开发与未开发,七、易利用与难利用,八、南部与北部,九、东部与西部,十、乡村与城市,十一、国土与公土,十二、局部与整体。一共十二对,二十四个方面。在每一对中,两个方面都是应该重视的,但是我想比较侧重谈后面一个方面。当然这不是说,前面的一个方面就可以不必重  相似文献   

3.
论爱因斯坦关于“概念是思维的自由创造”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念是思维的自由创造”的思想,在爱因斯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爱因斯坦一生,曾不厌其烦地多次阐述自己这一独特的思想。国内外学者对于爱因斯坦关于“概念是思维的自由创造”思想的理解,始终相当混乱和不一致。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初步的分析与研究。一,爱因斯坦对认识过程的一般理解及提出"概念是思维的自由创造"的主要依据爱因斯坦曾用下图(见下页).来说明自己对认识活动诸过程的一般理解  相似文献   

4.
张之洞特别强调日籍汉译的便捷、有效:至各种西书之要者,日本皆已译之,我取径于东洋,力省效速,则东文之用多。……若学东洋文,译东洋书,则速而又速者也。是故从洋师不如通洋文,译西书不如译东书。1901年,张之洞与刘坤一联衔会奏,力陈变法诸事,其中之一是“奖励译书”,特别提倡翻译日本法政、文教类书籍:缘日本言政言学各书,有自创自纂者,有转移西国书者,有就西国书重加删订酌改者,与中国时令、土宜、国势、民风大率相近。且东文东语通晓较易,文理优长者欲学翻译东书,半年即成,凿凿有据。如此则既精而且速矣。[15]时人热衷日籍,首要原因是翻…  相似文献   

5.
"科学"是近代中国一股重要的社会思潮。自新文化运动祭出"科学"与"民主"的大旗,中国的科学事业便在救亡与启蒙中此起彼伏,科学本身也在危机与革新中不断"变奏"。延安自然科学运动兴起于抗战相持阶段,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指导下,面对当下与未来、理论与实践、精英与大众之间的张力,边区科学事业经历一次次讨论与调整,中共发现"科学"不只是改造自然的武器,更是变革社会的力量,它必须在群众中生根破土,染上"无产阶级"的底色,才能真正成为人民大众的科学。正是坚持了人民主体性地位,中共不仅重塑了"科学"的价值,而且开启了对新中国现代化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D.玻姆“关于量子理论‘隐’变数解释的倡议(一)”曾在本刊今年第三期上刊出。这篇是该文的续篇。在本文之后原有二篇附录,其一是作者关于电磁场的解释,另一附录是关于德·布洛依和罗逊解释的讨论,因篇幅关系这里没有再刊登。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构词法、国际共识和中国实践,再次讨论"生态环境建设"提法,并认为:"生态环境"不应成为环境领域和生态领域的术语;"生态"与"环境"的具体含义应视其用于生态学抑或用于环境科学而定;"ecological restoration"(生态恢复)不应包含"新建"与"创建";应放弃"生态环境建设"而保留"生态建设",后者应主要用于人工生态系统,并可英译为"ecological 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8.
四“ecological restoration”及相关术语的译解专栏在讨论“生态建设”提法时,不少学者提到“ecological restoration”(生态恢复),并建议以此取代“生态建设”。笔者认为,需要对此进一步讨论。首要的是对“ecological restoration”的理解。“ecological restoration”无论在现代生态领域还是环境领域,均是广泛使用的、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之于现代生态学,不只是一种新的技术途径,新的学科分支和前沿,而且引发了新的生态伦理观乃至政治层面讨论[10]。正是由于“ecological restoration”在现代生态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广泛性,其内涵相…  相似文献   

9.
由于读音相同,“豚”和“鲀”长久以来在使用上存在着混乱,特别在指称日常食用纯类的用法上很不一致。本文在分析“豚”和“鲀”字义差别的基础上,从动物分类学的角度分析认为:“河豚”作为纯类的俗称易与哺乳动物中一些种类相混淆;同时,鲀类中仅有少数种类可以进入淡水产卵,多数种类营海水生活,使用“河鲀”一词指代鲀类亦不恰当。  相似文献   

10.
由于读音相同,"豚"和"鲀"长久以来在使用上存在着混乱,特别在指称日常食用鲀类的用法上很不一致.本文在分析"豚"和"鲀"字义差别的基础上,从动物分类学的角度分析认为"河豚"作为鲀类的俗称易与哺乳动物中一些种类相混淆;同时,鲀类中仅有少数种类可以进入淡水产卵,多数种类营海水生活,使用"河鲀"一词指代鲀类亦不恰当.  相似文献   

11.
12.
13.
陈元晖先生在新建设1958年第四期上发表一篇“英国马赫主义者毕尔生和他的著作“科学入门”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陈先生比较系统地分析了毕尔生的哲学观点.在这一分析中陈先生也批判了这个英国的马赫主义者对自然科学的歪曲.现将有关部分摘录如下: “卡尔、毕尔生(Karl Peorson 1957-1936)是英国马赫主义者,他极力攻击唯物主义.”“毕尔生1884年任伦敦大学应用数学和力学教授,1911任伦敦大学第一任高尔通讲座优生学教授.他宣  相似文献   

14.
医药是人类战胜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促进了人类社会的繁荣和昌盛.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药物的需求也日益增高,有病治病,无病防病.药物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  相似文献   

15.
現在通常量子理論的解釋是自容的,但它含有一个假定,即不能給用实驗加以檢驗,就是說,波函数是一个單个系統的最完备的可能表述,但它只确定实际测量过程的机率結果。考审这个假定真实性的唯一办法,是用“隐”变数来試图找出某种其它的解釋,这些“隐”变数  相似文献   

16.
技术理性是一种特殊的、综合的和典型的理性形式。一方面,技术理性是基于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的人类理性,是一种扎根于人类物质需求及人对自然界永恒依赖的实践理性和技术精神。追求物质目标、满足物质需求是技术理性的永恒的和第一的旨趣。技术理性的这种旨趣标志着人的一种敞开状态,标志着人与自然的“交往”和主客体的统一。另一方面,技术理性并不追求单纯的手段或目的,而是把社会合意性、科学合理性、自然必然性整合到手段有效性中去,它既追求功效又内含目的,既追求物质手段又关涉知识储备,既基于自然又面向社会,既表现自然必然性又实现…  相似文献   

17.
在概念上,bow wave应译为“头波”而不是“弓形波”。同样,heat sink应译为“热汇”而不是“热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文化研究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传统的概念史背景的考察揭示出,任何形式的关于文化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研究路径,都是以关于心理进化符合与机体进化同样的逻辑的信念为前提的;memetics作为一种新兴的关于文化的科学思潮,事实上是一种形式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又通过揭示心理进化所符合的它自己的逻辑证明,memetics作为关于文化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在文化主题上完全迷失了方向。作者希望,本文的写作将有助于遏制在我国严肃学术界已经表现出的盲目追随memetics的动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9.
四、翻译教学中的术语学师资要求(一)术语学教师在理论与实践能力方面的要求从事翻译教学的术语学教师应该达到以下的条件要求:首先他们能够掌握两种语言和文化,中外(如英德法俄等)文的应用能力高,用两种语言交际没有障碍。教师最好是语言学或者应用语言学专业、翻译专业或者专门用途语言专业(如科技英语等方向)毕业的研究生。教师中外文方面的语言学知识和翻译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知识能够帮助他们在实际的语境中解决术语的翻译问题和教学问题。当然不少的翻译教师,他们的中文语言知识和能力尚有差距。此外,教师应该至少懂得一门专业的学科知识或者掌握其基本的术语,因为具有相关专业的知识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在专业文本中的术语功能。最后,翻译专业的术语学教师必须熟知术语工作和术语管理的基本理论、原则、工具、应用及不同的模式。教师除去以上在语言学、翻译学、术语学及相关的学科领域,如语义学、语用学、文体学、符号学、信息科学、哲学、教学法的专业资质外,还应该具备下列的能力:鉴于术语学的跨学科属性,教师须具备系统的思维观和多种学科的视野,并且在术语的翻译与教学中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在新的情景中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他们具有专业领域所需的研究能力和不断学习的能力。他们不仅能够向学生传授术语学和翻译学科的内容知识,即“什么”,而且能够向学生传授术语翻译的程序式知识,即“如何”转换为技能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在未来的工作中如何把已知的术语学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的知识。对译员展开术语学培训的一个重点就是:培养学员能够具备准确、清晰、一致有效地转换术语知识与信息的能力。术语学教师要能够为译员提供这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专业知识转换能力,这种能力在当今传播知识的知识型社会中极为重要。更为重要的是,术语学教师要具备系统思维的能力,系统思维能力不仅意味着能够多角度全面地看待术语科学,而且能够促使翻译者充分利用术语资源,例如专业术语辞典和在线术语库等,创造出高质量的专业翻译文本。简言之,理想的术语学教师应该既符合该学科总的条件要求,也符合该专业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特定具体要求。(二)我国翻译教师的问题从乐观的层面来看,我国大学担任翻译课程的教师都接受过语言学或者翻译学方面的正规训练,大多数教师具有语言学或者翻译学的硕士学位,有些获得了博士学位,具有教学资质。他们一般都具有语言学或者语言学分支学科,例如语义学、语用学、文体学、辞典学、篇章语言学等领域的基本知识。有些教师具有口笔译和术语翻译的直接实践经验。由于大多数教师可以说是两种语言或者文化的专家,他们来培训中国的翻译者基本上是称职的。然而从悲观的一面来看,我国大多数的翻译老师都还没有系统地接受过术语学课程的训练。这也是导致术语学内容不能够恰当地融合到翻译教学中的一个原因。即使一些教师从自身的实际体验中知道术语翻译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术语学未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这些老师也不会把术语课程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另外,由于老师大多没有术语科学的系统知识,忽视对翻译者的术语学培训也就在所难免。术语学科知识的匮乏,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影响到我国翻译教学与实践的成效,特别是专业翻译的质量。(三)解决术语学教师短缺问题的办法我国大多数翻译教师都已具备了从事翻译教学的资历,他们在翻译研究、语言学和相关学科领域有了良好的基础。他们最大的劣势是欠缺培训译员所需的术语学理论和实践知识。这一缺陷可通过由相关的权威培训机构定期开展强化的术语学课程培训的方式,或者通过教师自修的方式加以克服,网络在线术语学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方式,例如由加拿大政府翻译局开发的网络Pavel Terminology Tutorial(帕维尔术语学课程)即可适用于我国翻译教师和翻译者自学的目标要求,该课程每个单元教学重点突出并配有练习,限于篇幅,不在此详细介绍。翻译教师一旦掌握了术语学系统的知识,他们便会想方设法把适当的术语学内容融入到教学之中。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提高翻译教师对术语学重要性的认识和意识,以及让教师知道国内外哪些术语学资源可以利用。五、术语学教学材料我国可以利用的术语学材料应该包括Picht和Partal的分类,例如教科书、课程、术语学手册、一些术语学的论文以及翻译成中文的为数不多的术语学著作等。由于上述“广义的”教材类别,不只指课本,无论是中文还是外文,在国内都不够普及,书市上也难见,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就更加不了解术语学的教材。要翻译教师找一本现成合用的术语学教材也同样是难上加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事。没有教材又如何展开培训呢?目前教师连找到术语学概论类教材都不易,更别提针对不同专业组别人员而编写的专业类术语学教材了。术语学教材缺乏也是术语学未能在高校作为课程设置的原因之一。现阶段冯志伟教授的《现代术语学引论》可以作为翻译专业学生的补充教材,特别是关于汉语的术语结构部分。我们显然还缺乏用于培训译员的专用术语学教科书,需要不断开发与组织编写术语学系列教材。好的术语学教材应该达到以下的标准:便于教学或者学习者使用,有学生用书,教学手册和多媒体材料并且成系列。教材是概论或导论性质,以基本的术语学理论和实践内容为主,包括了Picht和Partal设计的十个必修主题的内容。教材还有针对特定目标群与教学目标的选修题目内容。教材既有术语学的共核部分也有服务于专业的特定主题,如汉语特点的术语。教材应给学习者提供大量具体的例子和练习,并用清晰明了的语言来解释说明实例,最好实例与相关信息选自真实的术语数据库,每个单元的内容主题都配有实践练习或者术语学的课题。教课书编写者采用不同的方法或方法论来描述术语工作和术语的管理,这样学生可以从中学会用不同的视野来看待术语的活动,他们可以把学到的术语学研究方法、原理、工具、模式等用到具体的术语工作中并且解决问题。教材的附录还应该列出国内外好的术语资源,例如主要的术语组织机构,术语库在线网络及供学习者深入学习的参考书目等。以上标准可以用来评估术语学教学材料。由于适合我国学习者的术语学课程在现阶段还难于达到上述教材标准,加之编写好教材是耗时费力的工作,需要有一支甘愿奉献的专家队伍完成。现阶段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采用Pavel Terminology Tutorial网上课程,用于我国翻译专业的教学与译员培训,把冯志伟教授的书作为必要的补充。教师还可以选用我国术语学杂志中的文章,会议论文及术语库资源作为教材,除课程以外的广义术语学教材都可以服务于教学需要。笔者就从上述来源中获取了不少的术语学知识,也把许多有益的术语学内容融入到日常翻译中。在过去几年的翻译教学实践中,我经常引用近年来《科技术语研究》杂志中关于一些热点词、难点词问题讨论的文章,这些专业名词涉及术语的中英文翻译及概念、定义等方面。学生也很关心身边的一些新技术名词的翻译定名,并且通过研讨这些术语的不同翻译名称,既实际验证了他们所学的翻译技巧,中英文的功底,也从中学到了一些术语学的知识。我还从术语库中,例如Termium和EuroDicAutom中选取一些真实的例子,把术语学内容恰当地融入到翻译教学中,学生感觉实用、收获大,教学效果明显。限于篇幅,具体的实例暂不在本文中讨论。总之,只要教师建立了正确的术语观,采用了正确的方法对待术语与翻译学科,就能够找到合适的术语学教材,解决教材不足的问题。六、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与师资和教材要素一样,是术语学能否成功融入到翻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Picht和Partal认为下列教学法,如正式授课、实践练习、术语课题项目、术语工作角色扮演(模拟)、示范、机助教学、术语的“现场实战演练”和术语学论文撰写,都被证明是有效的教学方式。如果术语学在学术背景中被正式列入教学计划中,术语学课程又是固定长期的设置的话,那么以授课讲座的方式传授最为理想,特别是术语学的必修部分。另外可以采用研讨、示范、结合实际练习,包括计算机练习、术语学课题等多种形式展开教学,当然,教学方法的采用要取决于术语学的主题内容及教学的时数等因素。而对于术语学的选修部分,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变,应用为主,可以是个人形式,也可分小组研讨,如完成术语课题、进行案例分析、写论文等。教学形式多样可以弥补正式授课课时不够的问题,并且可以把有些内容安排到课外完成,充分调动学习者的能动性。笔者曾提出通过写课程论文作为术语学教学方法来检验所学内容及作为考试的形式。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选题,论文要联系术语学与翻译的主题,尽量反映术语翻译的研究现状,例如中英文新术语的识别与构成,术语一词多义的翻译,双语或者多语术语管理,用计算机制作双语术语集,术语辞典与辞典学的方法等。写术语翻译方面的论文是学生们展示他们所思所想、所做所学的有效方式。另外,鼓励学生创建自己专业的术语库,如翻译学术语条目,并且完成各自的术语课题,是他们直接参与术语管理工作,获得实践经验的好方法。这类活动会花去学生课后一些额外时间才能完成,但是为他们提供了熟悉术语管理系统的机会,学生们会更深入地了解到专业知识转移时所出现的各种术语与翻译的问题,侧重实践的术语练习还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术语翻译问题的能力。术语学恰当地融合到译员的培训计划中需要教师能调用任何可能的方式或途径实现已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现阶段,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翻译专业术语教学的成熟经验与做法,通过引进与吸收,逐步形成具有我们自己特色的术语学教学体系。七、对教学的启示对术语教学体系所涉及的问题进行讨论有以下的启示作用:首先,为不同类型的学习者设计出内容适合的术语学课程大纲,教学内容能按模块组合,并能根据学习者的实际需要来选择术语学题目组织教学,是术语学能否成功融入培训计划的前提。文中为我国翻译者培训而设计的术语学大纲可供同行参考使用,同时希望引发同行专家对这个话题的深入讨论,以便早日健全与完善我国的术语学教学大纲。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无疑为整个术语学培训体制奠定了基础。其次,一支称职的术语学教师队伍是具体落实术语与翻译教学成效的保证。为成功实施翻译者培训计划,教师应先武装自己,在专业的终身学习过程中,通过网络或者自修方式学习术语学课程,目前术语学远程在线学习已经成为现实。此外,相关的组织,如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和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及其他合格的培训机构,如大学中的翻译系,也都应该定期有组织地(如组织专家授课)为在职人员提供专门的术语学培训课程。毕竟,术语学的教学质量要依靠一大批专职敬业而又甘于奉献的人来完成。再次,术语学教学材料的开发与利用及教学方法的应用也同样决定着术语学培训的成效。教材与教法因素与术语教学的质量密切关联。笔者认为:只要教师建立了系统的术语观,能够以不同的视野和方法看待术语学这门跨学科专业,他们就会想方设法,竭尽全力,调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术语资源来服务于教学,翻译者也就能够从术语学及未来的术语工作中获得最大的利益并且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知识工程体系的建设。最后,要改变我们目前的状况,一方面,我们要着力在大学与研究机构提升术语学科的学术地位,例如在翻译界与学术界对术语学的学科定位达成共识。另一方面,我们要全力提升术语学的社会地位,向社会公众宣传术语学科,让大众也具备一点术语意识,以消除一些人,包括专业人士,对术语学的误解与偏见。如果更多的人乐意从事术语工作,特别是科技人员、法律和医学界人士、大众媒体的传播人员、商务与行政管理人员,术语学的社会地位,甚至“法律”地位,都会得到提升。术语学,从长远来看,能够为我们提供从事术语工作所需的技能并且提高我们的知识传播能力。八、结语本文讨论了把术语学融合到我国翻译者教学计划的几个关键问题。术语学教学大纲设计,模块式教学,在翻译教学框架中的师资要求,教材与教法,都是决定整个培训计划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文章还分析了术语学未进入翻译教学计划的原因并且得出了几条教学方面的启示。深入研究这些问题,找到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对于建立与完善适合我国译员培训的术语学教学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我国译员开展系统的术语学培训还是一个新的有待发展完善的领域。作为一个新的课题,我们面临着许多未解决的问题,需要探讨的东西很多,也需要积累经验得到教训,但是,在把译员培训为优秀的术语工作者这个领域,我们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只要我们建立了正确的翻译与术语学科观念并且方法得当的话。  相似文献   

20.
1954年前后自国外传到我国南方一种淡水塘养鱼类,水产部费鸿年教授看到其形似鲫鱼,原产非洲,曾称为非洲鲫鱼。后来鱼类学界认为该鱼不是鲫鱼,甚至不属鲤形目而属鲈形目。因此曾简称“非鲫”,含义指不是鲫鱼,又表明它原产非洲。稍后还曾一度称之为“越南鱼”,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