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震工程中的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法在抗震结构的设计和评估中,尤其是基于性能/位移的抗震设计中,具有很大的潜力。根据其发展背景和近况,评述了它在运用中的一些关键论点用于性能评估的缺陷。为了预测地震反应,提出了一些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李伟  赵建昌 《科技信息》2009,(33):322-322,285
本文简要介绍了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方法的基本原理,并对一半圆形大底盘双塔楼进行了倒三角形侧向力作用下的罕遏地震静力弹塑性分析,结合能力谱方法对该结构进行了抗震性能评估。  相似文献   

3.
吴大炜 《河南科学》2006,24(5):737-740
通过对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uer)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克服基于水平力模式分析方法中的理论不足,采用基于水平位移模式分析方法,便于确定结构层间位移和各构件的弹塑性变形.结合工程实例简要介绍了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步骤,表明pushouer方法在工程应用中简单实用,便于操作,而且是一种对建筑结构进行抗震性能评估的快速、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陶亮 《工程与建设》2013,(6):803-805
文章结合某栋12层的高层教学楼,简单阐述了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实现方法,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性能化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从性能点的出现、层间位移角及塑性铰的分布等方面,对结构进行综合量化分析,是实现结构抗震性能设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张松 《天津科技》2012,(1):39-41
阐述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并结合我国最新的抗震规范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静力弹塑性方法是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对结构进行弹塑性分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巨型框架结构的静力弹塑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以钢骨混凝土桁架为主框架梁的角筒式巨型框架结构的具体特点,通过静力弹塑性分析及与振动台试验结果的对比,主要对巨型框架结构的静力弹塑性分析中模型的建立、不同水平加载方式的影响、巨型框架结构的出铰次序和位置、结构侧移、主要杆件内力及谱分析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结论表明,巨型框架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较普通框剪结构有较大提高;杆系模型静力弹塑性分析可较好地模拟出巨型框架结构中塑性铰出现的次序和位置、结构主要杆件内力以及基底剪力与控制点位移的相互关系;应注意加强桁架层上下层的抗剪延性措施.  相似文献   

7.
框架体系中支撑的布置形式决定着结构各方面的性能,合理的布置支撑在提高结构刚度的同时可以优化结构的抗震性能.为了探究不同的支撑布置形式对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分别建立了 4层和8层RC框架结构模型,利用SAP2000进行动力特性和Pushover分析,对比研究了多种支撑布置方案下结构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支撑数量的...  相似文献   

8.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试验及静力弹塑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研究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对三榀三层两跨异形柱框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并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对试验框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这三榀异形柱框架均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通过对三榀框架之间的对比分析,提出了有益于改善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的建议.所建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模型可用于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的抗震性能评估.  相似文献   

9.
施工缝的存在对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会产生影响。为了解施工缝预留的位置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对预留有不同位置施工缝的两个框架结构进行了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其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残余变形率和框架延性系数等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施工缝位置的改变后,框架的极限荷载、塑性变形能力和变形恢复能力等力学性能会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0.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是目前在国外普遍使用的结构抗震能力的评估方法,在我国正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该文介绍了此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国内外发展状况,并对具体的框架.剪力墙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证实了push-over分析的有效性,并提出一些实际工程分析过程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以某拟建工程为例,采用Midas/gen大型有限元软件,对新型钢筋混凝土空间网格盒式“成束筒”结构进行大震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从层间位移曲线、层间位移角曲线和塑性铰分布等方面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综合的评估,并揭示出结构的薄弱处.计算结果表明,该新型结构符合“强柱弱梁”的原则,能够满足“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要求.  相似文献   

12.
运用子结构法进行局部弹塑性结构有限元分析,在子结构中运用静力凝聚的方法将大部分线性节点自由度凝聚到边界节点中,使结构的非线性求解方程数明显地减少,提高求解效率,并节省内存,其求解精度与整体结构的求解精度相同,该方法对于大型结构的静力分析,特别是大型结构的局部非线性分析,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基于FEMA-356建议的模型,采用MI-DAS/Gen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中国—东盟国际商贸物流中心A座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研究该结构体系整体抗震性能。结果表明:结构构件进入弹塑性的层次分明,核心筒为强墙弱梁的屈服机制,核心筒屈服后在外框架的协同作用下,整体结构仍能够继续承受较大的地震荷载,结构破坏模式合理,具备多道抗震防线及良好的抗震性能。研究结果可为结构工程设计提供良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ABAQUS对楼梯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与试验楼梯的对比验证数值模型的适用性;用该基础模型分别对采用现浇抗式板式楼梯和装配式滑动支撑板式楼梯的钢筋混凝土(RC)高层框架结构模型进行时程分析,从位移响应、塑性损伤发展及地震响应的角度研究各方式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比较了多高层结构滑支楼梯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带现浇抗式连接楼梯的框架结构位移响应大,扭转效应加剧,应力更加集中,地震作用增大,结构损伤严重,更易发生受拉及受压破坏;带装配式滑动支座楼梯的框架结构位移较小,应力分布较均匀,构件损伤较小,能作为安全通道在震后得以保留,在位移响应、应力损伤及地震响应多方面的效果均优于带现浇抗式连接的框架结构;带滑动支座的高层相较于多层在整体应力、塑性发展、损伤范围及程度上均更严重,滑动效果表现更好。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超限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如何评估和保证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可靠性,是众多结构抗震工作者研究的课题。本文针对某超限高层办公楼采用静力弹塑性和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超高层结构,由于高阶振型的影响显著,push—over方法中荷载的加载方式等需进一步研究,以使其分析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即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由结构初始状态逐步积分直至地震作用结束,能够计算结构构件在每个地震波记录时刻的地震反应。尽管这种分析的工作量是相当大的,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在目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某超限高层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对指导设计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忠臣 《科技信息》2011,(19):38-38,87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即Pushover分析,作为一种评价结构抗震性能和计算结构弹塑性变形的简化方法,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方法既能对结构在多遇地震下的弹性设计进行校核,也能够确定结构在罕遇地震下潜在的破坏机制,找到相应的薄弱环节,从而使设计者可以对局部薄弱环节进行修复和加强,使整体结构达到预期的使用功能。本文首先介绍一下Pushover分析的原理和基本思路,然后用一个4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为算例,研究Pushover分析在SAP2000中的实现以及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性能表现。  相似文献   

17.
傣族新民居在结构选型上采用了改进的整体预应力装配式板柱体系(IMS体系),在云南省这样的地震多发省区有必要对IMS体系的抗震能力进行研究,以促进该体系在地震区的推广使用.采用可以充分了解结构破坏全过程的三维实体模型进行了push-over分析.观察到有限元模型在单调递增的水平荷载作用下裂缝开展情况,以便发现结构的薄弱部位及塑性铰的分布规律,并可与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8.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弹塑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完成了地基、基础与上部框架的有限元耦合。在考虑联合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弯矩调幅系数ζA(框架上部调幅系数)、ζB(框架下部调幅系数)对框困产生塑性铰的影响,探讨了弯矩调幅系数与框困极限承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弯矩调幅系数ζA和ζB的值,可改变塑性铰的位置及出铰荷载,并可寻求一组最优的ζA和ζB,使框架的极限荷载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因为地震的巨大破坏,人们对结构的安全性更加重视。现今隔震技术应运而生并在近些年开始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基于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OpenSees对五层隔震RC(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七度罕遇地震波(峰值加速度220gal)作用下进行动力时程分析。研究表明采用隔震框架结构在地震波作用下,相对传统抗震结构抗震结构,各楼层剪力明显减小,随着隔震支座位置的升高,楼层间的剪力减小幅度也随着减小,隔震结构在隔震层上部的减震效果比下部结构明显,隔震层位置处的楼层剪力减小最明显,具有重要工程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量化表征近海在役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的抗震能力时变劣化规律,以氯离子扩散理论为基础,首先研究建立了钢筋锈蚀深度预测模型,介绍了近海在役RC框架结构数值建模方法,进而以可抵御的地震峰值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ration,PGA)为指标表征结构的抗震能力,提出了基于能力谱方法的在役RC框架结构抗震能力量化方法,并分析了不同抗震设防水平下近海在役RC框架结构的抗震能力时变劣化规律,建立了相应的量化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抗震能力量化方法可以直接量化在役RC框架结构不同破坏极限状态下可抵御的地震强度,从而直观反映近海在役RC框架结构的实际抗震能力;随着服役龄期的增长,近海在役RC框架结构不同破坏极限状态的抗震能力近似呈线性关系退化,且其退化速率随设防水平的降低不断提高;随着设防水平的提高,近海在役RC框架结构抗震能力劣化的起始时间不断提前;所建立的时变抗震能力量化模型可近似表征近海在役RC框架结构抗震能力的时变劣化规律,但尚需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