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经剪贴     
正1世行宣布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2.9%根据世界银行1月7日发布的2016年1月期《全球经济展望》,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增长乏力将拖累2016年全球增长,该行宣布下调今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根据报告,该机构将2016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下调至2.9%,去年6月份时的预估值为3.3%。世行表示,去年的世界经济增长了2.4%,弱于去年6月份时预计的2.8%,也低于2014年的2.6%。报告预测发展中经济体2016年增长4.8%,低于此前的预测,但高于2015年4.3%  相似文献   

2.
《世界博览》2009,(4):16-16
联合国1月16日在北京发布的《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地区分析指出,中国仍然是东亚以及全球经济的增长动力,但与欧洲和美国的贸易衰减将会使以中国为首的大部分亚洲经济体发展减缓,因此中国需要新的经济战略来维持增长。  相似文献   

3.
言论     
正[联合国报告预计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长超过3%]联合国5月17日发布的一项报告预计,2018年和2019年世界经济均可增长3%以上,超过先前的预期,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强劲以及投资条件普遍有利。——凤凰财经[英媒:美国西部对决中国东部,谁会赢?]英国媒体研究分析称,世界10大网络公司中的9个和20大网络科技公司中的18个来自于两个地区——美国西海岸(硅谷与西雅图)和中国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发展呼唤积极和科学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3月25日,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人口司在纽约总部发布了<世界城市化展望2009年修正版>.报告显示: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居世界第一,城市化比例在过去的30年间增长了1倍多,从1980年的19%跃升至2010年的47%,预计至2025年将达到59%,中国正经历着社会的重要转型.  相似文献   

5.
赵萌 《世界知识》2023,(9):56-57
<正>联合国人口基金会4月19日发布的《2023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显示,到今年年中,印度人口将达14.286亿,从而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自1950年联合国开始统计人口数据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的人口快速增长始于20世纪下半叶,每年增长近2%。2011年,印度人口达12.1亿。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显示,印度人口数量未来还将继续增加,2050年或达16.7亿,2064年达到峰值。此外,印度人口结构呈现年轻化特征。统计数据显示,印度人口的年龄中位数为28岁,超过40%的印度人在25岁以下。  相似文献   

6.
财经剪贴     
<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3.3%上调中国增速预期至6.3%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4月9日发布了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3.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报告中说,受全球贸易形势紧张、金融环境收紧、政策不确定性上升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增长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减速。但同时预测,全球经济有望在2019年下  相似文献   

7.
商业前沿     
世行: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4%,中国7.9%世界银行在最新发布的2021年1月期《全球经济展望》中称,假设2021年大规模推广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同时,世界银行在《全球经济展望》中称,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在2020年收缩2.6%之后,预计将在2021年将增长5%,其中中国将增长7.9%。  相似文献   

8.
财经新闻     
1.2008年1月9日,世界银行公布的《2008全球经济展望》报告认为,受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降温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将放缓,预计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3.6%,  相似文献   

9.
财经剪贴     
<正>IMF再次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24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将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上调0.1和0.2个百分点至6.7%和6.4%。这是IMF今年第三次上调中国2017年经济增长预期。IMF指出,此次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主要是考虑到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表现强劲,并且未来有望继续获得财政支持。IMF认为,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今明两年增速预计分别为3.5%和3.6%,与4月份预测值一致。报告预计,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今年经济增长4.6%,比4月份预测值高出0.1个百分点,明年增速预期维持在4.8%不变。  相似文献   

10.
财经剪贴     
正1 IMF下调今明两年世经增长预期贸易局势紧张成主要威胁在10月8日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2018及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由3.9%下调至3.7%。该组织称,贸易局势紧张将对世界经济复苏造成严重不利影响。在最新报告中,IMF预计2018年发达经济体增速为2.4%,其中美国经济增速为2.9%,欧元区经济增速为2%,日本经济增速为1.1%。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2018年增速预计为4.7%,其中中国今年经济增速预期维持在6.6%  相似文献   

11.
常华 《科技智囊》2014,(11):20-22
<正>各机构预测: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在2.5%—3.5%之间联合国贸发会议:今年全球经济增长2.5%至3%9月8日,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发布《2014年贸易与发展报告》称,2014年全球经济预期增长2.5%至3%。据《2014年贸易与发展报告》,2012年和2013年世界产出增长率均增长约2.3%,2014年的增长预期将略有改善。报告预测,整个发展中经济体很可能会重复过去儿年的业绩,增长率在4.5%到5%之间。在这一组国家中,业洲和撒哈拉以南国家的增长率将超过5.5%,而北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  相似文献   

12.
常华 《科技智囊》2015,(2):22-24
<正>2014年,世界经济增速再次低于预期,仅比201 3年的2.5%略微上升至2.6%,延续了近年来的低增长格局。2015年的增长前景也不乐观,预计将小幅增长至3%,至2017年之前,午均增长率约为3.3%。全球经济日益两极分化1月13日,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指出,脆弱的全球经济复苏面临风险,许多大型发展中经济体的活力比过去有所减少,因此,世界银行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测。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综合国力与世界大国的差距迅速缩小。尤其是近年来,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的同时,中国经济“一枝独秀”。有道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由于出口的强劲、需求的巨大,世界越来越感受到“中国制造”或“中国因素”对国际市场的冲击。于是乎,一波接一波的“中国威胁论”汹涌而至。2003年4月,世界银行的《全球金融发展》报告指出,中国日益成为东亚地区经济的发动机。2004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穴IMF雪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认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令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大受裨益。联合国贸易与…  相似文献   

14.
青松 《科技智囊》2006,(2):8-17
岁末年初,中国经济又到了盘点与展望的时候。近期,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发布了《2006中国经济十大预测》报告,该报告在全面回顾与总结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情况基础上,对2006年中国以及世界经济增长情况进行科学预测,展望新的一年中国各个行业的发展趋势等,具有极高的信息参考价值。本文从为企业决策者服务的角度出发,撷取该报告中相关观点及数据。一方面,通过回顾2005年中国国内消费、投资、外贸增长特征,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取向;另一方面,展望2006年国内外宏观经济增长态势及中国各行业发展趋势,帮助企业警惕风险、抓住机遇、开拓市场。  相似文献   

15.
财经剪贴     
《世界知识》2023,(8):10-11
<正>1世界银行将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5.1%3月30日,世界银行发布2023年4月期《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5.1%。报告称,得益于中国的不断开放和经济活动的大幅反弹,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将超过此前预期,报告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从去年10月预测的4.5%上调到5.1%,较世行今年1月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所预测的4.3%,上调了0.8个百分点。此外,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发展中经济体2023年的经济增速将从去年的3.5%回升至5.1%,高于去年10月预测的4.6%。不过,报告同时指出,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经济体今年面临多个下行风险,包括全球增长放缓、大宗商品涨价等。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全球有44国被公认为内陆国家,中亚地区是内陆国家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但无论是从经济空间还是全球价值链来看,中亚都属于"边缘地带",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据世界银行最新《全球经济展望》报告统计,2021年全球经济预计增长5.6%,中亚地区预计增长3.3%。这个预期低于拉美,与南亚持平,高于中东、北非和撒哈拉以南地区。  相似文献   

17.
《世界博览》2010,(5):13-13
2010年1月,联合国发布了《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认为2010年全球经济复苏的力度仍将不够强劲,就业前景依然暗淡,通货膨胀将保持在低水平。报告说,世界经济正在复苏,但复苏并不平衡,持续增长的条件仍然很脆弱。在主要发达经济体,信贷状况仍然紧张,许多主要金融机构需要继续降低金融杠杆率及调整资产负债表。许多国家的内需回升还只是初步的,远没有达到自我维持的程度。经济复苏大部分是由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强大的财政刺激支撑,以及全球库存的周期调整作用。不少国家消费和投资需求依然疲软,失业率继续上升,产能大量过剩。  相似文献   

18.
受2020年末新冠疫苗开始大规模接种和主要经济体经济形势回暖的利好影响,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经济也呈现复苏迹象。世界银行2021年1月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将2020年拉美GDP增速从-7.2%上调至-6.9%,同时将2021年GDP增长率也上调至3.7%。  相似文献   

19.
仝伟 《科技潮》2013,(1):13
日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2年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显示,尽管全球经济仍然表现欠佳,但2011年全世界知识产权申请量继续出现强劲增长。按专利申请受理数量来计算,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继2010年超过日本特许厅之后,在2011年又超过美国专利商标局,成为世界第一大专利服务机构。而在2011年之前的100年中,只有德国、日本和美国3个专利局曾经占据过世界最大专利局的位置。(2012年12月13日《科技日报》)  相似文献   

20.
<正>2023年2月22日,俄罗斯国家统计局宣布,2022年俄国内生产总值(GDP)较上年下降2.1%。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2023年1月31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把对俄2022年GDP增速评估从去年4月份的-8.5%调高到-2.2%,并预测2023年俄经济增长0.3%。这一结论印证了,俄经济具有韧性,美欧制裁未达预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