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类新型负载钯催化剂:[(N,N-二膦酸亚甲基)甘氨酸-磷酸氢)锆-钯催化剂由Zr(HPO4)2-x[(O3PCH2)2NCH2CO2H)]x.H2O与PdCl2在甲醇中络合和水合胼还原制得。  相似文献   

2.
等摩尔的Pd(CH3CN)2Cl2与邻-二苯基膦苯甲醛在乙醇中回流反应,生成了缩醛化膦配体配位的钯氯化物PdCl2{Ph2P[o-C6H4CH(OC2H5)2]}2(I).双亚胺双膦配体N,N′-双-[邻-(二苯基膦)苯亚甲基]乙二胺(简称P2N2)与1或2摩尔的Pd(CH3CN)2Cl2在二氯甲烷中回流反应,分别高产率地制得PdCl2(P2N2)(I)和Pd2Cl2(P2N2)(II).进行了元素分析、谱学表征或X射线结构分析.考察了这些配合物催化苯乙烯和丙烯酸的氢化.双核的钯配合物Pd2Cl2(P2N2)发挥了最高活性.  相似文献   

3.
用二苯基氯化膦对三乙烯四胺乙基膦酸-磷酸氢锆载体Zr(HPO4)2-2x「O3PCH2CH2)3-NH2」xH2O(简称ZP-TETAEPA)表面进行二苯基膦化,制得了二苯基膦化的载体ZP-TETAEPA-DPP和相应的负载络合钯催化剂ZP-TETAEPA-DPP-Pd,用IR,TG,DTA及元素分析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着重研究了x值所反映的活性基团在载体表面的空间分布对ZP-TETAEPA-DPP  相似文献   

4.
首次制得二乙基胺甲基膦酸锆-亚磷酸锆Zr(HPO_3)_(2-x)·(O_3PCH_2NEt_2)_x·H_2O(ZDEAMP-ZP,x=0.75,0.60,0.50).将ZDEAMP-ZP用溴化苄季铵化,得到部分季铵化的产物:溴化苄基二乙基铵甲基膦酸锆-二乙基胺甲基膦酸锆-业磷酸锆Zr(HPO_3)_(2-x)·(O_3PCH_2NEt_2)_(x-y)·(O_3PCH_2N ̄+Et_2·CH_2Ph·Br ̄-)_y·H_2O(Y<X,ZBDEAMPB-ZDEAMP-ZP).ZBDEAMPB-ZDEAMP-ZP用于进行液/固/液或固固/液三相催化的亲核取代成醚、卤代烃和羧酸盐合成酯及二氯卡宾加成反应,均得到良好的结果。催化剂易于分离和回收,通常回收70%~100%,催化剂重复使用10次以上无明显失活。  相似文献   

5.
首次制得(苯膦酸—磷酸氢)锆-氯化铁复合物Zr(O_3PC_6H_5)(HPO_4)(H_2O)_0.35[FeCl_2(OH)]_0.65该复合物在空气中稳定、不易吸潮、不冒烟,对于卤代烷与芳香烃在液相的F-C烷基化反应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反应的优点是: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操作方便,后处理简单,催化剂重复使用性好。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9种取代苯胺基亚胺二茂铁类化合物R-N=CHFc[R为_6H_(5_a_x_a(x=H,4 Br,4SO_3H,4OCH_3,2,4(NO_2)_2)和2,4(NO_2)_2C_6H_4NH]及5种取代苯亚甲基亚胺二茂铁类化合物x_n(2OH)C_6H_(4-n)。CH=N—Fc[x=H,5-Br,5-NO_2,5NO:5Br3,5(NO_2)_2]的制备,测定了它们的紫外光谱,指定了谱带的归属,并对谱带的位移从理论上予以解释。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二齿胺配体内消旋-1,2-二苯基乙二胺(Stein)内消旋-1,2-二对氯苯基乙二胺(4-Cl-st)和钯配合物[Pd(stein)(NO3)2,[Pd(4-Cl-st)(NO3)2,[Pd(tmcpda)(NO3)2],[Pd(O-phen)(NO3)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并用MTT染色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抗癌活性,结果表明[Pd(4-Cl-st)(NO302]对人体宫颈癌和鼻咽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二齿胺配体内消旋-1.2-二苯基乙二胺(Stein)内消旋-1.2-二对氯苯基乙二胺(4-Cl-st)和钯配合物[Pd(stein)(NO_3)_2,[Pd(4-Cl-st)(NO_3)_2],[Pd(tmcpda)(NO_3)_2],[Pd(O-phen)(NO_3)_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并用MTT染色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抗癌活性,结果表明[Pd(4-Cl-st)(NO_3)_2]对人体宫颈癌和鼻咽癌细胞的杀伤力优于顺铂,配合物[Pd(tmcpda)(NO_3)_2]水溶性好,对荷瘤S—180(A)小鼠进行实验,其延命率175%(P<0.001)表明有肯定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9.
14种二茂铁亚胺类化合物的制备和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9种取代苯胺基亚胺二茂铁类化合物R-N=CHFc[R为C6H5-nXn(X=H,4Br4SO3H,4OCH3,2,4(NO2)2和2,4(NO2)2C6H4NH]及5种取代苯亚甲基亚胺二茂铁类化的Xn(2OH)C6H4-nCH=N-Fc[X=H,5-Br,5-NO2,3NO25Br,3,5(NO2)2]的制备,测定了它们的紫外光谱,指定了谱带的归属,并对谱带的位移从理论上予以解释。  相似文献   

10.
层柱化合物苯膦酸锆及其衍生物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苯膦酸锆Zr(C6H5PO3)2·nH2O及其混合配体形式的衍生物磷酸苯膦酸锆Zr(C6H5PO3)2-x(HPO4)x·nH2O的不同制备方法,其中n,x的值随实验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实验证明,这类化合物具有典型的层状结构,而且其层间距离在不同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结果。由XRay粉末衍射法及元素分析的结果可知,HF酸络合法制得的Zr(C6H5PO3)2·5H2O的层间距为151nm;HF酸络合法和交换法制得的Zr(C6H5PO3)2-x(HPO4)x·nH2O的层间距分别为149nm和158nm;当磷酸大大过量时,将形成间层型结构,层间距为241nm。这类化合物的结晶水含量影响层间距,但不影响层状结构及结晶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XRD,TPR和以H2,CO为探针分子的TPD—MS,TPSR-MS技术研究了Ni-CU合金负载于氧化物SiO2,MgO和γ-Al2O3上的性质变化,以及对CO加氢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各种载体对于负载于其上的活性组分均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SiO2对金属相的结构和电子状态不产生影响,而γ-Al2O3和MgO对金属相则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活性组分对H2和CO吸附能力的变化和CO加氢的活性和选择性的变化上。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Zr-Fe-ZSM-48沸石的合成、表面性能及其负载催化剂在CO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与Si-ZSM-48和Fe-ZSM-48相比,Zr-Fe-ZSM-48中的Zr和Fe同时进入ZSM-48分子筛骨架,使分子筛表面的弱碱中心失,出现多个不同的强碱中心。Zr-Fe-ZSM-48负载铁钾催化剂有利于铁的还原,但各还原过程的还原比例与KFe-Si-ZSM-48和KFe/Fe-ZSM-48相比有着较大差异。KFe/Zr-Fe-ZSM-48在CO加氢反应中活性和选择性都较低。  相似文献   

13.
在CuO—ZrO2催化剂中引入ZnO2考察了ZnO对CuO-ZrOz物化性能及催化CO2加氢合成甲醇性能的影响,优化了CuO—ZnO—ZrO2催化剂的Zn/Zr比。结果表明,适量ZnO的添加增加了催化剂中铜的比表面积,显著提高了催化剂表面的碱性位数目,从而有利于H2的吸附解离和C02的吸附。ZnO的加入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甲醇选择性,当Zn/Zr比为2:3时,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4.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6%Ni-4%Fe/γ-Al2O3催化剂,在不同温度(300℃,400℃,500℃,600℃)下进行焙烧,利用连续流动微反装置考察了催化剂的CO低温甲烷化活性,并对催化剂进行了TPR,H2-TPD和CO-TPD表征。结果表明,与其他焙烧温度相比,400℃焙烧的催化剂CO的完全转化温度为220℃,CO甲烷化活性更高;TPR,H2-TPD和CO-TPD表征发现,400℃焙烧的催化剂更易还原,对H2、CO吸附量更多,因而表现出更高的甲烷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分子筛负载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和反应条件对CO_2加氢合成甲醇、乙醇的催化性能的影响。详细考察了活性组分、分子筛种类、稀土添加剂、pH值及Cu/Ru比等的影响。讨论了反应温度、压力和H_2/CO_2比对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并用XPS和FT-IR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6.
含氮双齿膦配体(Ph2PCH2)2NCH2CH2OCH2CH2NHCH2CH2PO3Na2(以A表示)在1-十二烯的氢甲酰化反应中的实验结果表明双膦配体的螯合作用降低了催化活性和有利于直链醛的生成.A与水溶性催化剂RhCl(CO)(TPPTS)2在合成气氛下发生配体交换后,形成配合物HRh(CO)(A)(TPPTS),其催化活性比单膦-铑配合物的催化活性更低.又由于双膦与铑配位后形成的络合物中铑的配位空间更拥挤,因此1-十二烯的端碳原子更容易与铑中心络合配位,形成直链烷基-铑络合物,使得产物醛中直链醛的含量增大.  相似文献   

17.
以α-Al2O3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Pt催化剂, 考察了Pt催化条件下毫秒级快速重整C2H6的催化反应特性.通过测定重整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分布情况,讨论了直接反应模型和间接反应模型.结果表明:混合气中燃氧摩尔比(r=n(C2H6)/ n(O2))和反应进气中氮气体积分数(φ(N2))对产物的选择性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混合气中r和φ(N2)的提高,C2H4的选择性逐渐增大(最高达70%),H2和CO的选择性(S(H2)、S(CO))降低;混合气体积流量(qV)对产物的选择性也有明显影响,当qV=4 L/min时S(H2)和S(CO)达到最高,分别为40%和75%;C2H6快速催化氧化的产物比例受到多相催化反应与气相反应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用过量浸渍-液相还原法制备Pd/Al2 O3催化剂,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X线衍射仪(XRD)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在对硝基苯酚催化加氢反应中考察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还原剂的类型、还原温度和还原时间对Pd/Al2 O3催化剂的晶型和活性影响显著.当采用水合肼(N2 H4·H2O)作还原剂、0℃还原30 min时,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对硝基苯酚加氢活性,加氢速率达到22.7 mmol/(min·g),对氨基苯酚的选择性为100%,收率为99%.与工业常用骨架Ni催化剂的性能进行比较,Pd/Al2 O3催化剂在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都明显优于骨架Ni催化剂.  相似文献   

19.
以合成气(CO/CO2/H2)为原料,Cu-Zn基为催化剂,2-丁醇为溶剂,低温低压(443 K,3.0 MPa)下合成甲醇.醇溶剂参与反应,但并不被消耗,起到了助催化作用.考察了载体、稀土助剂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ZnO,MgO,Al2O3,La2O3,Y2O3作为载体制得的催化剂中,Cu/ZnO在反应中呈现了最高的反应活性;稀土元素作为助剂,能提高Cu-Zn基催化剂的活性,Y的质量分数为7.5%的Cu/ZnO/Y2O3和La的质量分数为10%的Cu/ZnO/La2O3催化剂在反应中均呈现出最高的反应活性,碳的总转化率比使用Cu/ZnO催化剂分别提高了10%和17.5%,两者甲醇的产率...  相似文献   

20.
以二甘醇为起始原料,经羟基保护,Michael加成,催化加氢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2-[2-(3-氨基丙氧基)乙氧基]乙醇;优选Michael加成催化剂为LiOH·H_2O;优选加氢催化剂为Sponge Co,反应压力为6.0 MPa,反应温度为80℃,总收率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