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网关是整个无线Mesh网络中数据流量汇聚的中心,网关周围的链路干扰将会制约整个网络的上下行吞吐量,然而在目前已有的信道分配方案中在进行信道分配时并未充分考虑到这一特点。提出一种以网关为中心的逐层多信道分配策略,在分配信道时尽可能优先考虑降低网关附件的冲突和干扰,从而达到提高整个网络性能的目标。仿真实验表明,本文算法在提高网络吞吐量方面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对多信道无线Mesh网络中的信道分配算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状态的动态信道分配策略(channel-state-based dynamic channel assignment,CSDCA)。该算法利用控制信道交互的信息,通过Hello消息的交换、发送请求(request-to-send,RTS)和允许发送(clear-to-send,CTS)的信道协商、数据传输3个阶段实现信道的动态分配,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该算法对多信道无线Mesh网络(multichannel wireless mesh networks,MWMN)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在无线Mesh网络中,多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它要求在有限的带宽内提高网络吞吐量.在信道分配时最小化多播树的干扰可以提高网络吞吐量.本文提出一种多信道多播信道分配算法,该算法以链路上的数据流为指标来表征干扰度,考虑相同信道及相邻信道的干扰,通过减少干扰来提高无线Mesh网络的吞吐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达到更佳的网络吞吐量. 相似文献
4.
5.
随着无线Mesh网络的发展,在网络中配置节点多射频多信道,提高信道资源的利用率,成为扩大网络容量的有效手段。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拓扑信息的集中式的多射频多信道分配算法,实现时将其分为信道分配计算和信道分配切换两个阶段。在信道分配计算阶段按优先级确保瓶颈链路的带宽需求,实现网络信道干扰最小;在信道分配切换阶段逐层实现切换,确保网络的连通。仿真结果显示,该信道分配算法可以有效地提升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6.
1980年3月13日,IEEE批准了一个新的工程802。IEEE802由LAN/MAN Standard Committee(LMSC)负责。就无线通信而言,802WG定义了802.11WLAN,802.15WPAN和802.16WMAN。与以前的无线技术一样,随着通信实体的距离的增大,数据的传输速率随之降低。对新的应用层业务而言,无论距离多远,都必须要保障高的数据率。要克服链路速率的限制,必须密集的布置无线网路设备。WMN有助于克服当前的无线通信系统对有线主干网络的依赖,因为它们价格便宜并能保证新的无线应用。本文概括了WMN的发展历程和最新的发展动态,并指出了进一步的发展方向,为科研人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无线网格网(Wireless Mesh Network,WMN)是一种新型的无线宽带接入网络,它融合了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AN,WLAN)和AdHoc网络的优势,是一种大容量、高速率、覆盖范围广的网络,成为宽带接入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主要介绍了无线网格网的特性以及与其他无线通信网络的区别,最后介绍了无线网格网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由于铁路无线Mesh网络的无线跳数多,承担的数据回传任务重,必须解决多跳传输难题.本文基于Linux开源代码构建铁路无线Mesh网络实验床,对其多跳传输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多模Mesh节点结构、混合频道复用方案和非对称带宽分配机制的铁路无线Mesh网络不仅有效地改进了多跳传输时带宽急剧下降问题,而且大幅提高了无线骨干回传链路的基准带宽. 相似文献
9.
无线Mesh网络具有高度的机动性和抗毁性。文献[1]中提出一种集中式干扰感知的BFS-CA信道分配算法。其算法本质上是一种贪婪算法。信道分配的结果最大程度的降低了网络内部链路相互之间的干扰。但是,BFS—CA算法在对链路进行信道分配时,只考虑了已分配信道链路对当前链路的干扰。当同时有多个非干扰信道可供选择时,该算法只是简单的判断是否能够沿用原信道, 相似文献
10.
针对无线Mesh网络的拥塞问题,提出一种新的链路自适应速率控制机制LLAP(Link Layer Adaptive Pacing),通过网关的链路层队列调度机制进行包的调度和MAC通告,利用Mesh网关控制从有线到无线数据流的发送速率,避免了过多数据传输产生跳路间的严重干扰.控制机制在链路层完成,不需要修改现有的传输或路由协议.利用网络仿真软件NS2对LLAP控制下的Mesh网络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测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LLAP控制下的网络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采煤工作面是整个矿井生产的核心,是实现矿井高产高效安全生产的关键。为了准确预测和提高综放工作面产量与工效,本文应用人工智能领域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系统分析影响综放工作面产量、工效的主要因素,并收集大量工程实例样本的基础上,构建了综放工作面产量与工效预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加以实际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可靠,且具有先进性。该方法的成功应用,为煤炭产量、工效预测研究探索了一条更加先进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结合大阳矿3401综放工作面实际开采条件,通过对支架工作阻力、超前支承压力以及工作面瓦斯浓度等参数进行了实时监测,分析了采场矿压显现及采煤工艺与采场瓦斯涌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变化对工作面煤壁瓦斯涌出规律影响较为明显,且采场瓦斯涌出量的峰值通常滞后于周期来压,滞后程度约为1天,采煤生产工序、日产量及推进速度与瓦斯涌出也存在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结合巨野煤田综放面停产期间压架灾害防治问题,通过对停产期间支架工作阻力进行实测,分析深厚表土综放面支架载荷时间效应及产生机制.结果表明:停产期间支架载荷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并经历与来压时类似的"升高-达到峰值-下降"过程.实体侧支架载荷时间效应更为显著,支架后柱载荷时间效应相对均衡,支架载荷达到峰值的时间不同步,但峰值趋于一致.支架后柱工作阻力明显增大是顶板来压的一种前兆,可作为工作面顶板来压超前预报的指标.支架载荷时间效应产生机制在于,厚表土层载荷促使高位岩梁逐步压迫低位岩梁结构块旋转,间接造成顶煤下沉量和支架受力增大.最后,提出了支架载荷时间效应控制对策,并进行了工程应用.实践表明,通过选择停产时机,控制停产时间和利用支架活柱"下缩让压"特性,可有效控制支架载荷时间效应的危害.研究结果对采煤工作面顶板控制设计及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顶板涌水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大佛寺煤矿40108工作面顶板涌水特征与涌水期间工作面顶板压力显现情况的对比分析,找出了顶板压力与涌水之间的相关性。并利用覆岩关键层理论以及采场覆岩在周期性来压作用下的变形破坏规律,分析了造成工作面涌水的机理,为工作面防治水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高瓦斯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合理长度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高瓦斯厚煤层综放开采合理工作面长度的确定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实验的方法,在对高瓦斯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长度的多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以工作面通风能力校核工作面长度的经验公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适合综放开采的以工作面通风能力确定工作面长度的校核公式。并结合鹤壁四矿瓦斯赋存及涌出特点,计算得出了适合鹤壁四矿满足通风能力要求的合理工作面长度。该成果对高瓦斯厚煤层安全高效开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综放面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放面采空区的自然发火规律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针对山东东山矿业集团古城煤矿850米采深的综放面采空区,利用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连续对采空区温度变化进行了92天,走向195 m长的跟踪测试.同时在温度传感器埋设处,又敷设了四路气体抽样束管,连续对采空区的气样成分进行了不间断的分析化验.获得了整个采空区氧气和温度变化变异区和不稳定区,并且分析了高温和低氧区的一些变化规律,对预防煤炭自然发火和促进安全生产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综放工作面生产能力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并在构建综放面生产能力预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同时对淮南新集一矿1309综放面生产能力进行了预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多种方法所获得的预测结果相互吻合,证明预测结果可靠,方法正确、可行。 相似文献
18.
煤层注水是采煤工作面有效的防尘措施之一,对降低采煤工作面的粉尘浓度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对新阳矿S1105综采面煤尘量大的情况,煤层注水方法及应用效果进行了阐述,确定采用长孔注水法对综放工作面煤层进行注水,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合现场进行了注水实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对割煤工序和放煤工序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优化采煤机割煤速度实现优化综放采场采放工艺参数的新方法.认为采煤机合理切割速度是联系综放采场各工序的桥梁,只要输入煤层条件与装备条件,便可确定最优工艺参数,优化结果充分体现了主观因素与客观条件的有机统一.通过对兖矿集团兴隆庄煤矿5318综放面工艺参数优化,实现了日产平均1.2万t,年产426万t的全国高产高效生产水平.图3,表2,参5. 相似文献
20.
申培文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4,24(5):520-523
以晋城煤业集团赵庄矿五盘区首采面巷道间的煤柱留设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及现场观测方法,分析大采高工作面煤柱尺寸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赵庄矿五盘区首采面巷道间的煤柱宽度应为40 m.5302工作面采用宽度40 m的煤柱进行巷道锚杆支护,效果良好,围岩完整、稳定.理论计算、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说明所设计的煤柱尺寸满足安全生产需要.该研究为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