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深圳市笔架山公园的地带性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目前其现存植被主要包括人工次生林植被、园林植被和园地植被等几大类,其中人工次生林植被包括南亚热带人工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次生常绿针叶林和南亚热带次生常绿灌木林等,并可进一步分成13个群落类型。对13个人工次生林群落的结构、物种多样性等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人工林占优势,物种多样性低,群落层次不明显.多数群落处于演替前期。  相似文献   

2.
深圳笔架山公园的植被类型及主要植物群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圳市笔架山公园的地带性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目前其现存植被主要包括人工次生林植被、园林植被和园地植被等几大类,其中人工次生林植被包括南亚热带人工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次生常绿针叶林和南亚热带次生常绿灌木林等,并可进一步分成13个群落类型.对13个人工次生林群落的结构、物种多样性等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人工林占优势,物种多样性低,群落层次不明显,多数群落处于演替前期.  相似文献   

3.
采用法瑞学派植被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在确定群落最小面积的基础上设置典型样地研究了石人山自然保护区华山松 锐齿栎混交林的生境特征和群落的基本生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4.
采用法瑞学派植被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在确定群落最小面积的基础上,设置典型样地,研究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栓皮栎林、短柄枹林、锐齿栎林等栎林生境特征和群落的基本生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采用Braun-Blanquet,Fujiwara的植物社会学方法,对分布于中亚热带北部的八大公山及中亚热带南部的南山的亮叶水青冈林进行了植被生态学的比较研究,两个群落被区分.并比较了两群落的种组成、结构及生长更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泸沽湖流域的陆生植被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泸沽湖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中水质最好的湖泊,流域内的自然植被对泸沽湖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起着决定性作用.以泸沽湖流域陆生植被为研究对象,以2005年2月、2005年10月、2007年12月3次植被调查为基础,将流域内陆生自然植被划分为5个植被亚型、12个群系、14个群丛,分析了主要陆生植被类型的群落结构、组成以及更新等生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以郑州市公园绿地中的80个样地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城市园林绿地中不同群落类型、群落层次等的碳密度和碳储量,同时对郑州市公园绿地植被碳储量进行了总体估算,定量评价了郑州市公园绿地在抵消二氧化碳排放,减缓温室效应方面所起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郑州市公园绿地不同群落类型及群落层次碳密度存在较大差异,常绿针叶林平均碳密度最大,为85.28 t·hm-2,而落叶阔叶林最小,为50.69 t·hm-2.经估算,2018年郑州市公园绿地总碳储量为294 684 t,可见郑州市公园绿地在增汇减排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采用法瑞学派植被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在确定群落最小面积的基础上设置典型样地研究了石人山自然保护区油松 锐齿栎混交林、油松 短柄枹混交林等针阔叶混交林的生境特征和群落的基本生态学特征,为自然保护区管理和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香港石鼓洲原有的动植物区系早已破坏殆尽,现存植被都是在1961年以后从火烧迹地上发展起来的.目前主要植被类型有次生林、灌丛、人工林等.据初步统计,有维管植物275种,以广布性热带亚热带区系成分占优势.本文从群落生态学的角度,探讨石鼓洲两栖爬行动物种群多样性与当地植被恢复发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石人山自然保护区落叶阔叶林群落生态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法瑞学派植被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在确定群落最小面积的基础上,设置典型样地,研究了石人山自然保护区锐齿栎林、栓皮栎林、短柄枹林、山杨林等落叶阔叶林的生境特征和群落的基本生态学特征,为自然保护区管理和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开封市年际水体分布变化,选用Landsat系列多时相影像数据,在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上结合归一化水指数、改进的归一化水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以及归一化建筑指数构建光谱特征使用分类回归树、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分类方法对开封市城区的水体进行提取并分析.结果表明:基于GEE云平台和机器学习的分类,能够很好地提取出开封市城区年际水体分布变化情况;开封市城区的水体面积处于不断变化中,先减少后增加,总体上趋于增加,随着城市的发展变化,城区的景观格局发生较大改变,影响开封市水体面积产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北部黄河水量的变化以及开封市近年来正在实施的"城市双修"对水体的影响;使用随机森林分类能更好地对开封市城区的水体进行提取,提取水体的最小精度为94.6%,平均总体分类精度为96.9%,平均Kappa系数为0.954.  相似文献   

12.
古代开封城的历史就是一部城市与河流的关系史,开封的兴衰都与河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古代开封城的发展,既得益于河流,又受害于河流。一言以蔽之,河流兴则开封兴,河流衰则开封衰。  相似文献   

13.
开封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胜地。但是,与同类城市相比,开封市旅游产业在规模和效益上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当前,开封市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配套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整体宣传不到位等。对此,应深挖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完善产业链,开发多层次旅游纪念品;打造特色宣传品牌,增强开封旅游影响力;重视旅游人才资源开发,培育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从业者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开封旅游影响力,实现开封文化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北宋开封城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城市的代表,在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对中国城市特别是都城的规划发展影响重大。在主要分析市民意识的觉醒对北宋开封城规划影响的基础上,得出北宋开封城的规划建设反映了市民意识的觉醒,市民意识极大影响了北宋开封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大量城镇人口导致各大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加,高密度的城区热岛现象开始加剧。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缓解热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天津中心城区8处较大的公园绿地为实证对象,基于2013年Landsat8 ETM+影像,通过单窗算法分析其降温效应。研究表明:公园面积及植被覆盖度是热岛效应最重要的影响因子,水体比例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表温度;各公园的最大降温强度和降温距离差异较大,降温强度温差约2.72℃,降温距离相差195 m;城区面积较大的公园降温效应更明显,水体比例高于30%或植被覆盖度高于10的公园降温效应较理想;并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公园的降温效应模型。研究成果为天津中心城区及类似高密度城区的公园绿地规划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周宋代开封城市规模、商业、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并说明这些变化之所以发生在开封城,和它成为当时的漕运中心有着必然的联系。认为正是漕运的发展,使开封由区域性的地方城市逐步演变为发达的全国性都市,是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一个具有标志性的飞跃。  相似文献   

17.
开封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蕾  符燕  张小磊  马建华 《河南科学》2006,24(5):764-767
根据开封市1986-2003年经济状况与工业“三废”污染物排放量统计数据,借助EXCEL和SPSS软件系统,分析了人均GDP与工业“三废”污染物排放量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两者间的计量模型.研究发现:开封市工业“三废”污染物(如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EKC曲线均已过转折点,说明开封市工业“三废”污染状况开始向良性化方向发展.在开封市环境没有遭到完全破坏,资源没有完全耗竭时,根据研究结果,进行了“烫平”开封市工业“三废”排放量曲线走势的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赵双  高建华 《河南科学》2010,28(6):748-751
以地处中原城市群中特别地位的开封市为例,构建了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开封市当前生态城市建设的状态,并提出了注重城市管理、提高科技水平、加强环境宣传教育与基础设施建设等进一步推进开封市生态城市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北宋东京外城是在五代城墙的基础上,多次进行维修、加固,从而形成了墙体的内外结构.北宋外城平面呈菱形,应是当时"人盘"定位的结果.城墙上建有马面、敌楼、战棚等防御设施,城门分为直门两重和三层瓮城,又以拐子城围护汴河与蔡河水门,并且在外城垣与护城河之间还筑以羊马城.北宋东京外城俨然是一座军事城垒,是宋廷"守内"国策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主副中心结构是工业化中后期区域经济迈向成熟发展阶段的重要模式,开封向新兴副中心城市迈进标志着中原经济区"一主两副"(郑州为主中心、洛阳和开封为副中心)的框架结构基本形成;建设开封新兴副中心城市是带动豫东黄淮落后地区乃至整个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战略需要;开封市具有区位交通、人文、劳动力等要素资源、郑汴同城化等比较优势基础条件,具有建设新兴副中心城市的巨大潜力;应着力探索高速化的跨越发展模式、差异化的特色发展模式、现代化的高端发展模式等3条新兴发展路径;积极推进郑汴同城化,着力打造"郑-港"、"郑-汴"、"汴-港"等3条轴带,构建郑汴港金三角都市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