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船体上层建筑有效性分析的简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估计上层建筑有效性的简化模型,把船体的三维结构简化为二维模型,使上层建筑和主甲板结构间的相互作用得到较好的模拟,从而对上层建筑参加船体总纵弯曲程度的计算得以简化,并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船体总振动固有频率实用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将船体视为梁,当梁的长度与横向尺度之比大于5时,按梁的弯曲振动理论建立 固有频率近似计算模型;当梁的长度与横向尺度之比小于5时,按梁的剪切振动理论 建立固有频率近似计算模型。在精确计算中,考虑剪切迟滞,用有限元法或迁移矩阵 法计算船体梁固有频率,在计算中同时还考虑上层建筑对总体振动影响。经实船激振 试验验证,上述方法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3.
基于疲劳谱分析方法,分析了波浪谱曲线及船体结构应力响应函数曲线的特征,提出了船体结构计算频率的筛选方法;根据经过筛选后的计算频率,提出了船体结构应力响应函数曲线形状的快速识别和确定方法;同时结合船体结构浪向疲劳累积损伤度的计算方法,提出了船体结构疲劳评估直接计算的简化方法.结果表明:该简化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船体结构的优化计算过程进行简化,且能达到很好的误差控制;采用该简化方法与采用全频率谱分析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间的误差可控制在最大不超过2.6%.  相似文献   

4.
李永正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6):10011-10016
利用MSC.Patran/Nastran软件对115 000载重吨原油船上层建筑前岛结构进行了在吊装前、吊装时等四种工况下的吊装强度有限元直接计算。通过计算得到吊装引起的油船上层建筑的结构响应,并计算分析了吊排的响应。根据结构响应的特点提出了合理有效的结构加强措施。数据结果表明通过结构局部加强,有效地降低了上层建筑吊装过程中的结构变形,保障了上层建筑吊装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5.
船舶纵向下水弹性计算方法和结构安全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保证船舶下水过程中的结合安全,提出了一种船舶弹性下水计算方法,考虑船体的弹性弯曲,船底结构局部弹性变形,墩木与滑道的弹性压缩,用有限地方法计算任一下水位置时船体的姿态和变形,通过系列计算了可预报下水全过程中船体总弯曲力矩,切力及每一对支墩反应的数值与变化,并进而实现船体总强度与局部强度的校核,文中介绍了一个计算实例并对下水安全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船舶结构腐蚀检测及腐蚀模型不确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经典的概率论不能有效地处理检测概率的参数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定量分析检测概率参数不确定性问题的贝叶斯方法,并以威布尔分布形式的检测概率为例,推导了量化参数不确定性的放大系数的计算公式。针对传统的数据分析法及专家判断法不能分析模型不确定性更新问题,基于无损检测信息采用贝叶斯更新方法量化了检测概率分布函数的统计模型不确定性,得到了检测概率统计模型权重的后验概率及相应的分布参数的后验概率密度函数。最后提出了分析船体结构腐蚀多层次模型不确定性问题的全概率模型法,并用算例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用PDE方法生成船体周围流场网格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船体表面精确表达的基础上,采用船体表面的贴体坐标,求解Poisson-type PDE方程得到船体周围三维流场网格,通过改变控制函数,能可视化地,交互地产生不同疏密和走向的网络。这种方法较适合于具有任意曲面内外边界条件下的三维流场网格生成。  相似文献   

8.
利用计算机对船体外板几何造型进行研究,采用三维线框图表示模式,控制、分析计算和输出船体外板的三维形体;重点在于应用此方法进行船体外板样板、样箱的计算及结构显示,以图寻找外板放样完全自动化方法。其理论对外板自动加工成型,外板加工机器人检测、模拟、船型质量的激光检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船舶与海洋工程的结构理性设计中,结构极限强度是其设计环节的最后一部分,但是船舶与海洋工程的结构极限强度计算也是要求最多且计算最复杂的一部分。对船舶海洋工程进行结构极限强度分析与计算是通过建立适当的船体模型来实现的。一般而言通过对船体模块进行有限元分析法能够获得较为精确的船体模块极限强度,但是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临时开口船体结构加强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时开口船体结构强度分析具有重要的工程参考价值.采用有限元法建立船体结构数值模型,结合相关强度校核规范,进行临时开口船体结构强度分析,结果表明开口船体结构的抗弯扭方面的安全性必须引起重视.初步设计6种开口加强方案,通过对比总结了加强形式对结构强度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加强横梁尺寸和开口边界加强对应力和变形的影响规律.通过...  相似文献   

11.
把营运船舶的船体剖面模数看做受蚀耗影响的随机变量,基于随机变量函数线性化提出一个简单方法。该方法能够根据构件蚀耗率统计数据估算不同船龄船体剖面模数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并且能够根据定义的剖面模数极限值预测船体寿命期。计算了四条船蚀耗后剖面模数,数值结果表明蚀耗后剖面模数对其平均值离差很小。另外,试算了四条船的船体寿命期.  相似文献   

12.
在船体结构最小重量设计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钢材选型中船体重量、材料价格、工艺性能及其它机械性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建立了水面舰船主船体钢材优选的多因素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和方法,对钢材优选问题进行了讨论.计算结果表明,不论是从减轻结构重量、降低船舶造价出发,还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影响,水面舰船均不宜选用具有较高屈服极限的钢材.  相似文献   

13.
结合实际碰撞案例,建立整船三维仿真模型,对船舶碰撞动力学过程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得到船舶碰撞过程机理:船舶从碰撞接触到船体破损变形的时间很短,这一过程中船壳和骨架的破损并不同步;局部现象明显,碰撞区域变形很大,远离碰撞区域的变形几乎为零.仿真结果可以很好地模拟再现碰撞破损过程,与真实碰撞数据相吻合.这种定量地从船体结构角度研究船舶碰撞的方法,比以往定性研究船舶碰撞原因更具信服力,为研究船舶安全和海事调查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船舶事故分析表明,疲劳破坏是其结构破坏的主要形式。由于船体中节点的多样性以及节点荷载的复杂性,使得船体结构的疲劳校核计算也相当复杂,所以工程中提出了一些简化方法。介绍了船体结构疲劳强度校核的基本原理,疲劳载荷和疲劳累积损伤计算方法;编写了船体结构疲劳强度校核程序,并用其评估了大型油轮(VLCC)在典型节点处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5.
船体结构流固耦合模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一种计及流体与结构相互作用时船体结构模态计算的方法。船体结构用有限元法计算,流体运动则用布置在船体表面的线性分布的三角形元源汇模拟.利用干模态法求得船体结构在流体中前几个谐调的固有频率与国有模态,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16.
针对水下爆炸作用下舰船整体运动响应的理论预报问题,将船体结构简化为等截面直梁,以炸药在船体梁中部正下方爆炸工况为研究对象,将爆炸载荷压力曲线划分为五个典型阶段.结合平板边界条件下的冲击波和气泡载荷压力分布函数,建立了冲击波和气泡联合作用下船体梁整体运动响应的简化理论计算模型,并利用船体梁模型试验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水下爆炸作用下船体梁整体运动响应理论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能够反映船体梁整体运动过程及响应幅值.  相似文献   

17.
为了准确计算船舶溢油事故发生时,油舱油液泄漏入水行为过程,比较了3种不同的油舱油液泄漏入水行为模拟方法,即极简化模型模拟方法、小孔射流模型模拟方法和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模拟方法。结合事故性船舶溢油实际情景,分析这些模拟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并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耦合复杂船体结构建模的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计算方法能更准确地模拟油舱泄漏入水行为。  相似文献   

18.
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工程船由船体水线面大开口所引起的船体阻力性能变化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某水线面大开口型工程船系列模型的黏性绕流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在低航速下水线面大开口型船舶船艏开口纵向和横向尺寸变化,船艉开口纵向和横向尺寸变化以及艏艉开口相互作用对船体阻力性能的影响,为改善此类船型的船体阻力性能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喷水推进船快速性预报中船体与喷水推进器相互作用机理,借助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研究船-泵相互作用对喷水推进器推进性能的影响.通过计算由k-ε湍流模型封闭的RANS方程,分别得到敞水条件下和考虑船体斜升角、纵倾等因素影响的装船后喷水推进器的三维黏性流场,敞水条件下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的良好吻合验证了数值模型和方法的可信性.不同斜升角和纵倾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船体斜升角和横倾对喷水推进器推进性能影响很小;船体尾升角和纵倾角的变化改变了船体边界层,对喷水推进器推进性能和作用因子影响很大;纵倾角由正变负,喷水推进器对船体边界层的利用增强,使流量变小,功率、推力和扬程变大;进流动量系数、进流能量系数、动量作用效率和能量作用效率均减小.喷水推进器也反作用于船体,产生使船体纵倾角减小的力矩.  相似文献   

20.
一个简单船体模型的热像模拟(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红外热像在国防、工农业生产及科研各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其理论建模又具有极其经济和有效的特点。为此,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根据国外的研究情况,在综合考虑各种热效应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简化,得到了相应的物理模型。在考虑到外界环境(太阳、天空、海面等)热辐射,空气对流换热和船体模型各部分之间传导及辐射等传热效应的基础上,建立了稳态热交换方程组。在给定一组外界环境参数、船体模型几何结构参数和材料热物性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