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潘如海 《科技资讯》2006,(24):120-120
超高层建筑在城市节地、提升城市形象、拉动社会投资、扩大旅游和商贸活动等方面有其独特作用,也远非普通建筑可以比拟,因此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雄厚的地区竣工、在建和拟建的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钢结构技术的发展更是助长了建筑超高层化态势,高度超过100米的建筑从1990年代中期的不足200栋一跃发展到目前的近900栋。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不完全统计,在1996年底,全国超高层建筑物中高度在200米以上的只有8栋,而到1998年底,全国200米以上的建筑增加到了20栋,最高达420米,其中高度超过300米以上的有深圳地王大厦(325米,世界高楼第十一位)、广州中信广场(322米,世界高楼第十二位)和上海金茂大厦(420.5米,世界高楼第三位)。从目前在建的如广州珠江新城西塔工程(塔身高度432米)、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工程(建筑主体高度达492米)、广州新电视塔工程(塔身高度454米,总高度610米)等一批工程项目来看,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增长还会伴随着结构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会休止。  相似文献   

2.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自居易的江南颂,让人们对江南风光神往不已。满怀对江南美景的憧憬,我来到了有江南第一水乡之称的周庄古镇。呵!真是名不虚传,只见一栋栋古朴的民宅建筑.一座座风格各异的古桥,[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传统建造技术在长期经验积累下,具有天然的"可持续发展"特征.通过对四川省丹巴县中路乡克格依村一栋传统碉房民居的具体建造方法和使用情况的研究,分析了其中传统技术建造手段的应用.从川藏地区丹巴民居出发,总结了民居传统技术建造的特点,分析了其中设计、建造与使用的生态性要素,并对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民居建造逐渐消亡的现象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4.
严彬 《科技信息》2014,(1):239-240
上海富士康大厦是富士康科技集团坐落于上海陆家嘴金融核心区域的总部中心,是富士康的企业名片及形象窗口,定位极高。大厦的规划定位为人文生态、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典范,规划取得美国LEED白金级绿建筑认证及中国绿色建筑三星级双认证,是继上海中心大厦之后中国第二栋计划取得最高级别绿建筑双认证的高端商业建筑。本文主要从LEED及中国绿色建筑认证重点评估的节能、节水、节材及室内空气品质等方面介绍其在富士康大厦的规划应用。  相似文献   

5.
1.活跃在中国建筑界第一线的"新一代世界级建筑大师"王澍,因建筑设计独具匠心,于2012年2月荣获被誉为全球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兹克建筑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公民。2.因修建兰新铁路,王澍的父母从北京来到新疆。王澍出生在乌鲁木齐。小王澍常随父母去北京探亲,在漫长的旅途中,他以涂鸦打发时间,于是画画成了他小时候最重要的一项技能。3.1981年,王澍考入南京工学院(现今东南大学),选择了与绘画相关的建筑专业。他最爱上设计课。大二时,他凭手工绘图的好功力做出的设计,深受师生喜爱。  相似文献   

6.
2010年上海世博会核心建筑之一--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中国馆以其独特而又大气的造型,将中国传统建筑符号运用到展馆建筑中,让全世界通过这次世博会更好地了解中国.从这次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中可以看出,建筑师们越来越注重传统建筑符号的运用,许多新建筑已不仅仅一味的采取国际主义风格,而是与地域和文化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找到现代与传统的结合点.该文通过一些实例的分析与总结,希望从中能得到一些指导建筑设计实践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7.
康建伟 《科技资讯》2006,(19):145-146
北苑北辰居住区B5区公建是一栋以商业、办公为主的高层综合性建筑。本文介绍了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消防系统。  相似文献   

8.
现象学与中国当代建筑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象学理论出发,分析中国当代建筑设计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和现象。探讨中国传统建筑哲学与其契合之处,初步回答建筑设计本原的价值观问题。其目的在于认识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在当今建筑设计中的启示作用,并提供一条完全不同的指导建筑实践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中,称量建筑物的同义量词"幢"与"栋"经常混用。关于二者共时分布、历时演变的调查表明:"幢"是吴语地域、书面语体鲜明的量词,"栋"是非吴语地域、语体中性的量词,该特征是二者历史地位承传的结果。"幢""栋"当前处于竞争状态,作建筑物标注时,"幢"在吴语区占绝对优势;在报纸等媒体类书面语中,"幢"在吴语区具相对优势,"栋"的竞争强势已然出现,非吴语区中,从官话到湘、赣、粤语,"幢"的劣势明显;口语体中,语言接触时"幢"被"栋"强势侵染,即便在吴语区,"栋"的优势也已凸显。受制于二者的竞争关系及语言主体关于其语体特征的忽视,"幢""栋"的混用还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0.
我在美国买下了一栋当地很有名的建筑,将其改装成学生公寓,并拆分成120份,再以每份5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那些想要获得绿卡的中国投资者。但如何控制投资风险呢?这时,我用到了《创富志》上的两篇文章,从中汲取精华,把REITs嫁接进来,设计出一个很棒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中国建筑艺术是中华文明之树中特别秀丽的一枝,作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与西方建筑和伊斯兰建筑并列,自豪地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  相似文献   

12.
白晓  何俊萍 《江西科学》2012,30(3):353-356,385
建筑现象学是一种倡导去关注世界、关注现象和生活在其中的人的视角,其倡导将建筑"锚固"在被观察和理解的"场所"之中,重塑场所精神,获取丰富的建筑空间知觉,使人达成"纠结的体验"。其将生活形式和意义以更为明确有力的方式显示出来。但是在追求发展的中国,市场经济逐利本性使得建筑师将建筑现象学的美好的愿景被忽略甚至遗弃了,形成一种中国式缺失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科技促进发展》2013,(6):139-139
<正>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的总体要求,截至2010年底,新建建筑施工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比例达到95.4%;组织实施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项目217个,启动了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实践;完成了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1.82亿平方米;推动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与改造,完成能耗统计33000栋,能源审计4850栋,公示了近6000栋建筑的能耗状况,对1500余栋建筑的能耗进行动态监测。在北京、  相似文献   

14.
朱向东 《山西科技》2013,28(2):35-38,143
中国早期木构建筑有着非常明显的形态特征,如建筑屋面的举折、飞檐、柱的生起、侧脚等。对于形态的成因,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有很多学者都进行过研究,但结论至今未能统一。通过大量的实物观察、勘测及分析后认为,这些木构建筑的形态特征源自承重体系中部分结构构件的预先设置或调整,且与结构构件的受力变形有很大关系;借用语言学和逻辑学中的"预设",引入了"结构预设"的概念,剖析了中国早期木构建筑中此类形态生成的初始原由,解读了建筑形态与结构科学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5.
《奇闻怪事》2013,(4):22
在荷兰,有一家酒店宣传自己提供的是"同地狱极度相似,唯独缺的是暖气"的住宿条件,且标榜自己是"全球最差",并承诺依旧会尽最大努力让条件变得更差些。在以运河风情著名的阿姆斯特丹市中心,距离著名的鲜花市场不远有一条闹中取静的小巷,自称"全球最差"的汉斯·布林克尔经济酒店就坐落于此。酒店周围都是历史建筑,少说也有百年历史了,艺术气息浓厚。酒店占据了一整栋四层楼,但是一反常态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如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一样,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而我国高校连续几年的扩招,增幅较大,又造成了高校毕业生高存量、高膨胀,昔日被誉为"国之栋粱"、"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就业带来一定的压力和难度.  相似文献   

17.
正在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夜景里,很多出租车驾驶员都习惯将其中一栋楼称为"不下班的楼"。在这里面有这么一群工程师,他们日夜兼程,披荆斩棘,借由不断地创新,探索极限,实现中国乃至世界在航天领域众多从无到有的突破。这便是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而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研究员、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总设计师李华旺正是其中一名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8.
建筑业受中国入世直接冲击比较小。因为作为中国传统产业的建筑业,目前尚是一门劳动密集型和管理密集型的行业,入门的准入度不高,但是建筑企业丛生,从行业领域看,由于"僧多粥少"导致建筑业的平均利润率很低。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建筑物在不同极化数据上后向散射特征的不同,提出一种基于双极化SAR数据的建筑栋数信息检测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建筑初检测、联合HH与VV数据的检测结果修正以及使用面积阈值去除虚警3个主要部分.最后,在双极化TerraSAR—X图像上进行了验证和评价,并与基于单极化SAR数据进行建筑栋数检测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显示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随着我国各地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综观导致城市建设"趋同化"的"三板斧",笔者觉得这背后反映了一个实质问题:中国的建筑师至今未能找到一种可以同时表达自己城市文化传统和现代性的设计手段。导致了一方面我们只能copy别人的东西,一方面让外国建筑师把中国变成自己设计理念的"实验场"。本文对如何搞城市建筑的同化谈了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