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正>像爱因斯坦那样取得伟大成就的人,肯定具有与生俱来的天赋。但事实上,爱因斯坦并不赞同这种观点。他认为相比天赋,好奇心与后天的勤奋以及锲而不舍的追求更加重要。大学时代多项成就1895年,爱因斯坦从慕尼黑的卢伊波尔德大学辍学后,在意大利米兰的父母身边悠闲地生活了一年。之后,他来到瑞士苏黎世,参加了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的入学考试,结果因为语言和生物的成绩不佳而落榜。但他尤为出色的数学和物理成绩引起了该校韦伯  相似文献   

2.
汉斯·阿道夫·克雷布斯(Hans Adolf Krebs)是一对犹太夫妇的儿子,1900年8月25日生于希尔德斯海姆(德国)。父亲乔治(George)是施雷新人,一个有名望的耳鼻喉科大夫。母亲阿尔马(Al-ma)是希尔德斯海姆人。汉斯·克雷布斯在结束了中学时代后就攻读医学。1923年在慕尼黑通过了国家考试。1924年他在汉堡大学作为威廉·冯·默伦多夫(Wilhelm von M(?)llendorff)的学生取得了医  相似文献   

3.
爱因斯坦的大脑中负责数学运算的那部分比常人宽15%。通过正电子发射脑成像仪可以看到人的思维情况。爱因斯坦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才华的科学家之一,也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他出生于1879年,卒于1955年4月18日。虽然爱因斯坦已逝世45年,但今天他仍在告诉着我们许多东西,这一次是关于神经科学方面的东西,人们也许还能从中悟出如何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天才的道理。最近,加拿大科学家在仔细研究了爱因斯坦的大脑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爱因斯坦的大脑确实与众不同,最为特别的是,爱因斯坦的大脑中负责数学运…  相似文献   

4.
悼地质学家丁道衡先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道衡先生是—个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高等教育工作者,也是一个社会活动家。他的逝世,是我园地质学界的一个巨大损失。丁道衡先生是贵州织金县人,生於1899年11月7日。幼年曾从家庭教师学习。1916年考入贵阳模范中学。1919年突破家庭的种种阻挠,只身北上,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甲部。1921年升入本科地质系。1926年在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後,就留在学校担任助教,更进一步钻研地史和古生物学。 1927年5月,丁道衡  相似文献   

5.
米丘林     
伊万·弗拉基米罗维奇·米丘林[生于1855年10月15(27)日,逝世於1935年6月7日]是卓越的苏联生物学家、伟大的自然改造者;他的工作为达尔文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奠定了基础;他是苏联科学院的名誉院士(1935年)、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院士(1935年)、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功勋科学技术家(1934年)。米丘林生於里亚赞省普隆县多尔果耶村。1872年,米丘林开始在科兹洛夫(现在的米丘林斯克)货物站做办事员。当时米丘林就不顾艰苦的工作条件和低微的工薪,着手实现他献身於园艺事业的理想。米丘林开始在他的住宅屋边的一小块土地上,培育经过选择的蘋果、梨、李、樱桃  相似文献   

6.
【1879年】3月14日,阿尔贝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生于德国符腾堡(Wurttemberg)的乌尔姆(Ulm),他的父亲赫尔曼·爱因斯坦(Hermann Einstein),母亲保莉妮·科赫(Pauline Koch),都是犹太人。【1880年】全家搬到慕尼黑,他的父亲和叔叔雅各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探索》2005,(1):78-78
这也是一个令科学家感兴趣的问题,1955年4月18日,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去世后,他的大脑被科学家保留下来用于研究,人们期待着科学家从爱因斯坦大脑的研究中发现什么,直到20世纪80后,人们才得到了三个研究小组对爱因斯坦大脑的一些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8.
杨建邺 《自然杂志》2014,36(6):464-466
正《爱因斯坦全集》第九、第十两卷,继2009年5月《爱因斯坦全集》第六、第七、第八(上、下)三卷出版后,于2013年11月出版了。这是学界早就盼着的好消息。这两卷都是爱因斯坦在柏林时期的书信。因为发生的事件太多,这时期的信件也特别多。我已经把第九卷在另文里做了介绍,这儿只介绍第十卷里的463封信。爱因斯坦从1914年4月6日与妻儿来到柏林,到1932年12月离开德国去美国,他在柏林生活工作了  相似文献   

9.
李斌 《科学之友》2005,(7):43-43
世界物理年在中国启动之日,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院士介绍了爱因斯坦的成长历程。他特别分析道;很少有人注意到,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的改变21世纪物理学面貌的5篇论文,是他业余时间的创作。1902年,在友人的帮助下,爱因斯坦获得了瑞士专利避职员的工作,以微薄的收入维持一家的生活。他在专利局一直工作到1909年,才有大学聘请他为副教授。爱因斯坦在回忆中说:“作为一个平民,他的日常生活并不靠特殊的智慧。如果他对科学深感兴趣,他就可以在他的本职工作之外埋头研究他所爱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巴尔金是苏联杰出的冶金工程师、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名字不仅在苏联,而且在国际上,特别在人民民主国家里是人们所熟悉的。他在工程与科学上的活动是与苏联黑色冶金工业的发展历史直接紧密关联着的。巴尔金生於1883年。他曾在新亚历山大的农业学院求学,1905年由於参加反对沙皇政府的革命学生运动而被开除。由於顽强的努力与对科学的热爱,巴尔金又  相似文献   

11.
《科学之友》2005,(13):36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于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国一个犹太人家庭.1933年因受纳粹迫害,他迁居美国.1955年4月18日病逝于普林斯顿.  相似文献   

12.
牛顿、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先后实现了物理学的三次大综合。他们是物理学史上杰出的物理学家。但是,他们都不擅长讲课。1908年2月24日,爱因斯坦成了瑞士伯尔尼大学的无薪讲师。在1908—1909年的那个冬季,他讲授辐射理论,只有4个学生听课。而在接下来的夏季学期,来听课的仅剩下了一人了。  相似文献   

13.
世界物理年在中国启动之日,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院士介绍了爱因斯坦的成长历程.他特别分析道:很少有人注意到,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的改变21世纪物理学面貌的5篇论文,是他业余时间的创作.1902年,在友人的帮助下,爱因斯坦获得了瑞士专利局职员的工作,以微薄的收入维持一家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游战洪  刘钝 《科学》2005,57(5):24-27
在现代科学与国际政治纠缠的历史上,1955年是一个很特殊的时间坐标。这一年有三个著名的科学家宣言相继发表。4月12日,18位联邦德国的原子物理学家和诺贝尔奖得主联名发表《哥廷根宣言》。7月9日,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B.Russell)在伦敦公布了由他亲自起草、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其他10位著名科学家联名签署的《罗素一爱因斯坦宣言》。7月15日,52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德国博登湖畔联名发表《迈瑙宣言》。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大量的书籍和文章已经展示:狭义相对论并非某个天才单独抢先彻底完成了的工作,而是由许多科学家逐步完成的,其中洛伦兹,彭加莱和爱因斯坦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然而,最引人注目的相对论的结果之一,方程式E=mc~2却通常很紧密地与爱因斯坦联系在一起。似乎许多人与他的发现无关,只是他的卓越成就的一个适当的符号。直到最近,对爱因斯坦对于那个方程式的首次推导的正确性还有激烈的争论。赫伯特·爱维斯在1952年的论文中提出了两点来反对给予爱因斯坦对E=mc~2的荣誉:(1).爱因斯坦并非首次提出这个思想的人;(2).爱因斯坦1905年的论文是有缺陷的。在那篇论文中,他“引入了……正  相似文献   

16.
爱因斯坦说:“伟大的科学家和伟大的作曲家两者在这一点上是相同的——他们都是伟大的诗人。” 为了理解爱因斯坦的判断,我们首先应该知道“诗人是什么样的人”。谈及“诗人”的定义,歌德在1825年6月11日对爱克曼说,有什么必要下那么多的定义?一个人,对情境有生动的情感,再加上具有把它表达出来的本领,那么他就是诗人。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是以其最辉煌的成就——创立相对论而闻名于世的。可是,很少有人知道爱因斯坦一生中获得唯一的一次诺贝尔物理学奖并不是因为他的相对论,而是因为他的一般成就——光电效应定律。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查阅了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评选委员会的记录。爱因斯坦从1910到1922年的十三年中,除  相似文献   

18.
刘征 《科学之友》2004,(11):42-44
选错了奖励项目的诺贝尔奖 爱因斯坦发现光电效应1921年,诺贝尔奖委员会在公告中说,由于爱因斯坦发现了光电效应,所以决定把本年度的物理学奖授予他。许多科学家认为,光电效应的科学意义无法和相对论相提并论。因此,科学家们认为,不是爱因斯坦不够格,而是诺贝尔奖委员会选错了奖励项目。  相似文献   

19.
爱因斯坦于1955年去世,死后他的大脑被人取出,之后下落不明.爱因斯坦大脑的下落,以及这颗堪称史上最聪明的大脑到底有何过人之处,成为20世纪最传奇的谜团之一.50年后,当初被指控窃取爱因斯坦大脑的美国病理学家托马斯哈维首次接受专访,彻底曝光整个事件的绝对内幕.最令人震惊的是,如今91岁高龄的哈维称,为了方便研究,他竟将爱因斯坦大脑切成了240块!  相似文献   

20.
现代科学的发端是与爱因斯坦的名字联在一起的。他所创立的相对论曾引起了人们时空观念的变革。他的科学思想和方法至今仍然对科学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然而,就其科学观念的实质来说,爱因斯坦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仍属于近代科学传统。与爱因斯坦相比,普里高津的科学思想和方法则更具有现代精神。它在许多方面,都对爱因斯坦的科学观念发生了新的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