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采用了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凉水和丰林地区的两个红松种群的74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13个随机引物共检测到103个可重复的位点,其中82个具有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比分别为73.79%和71.84%.Shannon信息指数和Nei指数的统计结果都表明,红松的遗传多样性凉水种群大于丰林种群。红松种内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种群内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2.
采用了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凉水和丰林地区的两个红松种群的74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13个随机引物共检测到103个可重复的位点,其中82个具有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比分别为73.79%和71.84%.Shanron信息指数和Nei指数的统计结果都表明,红松的遗传多样性凉水种群大于丰林种群,红松种内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种群内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庙台槭(Acer miaotaiense P.C.Tsoong)自然居群的遗传结构和种内遗传多样性。方法 选取20条RAPD随机引物对3个庙台槭居群的39个个体进行PCR扩增得到一系列0,1数据,用Popgen32,AMOVA和SPSS 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条引物共检测到128个RAPD位点,庙台槭物种水平的多态性位点比率为53.13%,居群水平的多态位点比率分别为秦岭中段南坡居群42.90%,中段北坡居群18.75%,秦岭西段居群32.78%。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显示3个居群的个体有以彼此为中心的聚集趋势。庙台槭居群间基因流大小仅为Nm=0.7036。结论 庙台槭具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尤其是在居群水平上;庙台槭居群间已发生了强烈的遗传分化;庙台槭居群间的基因流很小,遗传漂变和随之而来的近交可能是刻划居群遗传结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外来入侵种空心莲子草的RAPD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方法,对8个居群空心莲子草Agasicles hygrophila的遗传多样性及分化程度进行分析。10条随机引物扩增出99个可分析位点,多态位点百分比为36.3%。POPOGENE分析发现,空心莲子草居群平均水平的多态位点百分比为26.2%,Nei’s基因多样度为0.0906,Shannon信息指数为0.1609,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居群间遗传分化比例为30.88%,居群内遗传分化占69.12%;居群间基因流为1.1189。结合居群遗传多样性及UPGMA聚类分析表明,镇江及南京地区是空心莲子草遗传变异程度最高的中心区,应该作为外来种空心莲子草防治及根除的重点地带,防治的最有效措施是加强对其无性繁殖体临近传播、蔓延和扩散途径的阻断。  相似文献   

5.
以上海市狭叶小羽藓居群为实验材料,测定不同居群植物体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标记技术(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对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染下的小羽藓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04个检测位点中发现94个多态性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1.35%,总的居群的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682,Shannon指数(I)为0.4108,小羽藓种群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总的遗传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5591,居群内遗传分化系数(协)为0.1182,居群间的变异程度远远大于居群内的变异程度.将各个样点居群的Shannon信息指数同重金属含量做相关性分析得出,Shannon信息指数的增加同Cr含量呈明显正相关,表明Cr胁迫对小羽藓种群的遗传分化有较大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庄河仙人洞红松人工林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ISSR技术,对庄河仙人洞红松人丁二林的30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筛选出14个ISSR引物的扩增,共检测到90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为57个,多态位点比率(P)为0.6333.经统计分析:庄河仙人洞红松人工林的Nei指数为0.2598,Shannon指数为0.3627.与其露水河红松人工林的遗传变异对比,庄河仙人洞红松人工林保存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油蒿种群遗传分化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对油蒿(Artemlsia ordosica Krasch.)的5个种群进行了研究.用15个随机引物扩增出297条清晰谱带,其中285条为多态性谱带.利用POPGENE 32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如下:(1)油蒿有着丰富的遗传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率达96%,各种群多态位点百分比在84.6%~90.9%之间.(2)油蒿的种群间分化较小Gat=0.1364,86.36%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各种群的遗传一致度都在96%以上(3)聚类分析显示,地理分布近的种群被聚到了一起,反映了油蒿种群的遗传分化和地理距离有着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双棘黄姑鱼人工繁育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22个随机引物对双棘黄姑鱼人工繁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共检测出248个位点,其中有104个多态位点,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41.9%;其个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L为0.0657,平均相似系数S为0.9343,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H0为0.2829.通过与其他一些鱼类的RAPD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对双棘黄姑鱼人工繁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进行了分析评估,文中同时就人工繁育及鱼类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9.
中国水仙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方法对中国水仙主要栽培品种及不同的生态类型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从98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6个有效引物,共扩增出120条DNA带,其中多态位点39个,占32.5%。相对其他作物,中国水仙遗传多样性水平偏低。中国水仙遗传多样性贫乏可能是现有中国水仙品种稀少的重要原因。用UPGMA法对各样品间的Nei氏相似性系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崇明水仙与漳州水仙亲缘关系十分密切,平潭水仙与漳州水仙亲缘关系相对较远。平潭水仙和崇明水仙各居群内的遗传分化很小,而漳州水仙居群内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以栽培品种看,单瓣水仙与重瓣水仙亲缘关系密切,“金三角”与单瓣水仙、重瓣水仙两者的亲缘关系较远。基于研究结果,提出采用新技术引进新种质选育水仙新品种的思路和保护中国水仙资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调查了昆明西山野生蘡薁葡萄(Vitis bryoniaegolia Bge)的分布特征,并利用RAPD分子标记对其5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采用5个RAPD引物扩增,共产生71条DNA条带,其中多态条带68条.在物种水平上,蘡薁葡萄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95.7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3442,Shannon's多样性信息指数(Hsp)为0.5100;在群体水平上,PPB差异较大(35.21%~84.51%),平均值为60.85%,H平均为0.2234,Ho平均为0.3305.各群体间的Nei's遗传一致度(I)范围为0.7171~0.9489.基于Nei's遗传多样性分析得出的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Gst=0.3269,表明西山蘡薁葡萄的遗传多样性主要来源与群体内而不是群体间.Mantel检测发现,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和物理距离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r=0.981,P=0.019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小兴安岭地区3种典型原始红松林下土壤nirK型反硝化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探索影响原始红松林土壤nirK型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的关键土壤理化因子。【方法】在黑龙江省伊春市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内采集3种原始红松林(云冷杉红松林、椴树红松林和枫桦红松林)林下土壤样品,提取土壤微生物总DNA,PCR扩增反硝化过程中的关键酶——硝酸盐还原酶的编码基因nirK高变区片段,采用Illumina MiSeq技术对其进行测序,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nirK反硝化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结果】共获得3种林型土壤nirK型基因的848 312条有效序列,761 912条优质序列,平均长度为320 bp。3种原始红松林土壤nirK型反硝化微生物分属于三界(细菌、古菌和无明确分类地位)。3种林型土壤中均含有大量未被鉴定的nirK型基因序列,在已鉴定的nirK型反硝化微生物中各林型均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主,核心菌属为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红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onas)、固氮螺菌属(Azospirillum)和伯霍尔德杆菌属(Burkholderia)。α多样性分析显示:3种原始红松林nirK型反硝化微生物的4种α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Ace指数和Chao1指数)没有显著差异。但β多样性分析显示:3种林型土壤nirK型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显著(R=0.25,P<0.05)。Metastats分析表明:3种林型土壤中丰度存在显著差异的是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土壤铵态氮和全氮含量是显著影响林下土壤nirK型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组成的主要理化因子(P<0.05)。【结论】3种原始红松林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没有对nirK型反硝化微生物的α多样性指数产生显著影响,但导致β多样性差异显著,其中铵态氮和全氮含量是显著影响3种原始红松林土壤nirK型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组成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2.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四川省攀枝花苏铁自然保护区的攀枝花苏铁自然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对采集的48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筛选出13个扩增条带清晰的引物,共检测到104个清晰位点,其中多态位点94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0.38%.平均每个引物扩增条带为8条.结果表明,攀枝花苏铁在居群内水平上仍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对其居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可为攀枝花苏铁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三角洲柽柳群体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黄河三角洲主要优势树种之一柽柳(Tamarix chinensis)3个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结果表明:26条随机引物扩增出105个可分析位点,多态位点百分比40.07%,Nei的基因多样度(h)为0.4061,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5917,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0507,基因流值为9.3564。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在总遗传变异中,群体间遗传变异占7.17%,群体内占92.83%。说明柽柳物种内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群体间基因交流频繁,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鲵5个野生种群的A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FLP技术对中国大鲵四川、贵州、湖北、陕西及河南五个野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水平进行了评估。9对引物组合在5个野生种群中共扩增出507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354。多态位点比例(69.82%)、香农信息指数(0.362 9)和基因多样性指数(0.241 4)等参数均较高,显示中国大鲵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为丰富。AMOVA分析发现,中国大鲵遗传多样性绝大部分位于种群内(97.94%)。种群间遗传分化较弱(Фst = 0.021,P<0.001)。根据种群间遗传距离构建的UPGMA树基本依照流域进行聚类,结合化石证据,推测中国大鲵由北向南进行扩散。  相似文献   

15.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Gaozhou wild rice analyzed by SSR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LOCATED AT 21°42′34″―22°18′48″N AND 110°36′48″― 111°22′45″E IN THE TRANSITION REGION FROM SOUTH SUB- TROPICS TO NORTH SUBTROPICS, GAOZHOU WILD RICE (GWR) IS COMMON WILD RICE (ORYZA RUFIPOGON GRIFF.) AND THE WIDEST WILD RICE POPULATION IN GUA  相似文献   

16.
海伦兜兰(Paphiopedilum helenae)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本研究利用EST-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广西海伦兜兰的5个居群(71个样品)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旨在为该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海伦兜兰具有中等遗传多样性,多态位点百分比(PPB)为90%-100%,期望杂合度(He)平均值为0.451,香农信息指数(I)平均值为0.801。海伦兜兰绝大多数(93%)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内,仅有7%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间,居群内的遗传变异大于居群间的变异,基因流(Nm)平均值为4.916。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主坐标分析(PCoA)和Structure分析结果表明,聚类并未严格按照地理位置划分,广西邦亮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靖西市(JX)和龙州县下冻镇春秀村(LZ)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应作为海伦兜兰重点保护单元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南京椴(Tilia miqueliana)为江苏省重要的乡土树种,野外资源稀缺。南京椴野外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探索,可为资源保护、品种选育及遗传改良提供依据。【方法】 以南京椴5个天然群体[江苏宝华山(P1)、牛首山(P2)、安徽皇藏峪(P3)、安徽蜀山(P4)和浙江天台山(P5)]93个体为实验材料,选用15对多态性EST-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 ①用15对引物共检测等位基因数(A)总和为96,平均值为6.4,四倍体基因型(G)和四倍体特异基因型(Gi)总和分别为441和251,特异基因型比率(R1)和种质鉴别率(R2)均值分别为45.73%和17.99%。②在5个群体中,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Aloc)和四倍体基因型丰富度均值(Gloc)分别为5.50±2.43和9.41±4.29;平均观测杂合度(Ho)和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61±1.43和0.62±0.14。参考各群体GlocHe值,确定遗传多样性较高的群体为P1和P3。③群体间遗传分化较小,遗传分化系数(Gst)仅为0.030;AMOVA分子变异分析显示,群体多样性水平变异来自于群体内(96%)。④聚类和遗传结构Structure分析显示,5个群体可划分为2组(组1包括P1、P2和P5;组2包括P3和P4)。Mental检验结果表明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无显著相关。【结论】 南京椴群体均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宝华山群体和皇藏峪群体多样性较高,群体扩张可能是以这两个种群为中心,经人类活动迁移至其他区域。但南京椴群体间未形成明显分化,主要是由于植株寿命长,群体缺乏自然更新,加之群体间存在人为种子传播。因此,本研究提出通过建立隔离区,明确优先保护群体、加大植株异交,并采用人工繁育及种质回迁的方式保护南京椴野外群体。  相似文献   

18.
利用RAPD技术对采自我国8个省份的9个罗布麻野生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8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7条引物,共扩增出157条带,其中多态性带108条.物种水平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68.7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296,Shannon’s多态性信息指数I为0.3390.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8841,即11.59%的遗传变异来自于居群内,88.41%的遗传变异来自于居群间,居群间的遗传分化水平远高于居群内.居群间遗传距离与聚类结果显示各居群间的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不完全相关.针对现有罗布麻的遗传多样性现状,建议加强对现有自然居群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2007年7中旬~8月上旬对广西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蝽类昆虫资源进行调查.结果共采集标本6科46种;多样性指数为3.01811;6个样点间蝽类类似度并不算高,最高的仅0.35,为中等不相似;最低的为0.0714,为极不相似.这主要受各样地的地理气候因素及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人为因素也起了一定作用.优势种为白翅赭缘蝽、硕蝽、比蝽.农林生产中,应多注意有害蝽类的防治,尤其是危害农田、经济种植区的有害蝽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Wolf spiders are predators in large quantities in the fields. How wolf spiders keep their dominant species status under long-period pesticide force?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eight geographical populations of Pardosa pseudoannulata were used as materials to test the influence of geographical habitats on their genomic DNA polymorphism. The RAPD pattern showed polymorphic variations among and within different populations. Total 84 bands amplified by 10 random primers, of which 62 (73.81%) are polymorphic, were generated from 55 individuals of eight geographical populations. Meanwhile, Shannon’s index (Ho= 0.5177) showed a rich genetic diversity of P. pseudoannulata, and most of the genetic variation (64.24%) was found within populations.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it is the climatic variation (such as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etc.) that results in adaptive eco-geographic differentiation, and it is the long-period pesticide force that speeds up the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of P. pseudoannulata which changed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