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别利用1996-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进出口贸易额和FDI在不同省份对技术创新带来的影响,即考察它们对我国不同省份(东中西地区)技术创新能力溢出的差异性,分析差异性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利用北京和上海1994—2008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FDI对两地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但存在不同的时滞,北京FDI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滞后1年,而上海FDI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时滞为2年,并且北京FDI对专利授权总量的弹性系数小于上海FDI对专利授权总量的弹性系数。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运用2003—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创新构建了吸收能力的量化方法,优化了知识生产模型的分析框架,使用空间误差模型对双向FDI溢出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检验了吸收能力在其中的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研究发现:双向FDI溢出均促进了我国区域创新水平的提升,但该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OFDI吸收能力起到正向调节效应,吸收能力能够增强OFDI溢出对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FDI吸收能力存在门槛效应,当吸收能力超过门槛值时,FDI溢出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将降低。  相似文献   

4.
外商直接投资(FDI)通过新产品分解、熟练劳动力招募、供应商培养和竞争效应等渠道对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产生影响。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通过对2000-2005年中国各省份的技术创新活动相关数据的分析发现.FDI对中国专利申请具有正向显著的影响。FDI对外观设计专利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发明型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相似文献   

5.
张唯实 《甘肃科技》2006,22(12):29-30,5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今天,FDI表现出新的流动趋势和特点,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和资本,FDI能够为中国的技术创新提供所需的资本。文章从技术创新视角分析了中国应如何调整利用外资推动技术创新以应对全球资本流动的形势,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探讨电子商务对中国外贸进出口的影响,刻画不同情形下FDI、汇率与外贸进出口的脉冲响应关系,从而得出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外贸进出口的直接与间接影响。研究表明,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中国外贸进出口增长具有显著的直接促进作用。同时,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增强了FDI和汇率等因素对外贸进出口的长期影响,并增加了FDI和汇率对外贸进出口增长的贡献率,尤其是后者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7.
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是东道国引资的主要目的之一。现阶段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引资各有特色,在向产业高级化发展过程中,FDI尤其是第三产业FDI是否存在显著技术溢出效应,这一效应是否与当地工业化水平有关。本文利用省区截面数据,对工业化基础上第三产业FDI技术溢出效应问题作了假设和验证。分析证明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对第三产业的引进效果存在正向影响。因此发展工业与引进外资可以通过相互作用,使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8.
选取美国及其44个FDI来源国(同时也是贸易伙伴国)作为样本,基于引力模型和1992-2011年的数据,检验了FDI流入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FDI流入对美国进口、出口均具有正效应。同时,FDI流入对美国出口的正效应要大于对进口的正效应,即FDI流入不仅有利于扩大进出口贸易,更有助于减小贸易逆差,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美国的进出口还受到与相关国家的GDP乘积、人均GDP乘积、地理距离、美元汇率、语言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与FDI流入一起构成了对美国进出口贸易的综合影响体系。因此,要充分发挥FDI流入对美国贸易的促进作用,还应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区域产业集群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协同互动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技术创新推进了区域产业集群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提升。技术创新与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是相互作用、共同促进。技术创新能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对区域产业集群技术层次的提升和演进产生影响,而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又会对技术创新提出更高的需求,影响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和演进的路径。通过区域产业集群的技术聚集和技术扩散加快技术辐射效应,影响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推动区域产业集群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0.
在阐明各创新组织行为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基础上,对2002~2009年我国30个省市区三大创新主体投入产出面板数据进行技术创新二次产出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各地区二次产出转化随着技术创新主体的不同而具有较大差异性,R&D在各创新主体之间的不同配置、FDI以及R&D资金的不同来源也会对技术创新二次产出转化效率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自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成为中国吸收外资最成功的城市.大量的外资流入,促进了上海市的经济技术发展.首先从基本的投资、生产模型推导出FDI与总投资之间的回归模型,再利用上海市1981年至2006年的数据分析FDI对国内投资的影响,发现FDI对国内资本产生"挤入效应".通过分析流入上海市的外资结构、上海市的外商投资形式的比例、国内投资形式比例和国内外"技术差距",来解释"挤入效应"的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与经济计量建模方法,就中国三大经济区域(即中国的东、中和西部地区)在进出口贸易、关税下调,以及各区域吸引外资的因素构成等问题上,进行计量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的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域在对外贸易乘数、国民收入构成和关税调整下,进出口规模的变化、FDI的影响因素有着各自明显的区域差异。因此,对待中国不同经济区域的发展战略应该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13.
FDI、官产学合作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FDI、官产学合作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对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1995—2008年区域实际数据,通过计量分析探讨了FDI与官产学合作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FDI、官学合作、产学合作以及官产合作是区域创新能力的Granger意义上的原因;FDI、官学合作、产学合作对区域创新能力起着显著的正面效应,其中FDI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最大;官产合作对区域创新能力没有起到预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对我国的技术溢出效应并不很明显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FDI对我国技术创新促进作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加深,科技全球化高速推进,国际技术贸易获得了持续性发展的同时也成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利用2009—2017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国际技术贸易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通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别对全样本和区域子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贸易中技术引进显著影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其中,根据技术引进的合同类别,技术开发、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等均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产生正向影响,但技术转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不够显著。此外,技术出口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显著。而国际技术贸易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企业创新技术的影响具有差异性,最后本文根据计量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Feder(1983)模型为基础构建计量模型,对苏州、宁波两地FDI在工业部门中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计量分析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苏州的FDI对内资企业的技术进步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宁波的FDI所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非常微弱。  相似文献   

17.
论FDI对西部制度变迁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对我国西部地区利用FDI的现状进行了描述 ,然后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了FDI和制度变迁的关系 ,指出FDI是影响区域制度变迁的重要因素 ,FDI在区域分布上的不均衡严重制约着西部地区制度变迁的进程。西部地区应该加快体制改革的步伐 ,改善投资环境 ,吸引FDI ,进而通过FDI带动西部地区制度变迁的进程 ,最终形成FDI和制度变迁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自直辖以来,进出口贸易总额呈加速上升的趋势。伴随着重庆市对外贸易规模的高速增长,外商直接投资也逐年递增。因此,研究FDI的变动对重庆市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回顾FDI与对外贸易相关理论,结合重庆市利用FDI与出口贸易结构的现状,利用1990—2012年度重庆的FDI及对外贸易数据,通过构建模型,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成模型对FDI与重庆市出口贸易结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FDI对出口贸易总额和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影响是显著的,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全球金融危机主要通过进出口贸易途径、FDI途径以及汇率变动的途径对河北省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由于河北省经济发展对外依赖程度较低,金融危机对其直接影响不甚明显。河北省应充分抓住欧美很多大企业放松对我国高科技产品及新技术出口限制这一有利时机,结合产业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融合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为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构建技术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的理论模型,基于314家中国企业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技术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均提升企业绩效;技术能力的内部匹配中,只有调节作用提升企业绩效,平衡关系对企业绩效无显著影响;技术能力与领导风格之间存在匹配关系,技术吸收能力与交易型领导风格相匹配,技术创新能力与变革型领导风格相匹配。环境竞争性有利于技术创新能力产生绩效,而不利于技术吸收能力产生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