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是故扈,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这句话的原意是:《周易》的兴起,大概是在中古时代吧。作《周易》的人,大概充满了忧患意识吧!所以说履,这是德性的基础;谦,是握住德性的把柄;复,是德性的根本;恒,是德性的加固;损,是德性的修补;益,是德性的扩充;困,是德性的辨  相似文献   

2.
正屡,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困.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迁;巽,称而隐。这句话的原意是:屡,和悦而践行;谦,尊让而光大;复,微小而能辨于物;恒,(遇事)杂乱恒守而不厌倦;损,(减损私欲)起初难而后来易;益,增长宽裕而不摆设(夸耀);困,穷困而通达;井,居其所而迁德于民众,巽,名著于世,而隐藏不露。  相似文献   

3.
小易 《科技智囊》2009,(3):75-75
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这半句是对“谦”的内在含义的延伸,也是孔子对“谦”卦九三爻的爻辞“劳谦,君子有终,吉”的引申理解。还是先看运半句的字面意思,用白话直译过来是:德讲的是盛,礼讲的是恭,谦讲的是表达恭敬表明自身存在的位置。关于这半句的解释有很多版本,有的是这样解释:德是称其有盛明的德行,札是说其恭敬,谦虚就是表现恭敬以保存他的职位的了,《周易正义》里孔颖达往疏云:谓德以盛为本,  相似文献   

4.
王安石易学的特点是以礼释《易》,他在《九卦论》中将礼看作是九卦的核心,认为礼是君子行之成。郑玄也曾以礼释《易》,但他侧重于用具体的礼制、礼仪解释卦爻,而王安石注重礼之精义,他认为章句传注之学忽略精义,这导致圣门之学不传、异端之学四起。王安石还认为礼是德得以体现的方式,内在德性需要通过外在之礼才能彰显。他进而论述了道与仁义礼智的关系,强调道需要通过德才能体现,德表现为人之仁义礼智,以此他反驳了将道看作是神秘实体的思潮以及韩愈以道德为虚位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正>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这句话的意思是:乾,是天下最刚健者,其德性常常是平易,而作为崇山峻岭。坤,是天下最柔顺者,其德性常常是简约,而作为坑坎险阻。此句话中,"德行"是指功能与效应而言。又有注解,"德"是善美、正大、光明、纯懿之称;"行"是常规、规律之意;"恒",永久不变的,固定的。系辞有云:"乾以易知,坤以简能",乾卦刚健,所以容易,然后稍有偏差,立即"知险";坤卦柔顺,所以简单,然后一遇状况,立刻"知阻"。  相似文献   

6.
小易 《科技智囊》2014,(12):73-73
<正>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耦。这段话的原意是:阳卦多阴爻,阴卦多阳爻,原因何在?阳卦以一阳即奇为主,阴卦以一阴即耦为主。阳卦多阴:阳卦多阴爻。如震、坎、艮为阳卦,皆由一阳二阴组成。阴卦多阳:阴卦多阳爻。如巽、离、兑为阴卦,皆一阴二阳组成,阳爻多于阴爻。本来阳卦适宜阳爻居多,阴卦适宜阴爻居多,为何情况恰好相反,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呢?这是以奇偶来论的。阳卦奇:阳卦一阳二阴,以一阳为主,故日一阳为奇。阴卦耦:  相似文献   

7.
《易经》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道德箴言,对于儒家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对《易经》中的父子、夫妇、朋友、君臣等人伦关系,对传统伦理中的仁、义、礼、信、谦、节、恒、和悦、敦厚、中行、无妄等德目,结合卦爻辞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8.
《周易》之德的词句,在64卦卦辞中没有直接出现,仅见于4卦爻辞中5处,所涉及"德业"、"品德"、"恩德",都关乎周人的道德修养和内在德性,已经展示出周人"德"的观念的生成。《周易》之德词句在《系辞》、《卦·象曰》、"乾坤"《文言》和《爻·象曰》中增多的现象,体现了孔子"十翼"对《周易》研究的理论性发明。阅读《周易》之德论,笔者大致分为自强之德、宽厚之德、内省之德、谦下之德、节用之德、重民之德、执政之德等六大德目。  相似文献   

9.
小易 《科技智囊》2011,(4):57-57
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与贡这句话可以分作两部分来解读,前两个半句谈到了"蓍"和"卦",这是"取卦"的两个关键要素,若要卜卦,离不开蓍草,也自然形成卦象;后一个半句谈到了六爻之义,这属于"解卦"的范畴。先来看"蓍之德",其中的关键点是"德"字。何为德?  相似文献   

10.
<正>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这段话的原意是:断削木头作为杵,挖掘地面形成臼,臼杵的便利,万民得其助益,这大概取象于《小过》卦。逐字来看,"断"就是截断;"木"就是树木;"杵"是指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木棒,类似锥形,是舂米或捶衣用的木棒;"掘"是刨、挖的意思;"臼"是舂米的器具,中间凹下;"济",就是有益。从卦象看,《小过》下艮上震,下艮为土,上震为木,互体又有巽,震为动,巽为木,艮为手,有手持木而动、向下而止,即舂米之  相似文献   

11.
《周易》通过打通天道与人道,为人道之“德”找到了形上学根基,并通过九卦的三陈建立了由内而外、由个人而天下的完整的“德”论体系。“德”不仅是沟通天人的桥梁,而且是谛造君子和天下得平的途径。透过《周易》的占筮形式和思辨语言,可以发现其核心是在表“德”。  相似文献   

12.
<正>这句话的原意是:三爻与五爻有相同的功用,但爻位不同:三爻多凶险,五爻多功绩,这是位之贵贱等级造成的。三五阳位,若以阴柔处之,则危险,若以阳刚居之,则能有胜算吗?这一节,继续讲中爻中的"三爻"与"五爻"。"三与五,同功而异位",同功,三与五同互一卦,同样具有阳刚的功能属性。异位,位置不同,一个在三、一个在五,却有天地之别,三失中在内卦,是下卦之级,在臣下之位,属于偏位、卑贱之位;五居中在  相似文献   

13.
<正>《易》曰:"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囊,凶。"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将至,要其可得见邪?"这句话的原意是:《周易》说:"被石头所困,又有蒺藜占据,入于宫室而看不到妻子,凶。"孔子说:"不该遭受困危的事却受到了困危,其名必受羞辱;不该占据的而去占据,其身必有危险。既羞辱又有危险,死期将到,妻子还能见到吗?"这段话说的是困卦六三爻的爻辞。展示的情境是一个陷于困境的人,前方有坚硬的巨石拦住道  相似文献   

14.
<正>这句话的原意是:其只见初爻时难以知晓,其上爻出现时则容易知晓,因为具备了卦的本末。初爻之辞以拟事物开端,上爻之辞则象征事物之结局。这段话主要讲的是"初爻"和"上爻"的性状、关系、喻义。首先,"初爻"和"上爻",分别代表事物的开始与结束,也可以理解为原因和结果、征兆与结局。一头一尾、一本一末,抓住两端,是我们断卦、卜卦、用卦的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春秋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面对这种时境,坚持依礼而行,以礼救世,《论语》中就具体的记述了孔子对“礼”的一些观点。在对《论语》中“礼”的集注的基础上采用整体结构分析的符号方法与具体文化语境分析的方法,按照《论语》中对“礼”的源起、发展这一流动过程来进行分类,在集注的基础上对“礼”加以解读,以期望接近孔子的原意。按照《论语》中对这一流程的记载,大致可分为五个方面:一是礼之因革;二是礼之本;三是礼一乐一仁;四是礼之规定;五是礼之实践。  相似文献   

16.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者也。从这句开始进入《系辞》上传的第三章。彖辞,说的是象,进而言之说的是卦,尤专指一个卦的卦象。彖辞是从象的角度对一个卦进行的总说明,即用文字的形式把一个卦的总体形象提纲挈领地描述出来,框定一卦的结构,阐明一卦的位置;爻辞,说的是爻变。爻是卦的组成基础,一个卦共分六爻,而卦与卦之间的不同即由爻的位置不同所致。一卦六爻之间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就喻示着爻与爻之间的千变万化。如果把一卦所指比拟为一个系统的话,那一爻则为其中一个子系统,爻辞就是说明这个子系统的变化情况的。  相似文献   

17.
正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八卦以卦象告知,卦爻辞以实情说明,刚柔爻画互相杂居,而吉凶因此可以显现。先看第一句话:"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这句话中: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用在自然界分别代表了"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个大现象;"象",卦象、卦画;"爻彖",爻辞与卦辞;"情",真情、实情,既可理解为事物的真实情况,也可理解为解读卦象之人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8.
周王祭礼文化独特特征是以祭祖为主。形成这一独特特征的心理困素有三个方面:一是灵魂不死心理,这是周王祭祖最重要的心理基础;二是孝道心理。这是在灵魂观念基础上诞生的周王祭祖的又一C理困素。三是利用祭祖来加强其统治地位,愚弄劳动人民,这是周王祭祖的潜在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9.
儒家音乐思想中蕴含着浓厚的伦理道德意识,其内容主要是以"德"为基础的为人之道、待人之道的礼乐观,"礼"通过伦理来约束、影响人们的道德行为,而"乐"则是通过一定的"美"的形式,陶冶人的道德情感,影响人的道德意识。礼乐相辅相成,两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20.
《敬語の指針》将日语敬语重新分类,其中变化最大的是将自谦语细化为自谦语I和II。文章从两类自谦语的概念入手,对"敬"与"礼"的区别、补语敬语与听者敬语的区别及"お/ご…いたす"的双重属性等三个方面对其应用深入解析,同时指出了自谦语II有郑重语化发展趋势,以及应将"お/ご…いたす"归属于新的分类——复合谦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