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郑行忠  刘光前 《科技信息》2008,(12):233-233
成本,是经济工作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搞经济不讲成本,是必然要失败的。提高经济效益,就是用较少的投入取得最优的经济效益。对生产企业来说,就是以较少的劳动耗费,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简而言之,就是多、快、好、省的统一。因此,加强成本管理,努力降低成本,对提高经济效益有直接的重要意义,推动整个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必须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千方百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改进技术,用较少的资金和物资,生产出成本低、质量好的产品,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第七讲生产优质名牌产品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产品的竞争是一种规律性的现象。其竞争结果,总是优者胜,劣者败。只要企业加强科学管理,抓产品质量、创优质名牌产品,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扩大生产优质名牌产品的意义1.可以提高经济效益。用尽量少的活劳动消耗和物化劳动的消耗,生产更多社会需要的产品,这是经济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如果用同样的原料和能源,与其生产杂牌劣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工业进行的企业管理改革,就是从过去的生产型管理转变为新型的企业管理——生产经营型管理,其目的就是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为此,工业企业要提高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就必须用尽可能少的物质和劳动消耗,生产出较多的、质量较好的产品,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本文试从降低物耗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对企业管理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张孝平  苏轩 《科技资讯》2011,(30):169-169
生产过程组织与控制是研究企业怎样从空间上和时间上合理地组织产品生产,使生产过程能以尽量少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生产出尽可能多得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都是社会存在与社会再生产不可缺少的物质前提。作为社会资源的劳动力,不仅有数量上的增减变化,而且有质量上的高低及人们利用劳动力资源的合理程度,即劳动消耗的经济效益问题。任何社会,都应该以最少的劳动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才能更快地发展。贵州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上述几个方面都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拟着重从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方面,探讨贵州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6.
地方经济结沟是自身努力和国家布局的结果,地方教育结构也是这样。教育和经济的结合点,是社会经济人才的成长。我们所思考的问题就是要把教育的努力和经济的努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形成“教育出人才,人才出经济”的良好的整本发展功能。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马克思说道:“比社会平均劳动较高级、较复杂的劳动,是这样一种劳动力的表现,这种劳动力比普通需要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要花费较多的劳动  相似文献   

7.
本文所探讨的不是在一般意义上谈论“劳动生产率”与“劳动生产力”的含义及异同点问题。它所要研究的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规模并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与“劳动生产力”是否有质的区别,并就科技发展对提高“劳动生产率”与社会经济效益的作用问题略陈管见。(一)由于对“劳动生产率”与“劳动生产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下了这样的定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第52页)而在《资本论》第三卷,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定义则有了进一步的规定:“价值不是由某个生产者个人生产一定量商品或某个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由当时社会平均生产条件下生产市场上这种商品的社会必需总量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第722页)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两重含义为人们所重视,是因为它对我们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主义生产,必须自觉地在生产之前就把社会对某种物品的需要与生产它的  相似文献   

9.
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任何一个赢利性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提高劳动生声率就是提高投入产出比率,即以最少的生产资源的投入,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在这里,提高劳动生产率有两个途径:一是在产出方面想办法,即在投入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尽量扩大产出;二是  相似文献   

10.
<正> 每个人对“商品”并不陌生,而“商品与商品的质量”紧密相连,已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就我国商品质量的现状、重要性及提高的途径谈自己的几点认识。一、商品的质量是对实现商品使用价值的综合评价“商品”即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从理论上讲,它有两个特点:一是为交换而生产,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使用,是为满足社会的需要生产。二是它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二重属性。商品为了达到目的,必须具备一些条件,并受社会生产、经济发展、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六十、七十年代,我国产品生产不丰富,很多商品凭票供应,生产的产品由商业部  相似文献   

11.
保险公司是主要从事价值再分配而本身不创造价值的部门,其职能是在国民经济活动中,承担各种风险和危险管理,并起到经济补偿和社会保障的作用。保险公司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转嫁危险的活动过程中,是将活动中的劳动消耗、劳动占用以及社会物资消耗等与该活动取得的经济保障效果和补偿效果的比较。本文通过分析提高保险经济效益的重要性,探讨了实现提高保险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又说:“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自动化的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  相似文献   

13.
档案工作讲究效益,就是要以尽量少的劳动消耗和物资消耗,输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档案信息,为利用者所接受,从而产生高效益。  相似文献   

14.
工业企业生产的最终目的是要以消耗和占用合理的尽量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取得合乎要求的或高质量的社会需要的劳动产品。劳动产品的取得是要经过一系列的中间环节,要消费物化劳动与活劳动,最终构成产品实体。对于生产出的劳动产品,通过销售予所费以补偿,一部分为满足企业本身再生产的需要,另一部分以税利形式上交国库,以用作国家积累(如新建厂房、购置设备等)和消费(如国防支出、文教科研及国家行政支出等)。这一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在当前社会主义制度下,还是要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记账、算账、报账,  相似文献   

15.
为了加快实现煤炭生产现代化的步伐,当前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要抓煤炭生产的经济效果,其中,首先要抓回采工作面的经济效果。怎样衡量回采工作面经济效果的好坏呢?以什么为标准呢?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可以用取得同样效果的劳动消耗来衡量。具体地来说,可以用取得同样日产量(或月产量)的劳动消耗来衡量。经济效果好的工作面应当是:“在取得同样产量的情况下,劳动消耗(包括物化劳动消耗)最小”。目前,我国有的机械化采煤工作面,用于生产机械化装备的劳动消耗远比一般炮采大得多。但是,产量提高却很有限,甚至也有综采工作面产量不如炮采的情况。这样,尽管工作面的劳动强度有所降低,但是就同样煤产量的劳动消耗来讲,甚至有可能大于炮采。显然,这种机械化的效果,在经济上是不允许的。因为它不能积累资金。  相似文献   

16.
赵紫阳总理在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科技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科技工作者应当在各方面做出贡献,最重要的,是要在推动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做出贡献。”他还说:“我们应当加强应用科学研究,重视基础科学的研究。”有许多同志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他们把基础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在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推广先进科技成果方面,进行了创造性的劳动,做出了贡献。为贯彻落实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我区盟市和中小城市科委主任会议精神,我们特编发一组有关这方面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通过学习现代管理科学知识,结合我院教学管理的实践经验,本文试图对高校教学管理问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作为引玉之砖,以期有更多的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同志深入研究这个问题,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一、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办好学校不可缺少的支柱.马克思说过:"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内含马克思指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应该包括提供正常的劳动资料、主要是生产工具的条件,也应包括提供正常的劳动对象的条件。可是,有的书刊却把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说成是“就是指现  相似文献   

19.
劳动技术教育的提出是基于马克思,列宁提出的综合技术教育思想。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这一思想并未过时。一方面,加强劳动技术教育,是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需要。在当代,世界正面临着新技术革命的深入,新学科新领域的不断涌现,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兴未艾,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所有这些变化,都提高了普通中学实现双重职能的要求。为此,迫切需要以现代科学技术知识  相似文献   

20.
胡晓明 《科技信息》2013,(7):121-121
工艺规程的编制是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以最少的劳动消耗和最低的成本费用,按生产计划周期的规定,可靠地加工出合格的产品零件。此外,还应在保证达到加工质量的基础上,同时争取获得较高的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