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6 毫秒
1.
没食子酸衍生物对人血小板膜流动性影响的荧光探剂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祁颂平 《科学通报》1987,32(15):1188-1188
没食子酸是“活血化瘀”常用中药赤芍中的一种成分。以前的实验资料指出:赤芍具有明显的抗血小板聚集、促进血栓溶解等作用,也指出没食子酸及其衍生物没食子酸丙酯和没食子酸异丁酯具有类似作用。在诱发血小板聚集反应的过程中,伴有血小板膜脂质的物理状态发生变化,一些药物的抗血小板聚集是通过调整血小板膜的物理状态,特别是脂质-脂质和/或脂质-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是应用荧光探剂观察赤芍成分没食子酸衍生物(没食子酸丙酯和没食子酸异丁酯)对血小板膜流动性的影响,以了解药物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韩东  廖福龙 《科学通报》2012,(20):1906-1910
"活血化瘀"从《黄帝内经》时代就成为中医药治疗原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药、针灸、按摩、锻炼等方式治疗及调理手段中,亦均以调节气血运行为核心内容.基于中医的基础理论,结合生物力学及药理学,提出了一门新的交叉学科,即生物力药理学.从血液流变学角度考察,血瘀证多表现为血流剪应力低下,而"活血化瘀"的重要内涵就是调整与适度提高血流剪应力,以达到多方面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生物效应.生物力药理学可诠释与指导中医"血脉流通,病不得生"的思路,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王靳  李丹  李斌 《自然杂志》2019,41(4):255-260
抗肿瘤免疫疗法在肺癌等特定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更多的实体肿瘤临床治疗还有待于基础研究原创发现向临床诊疗转化的突破。在"抑制负向免疫调节用于肿瘤治疗"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两位免疫学家被授予2018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宝藏,对于肿瘤治疗的认知与现代免疫疗法的概念有很多相通之处。本文小结了中药提取物及天然产物单分子在调节免疫系统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从固有免疫及适应免疫两方面进一步讨论中药在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4.
天然产物是新药研发的重要资源,具有显著的抗疟疾、抗肿瘤、抗病毒感染等作用.珍稀名贵中药西红花的活性成分为西红花苷,属于脱辅基类胡萝卜素类化合物,具有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活性.西红花苷资源匮乏、价格高昂,极大限制其药物开发及临床应用.本文从西红花苷的化学表征、生物合成途径解析及合成生物学研究进行综述,展示了西红花苷的光谱学和质谱学特征,阐述其完整生物合成途径的解析,介绍了利用微生物细胞工厂生产5种西红花苷的最新突破.据此,进一步提出开展不同物种西红花苷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的进化机制、合成生物学关键技术探索和条件优化等研究,以推动西红花苷工业化生产及新药研发,为西红花苷来源的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5.
以前,我们说饮食要走"抗氧化"路线,因为能帮助女人青春常驻.现在,最新"抗炎饮食"路线又火了起来,因为它能帮助我们保卫健康.专家指出,抗炎食物可以使关节炎患者减少对药物的依赖和改善其关节的功能,抗炎症饮食还能大大降低患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HIV复制周期的每一步骤均可成为抗HIV药物的靶点。逆转录酶、蛋白酶和整合酶的抑制剂一直是抗HIV药物的研究重点和热点。作用于不同靶点的抗HIV药物的联合治疗取得了重大突破,对减少HIV引起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起了主要作用,为治愈AIDS带来了希望。从天然资源中寻找新的抗AIDS药物或先导化合物的研究,是当前国内外新药创制中重要的研究方向和非常活跃的领域,至少已发现近百种天然化合物具有抗HIV的活性。  相似文献   

7.
张莹  周辰  白春礼 《科学通报》2022,(10):948-958
纳米机器人技术在靶向药物递送领域的应用是纳米科学、生物医学、机械工程、力学、电子工程、信息与通信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由于体积小、可自主运动和精确操控,纳米机器人在精准治疗和纳米诊断等生物医学领域展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从认识纳米机器人技术及靶向药物递送应用需求出发,简单回顾了靶向药物递送技术的发展历程,结合纳米机器人的类型、制造方式以及驱动方式,综述了国内外在靶向药物递送应用领域纳米机器人的研究进展.最后,梳理了纳米机器人在靶向药物递送应用研究中的重点方向,为我国未来的纳米机器人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要在现有的药物中筛选出更有效的精神疾患治疗药物,不仅要有一个系统的搜寻网络,包括在线分享患者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经历和感受,更需要有些许运气成份,来自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精神病学家大卫·纳特(David Nutt)如是说。"种豆得瓜"并不新奇开发新的精神治疗药品,这在心理健康药物研发领域中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难题,许多制药公司因此放弃了这个领域。而循着分子和神经系统的线  相似文献   

9.
化疗和靶向治疗是晚期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而其耐药性是导致肿瘤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引起肿瘤耐药的原因有肿瘤细胞的异质性、药物外排及代谢失活、肿瘤微环境变化、DNA损伤修复失调、表观遗传改变等多种因素.当前,临床上主要采取更换联合化疗用药或更换新的抗肿瘤药物的策略来克服肿瘤耐药,但由于该方法作用靶点单一,且治疗耐药过程中容易产生新的耐药甚至多药耐药,导致肿瘤治疗的难度增大.因此,寻找高效、低毒、广谱的逆转肿瘤耐药方法或药物已成为当今肿瘤领域的研究热点及难点.中医药由于成分复杂,可以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呈现多方面抗肿瘤作用,因而在增强抗肿瘤药物敏感性或克服肿瘤耐药方面具有巨大潜能.本文系统阐述了肿瘤耐药的发生机制,分析了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学在克服肿瘤耐药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增强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或克服肿瘤耐药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告"四位一体"综合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观察.方法①针刀闭合术;②复方复骨注射液关节腔注射;③中药复骨散内服.④高聚焦股骨头坏死治疗仪.结果有效率96.25%.结论针刀加关节腔注射及中药内服高聚焦股骨头治疗仪可提高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含硼药物是硼中子俘获疗法(BNCT)技术实现肿瘤靶向性的关键.自20世纪50年代起,含硼药物已经经历了三代变革, BNCT领域科研工作者长期致力于多种类型、多种功能的含硼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本文基于文献计量方法,针对用于硼中子俘获治疗的含硼药物研究进展,包括论文发表、专利情况和临床进展进行分析,对论文的产出趋势、研究国家、研究机构和研究热点,专利申请和公开趋势、技术主题分布、不同技术主题法律状态分布和重要申请人及含硼药物临床研发的类别、适应证和研发机构深入分析,以期为用于硼中子俘获治疗的含硼药物的研发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从三个著名案例看针灸临床研究的复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龙祥  黄幼民 《科学通报》2012,(14):1210-1221
"孔最穴治疗痔疮"、"迎香透四白治疗胆道蛔虫"、"条口透承山治疗肩周炎"作为当代针灸穴位临床应用新发现的三个代表,对国内外针灸学教科书及针灸临床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这三个案例的层层剖析,揭示了这三项针灸治疗经验在传播和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明显失误,指出了当代针灸临床研究设计,特别是近年来国外著名医学刊物发表的针灸临床研究设计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因具有极强的传染力和无特效治疗药物,导致其在全球大规模传播.目前疫苗的接种和推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COVID-19大流行,但从临床治疗角度仍需要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抗病毒药物才能阻止这种新型病毒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巨大威胁.由于抗病毒新药的研制周期漫长,其研发过程涉及靶点的选择、体外药效筛选、体内药理学及毒理学验证以及临床安全性与治疗效果的确认等不同阶段,才能最终获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治疗药物.经过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针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特异性靶点而设计和筛选的少数小分子新型冠状病毒抑制剂药物,目前已进入临床验证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治疗效果.本文综述了COVID-19暴发以来的抗病毒热点药物,尤其是对SARS-CoV-2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代表性抗病毒化合物的药学分类、作用靶点、药效机制以及相关的临床测试结果.基于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的研发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明确了药物研发人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治工作中肩负的责任和面临的挑战,提出能有效抑制病毒感染的新药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14.
张彬  滕文静  钟辉  曹扣  张须龙 《科学通报》2020,65(34):3979-3983
冠状病毒,如SARS-CoV、MERS-CoV以及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流行严重威胁了人类生命健康并造成了重大社会经济损失.本文主要针对冠状病毒单克隆抗体药物的专利申请布局和临床试验成果进行分析.专利申请方面,诊断性冠状病毒单克隆抗体专利申请的比例高于治疗性单克隆抗体,治疗性单克隆抗体专利申请以产品类为主,作用靶点主要集中在S蛋白或其受体结合区;中国专利申请的比重小于国外专利申请,中国专利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要申请主体.临床研究成果方面,用于治疗MERS-CoV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通过特异靶向MERS-CoV的S蛋白来阻断病毒感染细胞;未追踪到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单克隆抗体药物的临床研究.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受体结合区与SARS-CoV存在交叉的表位肽,通过验证抗SARS-CoV的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效果,进而布局应用于抗新型冠状病毒的单克隆抗体的用途专利申请.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受体结合区的阻断性单克隆抗体可作为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药物,相关专利申请和药物研发也将是未来的热点.  相似文献   

15.
以前,我们说饮食要走"抗氧化"路线,因为能帮助女人青春常驻。现在,最新"抗炎饮食"路线又火了起来,因为它能帮助我们保卫健康。专家指出,抗炎食物可以使关节炎患者减少对药物的依赖和改善其关节的功能,抗炎症饮食还能大大降低患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许多疾病和"炎症"相关事实上,并不是只有关节炎患者才需要多吃"抗炎食物",营养学家研究发现,很多疾病都与人体内的"炎症"有关,如心脏病、癌症、老年痴呆和糖尿病等。虽然有的时候发炎并不总是一件坏事,  相似文献   

16.
王令习  王晶 《科学之友》2007,(8):227-228
目的:探讨针刀对浅表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浅表性胃炎的患者按区组随机法随机分为针刀治疗组、常规药物对照组,分别进行针刀、药物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按<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分,并对测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针刀疗法治疗后,临床症状计分值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对比有明显的差异,P<0.01,说明针刀疗法有良好的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并明显优于常规药物对照组.结论 在浅表性胃炎针刀疗法显著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  相似文献   

17.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纳米载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较长的体内循环时间、可靶向富集到肿瘤组织、在体内可降解等优越性能,是实现肿瘤靶向治疗最有前景的载体系统之一.多个基于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的纳米药物已投入市场或进入不同临床试验阶段.然而,纳米药物虽然有效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却并没有显著提高肿瘤治疗效果.同时,纳米药物还存在体内稳定性差、药物易早释、肿瘤细胞内吞效率低、细胞内药物释放缓慢等问题.因此,提高纳米药物疗效的新策略成为国际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本课题组及国内外学者在构建多功能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纳米载体和肿瘤靶向治疗上的研究进展.本文重点介绍了以下4个方面:(1)化学或物理交联稳定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纳米载体,有效提高了纳米药物的体内稳定性,抑制药物早释,增强肿瘤靶向性能;(2)生物响应性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纳米载体,实现了抗癌药物在肿瘤组织和肿瘤细胞内的快速高效释放;(3)刺激敏感可逆交联的生物可降解纳米载体,巧妙解决了聚合物纳米载体在血液循环时需具有高稳定性、而在肿瘤细胞内需快速高效释放药物的矛盾;(4)靶向肿瘤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纳米载体,促进了纳米药物在肿瘤组织处的滞留,增强纳米药物的内吞效率和肿瘤细胞内的富集.我们相信多功能聚合物纳米药物经过缜密设计、精确制备和系统研发,将会陆续进入临床应用并在肿瘤靶向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刀松解结合按摩手法及中药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患者的胸椎及其相关区域的病变组织、压痛点进行针刀松解后,并予以手法整复错位的胸椎关节并内服中药治疗.结果治愈43例,好转12例.结论针刀松解结合按摩复住中药等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纳米材料因其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在生物医学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已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基因传递、疾病诊断、以及组织工程修复等,尤其在纳米抗癌制剂的研究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其中,介孔硅纳米粒子(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MSN)因其独特的优良性能,如合成方法简单易行、重复性好、纳米粒子尺寸及介孔孔径均一可调、比表面积高、孔体积大、表面易进行功能化修饰、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有效负载诊疗制剂,而被广泛应用于构建药物控制释放系统.这种以介孔硅纳米粒子为基底构建的多功能智能响应载体系统能够有效运载抗肿瘤药物,其能够在到达病变部位以前保持"零释放"性能,而在进一步靶向功能基介导下特异性达到肿瘤部位或细胞后,在特异性刺激信号作用下响应性释放药物.这种将抗癌药物特异性传递至靶位点的方式,能够极大程度地发挥药物治疗效果,有效降低抗癌药物毒副作用,提高药物利用率,从而为高效抗肿瘤治疗提供保障.本文综述了刺激响应型介孔硅纳米粒子在抗癌纳米医学中的系列应用,着重介绍用于智能药物释放和肿瘤靶向治疗的介孔硅纳米粒子的多种功能化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20.
吕群燕  冯玉宽  石嵘  吴静  韩卫东 《科学通报》2020,65(31):3446-3460
恶性肿瘤是一类多病因、多阶段、多结局的全身系统性慢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恶性肿瘤高度的异质性对肿瘤传统的"同病同治"策略提出了严峻挑战,也为以肿瘤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为代表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机遇.为了进一步促进现代遗传技术、干细胞技术、分子影像技术、分子诊断技术、生物信息技术、创新药物研发以及其他理化研究手段等前沿技术在癌症研究中的应用,并充分利用我国临床信息以及样本资源的优势,有力推动我国原始创新的癌症研究, 2019年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召开了主题为"前沿交叉技术驱动的癌症研究"的第223期双清论坛.本文基于此次双清论坛,总结了我国癌症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面对的挑战和机遇,回顾了前沿交叉技术对癌症研究及临床诊疗的促进作用和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凝练了癌症研究领域未来5~10年的重大关键科学问题,探讨了前沿研究方向与变革性技术密切结合的有效途径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今后的资助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