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文运用Panel data(固定效应)回归以及时间序列OLS回归计量方法, 从股价和超常回报率两个角度考察了应计盈余质量是否会影响投资者对股票的定价.对股价的检验显示, 年报和季报之后的股票价格与可控盈余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表明, 上市公司对会计报表报进行盈余管理会误导投资者对于资产的定价. 进一步, 构建了应计质量的替代因子AQfactor, 将其纳入资产定价模型, 检验结果显示, 月超常回报率与AQfactor之间并不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这表明, 超常的报告盈余带来的低盈余质量并未得到A股投资者充分关注. 在一定程度上, 投资者未能有效识别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运用Panel Data(固定效应下)计量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影响应计质量(AQ)的内在因素,并着重分析了机构持股与AQ的相关性,从总样本和分等级样本综合来看,AQ与机构持股比例成显著负相关,表明,从整体上来看,对于那些盈余波动较大,AQ较差的公司股票,机构投资者予以了识别与回避.进一步,通过构建AQ的替代变量AQfactor,将其纳入三因子和四因子模型,采用时间序列OLS回归计量方法进行资产定价检验.结果显示,AQfactor虽然与股票回报率正相关,但是,在三因子模型中,其回归系数只在10%水平上显著,同时,按机构持股高低分组的检验结果表明,机构持股最高的组合,其AQfactor系数的显著程度在10%水平上高于机构持股最低的样本.而在四因子模型中,回归显示并不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表明,中国A股投资者在对股票定价时,虽对AQ带来的盈余信息风险有所识别,但无充分的证据表明,AQ能作为一个较为稳定可靠的定价因子来解释股票回报率.  相似文献   

3.
在流动性调整的消费资本资产定价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线性和非线性两种方程形式、使用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该模型对中国A股市场截面收益的解释力。实证结果发现:样本期内的风险厌恶系数估计值在合理的范围内,表明我国市场不存在"股权溢价"之谜;在解释25个FF组合截面收益时,拒绝以幂效用函数为基础的标准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递归效用函数的消费资本资产模型具有更强的截面解释能力。流动性是决定资产定价的重要因素之一,流动性风险可以解释FF组合规模效应的76%、账面/市值比效应的49%。  相似文献   

4.
交易信息含量与资产定价:来自A股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Hasbrouck提出的交易信息含量[1]衡量A股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通过组合方法、Fama和French资产定价实证框架[2],研究1999年7月至2008年12月A股股票交易信息含量与预期收益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以市值和交易信息含量为标准构建的投资组合,在控制了市值因素后预期超额收益随着信息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在控制了Fama和French三因素后,交易信息含量对股票预期收益仍具有显著的正的解释作用,即使进一步控制了流动性因素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5.
分形市场中的资本资产定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有效市场理论的局限性及其与分形市场理论的关系,并指出有效市场理论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基础。在分形市场中单个资产收益与市场收益之间的线性关系很难成立。针对于此,提出运用非线性协整理论进行分形市场中的资本资产定价,并给出运用小波神经网络进行非线性协整建模的方法。最后给出上海股市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A股市场新股初始回报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1997年1月至2002年10月期间上市的641只普通股A股进行多变量时间序列分析,发现:整体价格水平对初始回报产生正影响;发行规模较小的公司的初始回报较高,给承销商垄断权利假说提供了支持;在深圳市场上,中签率与初始回报间是显著负相关的,说明初始回报与申购风险成正比,大的机构投资者为了弥补申购风险有操纵上市价格的嫌疑、发行到上市的时间间隔对初始回报的影响随着样本区间的缩短而增强。  相似文献   

7.
A股与B股市场价格发现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同一个公司的股票,如果在不同的市场上交易,其价格发现效率可能存在差异.采用共同因子贡献法和信息份额方法对同时在我国A股和B股市场交易的股票的价格发现效率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在B股对境内投资者开放之前,A股与B股市场存在严重的"市场分割"现象;在B股对境内投资者开放后,这种"市场分割"程度有所减弱.在B股市场开放前,共同因子贡献法的结果认为上交所和深交所均为A股信息主导的,同时,信息份额法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在B股市场开放后,共同因子贡献法得到的结果为上交所的股票69.52%的信息是由A股市场揭示的,深交所则为70.29%;信息份额法得到的结论则分别为64.81%和62.47%.对于A股(B股)对价格发现的贡献的动态变化,两者的结论也一致:共同因子贡献法和信息份额法均认为:B股市场开放后,A股市场的共同因子权重和A股市场的信息份额均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惩罚线性回归方法和主成分分析等多种机器学习算法,充分挖掘我国A股上市公司财务基本面大数据信息,尝试构建我国资本市场的简约的多因子定价模型.研究发现:我国A股市场中,主成分作为定价因子的表现要优于特征因子;在缩减定价因子个数方面,弹性网络方法的表现要略优于LASSO.此外,惯性类、交易摩擦类以及估值与成长类因子的贡献较大,说明虽然我国资本市场不够完善,市场参与者交易习惯有待提高,但也体现了市场不断完善且有效的一面.本文方法构建的多因子模型优于主流的定价模型.本文将机器学习方法引入到资产定价模型的构建,实现了对高维财务基本面数据的降维和变量选择,构建了我国A股市场多因子资产定价模型,并给出经济学解释.文章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角度为我国A股市场资产定价提供了新思路,明确了各个定价因子在多因子模型中的贡献,有助于理解我国资本市场特点,为解决高维财务基本面数据问题提供了适用于我国资本市场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马尔科夫转换下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假定收益率为正态分布,同时认为反映市场风险系数的β是不变的,这与现实存在较大出入,实际上资产收益率的结构存在动态不断转换特性,从动态的角度提出了基于马尔科夫转换下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与经典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估计结果比较表明,本模型具有更好的效果并刻画了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首先给出了未定权益的动态线性定价机制,然后在连续时间Lévy过程驱动的市场模型下,利用Lévy过程的弱可料表示性和Girsanov定理,从动态线性定价法则导出了动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相似文献   

11.
基于混合资产定价模型的中国股票市场羊群行为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资本资产混合定价模型市场交易因子载荷离散度指标对市场交易行为的反映,提出更加反映市场行为、具有时间序列可比性的羊群行为度量指标,并利用该指标对中国股票市场羊群行为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了沪深股市羊群行为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2.
将消费-投资者的需求层次心理特征对资产价格的影响纳入考察范围,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GCAPM).证明了CAPM及APT只是该模型的一个特例.当消费-投资者只满足某一层次的需求时,该模型就简化为CAPM;当消费-投资者满足多重层次需求时,该模型从市场均衡及消费偏好的角度说明APT也是它的特例.与其他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相比,这个理论能较好地解释红利溢价之迷.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国A股市场,考察量价趋势与股票未来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量价趋势对股票横截面收益率具有显著的预测能力:成交量或价格上升趋势越强的股票,其未来的收益率越低。同时,对于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股票,如市值较小、波动率较高或流动性较差的股票,量价趋势因子的预测能力更为显著。通过将量价趋势信息进行合成,研究发现,合成后的因子比单个因子有更好的表现。研究表明:投资者在进行投资交易时,综合利用量价信息能够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同时,信息不对称是影响股票定价效率的重要因素,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有助于提高股票市场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已有文献均孤立的研究产品创新质量或参与企业相对市场关系对电信业务定价决策的影响,以及未能在价格、质量感知效用、质量设计成本之间建立逻辑一致的联系这些缺陷,建立了业务创新质量(包括感知质量与质量设计成本)、企业相对市场关系与电信业务价格之间的统一分析框架,并考察了模型均衡及性质。结果表明:创新质量可以提升用户支付价格并增加运营系统利润。当电信市场规模较小时,双方同时决策意味着低业务价格、高创新质量和高系统利润,而序贯决策则意味着决策先行者拥有先动者优势;当市场规模较大时,运营商先行决策会带来高业务价格、高创新质量和高系统利润,而作为追随者的服务提供商可通过提升创新质量来改善价值获取,获得后动者优势。  相似文献   

15.
非完全市场衍生资产的相关定价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主要研究非完全市场条件下欧式衍生资产的定价问题.利用Hillbert空间的投影理论,首先将Luenberger提出的相关定价法及Bertsimas等人提出的e-套利定价法与向量空间的投影问题联系起来,证明相关定价法与e-套利定价法的一致性及最相关资产的存在性问题,然后利用随机动态规划法研究离散时闻和连续时闻情形欧式衍生资产的风险对冲策略和定价问题,最后得到确定欧式衍生资产最优风险对冲策略所满足的偏微分方程及相应的近似定价。该微分方程在完全市场条件下与Black-Scholes方程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2010-2020年中国银行间、交易所债券市场和美国公司债市场的日间、日内交易数据,从交易活跃度、交易成本、价格响应三个维度计算了18个流动性指标,结果发现: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信用债的月均交易笔数是美国的10.90%(78.19%),但交易成本仅为美国的13.99%~26.91%(27.47%~71.15%).18个流动性指标的时间序列、横截面相关性大多数低于美国市场.中国流动性指标对信用债利差的解释力不到3%,不到美国市场(11%)的30%.虽然在信用债的刚性兑付破除后,尤其是在市场面临风险冲击的时期,流动性对债券利差的解释力有所增强,但是其解释力依然偏低.  相似文献   

17.
中国A股市场行业板块间领滞关系的动态变化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和双变量GARCH(1, 1)模型, 重点对中国A股行业板块和基金板块间的领滞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实证考察了中国A股市场在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以及次贷危机前后从熊市到牛市再到熊市的不同周期及各个周期内的不同阶段领滞关系特征. 结果表明: 股改之前,许多实体经济相关的行业板块指数间不存在或只有很弱的领滞关系;股改之后, 在股市处于牛市和熊市过渡的时期, 领滞关系尤其显著;进入全面牛市阶段, 领滞关系减弱; 次贷危机全面蔓延后的2008年上半年,领滞关系再次加强, 且板块间不仅存在单向或双向的领滞关系,而且在多个板块间存在领滞关系的传递.投资者和决策者可以从领滞关系的动态变化中得到相对应的投资策略和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流动性黑洞是流动性风险爆发的极端形式,而投资者结构是其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归纳总结流动性黑洞涵义的基础上,利用A股市场面板数据,研究噪音交易者和知情交易者数量对证券市场流动性黑洞发生频率的影响。进一步采用对照组研究方法,研究我国投资基金是否为知情交易者,基金重仓对资产流动性黑洞的影响。最后,研究同一基金系旗下基金扎堆投资方式对流动性黑洞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知情交易者越多,流动性黑洞爆发频率越低,而噪音交易者越多,流动性黑洞爆发频率则越高;基金在我国表现为知情交易者,具有稳定市场作用,基金重仓股流动性黑洞发生概率较小;同一基金系旗下基金扎堆的投资方式不会增大流动性黑洞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9.
上海股票市场资本资产定价的横截面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回顾了资本资产定价理论与实证的互动发展脉络 ,采用横截面方法对上海股票市场资本资产定价的因素进行分析 ,研究表明 :1β系数的测量方法对 CAPMs的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2在上海股票市场系统风险并不是影响收益率的唯一因素 ,同西方成熟股票市场一样 ,上海股市存在“规模效应”.本文进一步对这些结论进行了分析 .  相似文献   

20.
利用垂直投影理论确定非完全市场条件下,标的资产价格遵循鞅过程的衍生资产最优风险对冲策略,然后通过扩展投影理论,研究基于标的资产及其衍生资产价格信息的资产定价与风险对冲问题,得到最优混合交易策略和该衍生资产的近似市场定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