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报道用晶体场理论对新型稀磁半导体Zn_(1-x)Co_xSe和Zn_(1-x)Co_xS中Co ̄(2+)离子不同能级间的跃迁进行计算的结果。与实验观测结果进行了比较,获得了相应的晶场参量D_q,Racah静电参量B,C和自旋-轨道耦合参数λ。本文对Zn_(1-x)Co_xSe和Zn_(1-x)Co_xS分别指认了观测到的Co ̄(2+)离子能级间的跃迁。对较低能级部分,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用消光法、交替磁场法和磁光调制法测量了不同温度下、不同组分的稀磁半导体Cd_(1-x)Mn_xTe和Cd_(1-x)Fe_xTe的巨法拉第效应。实验表明:对较高组分的,法拉第旋转角为负,用单振子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实验结果。稀磁半导体Cd_(1-x)Fe_xTe表现出与Cd_(1-x)Mn_xTe同量级的巨法拉第效应,当组分较低时,法拉第旋转角随入射光子能量出现由正到负的变化,必须用多振子模型才能很好解释实验结果。当样品很薄或磁场较低时,磁光调制法以其很高的测量精度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对以GaSb为衬底、外延生长的四元化合物Ga_(1-x)In_xAs_(1-y)Sb_y(组分在x=0.032,y=0.94到x=0.26,y=0.9范围内)进行了远红外反射谱、喇曼散射、光吸收和光致发光的测量。结果给出外延层晶格振动的性质及不同温度下(83K—300K)四元合金的能隙,并详细讨论了能隙随温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用LDF-LMTO-ASA超原胞法,以Nb(C_(1-x)□_x)为例直接计算Nb_4C_4□_0、Nb_4C_3□_1、Nb_4C_2□_2、Nb_4C_1□3和Nb_4C_□_4五种“样本”在不同晶格常数下的总能的变化,结合统计分布直接计算碳空位在非金属元素的f,c,c子晶格上分布有序的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NaCl型Nb(C_(1-x)□_x)的有序相和无序相仅在0<x<0.5组分范围内存在,其中有序相更稳定。x>0.5时不存在上述结构的有序或无序相。这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
用化学共沉淀工艺制备了可望用作高密度垂直磁记录介质的Co-Sn替代钡铁氧体系列微软样品BaFe_(12-2x)Co_xSn_xO_(19),其中x可取值为0,0.2,0.4,0.5,0.6,0.8,1.2.给出了最佳制备条件:反应温度t=80℃,体系的pH值pH=11.8,热处理温度T_h=925℃。对所制备的系列样品进行了透射电镜(TEM)观测和x光衍射(XRD)测试,给出了颗粒的形貌和大小以及晶体结构和晶格常数。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宏观磁性进行了测试,给出了宏观磁性与替代浓度关系。  相似文献   

6.
报导Eu_(1-x)Sr_xFeO_(3-y)(x=0.0~1.0)的固相反应法合成,测量了其X射线衍射及室温下的 ̄57FeMossbauer谱。实验结果表明,Sr掺入了EuFeO_3晶格,结构变化与掺杂量密切相关。室温下 ̄57FeMossbauer谱由一套反铁磁六线谱、一套顺磁双线谱和一套顺磁单线谱组成(X=0.2,0.4,0.6).处于立方相的Fe离子的IS介于Fe ̄3+和Fe ̄4+之间,可能参与电子跳跃。  相似文献   

7.
用CO和NO双分子探针-IR技术研究了双金属Rh-Co/Al_2O_3催化剂的Rh-Co相互作用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Rh_2CO_2(CO)_(12)簇合物制得的Rh_2CO_2/Al_2O_3中的Rh-Co相互作用强,使其在673KH_2还原后产生一种新的线式CO吸附的Co中心。此Co中心对CO和NO的吸附性能不同于Co_2/Al_2O_3(由Co_2(CO)_8制得)上的Co中心。由金属盐共浸制得的(Rh+Co)/Al_2O_3中的Rh-Co相互作用弱,Co中心对CO和NO的吸附性能与单金属Co_2/Al_2O_3相同。Rn_4/Al_2O_3(由Rh_4(CO)_(12)制得)上3种CO吸附的Rh中心对CO和NO的吸附能力也存在明显差异:在孪生CO吸附的Rh中心上,CO强于NO;在线式CO吸附的Rh中心上,CO与NO相近;在桥式CO吸附的Rh中心上,CO弱于NO。CO在Co_2/Al_2O_3上不产生分子吸附态。  相似文献   

8.
借助DTA研究了NdCl_3-SrCl_2-CaCl_2三元体系相图。发现该体系内有对应于NdCl_3、Sr_3NdCl_9、α_1和α_2的5个液相面,6条二次结晶线,一个三元低共熔点E(47.0%NdCl_3,24.5%SrCl_2;562°C)和三元转熔点P(43.4%NdCl_3,25.3%SrCl_2;587°C).试用极化与反极化概念探讨了含稀土相图、化合物生成及其稳定性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应用Lorentz显微术观察了反应蒸镀的Co-CoO膜的磁畴结构。当垂直各向异性场H_k和磁化强度相对垂直取向比增加时,它的磁畴结构从典型的180°面内畴变成点状畴,后老是单轴垂直磁各向异性介质的一种典型特征。用VSM测量的OR的角度依赖性显示了垂直磁各向异性的Co-CoO膜中存在一定量的面内磁化强度分量。结合对矫顽力H_c,剩磁矫顽力H_(cr)和磁滞损耗W_h的角度依赖性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这种垂直磁各向异性的Co-CoO膜的反磁化机理是磁矩的涡旋式(Curlingmode)非一致转动过程。  相似文献   

10.
用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在293±0.K时以NaClO_4为支持电解质、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变色酸(CTS:3,6-二磺酸钠-1,8-二羟基萘酚)的解离常数,并考察了该常数随溶液离子强度和溶剂组成的变化规律。溶液离子强度的变化范围为I=0.1~4.0moLdm-3,溶剂中乙醇的重量百分数为0-50%。用基于Pitzer方程的最小二乘多项式逼近法确定了各种不同组成的混合溶剂中酸的热力学解离常数发现该常数的对数值lgK_0与混合溶剂中有机组分的摩尔分数(x)及混合溶剂的介电常数(D)遵守下列经验公式:式中K_x、K_D、C_1和C_2皆为经验常数。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磁场B和杂质对二维激子低态能谱的效应.杂质被固定在z轴上且与激子所在的平面的距离为d.用直接对角化方法获得了激子低态能量E随B和d的演化.当d一定时,对于中性杂质(或者无杂质) 和带正电杂质,E随B的增加而增加.而对于带负电杂质,激子的角动量L等于0时,能量E曲线上升;L等于1、2、3时,能量E曲线先下降后上升.当B一定时,对于带电杂质,E先随d增加而急剧增加,后随d增加而几乎不变.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快速估测大面积磁性薄膜磁畴结构的方法──傅里叶光谱分析法.利用偏振光透射半透明磁性薄膜产生的法拉第旋转效应,让穿过磁性薄膜后具有不同偏振面的光再经过检偏器,调整检偏器的晶轴方向使之与某一部分光的偏振面垂直,于是一部分偏振光消光,而另一部能够通过,在足够远处便得到了代表磁性薄膜畴结构的衍射光谱,这种方法可用于磁性薄膜畴参数估计及磁性薄膜畴壁动态特性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B3LYP/6—31G水平下优化了3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几何构型.在振动分析中,均未出现虚频率.在B3LYP/6—31G的水平下采用了GIAO方法计算了该类化合物的核磁共振碳谱.研究结果表明:3种分子均有分子内氢键形成,且分子内氢键的键长为0.17nm左右.讨论了羟基引入之后对邻近C的化学位移的影响.从取代基对NMR的影响来看,随着取代基对苯环的供电子能力的加强,取代基邻近的一些C的化学位移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4.
就取代基对苯环上氢原子化学位移的影响进行粗略处理的现象,本文采用量子化学的计算,在B3LYP/6-31G(d)水平上对四种取代苯进行了全参数构型优化和振动分析,并用GIAO方法计算了它们的核磁共振氢谱,从理论上说明了取代基对苯环上不同位置上氢原子化学位移的影响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使用少体物理方法, 研究在任意磁场中非极化束缚锂量子点的低态能谱. 带正电杂质束缚的二维3电子量子点被称为束缚锂量子点, 其中正杂质位于z轴上且与束缚锂量子点所在平面(x y平面)相距为d. 研究表明, 当电子自旋为非极化时, 束缚锂量子点的低态能谱受磁场B和距离d的影响, 其最低态角动量L随B和d的变化而跃迁, 并从动力学方面进行了分析.   相似文献   

16.
G99二次硬化钢的穆斯堡尔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穆斯堡尔谱技术研究了高Co-Ni二次硬化马氏体钢(G99)在不同回火制度下的组织结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起初奥氏体量有所降低,在480℃回火5h奥氏体量达到最低,随后,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奥氏体量又较快地增加,碳化物含量也随回火温度变化而所变化,随后,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奥氏体量又较快地增加,碳化物含量也随回火温度变化而所变化,值得注意的是马氏体中Co和Ni替代铁原子而成为F  相似文献   

17.
钙钛矿型锰氧化物La0.7Sr0.3MnO3的磁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报导了钙钛矿型锰氧化物La0.7Sr0.3MnO3多晶体材料不同温度下磁谱的初步研究结果,平均粒径分别为45、66、105、140和1200nm的样品由溶胶-凝胶法制备,当平均粒径大于105nm时,样品的磁谱为典型的预豫型谱线,共振频率和准静态磁导率随温度降低而减少;随平均粒径增加,准记磁导率增大,而共振频率却减小,当平均粒径小于66nm时,观察不到类似的驰豫,实验结果显示,驰豫谱线主要是由于畴壁位移造成的,而畴壁位移的阻尼主要是与畴壁位移相联系的微观涡流效应。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在不同温度(970—1050℃)下烧结的 Li-Ti-Zn 微波铁氧体样品的磁滞参数和穆斯堡尔谱.实验结果表明1030℃是这种微波铁氧体的最佳烧结温度.  相似文献   

19.
Co掺杂对Zn1-xCoxO稀磁半导体光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o掺杂的ZnO基稀磁半导体,研究其粉体和薄膜的结构和光学特性.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Co2 随机替代Zn2 位置进入ZnO晶格,并引起晶格常数的变化.紫外-可见透射光谱表明样品的禁带宽度随着Co掺杂浓度的增大呈现非单调变化规律,低浓度掺杂样品的光学带隙随掺杂浓度增大而减小(红移),这是由于Co2 替代Zn2 ,局域d电子与能带电子之间的sp-d交换耦合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采用常规方法合成了3种Fe(Ⅲ)配位超分子配合物:  [Fe(phen)3][Fe(ox)3]·KOH·6H2O(1), [Fe(en)2(ox)][Fe(en)(ox)2]·2H2O(2), K3(glycol)·(Fe0.2Cr0.8)(ox)3(3)(phen=邻二氮杂菲, en=乙二胺, ox=草酸). 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 红外光谱(IR)、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对配合物进行表征, 并测定了它们在4.5~300 K的变温磁化率. 研究结果表明, 在低温区配合物1~3均表现出弱的反铁磁性质, 其中配合物2的反铁磁性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