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万天丰 《自然杂志》2008,30(4):216-222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近来显得不大景气。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此学科在学术思想、研究方法、学术气氛和适应社会需求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探讨。笔者拟在构造变形的年代学、变形机制,大地构造演化问题,流变学与流体的作用问题,过多的术语创新问题,以及大力发展应用构造地质学推进基础理论研究等方面,抛砖引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构造物理化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古贤 《科学通报》2003,48(2):101-109
构造物理化学是研究地壳物质受构造作用产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相互关联的领域. 构造力可以分解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均应力, 指各向相等的应力, 它叠加在原有压力之上, 并且影响着各种化学反应的平衡, 也是成岩、成矿和变质作用的影响因素; 另一部分是差应力, 受外力作用固体中普遍产生差应力, 它引起地壳物质变形, 产生各种构造形迹. 构造物理化学特别关注构造作用产生或引起的压力、温度及其他的物理化学条件, 研究这些构造附加参量对各种化学平衡的影响, 所以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3.
振荡构造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储同庆 《科学通报》1994,39(22):2078-2078
振荡构造是浅表地质体在冲击作用或冲击波作用下产生振荡,而在岩石矿物中形成的变形构造,是瞬间超高压(5—10GPa)作用的产物,具有高应变速率(super high strain rate,>10~2s~(-1)).振荡构造分布不广,与区域构造应力场不匹配,但对其研究,不仅具有地质意义,而且具有天文意义.冲击造成的地壳振荡有可能是导致冈瓦纳解体的直接作用.一般来讲,目前技术尚不能捕捉地质体在波的作用下留下的信息,但在强烈冲击波的作用点,在地质体  相似文献   

4.
柯石英榴辉岩相变质构造岩:超高压变质岩构造形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中岩  方爱民  俞良军 《科学通报》2002,47(12):946-950
青岛仰口湾出露了一套超高压韧性剪切混杂岩。混杂岩由弱变形的岩块和高度塑性流变的糜棱岩组成。超高压变质构造岩包括强变形的和糜棱岩化的榴辉岩。柯石英在构造岩中以石榴石和绿辉石包裹体和料间矿物的形式出现,表明构造变形发生在柯石英的稳定域(800-850℃,>30GPa),属上地幔范围。柯石英呈短柱状和浑圆状,具有波状消光和裂纹,表现了以脆性变形为主的特点。石榴石也以脆性破裂为主,只有少量的细颈化和拉长,绿辉石普遍被拉长,并具有很强的定向排列,波状消光,亚晶粒和动态重结晶构造,以塑性流变为特点。超高压变质构造岩可能是在超高压变质岩折返的早期在剪切构造带中形成的,其运动方向指示了超高压变质岩片折返的运动方向。  相似文献   

5.
构造应力演化研究是盆地模拟的重要环节,各期次构造应力分布情况决定了油气运移的方向.本文提出的构造应力演化的系统模拟方法,首次将运动学研究和构造动力学模拟有机相结合,由运动学研究提供初始模型和边界条件.排除了边界条件的任意性。耦合自重应力场和构造应力场的综合影响,以苏北溱潼凹陷为例,模拟了该区构造应力演化的发展过程,对油气勘探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7.
恢复区域构造力场的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武年  乐光禹 《科学通报》1991,36(12):931-934
  相似文献   

8.
9.
10.
宇宙相关学     
  相似文献   

11.
五台地区太古花岗岩生成的构造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凯怡 《科学通报》1993,38(8):728-728
五台变质杂岩呈北东向延伸,其西北和东南分别为恒山和阜平陆块(图1),前者的年龄为2552Ma,后者为2800Ma,说明二者原先可能不属于同一个太古代地体.五台杂岩主要为强变形和中低级变质的晚太古岩石.恒山-五台-阜平三块体间的关系实际上可视为陆-弧-陆碰撞造山带,并可进一步划分为以下构造单元.  相似文献   

12.
马宗晋 《科学通报》1994,39(3):243-243
空间位置与几何形态的对称性,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基本特征,它是决定物体静态稳定与动态平衡的重要条件,也是控制自然界相互作用的重要因素.物理学中的守恒定律经常是某种基本对称性的结果,反物质概念的提出也是从对称性出发的地球作为在宇宙中旋转运动的一颗行星,总体上是一个几何对称的椭球体.然而它的全球构造特征却具有一种特殊形式的对称性一反对称性,其含义是全球尺度区域的构造在空间位  相似文献   

13.
长兴煤山褶皱-冲断构造样式及其意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对长兴煤山地区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古生物地层学和沉积学以及古地磁学等方面,而关于其构造变形的报道则不多见。本次工作在长兴煤山一带发现了以褶皱-冲断变形组合为特征的构造样式。本文主要讨论这些构造样式的野外特征及其对上二叠统长兴组(P_2c)标准剖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下寒武统大林子组溶解蒸发岩系旋回层序及渗流构造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祥化  葛铭  蔡国印  旷红伟  刘燕学 《科学通报》2002,47(14):1113-1117
《科学通报》第44卷第16期发表了《华北中新元古代及早古生代地震灾变事件及与Rodinia的关系》[1]一文(以下简称《华北》),涉及辽宁大连下寒武统大林子组的成因问题.我们曾先后于1984~1986,1993~1995和2001年对该组地层进行过详细的旋回层序、微层序和岩石学及微组构成因研究,对大林子组中段溶解蒸发岩系进行了几至几十厘米的超微层单元逐层观测取样,进行室内显微岩石组构和化学组分分析.本文按层序、岩石组构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5.
16.
潘苏东  褚慧玲 《科学》2006,58(1):46-49
从普通科学(general science)课程发展起来的综合科学(integrated science)课程兴起于1960年代中期。所谓综合科学课程,就是课程所涉及的若干科学学科内容间具有实质性的关联.能够充分体现出自然科学和自然界的内在统一性,并且注重科学的社会相关性和学习者个人适应性的课程。40年来,综合科学课程对中小学科学课程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其发展演变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传统综合科学课程时期(1960-1980年代)和现代综合科学课程时期(1980年代后期至今)。  相似文献   

17.
Neoschwagerina副隔壁的超微构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湘宁 《科学通报》1993,38(1):58-58
副隔壁(septula)是二叠纪高等类Neoschwagerinidae分子所特有的一种壳壁构造,它将类动物的房室分割成许多小房室,从而起着加固类壳体的作用。副隔壁的构造、形态及发育程度是识别类有关属、种的重要标志,在Neoschwagerinidae的分类及演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根据对Neoschwagerina sp.若干标本进行扫描电镜研究的结果,简要介绍Neoschwagerina副隔壁的超微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18.
Bari.  M 赵泳根 《世界科学》1991,13(6):20-21
细胞培养、遗传操作和显像等新方法,提供了洞察大脑的手段,这甚至两三年前也做不到.  相似文献   

19.
吴堑虹 《科学通报》1989,34(3):203-203
通过江西葛源、洪水寨沿断裂分布云英岩的构造、微构造与地球化学方面的初步研究,证实了断裂构造活动对某些沿断层带线性分布的云英岩的形成有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天山及其前陆盆地的晚新生代构造变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培震 《科学通报》2003,48(24):2499-2500
现代天山是典型的板内新生代复活型造山带,为什么远离板块边界上千公里的大陆内部会发生如此强烈的构造变形?构造变形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和速度发生的?什么因素控制着大陆内部构造变形的发生?大陆内部构造变形与深部的物质运动和动力过程是怎样相互作用的?这些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引起了国际地球科学界的普遍关注,天山成为探索和回答上述重大科学问题的天然实验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