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模块化分工网络有助于加快地方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汽车产业分工的深化,促进了江苏重点产业集群之一的常州孟河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形成.孟河产业集群主要由中小企业合作型、大型企业主导型的生产网络构成.模块化分工网络可提升孟河产业集群的汽车零部件模块化研发和制造能力.为此,政府应引导企业自主参与模块化分工网络建设,培育一批专业模块供应企业,吸引国内外企业加入孟河模块化分工网络,深化孟河生产网络的内部模块化分工.  相似文献   

2.
模块化教学以素质为核心、以能力为本位,是应用型人才最有效的培养模式之一。"数据结构与算法"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模块之一。通过探讨"数据结构与算法"模块的模块溯源、模块在专业培养中作用、模块能力分解、模块化实施方案等方面,并从理论教学内容重组、实践教学内容重组和自主学习三个方面深入研究了"数据结构与算法"的模块化实施方案,最后分析了本专业"数据结构与算法"的模块化实施效果和后续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对创新的促进被认为是企业集群这种独特产业组织形式的重要优势,但少有文献关注集群内部不同主体间的创新集成问题。首先通过阐述产品创新系统化理论逻辑入手,指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源于集群整体资源的整合能力与协同创新;其次构建了集群协同产品创新集成实现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知识网络构成、过程协调和学习实现机制;最后提出基于价值创造知识网络和集群学习机制的模块化集群协同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一种可扩展的移动通信系统HLR设计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移动通信系统中一种可模块化扩展的通用LHR设计方案,通过在接口令令处理模块和HIR数据库管理模块之间引入一个分拣模块,使整个HLR系统的容量和处理能力可以模块化叠加,前端接口令令处理模块的灵敏配置可以适应不同的网络实体,通过分拣模块可以使HLR系统的业务功能进一步扩充,实现各种功能的分布式处理。  相似文献   

5.
通过溯源高技术集群企业技术能力的知识本质,分析集群网络集成、技术知识集成促进企业技术能力成长的机理。运用知识管理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研究高技术集群企业技术学习过程,进而探讨集群企业技术能力持续成长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6.
FTTH是用户接入的发展方向,而EPON作为国内继ADSL之后的下一代接入网[1],在运营成本和网络稳定性上有比较大的优势。ONU作为接入网的最后一道,是EPON中必不可少的设备。本文从ONU的模块化出发,完成了ONU收发模块基于功能芯片的设计和实现。收发模块在连接PAS6301之后可以实现ONU的收发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7.
模块化设计作为一种研究和规划产业结构的新方法目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在对合肥新桥机场周边地区产业发展背景和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发现合肥新桥机场周边地区的产业系统构成了一个典型的模块集群,建议按照模块化理论设计其产业结构,并提出了产业模块的具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论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网络治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成熟的高技术产业集群是否会昙花一现,关键在于是否存在一套完善的网络治理机制。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网络治理环境为供给稳定状态下的需求不确定性、定制交易中的人力资本专用性、时间紧迫条件下的任务复杂性以及交易频率,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网络治理机制可以分为正式机制与非正式机制,治理目标为协调、整合、互动、维护与规范,治理绩效为促进新的创新企业衍生、促进合作创新实现、维护合作创新活动顺利进行,进而提高创新效率。拓展了传统网络治理机制的理论研究框架,并将地方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尤其是行业协会的规制功能纳入网络治理框架进行分析,体现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相互握手"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流体网络模块的模块化建模方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热力系统图形化建模是电站仿真领域中的前沿课题。该文针对热力系统的特点,并考虑实时仿真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流体网络模块的概念,使之物理概念和数学独立性更完整。由此系统地提出了一个基于流体网络模块的模块化建模方法。该方法面向对象的概念更完整,模块划分及连接方法更简单、统一。所介绍的模块化建模方法已在为韩国三星重工(SHI)开发的图形建模系统GNET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0.
模块式教学改革已经紧跟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流,初步形成了有理论支撑、有实施方法、有教学实践的模块化课程体系。《餐饮服务与管理实务》技能模块式教学在理论上,提出了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思路;在方法上,提出了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课程解构方法和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导向的课程重构方法;在实践上,采用了有利于职业能力形成的项目教学法,选择了校企合作开发的模块化教材。  相似文献   

11.
高新技术产业是一种高度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挥集群的优势必须实现集群创新系统的整体功能。因此,提高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对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提出了创新孵化器和风险投资等两个角度作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创新路径基础上,分析了这两个驱动因素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绩效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十一五"期间知识创新工程的实施,中国科学院已经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培养造就高级科技人才的基地和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地,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为在改革创新、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中发挥火车头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院地合作是促进中国科学院与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紧密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途径,是中国科学院改革创新、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重要使命,是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实现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为更好指导和推进"十二五"院地合作工作,根据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规划的总体部署,结合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的实际科技需求,研究编制《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发展规划(2011-2015年)》。  相似文献   

13.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区域经济的发展更是离不开科技创新。2008年,中科院北京分院与唐山市人民政府联合共建中国科学院唐山高新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以下简称唐山中心),合作构筑高科技创新体,实现了中国科学院在北方重工业城市建设科技支撑服务网络的目标,有力地推动了唐山市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发展。作为中科院与唐山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高新科技创新体,唐山中心在中科院成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解决企业关键技术难题、为企业研发新产品、培育新兴产业、做政府和企业的科技智囊等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为唐山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做出了实质性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东盟某些国家相比,至少存在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较弱、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长期仍处于逆差状态等差距。目前中国可以在促进资本市场的建设、发展电子商务、加强网络安全、发展高新技术经济合作园区和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等方面积极寻求与东盟国家之间进行有效的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5.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成为我国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亮点之一,但是如何进一步提高扩大集群辐射效应,增强竞争优势还需要一个长期探索过程。本文重点对成都高新区主导产业之一---软件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作了详尽分析,并重点强调了着力发展软件产业在提升成都信息产业竞争力方面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创新体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会极大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存在的创新能力较弱、产业网络有待强化、产学研联合机制不强、产权不够明晰、缺少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成长的文化等问题 ,综述了产业集群创新体系的研究成果 ,系统分析了创新体系要素、创新活动过程和基于政府的创新要素 ,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产业集群创新体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以我国17类高技术产业行业2005—2011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高技术产业各行业间的研发创新效率差异性作了相关分析,并就行业间差异性的深层原因进行了揭示.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活动整体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减特征;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虽缓慢增长但水平依然较低,且行业间差距明显;高效行业增速较慢,而低效行业增速较快,研发创新效率存在显著收敛性;市场集中度和政府行为对研发创新效率有明显负面影响,而行业外向化程度和产业利润则存在显著正向作用;行业间受行业外向化等因素影响差异性较大,电子通讯类行业最为明显.基于实证分析,提出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对重庆市主城九区的经济进行综合评价,找出江北区在主城九区中的优势和劣势所在,最终得出:江北区在资金实力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应该利用这一优势投资一些高技术行业,以此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19.
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原来的R&D内部化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外部化,网络化趋势。科学技术,技术标准和网络经济发展,以及网络效应,交易成本的减少等共同推动着高新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刘巍 《科技促进发展》2016,12(4):505-510+516
伴随着我国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国之一。高科技产品出口以加工方式为主,集中在计算机、电子及通信等产业,外资企业是出口的主力军。这种状况与我国参与东亚国际分工的方式与程度密切相关,日本企业主导的垂直统合型分工和以欧美企业为制高点的全球生产网络,给我国带来光鲜的出口数据的同时,通过产业链中低端锁定、降低产业关联程度等方式一定程度上阻隔了技术外溢效果。因此,要通过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开展海外并购和跨国科技合作以及突破产业链锁定重塑分工格局等方式提高我国科技产品的技术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