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法国人与咖啡文化 法国有句谚语:"unjoursansfromage,c'stunjoursanssoleil"意思是说,对法国人而言,如果哪天少了奶酪,哪天就没了阳光.而我却觉得,如果哪天他们的生活里少了咖啡,那他们一定会比没了阳光和奶酪还要无精打采.法国人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咖啡.  相似文献   

2.
法国有句谚语:"unjoursansfromage, c'estunjoursanssoleil",意思是说,对法国人而言,如果哪天少了奶酪,那天就没了阳光.而我却觉得,如果哪天他们的生活里少了咖啡,那他们一定会比没了阳光和奶酪还要无精打采.法国人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咖啡.咖啡对他们来说不只是一种饮品,它隐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遍布城市与乡村的咖啡馆是法国生活方式的一种标志.  相似文献   

3.
朱文 《科学大观园》2007,(22):13-14
"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这种咖啡文化的经典写照说的是法国。法国人喝咖啡讲究环境和情调,慢慢地品、细细地尝,读书看报,高谈阔论,一泡就是大半天。没有人认为这是在挥霍时间,他们更愿意相信,那些深邃的  相似文献   

4.
正读《草原帝国》一书,不禁为马背上的民族之兴衰而慨叹。那些草原上的马上弓箭手们,纵横驰骋欧亚达13个世纪之久,却最终在科技革命的伟力面前不得不臣服。他们的崛起依赖于一个小小的马镫,他们最终所臣服的则是大炮。该书作者法国人勒内·格鲁塞写道:"伊凡雷帝用炮声驱散了金帐汗国的最后一批继承者;中国的康熙皇帝用炮声吓倒了卡尔梅克人。大炮的隆隆声标志着一个世界历史时期的结束。"  相似文献   

5.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巴黎人"世界上最粗鲁的人种".虽然这一说法有些偏激,但法国人的粗鲁与傲慢却的确声名远扬.举个和法国人礼貌相关的例子:女观光客在巴黎歌剧院附近迷路.她犹疑不决的用英语向路旁报摊小贩问道:"请问哪儿有星巴克?"小贩不耐烦的耸耸肩,用法语粗鲁答说:"不知道".其实,小贩很清楚,五十米外就有一家.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脏疾病频发,尤其是冠心病每年新发75万人,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居民排名第一的死因。在我国有这样一家心脏中心,他们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与预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就是阮新民教授带领下的广东省中医院心脏中心。  相似文献   

7.
饮食是人类获取营养的重要手段。因此,在饮食上应掌握科学获取营养的方法,而在目前,却存在不少获取营养的误区。误区一、水果一定比蔬菜的营养好事实上,大多数水果的营养价值不如日常的蔬菜。误区二、瘦肉不含大量脂肪一般来说,猪肉的瘦肉中的脂肪含量是各种肉中最高的,达25%~30%,而兔肉最低,仅为0.5%~2%。鸡肉(不带皮)的脂肪含量也比较低。牛肉的脂肪含量一般在10%以下,但如果是肥牛,即便是里脊部位也布满细细的脂肪点,脂肪含量甚至超过猪肉。误区三、多吃植物油利于长寿人群调查和实验证明,动物脂肪摄入量高的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植…  相似文献   

8.
<正>在巴黎街头漫步时,会经常看到身着运动装的法国人从身旁大汗淋漓地跑过,他们中有老人、孩童、中年人,更多的是青年男女,甚至还有孕妇。最让人称奇地是,很多还躺在推车里的小宝贝,也被他们热爱运动的爸爸妈妈推出来"强迫"锻炼,更有省事的父母连推车都不用,背着自己的小孩也要跑步。那么,法国人究竟为什么这么爱跑步呢?法国埃普松调查公司在2008年做过一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疾病、什么是健康,本来似乎是十分清楚的东西,近些年来却争议叠出,莫衷一是。这固然同有关精神病(例如同性恋)是否是疾病的争论有关,也与西方的整个文化背景相关。焦点在于:疾病概念是价值中立的还是负载价值的?无论如何,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有些人的看法:医学哲学研究特别有助于显示价值在科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行走巴斯克     
位于西班牙和法国边境的巴斯克人被认为是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成功地保留了自己独一无二的语言,正是语言把他们团结在一起。对于局外人来说,法国巴斯克人就是法国人,两班牙巴斯克人就是西班牙人。而西班牙巴斯克人有250万,法国巴斯克人26万。正是西班牙巴斯克人使其民族语言保留了下来。  相似文献   

11.
杨键 《科学大观园》2014,(21):69-69
<正>明万历年间,利玛窦在澳门登陆后惊讶地发现,这个古老而遥远的东方之国原来就是柏拉图的"理想国"。他告诉西方人一件重大的事实:"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也就是一般叫做哲学家的人来治理的。"他还煞有介事地告诉欧洲老乡,"在中国最终实现这一原则的制度叫做科举制。"但这样一种被利玛窦赞美的科举制,却在1905年废止,从而  相似文献   

12.
<正>在各大机场的私人停机坪,或是佛罗里达阳光灿烂的高尔夫球场上,富豪们时常会遇到一些神秘的人。他们并不是要打劫或勒索,相反,这些神秘人却会对富豪们说:"我们可以帮你把钱藏起来。"这帮人是世界上最大金融机构之一的瑞士信贷的银行家。这些已经驾轻就熟的银行家们每招徕到一个新富豪,就会提出若干种方案,帮助这些有钱人  相似文献   

13.
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给他们三个每个人可以提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他要三盒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犹太人说,他与外界沟通,要经常打电话。三年后,出来的第一个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  相似文献   

14.
法国曾是世界科学的中心,物理学也曾是法国的传统强势学科。但是19世纪后半叶尤其20世纪前50年左右,法国的物理学与英国、德国的该学科发展相比,明显滞后了。贝尔纳在其著作中,表达了他对法国科学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的看法。贝尔纳的观点扼要却没有通过具体事例予以说明。通过著名的法国科学家迪昂与居里等人的遭遇,可以看出贝尔纳的说法是准确的,即科学界的老人统治以及政府的不重视是法国科学发展滞后的关键症结。法国科学界老人统治的后果值得中国科学界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5.
“美腿”大概算得上一个永恒的话题,甚至还新兴了腿模”的职业。无论对“美腿”做什么样的理解,粗细大概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太粗的腿,哪怕光洁如玉,大概也不能被称为“美腿”的。可而今英国的一本医学杂志报道:美腿影响寿命。确实,当一个人的大腿周长在60厘米以下时,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随着它的降低而升高!  相似文献   

16.
晚清自强运动中设立的福州船政,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技术教育机构。其下所属的前学堂,是中国对于技术教育体制化的最初尝试。作为一所兼具儒家文化特色的法国式技术学校,船政前学堂的制度和课程由法国顾问设计,他们将法国的"综合理工体系"进行压缩,以适用于对中国学生的培养。然而,船政作为一个孤立的机构,它并不具备法国技术教育赖以存在的军事、工业和教育相连接的环境,因此它只能移植法国的学校制度,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当时的中国。  相似文献   

17.
坐电梯注意"法国陷阱"刚到法国就有朋友告诉我关于乘电梯的注意事项。如果电梯里不是一个人,在步出电梯时可别忘了女士优先。在女士当仁不让出去以后,男士之间还要接着互让。男士甲要伸手示意请对方先走,说:"我在您后边走"。这时候男士乙可不能有失风度抬腿就走,而是要做同样的动作并加重语气说:"在您后边走"。如此反复若干次,其中的一位要恳请另一位原谅,因为他终于下决心要走出电梯了。法国人自己笑称以上过程为"法国陷阱"。  相似文献   

18.
在哈巴雪山下,生活着一群纳西族人。他们在雪山之颠行走如常,给登山者领路,设计路线,背负行李,被称作哈巴雪山的"夏尔巴人":登山离不开他们,但登山带来的荣誉却与他们无关。哈巴雪山位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三坝乡境内,海拔5396米。每年11月,是最佳登山季节,前来登山的人络绎不绝,而承担高山协作一职的,则是位于雪山脚下的哈巴村的纳西族人。他们在协助登山者上百次冲顶的过程中,都做了些什么?对于雪山,对于登顶,对于生活,他们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相似文献   

19.
他们是基督教徒,他们是科学家,他们用满语给康熙帝讲人体解剖学,他们使中国成为法国持续的时尚,他们做到了朝廷的二品高官,他们目睹了中国帝制的鼎盛和衰败……论及中西文化交流史,必然绕不过16~18世纪来华的耶稣会士们,他们是历史上最早到中国、亲眼看中国的一批西方人。他们的书信文章被编辑成《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以下简称《书简集》)在法国出版,曾在西方产生重大影响。但是囿于语言的限制,近三百年来,真正读过《书简集》的中国人屈指可数。中国人不知道自己在西方人心目中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样的,对耶稣会士的研究也只能转抄二手…  相似文献   

20.
最近,"逆向考研"现象引起广泛关注.所谓"逆向考研",指的是考生从排名更高、社会观感更好的学校考到整体评价相对稍弱的学校,甚至从"双一流"名校考到"双非"高校.在报考浙江农林大学的考生中,有188人来自"985"或"211"高校,这在往年都是少见的情况. 很多人不禁纳闷:名校学生为何选择"下沉"?这是怎么了? "逆向考研"无疑不是主流现象,多数学生在考研时,还是会优先选择整体评价更高的大学,而这也与"求上进"的社会观念相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