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娜拉出走”是20世纪女性解放的共名,在本土化过程中出现了思想移位和文化修正。子君、林道静、李双双作为不同时期的女性解放的模式,呈现出追求爱情、追求革命、追求社会价值的多元话语,见证了中国现代女性解放的轨迹。回眸,有助于女性解放的文化思考,有益于文学批评的现代重建。  相似文献   

2.
人的个性解放过程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个性的解放和束缚在一定历史时期是不可分割的矛盾统一体.真正实现个性的解放的前提是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社会生活的高度民主化.另外,个体要客观地面对现实,有理性地控制自我欲望,尤其是物欲和权利欲,进行自我调整,从而获得某种心理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人的个性解放过程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个性的解放和束缚在一定历史时期是不可分割的矛盾统一体.真正实现个性的解放的前提是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社会生活的高度民主化.另外,个体要客观地面对现实,有理性地控制自我欲望,尤其是物欲和权利欲,进行自我调整,从而获得某种心理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陈衡哲的创作一直就成为女性文学的“另类”,杨义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评价其“理智多于情感”,她摆脱了当时困扰女性作家的许多问题,脱离狭小的女性视野。本文认为她以知识精英的姿态,把性别意识和人的意识高度融合,用“超性别”看待女性解放,强调两性人格平等,承认每个人的个性差异,以铸女性“大魂”为已任,因而其女性观具有积极的现代意义,是真正解放了的女性话语。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许许多多的女性在追求着个性解放道路,可是,她们的所谓解放道路大多离不开个人的情感,所以,总是失败。然而,我们从张洁的《祖母绿》中女主人翁曾令儿身上看到了女性的力量,女性的价值体现及女性的不断走向成熟,她们实现了社会性的解放,完成了从个性解放到社会解放的成长道路。  相似文献   

6.
在铁凝的近作《笨花》中,她描写到了我国妻妾共处的社会现象。在笨花这个世界里,女性们自觉的遵守着男女两性的"道德秩序",妻妾之间和平地共处着,可在这种和平的表象下,则埋藏着女性许多辛酸和无奈。而要打破这种"道德秩序",使女性得到解放,从根本上就是让她们有着和男性同等的经济权,从而让她们在个性上与心理上也得到真正的独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社会学、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审视现代文学中传统女性的悲剧命运,探讨女性解放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受费尔巴哈的“感性本体论”的启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感性解放理论,对西方盛行了近两千多年的理性主义传统进行了变革。他以感性动力原则超越传统理性原则,以感性活动超越感性直观,从而彻底瓦解了传统理性建立的“超感性世界”。同时,他把感性解放理论作为人性解放理论的基础,提出要通过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来实现感性的解放,实现人性的复归。  相似文献   

9.
蒋迪 《科技咨询导报》2008,7(10):157-157
本文从“个人主义”的词源入手,对伊壁鸠鲁个人主义理论的两个维度进行分析,伊壁鸠鲁并没有在理性冰冷的视角上作出哲学的教条,相反,他鼓励自由意志,鼓励人们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就中国当代文学中以爱情、婚姻及性爱为主题的文学作品的情、性“解放”的内涵与实质进行评论。提出该主题的文学表现与社会发展关系的线索;从“个人感情空间”和“公共感情空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其价值指向;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的本质的理论,指出“新时期”文学中对“人性”解放的误读。  相似文献   

11.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给他们自由,让他们成为主人”,我们常说,“温室里的花朵开不艳”,同样,笼子里的鸟儿也不可能飞得多高。只有充分解放学生,才能让学生拥有一片自由广阔的天空,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语文的大课堂中绽放美丽,自由驰骋。  相似文献   

12.
鲁迅与胡适的个人主义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和胡适是20世纪初期的启蒙思想家,他们在早期都宣扬个人主义,呼唤人的解放。同样名为个人主义,其思想内涵有相似之处,有与西方个人主义基本精神相一致的内容,也有按照中国实际改造过的内容。因此,在五四时期两人是同道。但是两人的思想在不同精神资源的影响下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胡适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发生 ,人们只有将其置于整个 2 0世纪文化转型的背景中 ,才能确定其历史的地位 ,充分认识其意义与价值。从晚清到五四 ,现代性思想主题与价值认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晚清的思想主题是建立一个现代的“国家” ,而五四知识分子所关心的问题是个人自由、个性解放。五四关于人生观的讨论 ,以及贞操问题、妇女问题等各种问题的讨论 ,实际上是一种对传统的总体性的文化批判 ,是个人的重新发现与创造 ,是一种深刻的社会革命和价值重建。从这个角度看胡适在五四时期的思想言论 ,以及他对实用主义哲学的吸收、运用 ,对国故的整理等活动 ,即具有典范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小说<李双双小传>的剖析来透视"17年"时期农村妇女解放的状况.她们享有了在政治、经济和法律上与男人平等的地位,并第一次大规模地从家门迈出,这是中国女性解放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但是,这种"男女都一样"的平等泯灭了男女间生理和心理的差异,忽视了女性性别生活中独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袁枚性灵说推动了清代文学的解放。具体表现为:1.诗人真性情的解放。它是对传统诗学“以礼制情”、“主理抑情”、“以政治功用代替抒情”的反拨。2.创造精神与个性的解放。它一反宋元以来规唐模宋的诗学思想,张扬个性与独创精神。  相似文献   

16.
要想使社会充满活力,就必须通过尊重人、为了人、发展人的活力来实现,就必须在企业文化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特征。以人为本强调尊重人、解放人和塑造人。尊重人,就是尊重人的社会价值和个性价值,培养个性鲜明的人,焕发出人的创造性;解放人,就是不断冲破一切束缚人的潜能和能力充分发挥的体制、机制,使人得到全面、自由、完整、充分、和谐的发展;塑造人,就是既要把人塑造成权利的主体,也要把人塑造成责任的主体。只有每位社会成员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其创造力才能有效开发,才能使社会充满活力,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17.
晚清到五四期间,中西文化全面接触、交流、融合,西方"自由"话语以及西方现代个人观念的一些基本要素或理念先后被引入中国,西方"自由"话语被译介到中国时,怎样作为一种话语策略参与了中国现代民族国家这一新的主体形象建构?中国的知识分子是如何操纵个人主义这一"西方"话语来建构他们关于现代民族国家理论的?  相似文献   

18.
试论许地山《春桃》中的生命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生存状态的关注和自由意志的赞美,是“五四”学作品中普遍表现的主题,也是“五四”所特有的生命意识的体现。许地山《春桃》中春桃这一人物所具有的大胆的反叛精神、坚定的独立信念以及自发的仁爱情怀,正是对这一主题淋淳尽致的展现,同时,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再理解,我们也能深刻体会许地山本人对女性解放问题的独特看法。  相似文献   

19.
侯方元 《科技信息》2012,(1):338-338,378
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获得身心的解放,最大限度地接近哲学意义上的“自由”境界。教育也应以人格完善、思想自由为其终极目的。现代教育的巨大失误是使教育成为一种功利主义的教育。教育的基本原则应包括:“爱”、“自由”、“交往”和“隐性”的原则。考核方式是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系统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和扬弃西方“个性主义“的普遍人类价值因素.在社会层面,借鉴吸收卢梭关于“自由个人构成合理共同体“的思想,克服旧价值观“整体主义“泯灭个性自由的痼疾;在政治层面,借鉴吸取洛克“社会契约论“的民主法制精神,消解旧价值观以“权威主义“剥夺个人主体地位的顽症;在伦理层面,借鉴吸收康德“绝对命令说“的道德精髓,清除旧价值观以“私德至上“否绝个人正当利益的弊端.目前,我们应当看到“个性主义“因其阶级性时代性所限,有可能导致个人主体性的异化,滑向极端利己主义,对此,只能以马克思关于“个人与社会统一为本位“的“人类解放“价值观对其补偏纠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