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汉代社会保障体制及其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保障是汉代仁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汉代的社会保障制度注重家庭养老、宗族互助、济贫救灾,其特征是强调富民,增强家庭自保能力,强调以家庭为基础的自保公助。虽然汉代的社会保障制度并不能完全实行,但其中的合理因素是值得弘扬的。  相似文献   

2.
汉代是古代宗族救济的重要发展时期,其宗族"互通有无、相互救济"的职能主要表现在赈恤贫困族员、恤养孤寡、聚族自保和举族迁徙等方面。在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情况下,鼓励族人互助互恤,引导宗族良性发展,对新农村的建设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农村土地保障及其功能再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江平 《咸宁学院学报》2003,23(5):47-48,68
家庭承包制使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由集体保障转化为以土地为桉心的家庭保障。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增长,土地保障功能不仅没有强化,反而在不断弱化。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十分不健全的条件下,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提升土地功能。  相似文献   

4.
家庭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始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保障家庭成员的养老、医疗、生育、精神慰藉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和多样化、人们婚姻观念的改变以及人口流动的影响,我国传统的家庭保障功能大大削弱。由于受历史文化和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家庭保障本身的特殊作用,本文认为:新时期我们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家庭保障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在曾国藩的家训思想中,家庭伦理教育思想居于重要的地位.孝悌乃家和之方,勤俭乃兴家之本,谦敬乃交接之要,知足乃自保之术这四个万面是曾国藩家训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它对于社会主义家庭伦理道德的教育有其独到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讨论图有向自保形集的重分形,得到开集条件下自保形集关于图有向自保形测度的重分形分解公式,推广了无向图自保形重分形。同时,将图有向自保形集在强开集条件的结果减弱成为开集条件。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高度集权的专制政体,决定了君臣问的主奴关系和互相猜忌,以及君王以诈术和暴力治臣.臣子或以暴力篡弑,或以韬晦之计自保。在刘邦抑功臣的政治恐怖中,谋臣张良,凭借其自保智慧,终得全身留名,幸免于难。其中的惨痛教训,值得建设民主政治关注、反思。  相似文献   

8.
试论汉代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重视孝道与《孝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道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迄今为止的学者在谈到汉代文化时,往往忽略汉代的孝道与《孝经》。文章认为,汉代文化的突出特点是孝道,汉代是《孝经》最流行的时期,《孝经》在汉代受到空前绝后的重视。与先秦、秦朝相比,汉代的孝道之风出现了新的动向:一是汉代皇帝高度重视孝道;二是《孝经》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三是汉代研究《孝经》的学者颇多;四是汉代对《孝经》的作用有所夸大。为什么当代学术界忽略了对汉代的孝道与《孝经》的研究呢?主要原因在于:历代学者的视野被风行于汉代的“五经”遮掩了。  相似文献   

9.
建国之初,我国政府即建立了面向城市企业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制度。在农村,则实行家庭与集体相结合、以家庭保障为主的保障制度。城乡社会保障因之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对这种分化,学术界的提法不一,笔者称之为“二元社会保障体系”。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的出现有其客观必然性,但它的固化则产生了各种不利的后果。本文探讨了未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走向城乡整合的可选择的模式与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0.
城市住户调查是以城镇居民家庭为研究对象,是搜集居民家庭人口、就业、收支、消费、商品需求、收存现金、储蓄、借贷、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和住房等项资料而组织的调查总称,它为国家和各级政府研究制定劳动力就业、社会保障、货币流通、商品生产和供应等政策提供依据。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加快,城市住户调查数据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其数据质量及准确程度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1.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是东汉班固根据刘歆《七略》增删改撰而成。《汉书·艺文志》将儒家列于《诸子略》十家之首,可见刘氏父子和班固对儒家的重视。文章就儒家出于司徒之官,儒家、孔子与六经之关系逐一梳理各家之言,择善而从,兼发己论。  相似文献   

12.
在清代经学史上,庄述祖是庄存与到刘逢禄之间的中间环节。庄述祖的经学思想既有以汉学为根株,又具有说经宗西汉的双重性格。对后来经学的发展来说,庄述祖的说经宗西汉更具有历史发展意义。他说经宗西汉、攻刘歆作伪、以《公羊》为主遍说群经、重视今古文经学的区分等,都给刘逢禄以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根据《晋书》“载记”的记载,阐述4世纪初期,匈奴刘渊建立了汉赵政权,由此开启了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的历史。为了巩固和加强统治,刘氏一族积极学习汉文化,并且接受了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指出汉文化的习得与实践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胡汉分治的政治体制对刘氏学习汉文化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从而影响着他们学习的广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洛阳太学的发展沿革、东汉太学对古代主流文化的代表儒家经典的传播争发展,着重研究了经学在太学传播的对象、方式、内容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琅琊王吉是西汉后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也是《韩诗》与《齐论语》的传人.依据《汉书》对琅琊王吉的记载,兼参其他典籍,考察王吉的生平事迹,重点论述王吉的经学活动及其在经学史上的地位与贡献.  相似文献   

16.
《论语集解》是我国训诂史上第一部集解体训释专著,它打破了两汉学界的师法门户之限,杂糅古今经学,吸收了汉魏以来八家学者的优秀成果,援道入儒,训释简洁精当,不但本身成果卓著,跻身于《十三经注疏》之列,亦能破除两汉注经的烦琐和阴阳五行之说,给经学注入一股清新简洁之风,也导致了魏晋经学“儒道兼综”思想格局的形成和经学的玄学化,可谓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7.
《诗经》在汉代的经学地位早已被学界公认,但是对于其在汉代的文学地位还有待于做进一步的研究。笔者从《史记》《汉书》《后汉书》这三部史传中搜集大量例证,旨在归纳汉人的诗学观点——言志说、讽喻说、发愤说,从而探讨《诗经》文学精神在两汉时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汉初经学以藩国为盛。为经学发展做出贡献的,不但有藩王、藩臣,还有布衣之士。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政治因素,汉初轻视儒生,不重视《诗》、《书》;另外,某些藩国所在区域历史上就有浓厚的治经氛围。经学以文学为载体,文学也记录了经学发展的情况。汉初经学对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诗、赋、文上。  相似文献   

19.
泓峻 《中州大学学报》2014,(5):38-42,90
经学研究是影响汉语文学文本形态的重要因素之一。汉大赋的写作,建立在经学知识的基础之上;唐代古文家的古文写作,受到当时以《春秋学》为代表的经学研究的深刻影响。后世儒家学者《诗经》研究对汉语诗歌的发展的影响,远比《诗经》文本本身更大,文人诗歌中爱情诗的缺失,与经学家将《诗经》中大量爱情诗故意进行曲解,掩盖有关;古体诗、格律诗、词、曲等文体的价值,则是根据它们与《诗经》相似相近的程度进行判断的。宋代理学家喜谈性理、以白话说经的传统,与说理诗的大量出现以及白话小说的兴起之间,存在相互呼应的关系。经学研究对汉语文学文本形态发生的最直接的影响,是新文体的发明,"传体"这一在后世十分重要与活跃的文体,与"经传"有直接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20.
“孝”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文化精髓.本文以元代辑录的中国二十四孝故事的发生地点、时代、人物背景等为素材,分析了二十四孝故事发生的时空分布特点.结果表明,二十四孝故事时间上主要集中在汉代和魏晋时期,其次是春秋时期.空间上,集中在山东和河南两省.最后得出引起孝道地域变迁的地理原因,即孝道随着经济和政治中心而发生传播和地域变迁,明显受到战乱和朝代更替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