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聚合物驱产出水对油层损害的主要物质的确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系统分析了大庆油田南三区东部聚合物驱产出水处理前后原油、聚合物、固体悬浮物、无机离子和细菌等成分的含量及其固体悬浮物颗粒直径大小与分布,并且对该区聚合物驱产出水主要特征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根据油层损害机理并且结合该区油层的孔渗特征,研究和确定了污染物质。最后得出以下主要结论:聚合物驱产出水中硫酸盐还原茵是主要污染物质,此外,向萨葡油层的中、低渗层及高台子油层回注时,固体悬浮物和原油也是主要污染物质,而聚合物仅对低渗层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2.
孤东油田东营组低阻油层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孤东油田东营组发育低阻油层,因其低阻油层是电阻增大率偏低的一类油层,在油层解释工作中经常被遗漏。根据孤东油田东营组油层的低阻成因机制,结合不同类型低阻油层的具体特征,对造成该区低阻油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孤东油田油层水矿化度高,构造平缓,油藏动力小,油层含水饱和度偏高,多套油水系统以及原油性质存在的差异,这些是造成油层低阻的主要原因。同时还认为,对低阻油层的解释工作要从成因角度考虑,重视薄层和测井曲线特征异常的层段,从而开发出低阻油层的潜在储量,以保证油区增储上产。  相似文献   

3.
余刚  刘岩  张辉  顾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38(10):1711-1714
通过实验和有关分析研究了火烧油层采油技术中所涉及的多孔介质油层着火与燃烧特性.在进行火烧油层实验的基础上,测得了油层中7个测点的温度变化,利用红外CCD拍摄了4个顺序时刻的辐射图像.结果表明,散热条件及油层的透气性等条件影响了油层的着火和燃烧区域的走向,燃烧区域向保温条件好和透气条件好的方向移动,油层的着火特性与点火器的功率有直接的关系,提高燃烧器功率可以促进着火的成功率.对实验测得的燃烧温度做Hurst指数分析,得出油层燃烧的分数维近似为1,结果表明油层的燃烧不同于流化床燃烧等常规的火焰燃烧,燃烧的紊乱程度明显低于常规的燃烧,其热量传递方式主要以辐射和导热为主,对流作用很少,提高燃烧温度对燃烧的稳定和平稳推进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4.
广谱"油膜"暂堵钻井液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钻井过程中,为达到保护油层的目的,通常根据油层的平均孔喉半径,在上部钻井液中加入合适粒径的暂堵剂,再配合胶体填充粒子将其改造为对油层具有保护作用的钻井液。但在实际井中,油层孔喉半径分布范围较宽,导致经改造后的钻井液仅对某井段具有较好的屏蔽暂堵效果,而对另外的井段则不能起到较好的保护油层作用。针对油层非均质性强、孔径分布范围较大、油层孔径难以准确预知等特点,根据室内岩样污染评价结果,提出了采用广谱“油膜”暂堵剂GPJ的暂堵技术。室内评价和现场应用表明,该钻井液体系不仅实现了对油层的广谱暂堵,而且保护油层效果更佳,可获得更大的日产油量。  相似文献   

5.
油气田低电阻率油层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提高低电阻率油层测井评价的可靠性,对大港油田低电阻率油层进行研究。从对低电阻率油层成因的认识出发,结合地质认识成果和测井响应特征探索出识别低电阻率油层的有效方法。研究表明,低电阻率油层的识别应首先从沉积、圈闭以及层位的角度出发,确定低阻油层可能出现的区域,然后综合判别各种测井响应特征,最终正确识别出低电阻率油层。  相似文献   

6.
根据注汽过程中油管和油层流体相互联系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油管流动和油层渗流相互协调计算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得到了一定注汽条件和油层特性下最大注汽流量的计算方法,为注汽方案的设计和油藏数值模拟流量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并进一步分析和计算了油井深度、油层特性及井口注汽压力对最大注汽流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油藏数值模拟和选择注汽方案时,注汽流量必须适宜,即与油层的吸汽能力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7.
基于知识的井间油层连通自动对比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田开发生产实践中,需要研究井间油层连通关系的分类来定性描绘地下油层的发育状况和相互间连通性,从而在油田的开发中指导注水、射孔和提取石油。根据专家对于井间油层连通关系分类方法,研制了一个基于知识的井间油层连通自动对比系统。该系统能够对井间油层进行对比,判定四类连通类型,并利用小波变换进行厚油层的劈分处理,同时辅以完整的人机交互功能和连通剖面图的绘制输出。试验表明,该系统具有稳定的对比准确度,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在火烧油层的注气加热过程中,需要根据点火需求优化注气参数。考虑了空气在井筒、油层的流动及换热过程,包括空气进入油层的混合过程、水蒸发进入空气和湿空气降温后凝结为水的组分及相态变化、油层之间的导热过程,建立了相应的瞬态模型,提出了基于龙格库塔法的求解方法。利用该模型及求解方法进行了模拟注气验证,并用于油田的实际火烧油层点火过程的监测系统。研究表明:点火过程中加热带扩展速度非常有限(6 d 后加热带半径仍小于0.6 m),并且受油层中含水率影响较大,加热带温度主要受电加热器功率和注气速度影响,受注气时间长短影响较小。点火过程中应保持电加热器功率和注气速度稳定。  相似文献   

9.
注汽井的注汽动态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注汽过程中油管和油层流体相互联系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油管流动和油层渗流相互协调计算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得到了一定注汽条件和油层特性下最大注汽流量的计算方法,为注汽方案的设计和油藏数值模拟流量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并进一步分析和计算了油井浓度、油层特性及井口注汽压力对最大注汽流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马岭油田长期注水对油层孔隙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室内试验并结合现场资料的分析。对油层经长期注水冲刷后孔隙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马岭油田经长期注水开发,油层水洗后油层物性明显变差,渗透率平均下降了12.96%,孔隙度下降了0.44%,引起水洗油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油层含有敏感性矿物,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以及外来流体矿化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北冰洋Gakkel洋中脊科学考察的初步认识——AMORE2001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MORE2001首次成功地对地球上扩张速率最慢的Gakkel洋中脊进行了系统的地质和地球物理以及海冰等多学科的综合考察.对所取得资料的初步研究表明Gakkel洋中脊之下的地幔仅经受了较低程度的部分熔融,具有较低的温度.Gakkel洋中脊处的地壳性质和岩浆活动与扩张速率之间不存在任何直接的岩石学相关性,扩张而导致的岩石圈顶部的冷却并不是决定洋脊处地壳性质的最重要因素.地幔温度和断裂带的存在与否及其密度对地壳性质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本次科考活动中还对在现代环境和古环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的该地区的海冰分布和环流特征以及深海沉积物特征进行了系统的采样研究.这些研究将对人类更好的理解地球上最重要的地质过程-海底扩张和壳幔相互作用以及全球环境变化起到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我国第一个浅海-极浅海特大油田—埕岛油田馆上段储层层内韵律性、层间差异性、平面上砂体连续性、层间层内隔夹层的定量评价以及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研究,揭示了埕岛油田馆上段储层宏观、微观非均质特征,指出埕岛油田馆上段储层平面非均质性与微相带、砂体发育密切相关,并建立了埕岛油田馆上段储层四种类型的孔隙结构模式,对指导埕岛油田馆上段油藏进行各种开发调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激光刚定固相沉积点,只适用于较轻透明的油,对于较黑的油因为光无法穿透而无法测试,为适用于高含蜡及沥青的原油固相沉积点测试!,建立了超声波测试固相沉积点的方法,用柴油为溶剂,对石蜡在柴油中的析蜡点进行了研究,在将石蜡加热溶解于柴油后,测定其在不同浓度下石蜡在柴油中的析蜡点。通过实验发现,石蜡析出的温度随着石蜡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超声波在油样中的传播速度随着石蜡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实验还发现,在出现石蜡沉积的后期,由于石蜡沉积是一个放热过程,所以在这期l’q,温度下降很缓慢,有时甚至不下降。超声波的传播时间曲线也会在这个时候出现一个水平段。  相似文献   

14.
对莱州湾东南沿岸地区海水入侵的特点和规律进行了分析,并以灰色系统模型GM对该地区海水入侵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最后提出了防治海水入侵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海洋溢油等事故频发使得海洋石油污染严重,给社会和人类本身带来危害,因此探索海洋石油污染的高效修复方法十分必要。微生物固定化技术修复石油污染土壤和石油污染水体已被广泛研究。简要介绍了微生物固定所使用的吸附、包埋和交联法及其适宜的载体,还有目前在固定化方法、添加营养元素和无机盐离子、载体材料方面对固定化技术的改进,以及海洋环境对微生物的影响,为固定化技术修复海洋环境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室内评价了油溶性树脂暂堵剂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溶性树脂跟钻井液处理剂有很好的配伍性,对钻井液流变性影响不大,在砂床滤失方面,油溶性树脂暂堵剂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堵漏效果明显。通过岩芯伤害实验发现,渗透率恢复值为87.4%,说明该油溶性树脂起到了很好的储层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东海西湖凹陷地质结构复杂,尤其是流体性质更为复杂,十余口试油井资料表明:有纯油、纯气、凝析气、高挥发性油、油水两相、气水两相等.文中对DST测试解释、Slug测试解释理论方面作了透彻的研究,制作了一套适合东海复杂地质结构和复杂油气流的DST现代试井解释软件。  相似文献   

18.
GIS支持的中国第四纪海面变化背景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应用GIS软件ARC/INFO建立中国第四纪海面变化背景系统,进行海面变化数据的查询、检索和更新,实现计算机辅助空间分析,减少数据处理和图形化的耗时和成本,在短时间内进行反复检验和多方案比较选择,是海面变化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和实用演绎工具  相似文献   

19.
以南海某海盆为背景,根据地震资料圈定靶区,用2.5维频率域正演程序进行数值模拟,用距海底150 m的水平电偶极子源激发0.01~1 Hz的低频电磁波,海底沉积层的异常区域填充海水、油和气等不同电阻率介质,采用沉底式观测装置观察其沿偶极方向的电场响应。结果表明,海洋2.5维频率域电磁法可以较为清晰地区分海底油气和水等高阻异常,将不同发射频率的电场响应等值线图叠放在一起,可以确定在一定电阻率假设下,分辨率最好的发射频率。与三维电磁法和一维电磁法相比较,2.5维正演在有效性和效率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可为以后实际海洋油气勘探工程实践提供技术指导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海洋石油污染的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石油污染越来越严重、海洋生态危机加大,影响了海气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传递,破坏了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制约了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分析江苏省海洋石油污染的现状、成因和危害的基础上,提出了重点从人们环境素质、法律制度、治理技术和监测预警等人文因素方面入手,减少和治理海洋石油污染,实现江苏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