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6年1月上旬,广州钢铁厂职工在厂区内开挖工程中发现,于离地面13米深的红层中有一窝恐龙蛋化石。我校地质专业和市博物馆、省地质局等的有关人员立即进行了现场调查,并对标本作了初步鉴定。由于厂房掩盖,地表露头不清楚。根据化石产地附近的ZK_12钻孔资料,对化石一段地层的岩性、层序、化石层位概述如下:第四系砂质亚粘土厚4.85米不整合2、暗紫红色钙质粉砂岩及含砾粉砂岩,中夹薄层纤维石膏,底部夹8层厚8—24厘米的浅夹色钙质粉砂岩。厚112.37米恐龙蛋化石产于此层下部100米的暗紫红色含砾粉砂岩中。1、砖红色含砾粉~细砂岩与砾岩、砂砾岩互层。砾石成份主要有脉石英、石英岩、砂岩及花岗岩,并含少量灰岩砾石。砾石呈棱角状。岩层夹薄层纤维石膏。厚71.16米以下仍为红层。对收集的恐龙蛋化石标本经初步鉴定属于如下两种类型:园形蛋一窝,已取回完整的蛋7个,仍胶结于岩石中的有5个,其中两个只保存一部分。此外,还有属于同一窝的蛋皮一批。蛋壳外观呈园饼形,正面观近园形,侧面观呈厚纺锤形。壳内面不甚光滑,表面为浅丘点状。壳的厚度变化相差很大,壳厚范围在1.00~2.55毫米之间,平均1.73毫米。蛋壳长径从90.15~103.00毫米,横大径83~94.5毫米,横小径从54.0  相似文献   

2.
文介绍在上杭县庐丰发现的两个中石炭统剖面,并划分为林地组和黄龙组两部份.林地组为陆相碎屑岩,厚度344—369米,中上段以植物化石 Rhodeopteridium chinghaiense—Neurop- teris gigantea组合为特征.据此,我们提出林地组的主体应属于纳缪尔期的新见解.黄龙组以白 云质灰岩和晶质灰岩为主,底部为铁泥质凝灰质角砾岩及碎裂硅质岩,或相变成铁矿层(马坑式铁矿 的主矿体),厚度75米.含两个蜒类化石带,即下部的Profusulinella带及上部的 Fusulina带, 时代为中石炭世晚期. 庐丰的中石炭统发育良好,层序完整,化石丰富,可作为福建省的典型剖面.  相似文献   

3.
随着恐龙日益家喻户晓,“化石”这个名词也时常被人们提起:恐龙化石、恐龙蛋化石、恐龙脚印化石……。除此以外,还有象化石、鱼化石、珊瑚化石、植物化石等。什么是化石?南京大学出版的《古生物学》中定义:“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代生物遗体和生活遗迹。”古生物死亡后,它们的身体或活动的遗迹被埋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而被石化,体内的有机物逐渐被周围的矿物质取代,最后变成  相似文献   

4.
井研—犍为地区麦地坪组—筇竹寺组是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页岩气勘探的重要阵地,但沉积特征研究相对薄弱。通过岩心描述和测井资料分析对研究区麦地坪—筇竹寺组进行沉积相特征分析及总结。麦地坪组发育深灰—灰黑色磷质细晶白云岩、灰黑色—黑色含粉砂质页岩与硅质磷块岩互层,硅质结核及水平层理发育,顶部见灰色—深灰色岩屑石英粉砂岩与灰黑色粉砂质泥岩互层,泥岩与粉砂岩突变接触,发育冲刷面、包卷层理、泄水构造以及粉砂岩中的泥粒定向排列,为典型重力流沉积;筇竹寺组发育灰黑色—深灰色页岩、粉砂质页岩与灰色—深灰色钙质细粒岩屑砂岩、灰质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不等厚互层,块状及水平层理,顶部见波状层理和小型交错层理,黄铁矿发育,三叶虫和高肌虫化石发育。建立了2个三叶虫化石带:尖头遵义盘虫(Tsunyidiscus acutus)—阎家寨遵义盘虫(Tsunyidiscus yanjiazhaiensis)带和始莱得利基虫(Eoredlichia)—武定虫属(Wutingaspis)带,以及3个高肌虫化石带:梁山虫(Liangshanella)—小遵义虫(Tsunyiella)化石带、峨眉虫(Emeiella)—粗脊昆明虫[Kunmingella(Validocostatella)fusulus]化石带和朵氏昆明虫(Kunmingella douville)—卵形川滇虫[Chuandianella ovata(Lee)]—简单虫(Mononotella)化石带。研究区受兴凯地裂运动控制,位于坳拉槽西侧缓坡带中,为陆棚相沉积。识别出浅水陆棚、深水陆棚和坳拉槽3个亚相,以及滩坝、砂泥质浅水陆棚、浊积砂、砂泥质深水陆棚、泥质深水陆棚和坳拉槽底共计6个沉积微相。麦地坪组主要发育构造作用下的深水沉积,其顶部发育重力流沉积,富含磷元素,含少量黄铁矿;筇竹寺组发育较稳定构造背景下的陆棚沉积,具有以泥岩沉积为主,磷元素含量低,局部富含黄铁矿等特征。  相似文献   

5.
河北抚宁柳江盆地中寒武统徐庄组遗迹化石及沉积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记述了所发现的遗迹化石共计13遗迹属、16遗迹种,其中3个新遗迹属、6个新遗迹种和1个未定属种。丰富了我国遗迹化石的材料并讨论了遗迹化石及共代表的沉积环境间的关系。对遗迹化石及沉积物的研究表明:柳江盆地中寒武世的沉积环境转变过程是泻湖—局限潮下带—正常浅海。  相似文献   

6.
勉县群为陕南勉县至紫阳一带早中侏罗世陆相含煤沉积;自下而上分为三个组,即洪水沟组、沔水组、堰河组.该群含有丰富的植物化石,该植物群是典型的南方型Ptilophyllum—Coniopteris植物群。根据沉积特征及植物化石分布规律分析,勉县群三个组的形成时代依次为:早侏罗世、早中侏罗世、中侏罗世。有趣的是,在沔水组中下部发现了有花植物中华木兰(Magnoliamiocenila),为研究被子植物早期起源历史提供了一份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作者于1985年在山东省陶枣煤田太原组的14号和16号煤层中发现了煤核,主要为黄铁质和钙质煤核,煤核属混合型,为矿化的植物化石和少量的海相动物化石所组成,包括科达类、石松类、辉木类、皱羊凿、楔叶、芦木和腹足类动物化石,一些黄铁质的煤核中含丰富的菌藻类化石。煤核的发现对深入研究成煤植物、显微组分成因和煤的形成环境具有重要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永利 《河南科学》2014,(8):1559-1564
西昆仑库木别勒沟一带地层单位划分与厘定争议已久.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库木别勒沟一带发现一套深色浅变质含砾细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及火山岩建造,沉积环境为浊流沉积.并在其下部灰岩内首次发现含珊瑚、腕足及海百合茎类化石;岩层内包含有下志留统中的大理岩砾石或块体,其形成时代要晚于下志留统.根据区域地层对比和化石,新划分为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喀拉塔什组(C2-P1k),另据岩石组合特征,该组自下而上划分为一段和二段两个段,这一地层单位的合理确立,为区域地质填图建立了正确的岩石地层单位,并为本区的地层划分和区域对比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西北地区的侏罗纪地层,蕴藏有重要的煤、粘土等矿产,并含有丰富的植物化石,早已为地质古生物工作者所重视。由于主要含煤地层中所产的大量植物化石,与华北地区一致,属锥叶蕨——风尾银杏(Coniopteris——Pboenicopsis)植物群系(下面简称Co.-Ph.系),时代为早、中侏罗世。  相似文献   

10.
桑朗石炭系以碳酸盐岩为主,如砂屑、生屑泥粒岩、海绵骨针粒泥岩和含放射虫灰泥岩,并夹海绵骨针硅质岩、层凝灰岩(?)、和白云岩等。它们形成韵律性沉积。在其正常的深水沉积中,有放射虫、硅质海绵骨针和浮游有孔虫等深水生物化石,而缺乏贝类等底栖动物群。浅水生物化石碎片只出现在浊积岩中。在所有的岩石中,均缺乏文石质壳的生物。根据现代深海和半深海的资料,其沉积深度应位于碳酸盐补偿面以上,文石补偿深度以下或其附近,水深500~600米以下的无氧环境。  相似文献   

11.
宝积山—磁窑矿区三叠系火山岩中植物化石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宝积山矿区和磁窑矿区位于甘肃省靖远煤田中部,矿区外围出露的三叠系是一套陆相沉积,岩性以灰绿色、浅灰色中至细砂岩、粉砂岩为主,次为粉砂质泥岩、砂质页岩、泥岩及少量的炭质页岩,顶部有薄煤层和煤线,底部为紫红色细砂岩、含砾粗砂岩夹泥岩。厚度近千米,该套地层上部由于发现了 Danaeopsis-Bernoullia 植物群的  相似文献   

12.
梅树林剖面地质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晋宁县,即滇池西南侧、昆明磷矿区内,距昆明市65公里。该剖面的走向近东西,由三部分组成。北端为梅树林西北三团山顶地段,长600米;中部为小歪头山地段,长400米;南端为八道湾地段,长1170米。剖面总长2170米,保护区面积0.58平方公里。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为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剖面。剖面由震旦系东龙潭组、震旦—寒武系渔户村组及寒武系筇竹寺组组成,总厚度为632米。东龙潭组主要由藻白云岩段组成,厚度大于300米,含核形石、花纹石等化石,其与下伏地层及上覆地层均呈整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淮南地区的颍风矿区普2孔等九个具有红色岩层的钻孔取样分析鉴定,结果在颍上刘庄131孔,新谢Ⅳ—Ⅴ—11孔阜深—井990—1100米井段等发现较丰富的化石孢粉。这就给淮南地区红色岩层地区时代的确定提供了可靠的生物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所采集的大量植物化石,讨论了安徽淮北地区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及上石盒子组植物群特征,并划分为四个植物化石组合。同时根据植物群面貌、孢粉组合、含煤性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可将k_3砂岩作为上、下石盒子组界线  相似文献   

15.
一张光墓,在贵州威宁县中水区中和乡梨园村的土梁子西端。在六七十年代,群众平整土地时,曾相继在此挖掘出一些破碎的青铜器和陶器残片。贵州省考古队于1978年11月初试掘,证实这里的地下文化层堆积较薄,未发现有古代民族遗留下来的文化遗物,文化层包涵物中仅见少量东汉时期碎陶片。在东汉文化层之下,发现土坑墓三座(编号张M_1—张M_3)。三座墓的墓口皆被东汉文化层打破,墓口距地表残深0.8—1.1米。张M_3(即张光墓),为浅坑竖穴,墓坑挖在白膏泥生土内,墓坑残深0.6米,填  相似文献   

16.
1986年春天,几个中学生于五泉山东的皋兰山北坡游玩时,在黄土中发现一枚牙齿化石,送交笔者鉴定,确认属于啮齿类的臼齿。笔者复往观察,含化石层位大体相当于王永焱等所测五泉山剖面的中上部,为呈红色色调、胶结坚硬,含石膏之土层,其上部或夹灰黄色含细砾砂岩透镜体,二者均零星含有骨化石碎块。暑假时,笔者等断续地  相似文献   

17.
西藏洛隆、丁青地区拉贡塘组为变质海相碎屑岩夹少量碳酸盐岩地层,广泛超覆在下伏不同时代及层位的地层和岩体上,产牛津期—基米里期,及提唐期—凡兰吟期的菊石等化石,其时代应为晚侏罗世牛津期至早白垩世凡兰吟期。多尼组为变质海陆交互相含煤碎屑岩地层,广泛超覆在下伏不同时代地层及岩体上,产早白垩世化石,且覆于拉贡塘组之上,其时代应为早白垩世欧特里期—阿尔必期。该区侏罗、白垩系界线应划在拉贡塘组的中上部。  相似文献   

18.
2006年4月29日,一批来自美国怀俄明州、距今已经有5000万年历史的鱼化石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展出。这些化石保存完整,姿态各异。站在这些鱼化石面前,人们仿佛听到了北美洲5000万年前的淡水湖泊中鱼群欢快的戏水声。那时的怀俄明州气候温暖湿润,成群的鱼儿在湖里游弋,其中有很多真骨鱼类以及淡水鲨鱼、雀鳝、弓鳍鱼等。这些鱼类死亡后沉入湖底,在长期的地质作用下最终形成化石,人们发掘后经过精心修复,当它们再次呈现在人们面前时已经是艺术品了。来自远方的鱼化石@李全国  相似文献   

19.
皖南龙潭组为一含煤地层,分布很广,可采煤层1—3层.在此含煤地层中产有丰富的植物化石,其保存完好、种属繁多,且产出的层位也较稳定.关于皖南龙潭组植物群及其时代的问题,至今很少人作过系统的论述,1980年,李星学、姚兆奇和冯少南等同志撰文论述到此问题.笔者近几年在皖南采集了龙潭组一些植物化石,进行了整理和初步分析.本文着重叙述了皖南龙潭组植物群的特征,并对其所属时代提出了粗浅的看法,以供人们进一步研究中国南部二叠纪含煤地层尤其是研究华南二叠纪植物群特征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慧俭  杨成  马世忠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8(18):4170-4174,4185
随着开发的深入,开发区井距由开发初期的500—600 m,缩小到目前的一百米甚至几十米。加密的井网为恢复砂体原始的空间展布特征成为可能。通过详细地岩心观察和描述,利用密井网开发区的测井、录井及各种地质资料,对研究区目的层段的沉积环境、沉积特征进行了精细研究。认为松辽盆地萨尔图油田葡萄花油层为大型复合河道砂体。通过对1 000多口井的详细解剖,提出了大型复合河道砂体的识别方法、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为其它地区大型复合河道砂体的解剖提供参考,为大型复合河道砂体内剩余油挖潜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