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成都市城市化水平不断的提高,城镇聚集效益明显,同时成都市也面临着城乡由“二元”走向“一体”的历史机遇.通过区域人口、生产集中度的不一致性系数的计算,指出成都市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采用城市集聚效益指数、城市发展潜力指数两个指标来反映成都市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大成都都市圈模型,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聚对我国城市规模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 《科技信息》2009,(20):I0320-I0321
当前我国城市化总体水平不高,发展滞后,实现城市化目标的主要约束是缺乏核心产业作支撑。突出表现在城市化过程中,人口集聚容易实现,人口集聚的产业依托力量不足。而我国东部部分地区产业集聚现象日趋突显。产业集聚成为了支撑城市发展的巨大力量,有效地推动了这些地区城市化的进程。文中系统分析了产业集聚对我国城市规模增长的影响。文章从定性的角度,采用规范分析的方法,阐述了产业集聚和城市化的内涵,分析产业集聚的作用和城市化的影响因素,研究了产业集聚对城市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化进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联系,城市化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同时城市化又必须与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相一致。城市化的发展带动了产业结构的演变和升级,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升级又进一步推动城市化发展进程,城市化与产业发展之间是一种螺旋上升互相推动的关系。所谓城市化进程,就是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这其中包括了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两个概念。其所带来的结果就是,城市最终成为了人类社会的生活、生产、消费和污染集聚之地。因此,人口和经济的集聚状态成为衡量现代城市化的两项基本指标。本文通过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化进程的协整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化进程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具体表述为产业结构升级推动了城市化进程,而城市化进程发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心城市带动,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加强中心城市对我国区域经济的组织和调控作用,实现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化,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中心环节。本文论述了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的基本特征及中心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行政区划调整、区域一体化和城市网络化等。并提出应尽快改变现有城市无序的城乡空间扩张,突破城市的行政分割,加速区域整合、重视区域整体协调,寻求城市竞争中的优势互补,这将推动未来中心城市的健康发展和我国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以上海为中心的年江三角洲经济区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城市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在全区范围之内,除I中心区上海币之外.浙东北6个地级市(即杭、嘉、湖、宁、绍、舟.以下简称南翼)与苏中南7个地级市(即苏、锡、常、宁(南京)、镇、扬、通(南通),以下简称北翼)的经济和城市化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南翼落在北冀的后面。主要表现在南翼经济和人口集聚程度偏低,城市规模普遍偏小。南翼6市市区平均非农业人口规模为42.5万人,北翼7市市区平均则为83.7万人,南翼只相当于北翼的二分之一强。两翼县级市规模对…  相似文献   

6.
试论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城市化发展对我国城市民族问题产生的影响,认为城市化发展既带来了一些新的城市民族问题,也促进了城市民族关系的良性发展,并且,为民族地区的小康社会建设、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是人口集聚、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的综合过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红三角”地区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具体表现为综合经济实力低下、中心城市凝聚力低、城市发展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地形地貌的约束等。“红三角”地区应确定城市发展的规模和特色,确定产业发展战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有利于城市化的制度创新,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为了贯彻十六大关于经济特区要在体制创新上有新突破的要求,同时也为了加快推进海湾型城市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的实施,厦门市委、市政府于2003年5月进行新的行政区划调整,设立翔安区.随着经济结构的深入调整,翔安区已进入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区域生态系统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正处在全方位的改造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面临着更多压力和挑战。如何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  相似文献   

9.
生产性服务业也称生产者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独立分离出来。发展而成的新兴产业。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是一种高智力、高集聚、高成长、高辐射、高就业的服务产业,具有国际性、知识性、创新性、协同性、信用性等特征。生产性服务业既是一个国家(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集中表现,也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来源.其发展水平决定着大都市对城市体系中次级城市的经济支配能力。未来制造业的生产不仅是物质产品,更是服务产品,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的产品价值有70%-80%来自于服务业.企业的经济活动由以制造为中心逐渐转向以服务为中心。生产性服务业也可理解为服务生产的外部化或者市场化,分离和独立的目的是降低生产费用,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经营的专业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由旅游业的发展引起或推动的城市化即旅游城市化是城市化的一种新的模式,旅游城市化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旅游城市的城市化动力复杂多样,旅游业的发展是桂林城市化的一个重要动力,要想加快桂林的城市化进程,必须发挥旅游城市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长三角旅游城市化发展背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的城市化现象也日益普遍。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城市化发育最快的地区,已初步形成了由许多都市区连绵而成的巨大的、多核心的城市都市群系统,该都市群既是我国经济、文化、金融、信息通讯的汇集和辐射核心区,同时也是我国的旅游资源高富集区和旅游业高度发达的地区,区内的旅游城市化现象也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04—2017年中国26个省际数据为研究样本,建立空间动态模型探索了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空间结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我国整体的城市空间结构趋向集聚式发展,且存在区域差异;空间自相关及动态杜宾模型均指出了城市空间结构对环境污染造成一定的影响,帕累托系数越小,即单中心城市人口集聚效应越强,环境污染将越严重。基于空间溢出视角,相邻地区的城市空间分布越集中,同样损害了本地区的环境质量;分区域检验结果表明,中部地区人口空间结构造成的环境污染强度远远高于东部地区。因而,在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政府应注重人口流向以及各个地区内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城市化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不利于经济发展,应加速城市化的进程,这已成为我国学术界与政府部门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市镇总人口已由1978年的1.7245亿人,发展到1993年的3.3351亿人,城市化水平由17.91%提高到了28.14%,已进入了一个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我国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是新形势下值得高度重视的研究课题之一。一、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长期以来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见解:一是城市化就是小城镇化;二是城市化应该走以大城市为主的道路;三是大、中、小城市和镇应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形式和集聚文明的核心地区.城市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还包括城市边际的扩张、郊区的开发,小城镇的兴起以及原有老城改造等再城市化的丰富内容,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生产、生活及行为方式的变化.城市化也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同时也引发了城市结构与环境的根本性变迁.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利茨(Stiglitse)在世界银行的一次年会上曾说:“21世纪初期影响世界最大的两件事就是新技术革命和中国的城市化.”文化遗产领域的工作者应深思如何因应城市化进程中影响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以功能圈思路破解传统区划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大道 《科技潮》2006,(8):23-23
陆大道院士近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按照区域的功能进行规划和建设,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新思路,也是集约型城市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我国未来经济增长和进一步城市化的重点区域,必然是气候、地形以及水土资源比较适宜和优越的区域,这些区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带和中西部的平原和盆地。目前,这些地区已经集聚了大规模的工业和人口,有非常雄厚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看,培育和强化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既势在必行,又至关重要。从城市化的理论和实践看,通过推进城市化在产业、人口、规模和功能三方面的变化、集中、扩展与提高等进程,可使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大幅增强。因此,中心城市必须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达到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的。 现阶段,中心城市的城市化大多因缺乏强大产业支撑而表现为原动力不足,因农业人口呈分散型或均衡性  相似文献   

17.
美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其城市化在发达国家中最具有典型性。本文尝试通过对美国城市化各个阶段进行分析,期望能为我国城市化未来勾绘出大致的轮廓。一、城市化1870年前,美国仍是一个典型的乡村国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命脉,”%的人口生活在乡村。城市工业弱小,不可能对乡村产生巨大的拉力。农业以A波经济为主,乡村劳动力奇缺,不可能把大量人口推向城市.前工业化落后的经济决定了美国乡村国家的地位。经济功能的演变主宰着城市化的进程。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现代社会的一对孪生子,两者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1870年后,美…  相似文献   

18.
张穗君 《科技资讯》2006,(17):22-22
城市市政设施建设是形成和完善城市功能、发挥城市中心作用的基础,它是搞活本地区经济,改善城市居住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品位的基本条件。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扩大城市的知名度,创造良好的外资投资环境,已成为我市乃至全国各地区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体现.笔者从人VI、经济、社会生活、空间四个方面构建了福州市城市化综合水平评价体系,应用熵值法对1995—2009年间福州市城市化水平进行测度;同时,采用城市资源压力指数对福州市城市资源压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二者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995—2009年间福州市城市化水平持续增高;在城市化水平不断增长的过程中,城市资源压力也相应的发生着变化,二者存在极强的相关性,其中“经济城市化”与城市资源压力之间的相关性尤为显著.并通过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分析,探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对城市资源压力的影响,从而为福州市未来城市化发展朝健康、稳定和可持续的方向推进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是四川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在四川城市化战略中,应当大力培育大城市及特大城市的发展,建设以成都为一级中心,绵阳、南充、自贡(内江)为次级中心,以攀枝花、宜宾(泸州)、乐山、达州等城市为三级中心,及一批中小城市、小城镇为基础的城市体系.着力培育以成都为核心的成都城市群以及乐(山)-成(都)-绵(阳)、成(都)-内(江)-重(庆)、成(都)-遂(宁)-南(充)-达(州)等城市密集带.以城市密集带为纽带,以成都、绵阳、南充等重点区域中心城市为龙头带动四川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树立效益观念,积极推行政策的普惠制,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引导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向城市集聚,是推进四川城市化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