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业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创新必将带来一系列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的出现,进而推动人类生产力实现再一次跃升.工业互联网正在成为制造业企业发展的新赛道,一场以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为导向的新一轮工业革命已经到来.本文通过分析工业互联网发展现状,结合制造业企业工业互联网发展状况,分析工业互联网融合制造业企业创新发展进程中的困境和难点,思考并探索融合发展路径,以期促进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国务院《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指出,要通过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实体经济振兴,加快转型升级。2018年7月10日,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中国互联网大会开幕论坛上表示,工业互联网以智慧工厂为目标,促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成为数字经济的新动能和智慧社会的支柱。作为制造业大省和互联网大省,浙江率先吹响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是为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而提出的,传统酒店业受到互联网的冲击,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互联网+酒店"正是酒店业创新发展的驱动器,本文从互联网融资、互联网运营、互联网营销、互联网服务4个角度,分析互联网创新对传统酒店业的巨大影响,从酒店业的规模化、精细化、差异化和网络化4个方面提出"互联网+酒店"创新发展策略,将"互联网+酒店"作为酒店业创新发展的新理念、新动力和新目标,使得互联网与酒店业的跨界融合发展能够相互带动、共同提升,实现酒店业借助互联网达到创新业态和转型升级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4.
进入5G商用元年,5G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江西信息产业呈现融合发展的态势,但也面临融合深度和广度有待提升、两化融合的水平有待提高、融合产业生态链亟待优化、产业发展基础有待加强等突出问题。为进一步推动信息产业深入发展,建议江西把握5G融合发展的产业化方向,培育5G消费互联网新动能,推动"5G+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构建AR/VR、车联网5G应用生态,夯实"5G+"信息产业融合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工信部近日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其中"5G+工业互联网"方面的举措备受关注。工业互联网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5G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演进升级的重要方向,两者即是高科技基础设施,又是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将产生巨大的乘数效应,为实现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提供重要驱动力量。  相似文献   

6.
作为新能源产业的领军企业,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欣旺达"或"公司")近年来加快布局区块链领域,积极探索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工业互联网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助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公司搭建的"产业互联网区块链平台"(以下简称"平台")运用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建立了强大的信任关系和价值传输网络,并通过供需协同、物流协同、设备与生产协同、财税协同和产融协同等五大协同,重塑生产制造流程,帮助中小企业增效降本。  相似文献   

7.
"跨界融合"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工业设计、信息消费等产业和要素的融合,使福建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呈现出领域广、平台多、程度深的态势。要快速推进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促进福建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基本路径应是:以业态创新打造完备产业链,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以"文化+科技"促进"集成创新",全面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旅游发展文化内涵,以文化打造福建旅游品牌;文化产业与现代农业融合,以创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推动文化产业与金融对接,破解文化企业融资"瓶颈"。  相似文献   

8.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重点,跨境电子商务被视为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新引擎。"移动互联网+国际贸易"的全新组合借助移动互联网的便捷性和实时性,打破了国际贸易中的壁垒和垄断,使买卖关系变得简单,商品价格更加真实。移动跨境电子商务拓展了传统国际贸易的范围,为国际贸易的增长打开了全新路径。然而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一些新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作为数字经济社会的基础设施,区块链推动着"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变迁.对于一个区域或城市,区块链产业的发展不仅赋能当地原有产业升级,还会在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以及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过程中,带来突破性的创新.因此,积极布局并推进区块链技术产业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作为当代信息化和智能化的一种理念、方式和方法,已广泛、深入地影响和促进了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变革和发展,同时也为我国高职教育教学的模式改革与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为此,分析了"互联网+"与高职教育的融合机制,论述了"互联网+高职教育"所实现的时代变革,探讨了"互联网+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路径,以把握和实施当代高水平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网络信息化模式,为现代化国家的建设培养和造就大批高水平应用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1.
工业互联网,顾名思义就是工业+互联网,或反之,互联网+工业,对比传统非互联网模式下的传统工业,工业互联网优势明显,如德国工业4.0的导入、智能制造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无缝链接、互联网与工业联姻后节能减排的升级迭代,传统工业企业生产效率可以提升20%左右、研发生产成本可以降低20%左右、节能减排效果立竿见影。如今,我国已全面开启互联网工业的发展,诸多企业都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可以说,人们正在全面迈向工业互联网时代。  相似文献   

12.
以"互联网+新媒体",提出"内容+"的理念,推动新媒体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构建了基于大规模语义知识库的新媒体"内容+"生成系统,从语义标注增强、语义检索、融合3个维度构建数字化新媒体,为新媒体网页的标注提供了较为完整的解决方案,提高了网页检索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媒体"内容+"按需生成方法,从而推动互联网与新媒体融合的新契机,以"内容+"实现互联网业与文广产业的融合,并在融合中寻求价值提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至关重要的战略举措。为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研究尝试从宏观、产业以及微观视角提炼主要路径。首先,从数字经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转变和优化的角度提炼宏观路径,包括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构建、数字治理体系、政策协同支持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其次,从数字经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角度提炼产业路径,主要围绕农业、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展开。最后,从数字经济影响微观主体行为的角度提炼微观路径,围绕企业数字化创新、消费者数字化素养以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应用,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的研究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传统工业企业纷纷立足自身实际,通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来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以supOS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支撑,可以实现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化系统等在统一的平台下运行,达到工厂数据采集、集中控制、可视化管理、智慧化运营的目的。嘉峪关大友企业集团嘉镁钙业公司通过“三化”升级改造,建设基于supOS+工业APP模式的智慧工厂。本文论述了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建设方案和项目运行效果,相关成果对于同类型工业企业“三化”升级改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数字浙江,各擅其胜。大华让感知和智能深度融合,以快速的技术迭代和高效的供应链协同,构筑安防产业生态。作为全球领先的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运营服务商,大华股份始终坚持软硬件均衡发展,助推多领域的数字化升级。大华视频监控未来工厂以"伴随、成长"为发展理念,联通全球902家供应商,以智能安防智慧物联工业互联网平台,链动产业链上下游。  相似文献   

16.
2014年被誉为移动互联网元年,移动信息化技术发展迅速。企业的管理模式、思维和工具也正在变革和升级,传统的企业应用难以满足新时代下企业经营管理的需求,企业软件供应方必须寻求自身业务与移动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实现转型和创新发展。作为移动互联网软件行业创新企业的代表,广州市正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易信息科技")致力于运用"互联网+"创新技术,帮助客户实现业务的移动化管理和运营,提升企业反应速度和市场竞争力。正易信息科技公司设计移动快消服务解决方案,搭建移动信息化平台支撑推动企业管理创新,为促进快消品行业的管理升级和创新转型提供了方向和信心。  相似文献   

17.
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技术底座。广大中西部省份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与东部省份相比差距明显,充分借鉴东部省份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先进经验,对加快推动广大中西部省份先进制造业发展意义重大。文章选取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湖南省为例,剖析了其发展工业互联网存在本地技术创新不足、集聚发展程度不高、应用服务支撑力不强等问题,深入提炼先进省市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关键举措和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以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为统领,围绕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提升技术链,贯通产业链,做优服务链,做强人才链,大力推进四链融合,加快本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为我国中西部省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提供参照范本和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8.
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从根本上决定新型工业化进程。我国亟须扭转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从技术安全的国家战略视角,分析工业互联网先进基础技术、关键战略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等3类关键核心技术特征,剖析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创新逻辑,分类提出创新策略与路径。针对先进基础技术,选择使命驱动的“点将配兵”与价值驱动的“揭榜挂帅”相结合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牵引的补短强基路径;针对关键战略技术,选择应用驱动的多方联合协同与技术需求耦合的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相结合的融合突破路径;针对前沿引领技术,选择场景驱动的应用创新优势构建与自由探索的创新生态建设相结合的抢先卡位路径。研究结论对于推进我国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决策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我国“5G+工业互联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融合应用项目不断增加。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政府和企业应以此为契机,将“5G+工业互联网”打造成推动工业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从而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对标国际典型创新型中心城市制造业发展模式,分析上海制造业发展历程,本文重点提出了体现国家战略和高端品牌的复杂装备产业、以传统产业升级和集成化应用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产业、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5G+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新网络技术产业、以智能网联汽车为核心的智能交通产业、面向老龄化需求的健康医疗产业以及以融合化发展为特征的新一代服务产业七大新兴细分行业发展方向,为实现上海制造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