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月亮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在中国文化里,月亮一开始就不是一个普通的星体.她伴随着神话的世界飘然而至,负载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凝聚着古老民族的生命情感和审美情感.从追述月亮神话的起源入手,着重从月亮的原始意象、审美内涵、文化心理三个方面分析了古代诗歌中月亮意象的丰富内涵,以期对人与自然,自然与文学这一重大课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月亮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在中国文化里,月亮一开始就不是一个普通的星体.她伴随着神话的世界飘然而至,负载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凝聚着古老民族的生命情感和审美情感.从追述月亮神话的起源入手,着重从月亮的原始意象、审美内涵、文化心理三个方面分析了古代诗歌中月亮意象的丰富内涵,以期对人与自然,自然与文学这一重大课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青年科学》2011,(11):4-11
辉夜姬、阿耳忒弥斯、柯约沙克……这些神秘的女子是谁?她们和嫦娥是“姐妹”,是其他民族的月亮神。在全世界众多民族中,月神都不约而同的是女性。她们温婉、美丽、宁静一这正是月亮在所有人心中共同的写照。然而,当神秘面纱被挑起的那一刻,全人类失望了,月亮的外貌不美,甚至可以说她很丑。  相似文献   

4.
唐诗中的月亮意象是与时代精神连结在一起的。在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不同的历史阶段,诗人对月亮的感受和反应不同,在月亮中所寄托的情思不同,月亮意象折射出了不同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一些与月亮有关的音乐作品的浅析,阐述音乐艺术描绘月亮的一些基本手法特点。  相似文献   

6.
小公主雷娜生病了。御医们束手无策。国王问女儿想要什么,雷娜说她想要天上的月亮。国王立刻召见他的首席大臣张伯伦,要他设法把月亮从天上摘下来。张伯伦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看了看,说:“我可以弄到象牙、蓝色的小狗、金子做成的昆虫,还能找到巨人和侏儒……”国王很不耐烦,一挥手,说:“我不要什么蓝色的小狗。你马上给我把月亮弄来。”张伯伦面露难色,一摊手,说:“月亮是热铜做的,离地6000公里,体积比公主的房间还大。微臣实在无能为力。”国王大怒,让张伯伦滚出去。尔后,他又召见了宫中的数学家。这位数学大师头顶已秃,耳朵后面总是夹…  相似文献   

7.
月亮飞车 夜晚,我在小河边玩耍,无意间发现草丛中有个东西闪着亮光,我急忙捡起来一看,竟然是个月亮!我把它带回家,视若至宝,晚上抱着它睡觉。没想到第二天早上,月亮突然从我怀里蹦出来,对着我的耳朵大叫:“主人,起床了!”哈哈,奇怪了吧,听月亮说它经过九天玄女改造后,拥有了很多新功能哟!  相似文献   

8.
月亮哥哥     
童话:月亮哥哥在高高的天空中慢慢地飘移着,有几朵白云在月亮哥哥的身边转来转去,好像几位花仙子伺候着他一样,月亮哥哥可神气了!他仰着头,挺着胸,谁也不理睬。突然,一位流星姐姐不知从什么地方飞过来,一不小心正好撞在月亮哥哥的腰上,洁白的衣服被弄了一块脏印子,月亮哥哥得理不饶人,破口大骂:“你瞎了眼,竟敢碰我!”流星姐姐一看他如此不讲理,连忙头也不回就飞走了。  相似文献   

9.
中国月亮文化的美学内涵可以从四个方面作以分析。首先是月亮的色彩美,其次是月亮的形体美,圆月与弯月都有其独特的美感特征;第三,“美在关系”,月亮的美在其与周围环境、事物的联系、对比、映衬、烘托中突出地显现出来;第四,月亮的美也离不开人的精神活动的参与。  相似文献   

10.
第谷月亮理论是第谷最重要的天文学贡献之一,通过《崇祯历书》最早传入中国.不过,《崇祯历书》对该理论的介绍存在混乱与矛盾:所用的月亮表以及计算月亮位置的方法是以第谷月亮理论的完整版本为基础的;然而,关于第谷月亮理论的文字描述不仅全然略去了对第谷发现的二均差的明确描述,而且竟然错误地以哥白尼月亮模型来解释该差数表的计算方法.清康熙年间编纂的《历象考成》提出了一个与第谷月亮模型不同、但却完全等效的月亮模型,且该模型与《崇祯历书》及《历象考成》的月亮表可以吻合.有迹象表明,这一模型极有可能是中国天文学家通过研读《崇祯历书》而自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张爱玲对于月亮意象阴晴圆缺的透视有三篇代表性的小说,小说展示了女性的边缘处境,揭示了女性根深蒂固的“女奴意识”。张爱玲之所以选取月亮意象作为女性悲剧命运的象征,客观原因是对传统文学中“女人是月亮”喻象的继承,主观原因是张爱玲自身的独特经历与感悟。  相似文献   

12.
揭揭月亮的老底儿 别说,这还真是个大难题,毕竟月亮的年龄可比人类老得多,要想摸清它的底细,实在不容易。不过科学家们哪儿会认输,这不,一百多年来,关于月亮来源的说法就没间断过。  相似文献   

13.
月亮诗观     
<正> 我真的喜欢月亮。我真的离不开月亮。 我的名字可以作这样的诠释与延伸——我守候一座山上,一弯月牙儿——嫩嫩的月牙儿,拱呀拱,就拱破了云彩;娇娇的月牙儿,拱呀拱地拱到了我的怀里。意犹未尽,干脆,自号“抱月山人”,得了。 听说,老美的一位科学家正琢磨着炸掉月亮,来矫正地球的倾角。他大概是喝高了  相似文献   

14.
从非线性理论的观点出发,对月亮运动能否产生气候响应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发现在一个振幅与月亮运动所能引起的量级相当的半月周期外强迫作用下,会使非线性准静止超长波系统产生锁频行为,锁频的条件与地形参数等因子有关.这一结果表明,月亮运动对大气系统的周期强迫,其量级虽然较小,但在地球上适当地区也可能会产生重要的气候响应.另外,分析了华南地区若干测站的温度序列,发现它们的变化与月亮塑望周期系有显著的相关.因此,对某些地区的气候变化而言,月亮运动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外部因子  相似文献   

15.
月亮啊,月亮     
月亮啊,月亮,有人说你是精灵,你还真是一个多变的精灵。瞧,你有时变成圆,有时变成弯,有时变成半圆。圆的时候像皮球,像太阳,像苹果;弯的时候像眉毛,像小船,像香蕉;那半圆的时候啊,像帽子,像瓶盖,还像极了被爷爷切成半块的月饼,好想吃啊!  相似文献   

16.
浅论王昌龄七绝诗中月亮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王昌龄诗歌创作的最大贡献在于把七绝创作与意象经营融为一体,成功地在七绝中运用了意象、意境学说。而王昌龄七绝中最成功的意象则是“月亮”。文章分析了边塞诗、宫怨诗、送别诗中的月亮意象,认为征人月因包含深沉悠远的历史内涵而显得悲壮空旷,宫人月因体现幽愁哀怨的宫女情而显得凄冷孤寂,友人月因寄托真挚深厚的友人情谊而显得真挚旷达。因此王昌龄创造出的以月亮为中心意象的“意境”,拓深了诗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皓月高悬,皎光如水。古往今来,天上那时亏时盈的月亮,引发人们浮想联翩。唐朝大诗人李白自称"月奴",写下了如"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等许多脍炙人口的吟月诗句。实际上,古今中外,有关月亮的美丽神话、奇特习俗和动人诗篇,洋洋大观。自从人类登上月球,采集到月岩标本,明月已不再是"高不可攀"的了。但月亮与人依依不舍、左右常随的可亲情景,常常令人感到神秘。撩开上古的月神崇拜和星相学的迷信面纱,月亮与人体之间的许多复杂的联系,仍然是有待科学去揭示的未解之谜。月亮与生物繁衍人类对月神崇拜的古老传统,不仅和  相似文献   

18.
《科技知识动漫》2007,(1):25-25
人们很早就知道,月亮对地球的引力,会造成地球上的海洋潮起潮落。大海有规律地起伏着,就像在进行着一呼一吸的生命运动。然而人们并不清楚在海水涨落起伏之时,固体的陆地也会受月亮的影响,做着相应的起伏运动。  相似文献   

19.
正小熊阿嚏,爱打喷嚏,憋不住。"啊——嚏",这回惹事了:他把树梢的月亮震下来,摔瘪了。森林一片漆黑,大家慌了,开始救月亮。红狐狸拿来蓝色打气筒,小熊、小兔、小猴轮流给月亮打气。月亮慢慢鼓起来……却不能上升。小熊急了,"啊——啊嚏——","噌"的一下,月亮被震上了半空。  相似文献   

20.
正千百年来,天一黑下来,满天星星烘托着醒目的月亮。人类早就开始认识、研究月亮,将它画下来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那么,目前被发现的月亮图中,最早的月亮图是什么样子呢?在中国江苏连云港有一座山,叫摸忽山。摸忽山具体位于渔湾和东磊的接壤处,海拔240多米,山顶有一块长7.5米、宽2~4米的石头,这块石头被称为太阳石。太阳石上有许多石刻,一些专家估计它们是公元前4000年左右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