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6,(2):104-109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品牌社群在消费者市场上的巨大作用.大量的实践和研究表明:品牌社群在顾客关系管理、口碑营销、培养顾客品牌忠诚等方面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提升消费者的品牌忠诚,进而影响其对品牌的购买态度和购买行为是企业建立品牌社群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对虚拟品牌社群互动内容进行分析,主要是对小米社区的互动过程以及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有助于企业更加深刻地理解虚拟品牌社群的互动过程和作用,也有助于企业吸引和维持忠诚顾客,从而提高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忠诚.  相似文献   

2.
旅游在线社群中价值共创行为对旅游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对旅游在线社群中价值共创行为的前因研究值得我们思考。目前已有的学术研究更多关注非社会性因素对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忽略了社会性因素的影响。探讨社会性因素中社会临场感对价值共创行为影响的内在机制,有助于帮助企业更好的理解自身在社群内的角色和作用,以促进旅游在线社群长远发展。基于社会助长和社会需求理论,提出社会临场感影响旅游在线社群中价值共创行为的条件过程模型。实证研究发现,高社会临场感的旅游在线社群顾客具有较高程度的心理相容性,进而产生更强的价值共创行为,而社群支持感会对这一过程产生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传统社群结构理论难以分析集群行为中的个体与关系特征等问题,在原有社群结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全符号网络下的社群结构理论,从而反映出个体聚类的综合特征。首先,基于带有关系属性与节点属性的全符号网络,在综合考虑网络个体、关系与结构属性的基础上,定义出全符号网络社群结构的定义,即一个可以被分为不同子网络的结构,其中子网络内部节点属性大致相同,关系连接稠密,且大部分由正边相连,而子网络之间节点属性不同,关系连接稀疏,且由负边相连;其次,基于Newman提出的模块度指标,结合网络的节点、关系、结构这3层因素构建出全符号网络下的模块度指标,同时利用遗传策略对该的指标优化实现了全符号网络的社群结构探测。基于不同网络属性的实验发现,相比传统社群结构指标,新指标可以有效识别出这些属性的差异,解决了传统社群结构探测方法不能分辨网络节点属性与关系属性的问题,为个体聚类研究提供新的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实践社群中知识转移的网络分析方法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社群是一个复杂的知识网络,针对其复杂性,可以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应用于实践社群研究.将社群成员抽象为网络节点,将成员之间的知识转移关系抽象为网络边,提出了实践社群知识转移网络的构建及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指出品牌社群研究源于社群观与品牌观,已成为建立品牌忠诚和维护品牌形象之不可小觑的方法之一。研究发现,建立品牌社群应从品牌运营者、核心消费者利益出发,结合股东、供应商、一般消费者、渠道商等的利益,通过建立消费者运管组织或企业运管组织的形式,对品牌社群加以管理使之发展。品牌社群建立的方法和措施有三个:建立品牌崇拜、建立品牌社群互动机制以及危机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6.
陈晓君 《创新科技》2014,(18):64-65
新媒体如微博、微信、贴吧等,不仅提供其与众多读者进行互动与沟通,更是的图书馆可以利用网络社群,通过动态信息,主动地提供服务信息给读者,借以吸引读者。本研究将网络社群的使用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任务技术适配探讨网络社群使用者,了解通过使用网络社群进行阅览活动时的决策因素。  相似文献   

7.
以能力-动机-机会(AMO)理论为依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品牌社群成员的资源禀赋(品牌知识和社会资本)对探索式和利用式双元创新动机的作用机理,并探索了社群承诺对其过程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品牌知识正向影响利用式创新,社会资本正向影响探索式创新;(2)社群创新机会部分中介品牌知识与利用式创新的负向影响;社群创新机会部分中介社会资本与探索式创新的正向影响;(3)社群承诺负向调节社群创新机会对利用式创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社群主义强调社群本位,社群对个人属性进行建构,并在价值上具有优先性.作为一股社会思潮,社群主义起源于对以罗尔斯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的批评否定,具有合理的价值诉求.然而,其合理价值是在与新自由主义的张力关系中得以凸显.鉴此,对于集体主义思想影响相对强劲的中国而言,检视社群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价值合理性,对规避社群主义过度膨胀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更具建设性.  相似文献   

9.
和谐始于沟通,建基于良性沟通。良性沟通是消除社群隔离、加强社群之间互动的桥梁,是社区和谐发展的纽带。当前城镇社群沟通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积极寻求应对策略,以便构建良性沟通机制,促进城镇社群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推动城镇社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根据野外观察猕猴(Macaca mulatta)1597次打斗行为进行了系统归纳与分类,描述并且定义了7种类型的打斗行为,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探讨了打斗行为对群体的利弊,认为打斗行为对于群体是一个重要行为,能够调节社群内部关系、稳定内部结构、促进种群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试论北京城市社区服务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的城市社区服务经过 1 0多年的发展 ,现已得到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支持 ,社区工作队伍不断扩大 ,社区服务管理手段日益现代化、法制化 ,社区中的各项设施已具有一定规模 ,初步形成网络 ,但仍滞后于群众需求 ,社区服务发展不平衡 ,居民的满意度尚不太高。根据北京城市社区服务的发展现状和今后发展的宏观背景 ,北京城市社区服务将在今后 1 0年中呈社区服务功能强化、服务设施完善配套、形成社区服务良性运行机制、社区服务人员专业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Web2.0技术的发展,使社交网站的使用得到普及,对人们的非正式学习起到一定促进作用。本文在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讨虚拟学习社区中整体网络密度和节点中心性基础上,讨论了学习者的交互行为;使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交互内容,提出了提高虚拟学习社区中非正式学习的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虚拟社区成员分类模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该文对知识共享型社区进行了研究。根据社区成员所发表文章对社区整体知识形成和共享过程的贡献,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虚拟社区中所发表的文章进行定量分析总结,提出了知识共享型虚拟社区的成员分类模型,并在其他一些虚拟社区中得到了验证,为进一步研究虚拟社区成员在知识管理过程中的行为模式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基于虚拟品牌社区的网络社交关系构建消费者回复网络,采用复杂网络理论分析虚拟品牌社区的结构特性,并选取个体指标与整体指标构建意见领袖识别的完整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借助熵权法设计了意见领袖识别的计算公式。最后以魅族Flyme社区这一虚拟品牌社区为例,结合消费者互动内容选出了适当数量的意见领袖,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社区结构是复杂网络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也是复杂网络的重要特征之一,发现网络中的社区结构在理解网络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国内外异质网络社区发现文献进行深入研究,较为全面地对现有异质网络社区发现算法进行了归纳总结。首先,通过对国内外异质网络社区发现文献进行归纳,给出异质网络社区发现的基本概述,明确异质网络社区发现领域相关问题的基本定义。其次,介绍了异质网络社区发现算法及主要评价指标,利用不同网络结构以及算法对现有方法进行分类概述。最后,对异质网络社区发现算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提出未来可以将研究重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探索基于异质网络的社区发现评价标准,以推动该领域的快速发展;2)设计更加通用的算法模型,解决由先验知识引起的未知社区数量问题;3)开展更多关于动态网络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基于校园网的学习型虚拟社区的构建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基于校园网的学习型虚拟社区的内容及构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构建青岛大学虚拟社区的思路。认为学习型虚拟社区可以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积极引导大学生合理、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使校园网真正成为对师生员工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有积极影响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复杂网络对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关联网络的社团结构进行研究.科研项目管理部门为申请者提供了代表各个研究领域的申报代码体系,每个立项建议书中填报了一个或两个研究领域代码.通过这些立项建议书构建了研究领域关联加权网络(WNRA),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加权网络的社团结构发现算法,并使用公共实验数据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应用本文提出的算法.对多个年度的领域关联网络的社团结构进行了分析,参照管理部门给出的申报代码体系,发现各年度的社团结构的变化状况.有助于了解我国各个学科领域的发展状况,并对管理部门调整申报代码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利用复杂网络对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关联网络的社团结构进行研究.科研项目管理部门为申请者提供了代表各个研究领域的申报代码体系,每个立项建议书中填报了一个或两个研究领域代码.通过这些立项建议书构建了研究领域关联加权网络(WNRA),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加权网络的社团结构发现算法,并使用公共实验数据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应用本文提出的算法.对多个年度的领域关联网络的社团结构进行了分析,参照管理部门给出的申报代码体系,发现各年度的社团结构的变化状况.有助于了解我国各个学科领域的发展状况,并对管理部门调整申报代码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9.
尚磊  张友志  张董寅  钟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6):11338-11348
老旧社区是城市承灾系统的关键短板,遭受雨洪灾害冲击时老旧社区的防灾能力最为薄弱,提高老旧社区雨洪韧性对于增强城市防涝应急管理能力至关重要。基于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老旧社区雨洪韧性评估指标体系,采用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建立了老旧社区雨洪韧性评估模型(PSR-BPNN),并进行模型检验和训练测试,最后以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老旧社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经学习训练,评估模型拟合优度R2接近1,误差(Mu)=1×10-7,模型精度良好;(2)20组训练集相对误差均接近于0,5组测试集平均误差为0.0935,相对误差范围为0.0086~0.2865,模型具有较强的适应性;(3)案例社区的雨洪韧性综合得分L*=0.548,在I-V级雨洪韧性等级划分中处于第Ⅱ级,社区雨洪防灾韧性较差,社区承受了较强的外部压力(P)、状态层存在诸多薄弱环节(S)、响应层为弱响应(R)。PSR-BPNN模型有助于揭示老旧社区雨洪等外部灾害韧性形成机理,研究结论对于削减社区外部压力、补齐社区设施短板和增强社区灾害响应能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网与电网的深度融合,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但也面临着安全性、脆弱性等一系列问题.结合相互依存网络与介数负荷-容量级联故障模型,提出了包含电网、信息网孤岛运行的连锁故障仿真算法,主要研究了具有社团结构的电力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CPS)鲁棒性,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