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程晓雷  马艳 《科技资讯》2005,(24):40-40
在这个问题上,先分析一下蓄热室和小烟道的压力分布情况:在上升气流均匀分配时,由于小烟道入口处的流速比里边的大,所以小烟道入吕处的静压力为P1小于在蓄热室中心隔墙上的静压力Pn。若蓄热室的静压力P,则有Pn-P〉P1-P,也就是说上升气流时,在靠蓄热室的中心隔墙处气体流入蓄热室的推力△Pn比在小烟道入口处的大;在下降气流均匀汇集时,由于在小烟道里边的气流速度小,在出口处的流速慢,所以,在小烟道里边的静压力分布是由里边往外边逐渐减小的,也就是说Pn〉P1,P-P1〉△P、即在小烟道出口处,气体流动的推动大,而且推动力沿小烟道从里到外逐渐变大。因此,如果沿小烟道长向箅子夸开度一致并均匀分布的话,那么,在上长升气流时,大部分气流会从小烟道内靠中心隔墙处上长,  相似文献   

2.
李永丰 《科技资讯》2013,(12):99-99
焦炉燃烧系统的稳定性主要靠蓄热室顶部吸力合理性来保障。焦炉蓄热室顶部吸力随时间不同而变化,蓄热室顶部吸力只能测量相对值。相邻蓄热室气流相关联,调节蓄热室顶部吸力要全炉整体考虑。  相似文献   

3.
焦炉砌筑技术及施工工艺比较复杂,质量指标和设计要求较高.重点介绍了烟道/蓄热室,炭化室/及炉顶砌筑工艺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焦炉的温度制度要测量的指标有:测温火道的标准温度,焦饼中心温度横墙温度炉头间谍、蓄热室温度小烟道废气温度,烟道温度和炉顶空间温度等,其中以测温火道的标准温度为主。标准温度是指机、焦侧测温火道平均温度的控制值,是规定在结焦时间内保证焦饼成熟的主要温度指标。焦饼中心温度是主人焦炭均匀成熟的指标,对于大型硅砖焦炉来说,要求最终的焦饼中心温度为950℃~1050℃。机、焦侧标准火道的温度差是保证沿炭化室长向焦饼均匀成熟的指标因为炭化室焦侧比机侧宽,为了使焦饼同时均匀成熟,因此焦侧火道的温度应比机侧的高上些,对于锥为50mm的…  相似文献   

5.
该发明属于环境保护、大气污染治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蓄热式有机废气焚烧炉及其运行方法,用于高效率、低成本处理含有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有机废气。该发明的创新点在于:一种蓄热式有机废气焚烧炉及其运行方法,焚烧炉本体内设置4个完全一致的蓄热室;每个蓄热室都通过1个进气控制阀门与有机废气总管连接;每个蓄热室都通过1个排气控制阀门与烟气总管连接;每个蓄热室都通过1个吹扫控制阀门与大气环境连接;各阀门按照特定的控制时序依次动作,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处理有机废气,同时确保有机废气的连续性、确保没有未处理有机废气直接排放,吹扫系统没有额外设备、管路,系统简洁。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在设计水平室式焦炉方面的新动向,认为现代焦炉设计的方向是:1.炭化室容积大型化;2.设计蓄热室分格、下部调节的焦炉;3.把使用减薄炉墙砖、高效格子砖、高导热性炉墙砖及增大炭化室等措施与煤预热炼焦技术相结合,设计大容积的高生产能力的焦炉;4.设计节能的焦炉。文中对上述各方面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烧高炉煤气时确定蓄热最佳废气分配比的目标函数。采用一维优化方法,结合蓄热室传热模拟,对实例进行了计算,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以煤气、空气蓄热室排出的废气混合时均温度为目标函数,采用优化方法确定最佳的煤气,空气蓄热室传热面积比及废气分配比,并举例计算,得出与以往设计方法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王志强 《太原科技》2015,(3):46-47,52
文章结合山西金桃园煤焦化集团有限公司的实际运行情况,分析焦炉烟道废气余热回收改造实践及效益,为众多焦化企业实现节能降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对热管技术的原理、结构和用途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重点阐述了河南中鸿集团煤化有限公司在焦炉烟道废气余热回收系统应用热管技术的具体方法和效果,肯定了将热管技术应用于焦炉烟道气余热回收的可行性及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一、工程概况某钢厂焦炉为JN43-80型焦炉,该焦炉采用双联立火道复式加热方式,每个燃烧室有28个立火道,每个立火道对应1个砖煤气道。焦炉加热时,煤气沿砖煤气道进入燃烧室与经蓄热室预热的空气汇合燃烧,通过加热炉墙继而加热炭化室内煤粉形成焦炭。二、工艺要求及施工控制关键:  相似文献   

12.
蓄热式有机废气焚烧炉的数值模拟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CFX软件对蓄热式有机废气焚烧炉的稳态流场和化学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描绘出此类蓄热式焚烧装置的流动情形,定量揭示出焚烧温度、有机物质量浓度和氧气质量分数等因素影响蓄热式有机废气焚烧炉有机物破坏去除率的程度.模拟结果显示焚烧温度是影响有机物破坏去除率的根本因素,有机废气入炉温度和有机物质量浓度通过影响焚烧温度间接影响破坏去除率,氧气质量分数高于0.03时对有机物破坏去除率影响极小.以模拟结果作为参考依据,对蓄热式有机废气焚烧炉进行设计优化,在应用中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中国西部科技》2010,(31):26-26
[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高硫易燃易爆有机废气处理是化工企业废气处理的难题之一。某些情况下,排放的废气浓度还会在万分之几到百分之十之间波动。通常化工企业采取稀释排放气体至爆炸极限下用蓄热燃烧的方式处理。但当浓度和流量同时发生剧烈波动时,容易造成设备无法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明炼焦炉加热均匀之重要性,在炼焦炉长度上加热均匀与炼焦炉加热系统中气流 分配有关,而气流分配有二种方案:一段式气流分配和二段式气流分配,这两种方案均与蓄 热窒小烟道内压力分布有关。因此阐明小烟道内气体动力学之复杂情况,并论证公式计算蓄 热窒小烟道上篦子砖孔之实际切面积。  相似文献   

15.
沉降室是余热锅炉中关键的除尘部件,在锅炉运行过程中,进入沉降室的换热烟气会夹杂大量烟气颗粒,高速的烟气颗粒撞击烟道壁面,造成了烟道壁面的磨损。本文基于EDEM-Fluent耦合计算的方法研究了余热锅炉沉降室内烟道的磨损特性,设置烟气流含尘浓度为55 g/Nm3,烟气颗粒粒径为1 mm,密度为2500 kg/m3。对比分析了0.8Vt, 1.0Vt和1.2Vt三种不同进气负载下烟道各截面的流场特性与烟道内的颗粒分布,同时引入Archard磨损模型得到烟道各部位的磨损量分布。结果表明,二号灰斗的相对磨损量从28%增加到37%,挡灰板上部的相对磨损量由20%增加到27%,而一号灰斗的相对磨损量从17%下降到9%。磨损量变化的原因可归因于烟气流速和颗粒分布的变化。烟气流从入口处进入沉降室后速度先增加后降低,在二号灰斗以及挡灰板处流速达到最大值,且二号灰斗处形成了纵向的旋流,一部分颗粒随烟气流快速上升与壁面发生碰撞,这使得在各工况下,二号灰斗的处的磨损程度均明显大于其余部位。同时负载的增加还使得颗粒的分布呈现向三号灰斗处积聚的趋势,从一号灰斗处沉降的颗粒减少,磨损量降低。大量积聚的颗粒与三号灰斗壁面的碰撞使得三号灰斗的磨损量增加。  相似文献   

16.
烟道入口结构对蓄热室气流分布均匀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计算机处理模型实验数据并绘制成蓄热室内气流分布立体图,从直观的角度分析烟道入口的结构变化对蓄热人气流分布均匀性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蓄热室三维非定常流动与传热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蓄热室是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系统实现余热回收和获得高温空气的关键部件。应用多孔介质模型模拟蓄热体,采用当量连续法建立蓄热室非定常流动和传热的三维模型,对采用蜂窝陶瓷蓄热体的蓄热室在蓄热过程和放热过程中流速和温度的动态分布情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利用Ansys软件中FLOTRAN CFD对多层住宅厨房排烟道内流场进行三维模拟仿真,得出了在排油烟机提供不同风速和处于不同工况时烟道内气流的速度分布图和压力分布云图,分析了气流在烟道内的速度和压力的分布规律及排入的油烟对其上、下层住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根据蓄热室结构特性,建立了高效蓄热室传热计算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蓄热体材质、换向时间、温度效率和热效率等的关联关系.比较发现,在换向初期,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差较大,但当换向7—10s后,两者的结果基本吻合,初步验证了模拟求解的可靠性.根据模拟计算结果进一步分析了蓄热体、换向时间等对废气的排放温度和空气的预热温度的影响,得出了本研究条件下,刚玉质小球的适宜换向时间为60s左右,高铝质和粘土质小球的适宜换向时间为20—30s.蓄热室温度效率可达到80%以上,热效率可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20.
通过研究燃烧室中的燃烧与辐射,以及炉墙与煤/焦的导热,建立了焦炉的数学模型,以模拟焦炉的燃料燃烧和传热,通过比较由数学模型得到的计算结果和在工业焦炉中实际测量结果,说明模型是可靠的.基于本模型是以煤气的流量和热值、废气循环率以及装煤特性为边界条件,数学模型模拟了燃烧室的换向,能够显示焦炉中的温度分布和装煤水分对煤气流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