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者在本文对码分多址系统的语音编码技术作了探讨。首先阐述了CDMA语音编码的基本原理,然后介绍了对语音参数中的线谱对量化所作的改进,提出了比原方案全速率降低550bit/s的一种新方法,还通过MATLAB模拟试验对语音编码原方案与其改进后的效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同步码分多址通信中多用户检测器存在的多址干扰和near-far问题,提出了已知信号能量情况下运算量较小的递推反馈检测器(RFD).它利用检测出的强用户信号逐级反馈消除多址干扰和near-far.在未知信号能量情况下,提出利用相关器输出峰值平滑估计信号能量,从而得到具有一定能量跟踪特性的峰值反馈检测器(PFD).运用MonteCarlo模拟证明了RFD和PFD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多用户检测技术在光码分多址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的多址复用光纤传输信道模型的同时,从最长似然检测的角度出发,推导了基于该模型的DCDMA最佳多用户检测器。该检测器可通过维特比(Viterbi)算法实现,在此基础之上,利用相关检测的原理,研究了一种较实用的次佳多用户检测器-多级检测器,在抑制多址干扰的同时,尽量降低检测器实现的复杂度,并分析了它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传输环境的不同,DCDMA系统具有与无线CDMA系统不同的最佳多用户检测判决准则,而作为一种非线性多用户检测技术,多级检测器可以较理想地改善DCDMA系统的误码率性能。 相似文献
4.
基于光地址码的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分析了光纤延迟线光编/解码器的工作原理和光纤延迟线长度选择的依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实际制作的光编码器搭建了两路的OCDMA实验平台,进行实验分析并得到相应的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并行光纤延迟线可以成功地实现OCD-MA编解码. 相似文献
5.
在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功率控制是提高系统容量的关键技术之一。作者在文章中首先介绍了反向功率控制的概念。然后提出了一种优化的开环功率控制算法,利用此算法移动台发射的功率最小,从而减小了干扰电平。在开环控制中,移动台检测总的接收功率,然后利用此检测值估计传播路径损耗,移动台的发射功率就等于一个常数减去接收的功率。 相似文献
6.
光正交码是一种具有良好自相关性和互相关性的(0,1)序列,被广泛的运用于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由于光正交码中所有码字的码重都固定不变,使得码字的容量不大.我们提出了变码重光正交码,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给出了数值仿真结果.结果表明,采用变码重光正交码的系统无论是在可接入用户数还是在系统误码率上都优于采用固定码重光正交码的系统.研究结果对OC-DMA系统参数的选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利用仿真的方法研究了光纤色散对快跳光码分多址系统的影响,建立了快跳频光码分多址系统的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利用该仿真模块研究了N=12,q=29的快跳频OCDMA系统中光纤群速度延迟色散导致的码字自相关输出峰值和取样切普内光能量的减小,研究表明,对于高速FFH-OCDMA系统,光纤的色散导致用户自相关输出峰值和取样切普内光能量的减小,进而降低了上的信噪比,同时,色散对同一码人不同码字的影响各不相同,但差别不大,基于峰值功率降为80%的标准,给出了用户所能达到的最大数据速率,最后提出了两种新的抑制色散影响的方法,即光纤延迟线延迟量补偿法和码字优化法。 相似文献
8.
9.
简要介绍了光码分多址网络的基本结构和误码性能 ,分析了光纤传输导致的光脉冲展宽对系统误码率的影响 ,提出了计算误码率的修正公式 ,并以数值求解非线性薛定谔方程为主要分析方法 ,对误码性能进行了数值仿真 ,验证了修正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对一种利用非相干光源的频谱幅度进行编码的光学码分多址(OCDMA)通信系统进行了研究,相对于以前提出的基于超短光脉冲的时域编码OCDMA通信系统而言,不但能充分利用光纤的带宽,而且可以降低系统的成本,此外,对光源的频谱形状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光码分多址系统中的远近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典型的直接序列光码分多址系统中的能量损耗,阐明了远近效应产生的原因,在考虑远近效应的情况下,引入光脉冲功率系数,对现有的理论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并分析了远近效应对系统误码率性能的影响,最后,探讨了抑制远近效应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2.
光正交码是用于光CDMA系统中的一种优选地址码,它是一个二元(0,1)序列族,具有良好的相关特性。文章在复合长度光正交码(Multi-length-OOC)的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Multilength-OOC理论的不完全优化光正交码构造算法;借助计算机仿真设计,得到了一组光正交码;仿真结果表明,基于Multi-length-OOC的构造算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码分多址(OFDM CDMA)信号的峰均功率比值(PAPR)较大的问题,从分析OFDM CDMA信号模型入手,提出了在理想情况下信号PAPR的累积分布概率表达式,指出了信号PAPR的累积分布概率与PAPR门限值之间存在负指数关系,为深入分析影响PAPR特性的因素提供了参考标准.采用信号包络分析法,发现了信号功率表达式中存在时频变换关系.研究发现:采用相关特性较好的伪随机扩频序列能够改善信号的PAPR特性;不同的数字调制方式对信号的PAPR特性没有影响;用户数量较多的系统的PAPR值较小.仿真结果表明,在系统参数相同的条件下使用正交平衡Gold码比使用Walsh码得到的PAPR值至少减小2~3dB,同时增加系统中的用户数量也能够明显改善信号的PAPR特性. 相似文献
14.
码分多址个人通信系统(CDMA-PCN)中抗多径干扰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CDMA系统中采用多径分集(RAKE)接收是抗多径干扰的一种有效方法,即通过相关解扩技术进行多径分离,再根据某种准则组合,达到改善抗干扰特性的目的。在对几种RAKE接收方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以导引信号为探测信号的自适应多径分集接收(ARDP)实验系统的设计方案,经实验验证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适用于码分多址的近似最小方差法波束形成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码分多址的波束形成方法,并从理论上证明了该方法在干扰数趋于无穷大时,可获得最小方差意义下的最优解。仿真实验表明,在用户数大于阵元数时,该方法近似于最小方差法波束形成器,并且不需计算阵列响应协方差矩阵及其矩阵。该方法具有运算量小,无相干源问题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多址干扰的消除。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多媒体宽带码分多址系统的一种基于业务的非线性功率控制算法,该算法用于上行链路,在同时满足平均信干比和掉话率要求的条件下,利用迭代求得各业务在到达基站时所需的最小功率,从而使系统容量达到最大,同时保证了各业务具有高服务质量,通过对一个三业务的数仿真,验证了此功率控制算法的优点,并显示了服务质量与系统容量的交换关系。 相似文献
17.
基于干扰估计的多业务码分多址接入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入控制是网络向用户提供服务质量保证的一个重要手段,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扰估计的码分多址接入控制方法,对接入业务按类型区别对待,以满足不同业务所要求的服务质量,该方法考虑了本地小区接入的新呼叫对相邻小区内用户服务质量的影响,将这一因素引入到接入控制算法中,达到优化相邻小区服务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A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ON) scheme based on optical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OCDM) for the downstream traffics is proposed and analyzed in detail. In the PON, the downstream traffics are broadcasted by OCDM technology to guarantee the security, while the upstream traffics pass through the same optical fiber by the common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technology to decrease the cost. This schemes are denoted as OCDM/TDMA-PON, which can be applied to an optical access network (OAN) with full services on demand, such as Internet protocol, video on demand, tele-presence and high quality audio. The proposed OCDM/TDMA-PON scheme combines advantages of PON, TDMA, and OCDM technology.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esigned scheme improves the OAN performance, and enhances flexibility and scalability of the system. 相似文献
19.
在综合考虑整个蜂窝系统的情况下,结合环境阴影衰落深度等因素,分析了地面基站天线倾斜对CDMA系统整体容量的影响后,提出了一种CDMA系统多区基站的天线倾斜方案.该方案将基站天线倾斜技术应用于整个CDMA蜂窝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本方法可将CDMA系统容量得到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