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时代已经不同了,全世界都在欢迎中国游客,连不少连锁品牌大酒店都特地为来自中国的消费者开辟了专门服务。不过,对中国消费者来说,跨出国门的旅途虽然省心省力了不少,但烦心的事情也随之增多了。奸商可不仅仅出现在国内,被旅行社坑害,被导游忽悠,最后还丢了东西,甚至遭遇意外伤害的新闻也屡见不鲜,更不用说微博上来自中国的"上帝"们对餐厅、酒店服务的抱怨了。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难道因为路途遥远,就选择吃哑巴亏吗?明智的消费者大都清楚,这种忍让的态度,只会坐实中国游客"钱多人傻"的跨国传言。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而商品房的质量纠纷投诉也在不断攀升,已经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由于商品房质量纠纷的特殊性,不少购房人都深受其苦。开发商面对大量的质量问题也很头疼。如何解决质量纠纷,成为眼下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杨江涛 《科技智囊》2012,(8):I0042-I0045
近期中国奶业协会抛出了一个观点国产奶粉质量史上最好!经历过三聚氰胺事件的清理之后,中国奶粉的质量严重提高,所以广大消费者可以放心吃了!可是消费者好像并不买奶协的账,依旧高价抢购洋奶粉,这也难怪,中国奶企接二连三地伤害中国消费者,还能指望消费者再相信?中国奶业与消费者之间连最基本的信任都没有了。  相似文献   

4.
苏渝 《世界博览》2013,(5):35-37
并不是只有中国才有"坑爹"的商家和服务商。投诉专家告诉你,应该如何跨出越洋投诉的第一步。英国人克莱夫·泽特曼是个投诉专家,不惑之年的他自20年前第一次尝到了投诉的甜头以来,已经写过5000多封投诉信,也因此获得了无数战利品,包括免费度假、免费大餐、免费零食等等。对于这个城市商业诉讼律师来说,投诉就像大作家写短文一样,纯属练笔消遣。泽特曼就是利用上下班乘地铁的  相似文献   

5.
言论     
《世界博览》2013,(16):7
洋奶粉"过失杀人",国产奶粉"故意杀人"事件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曝出污染问题,涉及多家中国消费者热捧的知名奶粉品牌,令"洋奶粉"一时陷入信任危机。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本土奶粉品牌能迎来更多机遇,因为不少消费者认为,连国外大品牌奶粉都无法保证品质,国产奶粉更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6.
陈宁 《世界博览》2009,(13):85-85
很多在英国求学的中国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那就是来到英国以后没多久便忙着向银行申请信用卡。也正是从那一刻起,在不断的接触当中,有不少的中国学生都对英国的银行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7.
顾客投诉在不少商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要从根本上有效减少顾客投诉现象,必须深入剖析导致顾客投诉生成的深层原因,以便采取措施,对症下药,着眼防范,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8.
周安平 《世界博览》2009,(13):81-82
在去年年底与编辑部一起策划这个以“行走在中西文明冲突核心地带的人们”为主题的专栏时,我的脑中就出现了顾彬的影像:银白的乱发,瘦削,刻满岁月沟壑的面颊,犀利如鹰的眼神。我有不少汉学家朋友,顾彬是其中最具个性的一个。我曾浏览过不少关于顾彬的中外网站,看过不少他写的以及写他的文章,最后竟渐渐喜欢上了这个倔强、简单、直爽的老人。我们之间通过不少次电话,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6个大区的6大中心城市及香港地区消费者的穿着习惯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研究,发现中国大陆各中心城市消费者穿着习惯基本趋同,与香港地区消费者穿着习惯差异越来越小,但在牛仔服装的消费方面,中国大陆与香港等发达地区相比较,尚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编读互动     
《科技智囊》2007,(4):5-5
一段时间出差在外没能随手拿到这本杂志,再一翻开《科技智囊》,发现其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有了让我去细细地品味的味道。在本期杂志中,我比较喜欢《走进生活,发掘商机——中国消费者生活调查集粹》。文章通过对与中国消费者生活  相似文献   

11.
李俨、钱宝琮是引导作者走上数学史、科学史研究道路的恩师.而作者又有十几位学生.为了中国数学史、中国科技史的共同事业,三代人走到了一起,并结下深厚的师生情缘.  相似文献   

12.
于达维 《科技智囊》2008,(10):I0004-I0005
9月16日,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在上海发布了《2008年度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结果显示,日益富有的中国消费者正变得越来越自信,这对消费产品的营销和零售企业提出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科技智囊》2012,(11):I0006-I0007
日前,全球管理咨询公司--波士顿咨询集团发布的一项针对中美英三国消费者的最新调查显示,尽管经济发展放缓,但中国消费者依旧保持乐观。据美国《波士顿环球报》报道,该调查发现,大约40%的中国消费者说,他们打算在今后12个月花费比过去12个月更多的钱。这与美国和英国形成了对比,仅有9%的美英消费者说他们计划在明年增加开销。  相似文献   

14.
NBA败走中国     
丁萌 《世界博览》2011,(24):54-56
NBA中国公司成立快四年了,但要概括在中国市场的成绩依旧很难。对中国不够了解,让NBA吃了不少苦头。  相似文献   

15.
《昌河科技》2007,(4):47-47
由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者的消费意识问题,决定了中国还没有到达品牌消费阶段,还处在产品消费阶段。大多数消费者需要的是物美价廉的产品,而不是真正意文上的品牌。他们对品牌没有忠诚度。  相似文献   

16.
《华东科技》2012,(11):4-4
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从某种程度上批判着中国的教育,也有不少教育机构朝着培养“诺贝尔人才”的目标开始努力。不得不说,中国的教育体制的确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然而如果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教育机构都朝着诺贝尔看齐,将会带来更大的伤害。  相似文献   

17.
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从某种程度上批判着中国的教育,也有不少教育机构朝着培养“诺贝尔人才”的目标开始努力。不得不说,中国的教育体制的确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然而如果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教育机构都朝着诺贝尔看齐,将会带来更大的伤害。  相似文献   

18.
“认识并理解中国问题的复杂性,并总是寻求超越。” 这是不少中国问题的研究者、媒体精英颇为认同的一句话。过去三十年来,中国再次崛起,成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5000年的文明正和世界进行着前所未有的交流和融合,每一个身处时代的人都能感受到思维的巨大激荡。  相似文献   

19.
郎朗 《世界博览》2010,(2):38-40
公务团曾经是中国旅游消费能力的象征,低迷的夏威夷经济等待来自中国的阔绰消费者拯救。但是,他们可能会失望。  相似文献   

20.
说明书,你都说了啥? 说明书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作为产品质量的明示担保,消费者正确使用某种产品的前提和条件,涉及到消费者的诸多方面。然而,如今的不少产品说明书却往往让消费者如坠云雾,对照说明书摸不着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