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细鳞片石墨分散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沉降法研究了微细鳞片石墨在水介质中的分散行为,考察了12种药剂对微细鳞片石墨的分散效果,通过测试加入分散剂前、后颗粒表面Zeta电位、悬浮液粘度的变化及颗粒间相互作用能的计算,研究了分散剂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传统表面活性剂对微细鳞片石墨分散效果不佳,高分子化合物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聚丙烯酸钠是微细鳞片石墨的良好分散剂,加入分散剂使颗粒表面Zeta电位绝对值变大,提高了悬浮液的稳定性,降低了体系的粘度,分散剂的最佳质量浓度为500mg/L,合适的pH值为8.5~10.5;疏水性石墨在水介质中的分散行为不符合经典DLVO理论,颗粒表面疏水化作用对其分散和聚团起主导作用,分散剂通过增大静电斥力和空间位阻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表面活性剂对微细滑石的分散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沉降法考察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几种亲水基不同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介质中对微细滑石颗粒的分散效果;通过测试加入表面活性剂前后颗粒表面Zeta电位、体系分散率变化,探讨了分散剂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微细滑石粉体的分散效果不佳;含有强亲水性的磺酸基团和羧酸基团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滑石粉体具有一定的分散效果;加入表面活性剂使颗粒表面Zeta电位绝对值变大,提高了悬浮液的稳定性。表面活性剂的最佳浓度分别为:月桂酸钠,2×10-5mol/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10-5mol/L;合适的pH值范围为10.5~11.5;表面活性剂通过增大静电斥力和空间位阻起分散作用。  相似文献   

3.
松散颗粒介质水的渗透率与孔隙率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松散颗粒介质渗透率实验出发点,考证多孔介质内流动滑移的同时,将此实验作为考察微孔道流动的方法提出,避开单一微槽道流动测量的困难.实验结果表明,大于0.1mm的孔道内,观测不到水的偏常规层流流动.  相似文献   

4.
不同分散剂对二氧化钛颗粒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几种分散剂(PEG、PMAA、MN)对微米级TiO2陶瓷粉体在水中进行分散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各自最佳分散条件下,分散剂MN对TiO2粉体的稳定分散具有用量少、适用pH范围宽、悬浮液粘度低、粉体无团聚等特点.其分散效果优于分散剂PEG、PMAA.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几种分散剂(PEG、PMAA、MN)对微米级TiO2陶瓷粉体在水中进行分散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各自最佳分散条件下,分散剂MN对TiO2粉体的稳定分散具有用量少、适用pH范围宽、悬浮液粘度低、粉体无团聚等特点.其分散效果优于分散剂PEG、PMAA.  相似文献   

6.
姜彦波 《科技信息》2008,(34):35-36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分子筛观察丙烯腈水相分散聚合时,在不同水和单体比率情况下,丙烯腈聚合物颗粒外观和粒子的均一性变化。  相似文献   

7.
乳状液用于微细颗粒的合成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但乳状液是一种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对其应用产生很大的限制。以煤油为油相,P204(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为载体,选取Span80和丁二酰亚胺类表面活性剂T155为膜相稳定剂,以溶胀率和泄漏率为衡量标准,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类型及用量、内水相浓度、载体用量等因素对用于制备微细颗粒的乳状液的稳定性的影响。丁二酰亚胺类表面活性剂与常用的Span 80相比,具有更好的耐酸碱性能。在实验范围内,表面活性剂用量的增加有利于乳状液的稳定;乳状液的溶胀率和泄漏率均随着载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实验确定了几种稳定性较好的可用于微细颗粒制备的乳状液。  相似文献   

8.
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纳米摩擦试验机分别考察了6种分散剂对基础油中纳米二硫化钼(MoS_2)颗粒的分散稳定性和油品的减摩性能,并采用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分散剂与MoS_2纳米颗粒的接枝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TS)和山梨醇油酸酯(SPAN 80)分散剂因含有极性较强的官能团,与MoS_2接枝后能够形成牢固的化学键,不仅表现出突出的分散稳定效果,而且能大幅降低纳米MoS_2基础油的摩擦系数,而其他4种分散剂中的官能团极性较弱,与MoS_2纳米颗粒的化学键合作用较弱,容易在摩擦外力作用下破坏,导致油品的摩擦系数增加.  相似文献   

9.
在水介质中合成三氧化硫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H2O2为氧化剂,在水介质中把二氧化硫脲氧化成三氧化硫脲,收率为93%,纯度为98.5%,并对优化合成条件及三氧化硫脲的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采用清洁的水溶液聚合工艺,以丙烯酸、马来酸和功能单体为主要原料,分别以过硫酸盐、双氧水-金属盐体系、过马来酸体系等为引发剂合成了适宜结构的聚羧酸系列农药分散剂,考察和评价了其对水分散粒剂(WDG)的配伍性及稳定性,并进行了田间药效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其性能达到国内外同类产品水平,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纳米CuO在水介质中分散性能,以纳米材料常用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聚乙二醇为分散剂,采用磁力搅拌和超声振荡与添加分散剂相结合的方法制备纳米CuO悬浮液,研究了磁力搅拌和超声振荡以及分散剂型与剂量对纳米CuO悬浮液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磁力搅拌和超声振荡对于纳米CuO粒子在水介质中的分散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不能明显提高悬浮液的分散稳定性,而添加一定剂量的分散剂对悬浮液的分散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磁力搅拌30 min和超声振荡60 min与添加质量分数为0.05%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0.2%的纳米CuO悬浮液的分散稳定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从测定环氧豆油丙烯酸酯和立索尔大红分散体系在贮存前后细度变化和相对沉降率入手 ,讨论了分散剂的种类、用量、添加方式和复合对分散体系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了使体系稳定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3.
超分散剂对超细SiO2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超分散剂PSE加入前、后pH值变化对超细SiO2分散稳定的影响,测量了分散体系吸光度和ζ电位,探讨了分散剂浓度与超分散剂吸附量的关系.应用扩展的DLVO理论,对影响系统分散稳定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超分散剂质量浓度为1.6 mg/L时最有利于SiO2分散;超分散剂对于超细SiO2的分散稳定主要受空间位阻支配,受pH值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SiC微粉在水介质中的分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多热源炉和无限微热源炉合成的SiC微粉和晶须在水介质中的自然分散行为和不同分散方法以及不同分散剂在不同条件下对其分散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对SiC微粉的分散效果较明显;不同的分散剂对SiC微粉均有不同程度的分散作用;分散剂四甲基氢氧化铵对SiC微粉的分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16.
炭黑在水性体系中的分散及分散剂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表面特性各异的炭黑在水性体系中的分散,发现阴离子和两性聚合物分散剂及疏水端为萘环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均有分散炭黑的能力,但它们与炭黑粒子表面的结合方式不同,以低选择性的van der Waal力和平面分子间的π-π力相结合,有利于炭黑的分散和所形成分散液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边界对颗粒介质上小球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认识物体在颗粒介质表面上运动的规律,搭建了宽度可调的颗粒介质倾斜槽,并用高速摄像机观测小球在颗粒介质上的运动行为。在不同密度小球和不同颗粒介质尺寸两种情况下分析了运动距离与槽宽球径比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运动距离随槽宽球径比增大而减小;槽宽球径比对小球运动距离的影响呈指数式减小;小球密度对小球运动距离的影响存在着3个区域;有效摩擦系数与颗粒槽边界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多孔介质床层中颗粒内部流体的流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以Brinkman方程为基础的有效介质方法和一般的点阵模型,研究固定床层中多孔颗粒内部的流动特性。在综合分析多孔颗粒内部流动特性及考虑有效粘性系数对速度分布影响后,推出了球形流体微团在多孔介质内部的受力公式,解释了增加多孔颗粒内部内也隙度可改善传输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对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深部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机-无机化学反应提供的酸性水介质环境和异常压力带流体的循环热对流是影响和控制深部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的重要因素。有机质热演化、粘土矿物转化、硫酸盐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油田水化学性质和烃类物质进入储层等因素引起地层水介质化学性质的变化,这严重影响了深部碎屑岩储层的成岩作用。循环热对流是深部储层注体的主要流动方法,它控制着自生矿物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粉煤灰中各种颗粒在水介质中的受力情况和沉浮规律的分析,给出了沉浮速度计算公式。由磁珠在磁选机中受力情况分析,得出了从磁选机中分离出磁珠所需磁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