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激光烧结陶瓷粉末成形零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研究了Al2O3陶瓷粉末的激光烧结过程,介绍了激光烧结实验装置,分析了烧结参数对烧结过程的影响,得到了激光烧结的Al2O3陶瓷零件。所设计的实验装置的结构简单,可满足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2.
自从激光技术发展起来后,它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比如亮度高、能量密度大等,被军事、工业、医学等领域所广泛运用.文章先讨论了研制激光功率检测自动化装置的意义,然后介绍了装置的组成结构及其设计,最后评价了这个装置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所研制的激光功率谱在线检测砂轮磨损装置的检测原理、结构、系统以及装置的特点、功能和主要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新的外置式激光跟踪测距系统。该系统根据激光跟踪测量系统的原理和动态响应要求,采用球形跟踪伺服装置的设计思想,设计了两维旋转跟踪伺服装置,并进行了误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跟踪精度高、动态性能好的特点,且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新研制的研究分子光谱和光解离动力学实验装置的主要结构和功能,其特点是集激光光解、激光诱导等离子体、激光诱导荧光、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和时间飞行质谱等研究技术于一体.详细介绍了在该实验装置上可开展的研究工作和实验方案设计,诸如:分子、自由基及其离子的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谱研究、含金属自由基的激光诱导荧光和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研究、多原子分子的光解离动力学研究等.并给出了在该装置上测定的CS2激光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的时间飞行质谱信号.  相似文献   

6.
1 概述近十余年来,激光金属强化是国外激光应用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国内也开展了此项研究,但多年来一直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大功率CO_2连续激光装置的研制及应用上。由于这种装置结构庞大、价格昂贵、维护困难,所以除大量生产汽车、农机等的工厂以外,在中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激光平地机的激光接收范围受限和激光接收装置调节困难问题,研制了一种支持激光接收器自动升降的新型激光平地机.介绍了该激光平地机的总体结构、电液控制系统和激光接收器自动升降装置的设计与实现方法.通过农田精平作业试验检测了系统作业精度和作业效果,结果表明试验区域平地后高程标准差不超过2.20 cm,地块平整状况的相对改善度均达到60%以上.此外,针对激光平地机作业效果评估方法的局限,提出了一种定量评估农田地表空间平整程度的指标及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液压支架的位姿、直线度及其工作状态是评价综采工作面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是保证无人工作面能够自动连续推进的关键。提出了用运动过程还原法来描述液压支架的6个自由度位姿,即3个位置自由度(u,v,w)和3个姿态自由度(θ,φ,ψ).基于该方法,设计了利用巡检机器人对液压支架位姿和直线度进行检测的模型,并重点对支架位姿检测过程中巡检机器人位姿的检测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激光发射装置及激光接收装置的结构及尺寸;分析了激光装置的结构模型,建立了装置坐标系,并根据激光接收装置上3个激光点的6个坐标值,推导出机器人6个自由度位姿的逆运动解算公式,实现了机器人位姿的运动过程还原;通过正运动解算和虚拟装置运动模拟两种方法验证了逆运动解算的正确性,为后续的液压支架位姿及直线度的检测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三维激光彩色扫描仪中获得物体表面色彩信息的方法.针对装置特点,研究了在彩色扫描图像序列中,物体表面采样点在激光入射面和相机主光轴面的成像对应关系,提出了利用采样点在相机主光轴面的像获得色彩信息的方法,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结构光测距装置中由于结构光源照射带来的色彩失真和物体表面复杂而造成侧面遮挡的影响.实验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0.
光纤激光陀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光纤激光陀螺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构成,采用单向泵浦光纤复合谐振腔结构的光学系统设计方案,通过调整光学系统结构参数,实现了窄线宽单模激光输出. 在此基础上实现双向功率匹配,并最终获得稳定的角速率旋转电压信号. 结果表明,该实验装置具有可行性,通过转台实验测得光纤激光陀螺的灵敏度为0.02°/s.  相似文献   

11.
激光切割质量的优劣是指切割尺寸精度高低和切割表面质量的好坏,而切割表面质量又以切口宽度及切口表面粗糙度、热影响区的宽度、切口断面的波纹和切口断面或下表面有无挂渣等为衡量指标.为进一步提高激光切割表面的质量,通过对激光切割的加工件表面轨迹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提出了随加工物件平整度动态调整激光切割喷嘴位置的系列预估控制算法,以达到补偿提高切割精度的目的.并利用计算机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能够有效地修正实际切割轨迹,从而提高激光切割的精度和质量,证明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2.
精密切削加工中表面粗糙度的在线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制了一种光纤表面粗糙度在线测量系统,通过涡流测微仪和步进马达控制系统,可以补偿由于工件尺寸变化、机床导轨几何误差和主轴部件的振动造成的光纤探头和被测工件表面之间的距离变化,使光纤测量仪的输出只反映已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变化。该测量系统能识别出金刚石刀具切削铝合金时,影响加工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素是积屑瘤和振动。同时还可以用在线监测加工表面粗糙度的方法来监测刀具的磨损。  相似文献   

13.
采用连续改变激光切削参数的方法,研究了切割条件对切口形状和尺寸的影响及切口控制方法.在试验中.通过连续改变激光移动速度、输入功率和激光束焦点相对试件表面的位置,来模拟生产实际中激光切割非平面板材的过程,得出随着激光束移动速度的增大或输入功率的减小,去除量不同程度地减小.以及焦点位置连续变化对应切口宽度的变化分布.试验参数分别设计为线性和二次方2种输入方式.在4种厚度的板材上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对激光切割非平面板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为改善AM60镁合金超精密车削加工工艺方法,采用金属切削理论和有限元分析法对超精密加工进行微米级仿真,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利用Advent Edge软件对残余应力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切削参数对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为验证仿真的结果,对AM60镁合金压铸件进行车削加工,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已加工工件表面残余应力进行测量。仿真结果表明:单点金刚石刀具具有的超高导热性,对残余应力分布的热效应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工件表面残余应力随着切削深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切削进给量对残余应力的影响最明显,切削速度及切削深度影响较小。通过实验测量结果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为AM60镁合金超精密车削工件表面残余应力的控制打下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数控加工中,设置正确的坐标系,通过对刀来获得工件坐标系原点的位置,是控制刀具正确的运动轨迹和保证加工质量的必要前提。本文以反射罩零件为例,探讨了在加工过程中工位转角后,其45°抛物面数控铣削加工的对刀原理和方法,创新提出了转角工位偏置计算间接对刀法,推导出工件坐标系原点的理论计算公式。最后运用加工中心(VMC850B)加工出反射罩的实体形状,通过与传统对刀方式的对比,表明偏置计算间接对刀法不仅提高了加工精度,还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适用范围广泛。  相似文献   

16.
根据对中碳钢所进行的高速车削实验的观察,对高速车削工件表面微观形貌和表层微观结构的形成过程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切削速度和材料硬度是决定切削过程中材料变形的主要因素,切削热使被切削材料产生高温软化,形成特有的工件表面犁垄和熔融金属涂抹现象,工件表层材料因切削高温出现二次淬火及回火现象,显微硬度发生改变,并出现了硬脆的白层组织.切削过程中的刀一工相对运动和切削热现象对已加工表面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切削用量增大,切削热和摩擦热增大,形成了高速车削工件表面特有的微观形貌和表层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17.
0 IntroductionLinearmotorhasbeendevelopedforalongtime ,butithasbeenproducedasseriesindustrialmotoron lyinrecentlyyearsbecauseofitshighpriceandinsuf ficienteffectivenessofmagnetmaterialsorexpensivecontrolelectronics.Withthedevelopmentofthemagnetmaterialsandthedrivetechnology ,thelinearmotorhasbeenputintothelinearfeeddriverecently ,especiallyinmachinetool (highspeedcuttingma chinetoolandhigh andultra precisionmachinetool) ,measuringmachine ,x y (z) table ,printplat formmachineandvibrationmachi…  相似文献   

18.
在数控铣削机床的编程和操作中,铣刀和工件的相对位置关系非常重要,其影响因素主要有铣刀的半径、长度及刀具磨损值等.不同的数控系统在实现刀具补偿功能时有着不同的编程和操作方式.分析了切削过程中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根据刀补原理,针对不同的数控系统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激光加工在木材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具有传统机械加工不可比拟的优势。影响激光切割木材效率的因素主要有切割机参数和工件的性质,由于木材的性质很复杂,并且激光切割时的镜头高、功率、切割速度等参数具有交互作用,造成三因素同时作用的显著性不明显,使激光切割木材的效率不易控制。为获得更理想的切割效率,对激光切割木材的工艺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为了减少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影响,细化加工参数,分析镜头高和功率二因素对切割缝深的影响程度,以樟子松为例,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重复试验方法,在切割速度一定的条件下(v=100 mm/s),确定镜头高和功率对缝深的影响。通过方差分析以及多重比较分析,确定合理的参数为功率41.6 W、镜头高6 mm,或者功率65 W、镜头高6.5 mm。在此条件下可得最大切割缝深为4.5~6 mm。  相似文献   

20.
胡蒲希  钱炜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4):838-840,859
针对生产中的精加工与半精加工对加工质量的要求,选择声发射为反馈对象,以西门子611D驱动系统为实例,建立了基于直线电机数控伺服系统的控制系统数学模型;为以后研究和开发针对高速小切削量加工过程的数控系统自适应控制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