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姜标是名人,从新闻媒介的报导上、从市科委的推荐中、从主编指认的标题里、从科技精英的赞扬声及同仁友人的评论内,他作为一名青年科学家,形象是如此丰满而杰出。随着采访的过程,我走进了他充满“激情的旅程”,感受“栋梁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5月15日,《北京晚报》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被化石贩子玩了,中国科学家戳穿‘古化石’骗局》为题,发了一篇报道,其中提到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报道的“古盗鸟”化石,是由两种动物化石拼接的。这一骗局是由中国年轻的科学工作者徐星揭开的。一时间王元青、徐星成了新闻人物。不久,中央电视台也对此进行了报道,使“古化石事件”更加热了起来。人们感兴趣的是,素有权威名望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到底是如何被化石贩子玩的?他们又向谁道教?中国科学家是怎么戳穿“古化石”骗局的?这件事带给了我们怎样的思索?5月16日,我带着上述问题采访了当事人之一的徐星。我原以为搞古化石研究的都是一些老学究,徐星的年轻却着实让我吃了一惊。他热情、率真,我们的谈话一开始便很轻松。他告诉我,他的父母都是江苏人,60年代  相似文献   

3.
正不是我一个人的厄运不过,我高兴得太早了。不久以后,光头又请我上他的节目。这回他不让我上台,而是为我在化妆室里架了一台摄像机。他则站在前面的舞台上,通过麦克风来采访我。采访时,我还没说两句话,他就结束了我们的对话。当天晚上,我的一位荷兰朋友来电说,光头在我回答他问题时,在电视屏幕上播放了一段视频:一架飞机从穷国飞到富国。我恍然大悟。原来光头是反攻倒算来了。他知道当面对峙很难收拾  相似文献   

4.
正20世纪80年代末,我和美国在华访问学者杜开昔(Kathy Dugan)女士共同承担了"50代留美科学家"研究课题,至1990年采访了数十位科学家,2013年《1950年代归国留美科学家访谈录》[1]出版1。在整理采访录音的过程中,我从1999年李恒德2发表的一篇回忆文章中发现一条重要线索:(1950年代)我们也商量过给爱因斯坦写信。后来请虞俊写了,爱因斯坦居然也回信了,……可惜这封回信遗失了……[3]我以前就对爱因斯坦的思想有所研究,而我们采访的1950年代归国留美科学家没有  相似文献   

5.
听说中国野生生物保护基金会要成立了,这是中国自然保护事业中的一件大事;还听说牵头人是董智勇,并将出任基金会的会长,我便有心采访他,写一篇专访文章。没想到这位即将走马上任的新会长不愿让我写文章,电话里他对我说:“保护野生生物人人有责,我这个老汉没啥好写的,采访就免了吧。”我急忙说:“这怎么行呢?我们编缉部的人都很想知道成立基金会的情况,也想通过我们的杂志让读者们知道,因为这是一件大好事啊!”说到这儿,他的话匣子打开了,  相似文献   

6.
闵捷  曾伟 《今日科技》2001,(12):21-22
少年李政道10月12日,秋天里典型的凉爽天气,我从北京市中心匆匆赶往位于中关村的高等科技中心。等了一会儿,李政道先生来了。他穿了一件棕色暗格的毛衣,红色细格子衬衫,灰白的头发,睿智的眼睛,智慧和热情经过多年的积淀达到一种炉火纯青的境界。这位75岁的老人,是一位涵养极深又酷爱艺术的大科学家,他恰到好处地融合了科学家的严谨和艺术家的洒脱。落座之后,我发现他的鞋很特别:那是一双布面棉鞋,轻便、保暖,很传统的式样却是十足的贴心设计,让人联想起“无足,履之适”那句古语。为了准备这次采访,我调阅了自1957年至今有关…  相似文献   

7.
采访Francois Mathey院士和赵玉芬院士的过程,是我们对磷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的过程。也是我们感悟创新的过程。说起磷元素的发现,还得感谢17世纪的德国人亨尼格·布朗德,正是他对炼金术的兴趣,才意外地揭开了磷的面纱。随之,磷被人们渐渐认识,1694年科学家从磷的氧化物中水解到磷酸;1779年科学家发现了磷矿物;1812年科学家发明了用黄磷制成的火柴;19世纪初,科学家发现磷酸盐是植物所必需的肥料;1811年科学家从生物体的脂肪中提取到一种含磷的物质;1868年科学家从细胞核中提取出一种含磷有机物,取名为“核素”,后被人称为“核酸”;1941年科学…  相似文献   

8.
佘振苏教授给我留下的最为深刻的印象莫过于采访中他那充满激情的演讲。一谈起他所熟知的科研工作,一谈到他正在做的科研课题.这位极具艺术家气质的科学家便仿佛置身于课堂,激情饱满,话语滔滔不绝.不仅风趣幽默,而且形象生动,让我们这些外行人很快地理解了一些过去看似深奥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当第一次采访要求被委婉拒绝时,我的心中有一种感动,因为那个谦和的声音告诉我,“我习惯于沉默地做点事情,不愿张扬”。我相信这是牛憨笨院士的心里话,原来知识渊博、硕果累累的科学家,竟是如此沉静,如此淡定。 在深圳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一间朴素清爽的会客室里,日前牛院士终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10.
正极简书写史王三字是商朝的一名记事官,传说他与人说话时,每句不会超过三个字。朋友说这是他的职业病,因为在商周时期,人们通过用刀在甲骨上刻出痕迹,或是把文字铸造在青铜器上来"写字"。王悟青是大雁塔内的一名侍从,他每天的工作就是为玄奘大师磨墨。大师每天要抄写很多经文,抽空还会构思自己的《大唐西域记》,悟青觉得自己磨墨很累,大师写字更累。王青春今天要采访科学家威廉·海德·伍拉斯顿,他研制出了可用在钢笔笔尖上的新合金。主编非常重视这次的采访,专门定制了一批新钢笔,但王青春坚持使用羽毛笔。上次漏墨的钢笔毁掉了他整篇稿子,他永远也不会忘记。  相似文献   

11.
徐波 《世界知识》2008,(22):4-4
那天,我来到灿荣办公室的时候,玉圣已经到了,灿荣正在接一个电话,一听就知道是在就美国大选接受一家媒体的电话采访。玉圣笑说,灿荣就是厚道,所以媒体也都愿意采访他。的确,我也有好多次在他办公室,都碰到有媒体要电话采访他。如果是比较简短的话题,他会暂时中断与我的谈话答复对方,如果问题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12.
我前去采访的江苏省激素研究所座落在长江金三角经济区的重要门户金坛市西郊;被采访的主人公汤秀根是该所所长、常州市劳动模范。 兴许金坛是数学大师华罗庚的故乡,这位大师的“优选法”给人深刻印象。当我踏上这块人杰地灵的地方,我猜想这回采访的主人公对改革大概也具有特别的认识和特点。 汤所长很忙,从会场上出来和我打了一声招呼转身又去布置工作去了。我对他的这第一眼印象是纯厚稳重,精力  相似文献   

13.
声音     
正"爸爸在执行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和你们短暂分开,是为了让更多人尽快团聚。"——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武汉市江汉区消防救援大队防火监督干部柳青已经快一个月没有回家了。晚上空闲时,柳青会同家里通视频电话。他9岁的儿子经常会问:"爸爸,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不能欺负听话的人,老欺负听话的人以后就没人听话了。党员上,没有讨价还价;我也上。"  相似文献   

14.
德国总理科尔将于11月中旬访问中国。作为中国人民熟悉的重要的西方领导人和朋友,这是他以总理身份第三次访华。听到这一消息,勾起我对他几次采访的回忆。作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记者,我曾多次采访过科尔总理。我对他最近的一次采访是今年2月11日在科尔总理与驻波恩的数百名记者共进工作午餐时进行的。当时美、法两国不顾中国政府的一再交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以来,科学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科学的组织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改变,科学与社会的联系比过去更加紧密,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也在不断增加。科学家要发挥社会责任,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一是科学家作为个人,二是科学家通过他所在的科学家群体,这个群体就是科学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祖国是根     
<正>"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够回到祖国的,今天我终于回来了!"这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学家钱学森当年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时,所说的一句万分感慨的话。回国之路,他走得曲折坎坷。1935年,钱学森以公费留学生的身份到美国学习。历经10多年的刻苦钻研,他成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兼美国喷气动力实验室主任,已经是颇具国际声望的科学家。面对荣誉,钱学森  相似文献   

17.
《华东科技》2005,(1):78-79
黄青山是中国高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席科学家,上海市企业中心主任。采访黄青山他办事的踏实、细心给我们很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18.
<正>洪海的手机又响了,他一脸歉意地对我说,"不好意思,实在是太忙了。"谈话间,他接到购买、咨询的电话不绝如缕,但我却并没有在意采访的被打断。洪海,江苏亚龙焊接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一个朴实又落落大方的人,看上去三十出头的样子,两条浓浓的眉毛下有一双机灵的眼睛,一看就知道是个精明能干的人。  相似文献   

19.
《科学观察》2006,1(6):49-50
在基于汤姆森科技信息公司(Thomson Scientific)数据库所做的中国热点论文榜中,发表在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108, D21,8809,2003)的论文《2000年亚洲气态及一次气溶胶排放清单》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被引用频次已达140次。该论文是由美国、中国和奥地利三国的科学家共同完成的。《科学观察》记者马建华通过E-mail采访了该项目的负责人——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资深科学家David Streets博士,他就其研究的内容、前景,与中国科学家合作的感受,及对中国污染控制的政策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像宙斯抓闪电一样,科学家捉住了一个定律。科学家把定律带回实验室,扔到火里燃烧,又浸入水里冷却。他像个铁石心肠的人,一次又一次地严厉批判、故意非难、仔细考察着定律,甚至为它准备了断头台和绞刑架。定律看见科学家严峻的面孔,不觉流下了眼泪: “亲爱的科学家,你呕心沥血,甚至不惜自己的生命才捉住了我,可是,你又为什么这样对待我?”“我的孩子,”科学家蹙紧眉头,一边做着实验,一边回答,“在科学事业中,真正的爱都是严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